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方案研究

2020-12-14 愛育人家

摘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心理學以及行為學等角度,將人的實際需求的本質行為進行了比較全面細緻的研究。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行為需求分為生理性、安全性、社會歸屬性、尊重性以及自我實現性的五個層次的需求。我們現在將這樣的五個層次的需求分別應用到人力資源的日常管理以及試驗中去,在通過它對於滿足大學生就業需求為條件,最終設計出相關的就業政策以及以鼓勵與支持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匹配效率,減少非意願性失業等情況,與人力資源管理應用提供實踐支持,並且切實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方案。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 大學生就業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概述

亞伯拉罕·馬斯洛作為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最為人所稱道和知曉的是1943年其發表的著作《人類動機的理論》。該書將人們的需求分為不同的層次,他認為「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層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從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複雜的(如自我實現)。當人的某一級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才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繼續努力的內在動力。」

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高到低。它們是: ⅴ、自我實現的需要,ⅳ、尊重的需要,ⅲ、歸屬和愛的需要(社交需要),ⅱ、安全的需要,ⅰ、生理的需要。

大學生就業問題解決現如今,中國的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道路,大學生人數也逐年遞增。相對的,中國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大學生學成之後,能否順利進入社會,找到合適自己並且有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的崗位,成為整個社會都十分關切的問題。目前,全國高校約有700萬大學生,如何保證這些大學生在未來實現順利就業,達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第四甚至是第五等級,是每個關心社會發展,關心民族未來的人所需要思索的問題。

我們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為解決和指導大學生就業問題提供以下的解決方案:

樹立多種職業就業觀

在我們的高校學子處於即將就業前的階段時,首先應當引導其做好相關的職業規劃。每個人的職業選擇,固然是以實現經濟獨立為前提的,但是現在有些大學生片面追求需求層次的第一以及第二階層,喜歡從事薪水高、勞動工作量少的職業。

長久以來,所謂的「考公熱」等現象一直存在,很大原因就是一些大學生及其家長心目中,把個人的生理以及安全等需求看的太過重要,最終導致了公務員考試常常出現數千比一的錄取比例。所以,在進行就業教育時,我們應該多培養學生們的多種方式擇業觀,勇於去將青春播撒給祖國給社會最需要的地方,更從創業、支教等方面來完成來實現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

2.建立健全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在高校學習期間,學校有必要及時跟進現今社會中相關職業需求開設課程以及職業技能培訓,使得學生在畢業後,學能有所用,用能有所精。例如有很多高校的計算機課程,仍然學習的是已經接近於淘汰的計算機編程技術,在畢業後無法獲得企業的認可,自然會形成畢業即失業的情況發生。所以,及時更新高校課程設置,職業技能訓練,對於學生的就業幫助有重要作用。

3.建立嚴格的畢業審核制度

中國高校應當學習西方高校先進的教育理念,切實加強學校畢業審核制度的建設,實現寬進嚴出的畢業審核體制,保證每個畢業的學子,都能夠成為可以接受社會需求考驗的合格的畢業生。

4.建立校企聯合的人才培育計劃

高校應當和當地或者相關的企業籤訂人才培養計劃,充分走出象牙塔的小圈子。學校培育學生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建設做貢獻,建立校企聯合培育計劃,有利於教育資源的有的放矢,也有利於企業獲得稱心滿意的高等教育人才。

綜上,在引導學生完成就業工作時,要充分理解其需求情況,做到校與生之間、校與企之間、生與企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學生進入校門前,就將其未來的生理發展以及安全發展作為培養目標,逐步教育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實現他人的社會交際需求以及尊重需求,最終實現學生未來發展的自我價值實現需求的終極目標。

