說到消費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百姓們的消費能力相比過去有了很大的提升,無論買房買車方面,還是平時的生活質量,消費能力的增加可以說有目共睹。但是,這一數據與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尤其是跟美國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據了解,美國作為全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其消費所佔的GDP就高達全美的70%。去年美國僅在消費品零售額方面就超過了6萬億美元,而中國一年的消費額達到了41萬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來看比美國多了2000億美元左右。
雖然這一數據體現了我國人均消費能力的飛速提升,但要知道美國人的數量僅有3.3億,而我國人民足足有14億多,比美國多出了近11億的人口,換算下來人均消費能力就比美國遜色了很多。
看到這裡有人會問了,現在日子明明越來越好了,我們與美國人的消費能力真的相差這麼多嗎?關於這個話題,我國「玻璃大王」曹德旺曾經表示,我國雖說有14億人,但其中12億人是沒有消費能力的,僅有剩下的2億人有能力消費。這番言論一出,立即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不過,曹德旺這裡所說的消費能力並不是一般的生活開支,而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現在房貸、車貸等貸款給百姓們帶來的巨大壓力,拋開每月的貸款和生活開支以後,我們能自由支配的工資已經所剩無幾了。
要知道我國百姓們的平均工資僅有3000多,而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都已經上萬,更不用說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的房價,甚至已經超過了6萬一平米。如此大的差距讓很多剛需族們不得不背負著厚重的房貸。除開這些,能夠買其他東西的錢就被壓縮無幾了。
那麼反過來看,難道美國人都能輕鬆買房買車,實現財務自由了嗎?真正的情況在今年終於「真相大白」了。其實,美國雖說是名義上的經濟大國,但實際上也是負債大國,數據顯示美國已經背負了超過26萬億美元的債務沒有還清,而其最大的債權國正是中國。
說到美國,就不得不提到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觀念,那就是透支消費,與我國傳統思想中的存錢正好相反,美國人喜歡「用明天的錢來圓今天的夢」,事實上很多美國人的存款都所剩無幾,消費全部通過透支來完成。
有數據顯示,美國人均持有信用卡的數量達到3張,大部分人都靠著信用卡在生活。而透支消費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也已經在我國年輕人之間流行開來,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而使用信用卡,花唄等借貸工具,使得人均負債額甚至高達12萬。當然美國的人均負債額更加可觀,達到了人均30萬元的債務水平。
除了透支消費,美國人的浪費也是發展經濟的一種「方式」,據了解美國每年能倒掉大約6000萬噸的糧食,總價值大約1600億美元。而這些浪費掉的錢,也被美國算在了人均消費水平的數據中。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雖說美國的消費能力數據上高出中國不少,但是其中摻雜了很多水分,用資源的浪費換來消費能力的方式並不可取。相反,我國的經濟則是一步一個腳印發展,雖說消費能力不如美國,但穩固的發展是美國無法比較的。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留下您的寶貴留言!
看完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