相關焦點

  • 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討論「需求」這件事
    產品經理的工作中最離不開的就是需求,需求有很多,但也要做出篩選,避免被「偽需求」支配)辛辛苦苦做出的產品功能無法真正解決用戶痛點。而本文就提出了幾條推論——基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更進一步理解需求,了解需求背後的本質。
  • 科普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沒錯,這就是鼎鼎大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need - hierarchy theory)。這一理論如今越來越受人關注,在各種講座中我們更多地聽到了金字塔尖上的這一個名詞「自我實現」,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到底是什麼呢?
  • 人類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
    幾十年以後,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傑斐遜和林肯等成為他研究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進入大學後讀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並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馬斯洛需求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了解人類需求層次:馬斯洛需求理論
    幾十年以後,當他開始發展自我實現理論,傑斐遜和林肯等成為他研究自我實現者的基本範例。進入大學後讀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與超越的概念並得到啟示,從此改變了他的一生。馬斯洛需求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
  • 馬斯洛理論:需求的五個層次
    DouglastHall和KhalilNougaim對馬斯洛需求水平理論進行了5年的相關研究,認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作為一種規律,是研究人類社會的後天規律,不是本質規律,即使需求層次存在,二者之間的關係也不明顯。換句話說,需求的層次結構沒什麼。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簡析
    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了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種需要佔主導地位,而其他需要處於從屬地位。這一點對於管理工作具有啟發意義。 3.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的基礎是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人的內在力量不同於動物的本能,人要求內在價值和內在潛能的實現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為是受意識支配的,人的行為是有目的性和創造性的。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原來人類的需求有這5個
    如果要列舉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的名氣在心理學界也是赫赫有名的。可能大家對馬斯洛這個人不是很熟悉,不過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馬斯洛,一起探討他的需求層次理論,了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
    封面圖片:Abraham Maslow(1908-1970),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一定是對的嗎?比如說,中國春秋時代的政治家管仲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具體到企業管理實踐中,管理者的一個慣常認識就是,對員工最好的激勵手段,除了加薪就是升職,其它手段大多起到一個輔助性作用。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源:http://www.cdboai.com)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定就是對的嗎?
  • 馬斯洛:「比我們更大的」第六需求層次
    很多人還能很快地說出五個層次的需求: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受尊重、自我實現。 這張圖的確是廣為流行的需求層次理論,1954年,身為人本心理學中流砥柱的馬斯洛出版了影響深遠的巨著《動機與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書中提出了上述的需求五層次論。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在陝西特崗考試中,《教育理論知識》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論述題和案例分析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屬於特崗中的重要考點,需要大家全題型備考。比如:單選題考查題幹中任務缺乏哪種需要;多選題考查哪幾個是成長性需要;論述題考查闡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並舉例說明;案例分析題給段材料讓你分析人物當前的現狀。接下來,我們來學習馬斯洛的需要層次。
  • 馬斯洛需求理論,你屬於哪個層次
    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下馬斯洛其人。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義心理學、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代表作品有《動機和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馬斯洛需求理論1.生理需求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是最基礎的的需求,也是低級需要,食物、水分、空氣、睡眠、性的需要都是生理需求
  • 【常識積累】馬斯洛的五個需求層次理論
    著名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人們的需要提出了一個需要層次理論,這就是世界聞名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在這個理論中,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劃分為五個層級,從下到上,一層疊一層,呈現金字塔形,塔下面的需要容易滿足,越往上越難滿足。當下面的層次滿足後,人們就會追求上面層次的滿足。 第一層次:生理需要。
  •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如圖所示)。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基本內容 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1)生理上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飢、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
  •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在《植物大戰殭屍》中的運用
    文/一包沙袋rdw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能體現在網遊,尤其是MMORPG。但今天筆者要另闢蹊徑,嘗試分析《植物大戰殭屍》中需求層次理論的體現。沒錯,缺少的是陽光資源的穩定、持續產出——缺少向日葵;缺少的是對後續未知困難的解決方案,比現有的豌豆射手更強力、更高效的殺傷手段——缺少櫻桃炸彈。於是,第二關,向日葵來了,第三關,櫻桃炸彈來了。
  • 營銷理論大全(四)馬斯洛需求層次論
    我們知道,要做營銷,離不開對消費者(在這裡我們把用戶、客戶、消費者、粉絲等統稱為消費者)的研究,尤其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研究,因為只有洞察到消費者需求,才有可能實現精準營銷、高效營銷。
  •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理論及理論的應用
    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需求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需求層次理論好比《西遊記》中的師徒五人,豬八戒是典型的生理需求,簡單、直接且快樂,道德感和理想化不足;沙僧是典型的安全需求,追求穩定和秩序化,沒有什麼太大的人生追求和理想;小白龍是社會歸屬需求,之前是因為犯錯了被流放,需要重新得到主流群體的認可;唐僧則是為了榮譽,是為了被尊重和需要,而不畏艱辛、求取真經;孫悟空則是為了重獲自由和放飛自我,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其對生理、安全、社會和被尊重的需求不成問題。
  • 馬斯洛理論:五種需求層次,其規律具有很強的現實性與啟示意義
    前言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在1943年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書中將人類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劃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從十二星座角度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金字塔
    小科普: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定義:馬斯洛(1968)認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五個等級構成。馬斯洛認為需要層次越低,力量越大,潛力越大。隨著需要層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應減弱。高級需要出現之前,必須先滿足低級需要。
  • 了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最根本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這個所謂的學習動機在本質上就是與自我實現有關。關於這個理論就是在半個世紀前就被馬斯洛提出來,他提出的就是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他主張以人為中心的心理學研究,強調人的本性和正面價值。在1943年,馬斯洛就在《人類動機的理論》一書中就提出了需求層次理論,不過這個理論直到60多年後的2011年才得到了一個科學證實。
  •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一)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這部分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試頻率較高,經常以單選、多選、判斷、案例分析等題型出現,因此需要考生重點掌握。除了每種需要含義的理解,還需對每個層次間的關係進行重點識記,故在此梳理。馬斯洛是20世紀50年代中期興起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的主要創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動機理論》中提出人類需要五層次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