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節李博士和我們講解了「膝蓋打軟」是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韌帶損傷、關節慢性疾病及關節退行性病變等疾病引起,不是缺鈣導致的。那很多患者要問,我們不手術,如何正確保護膝關節呢?今天就和小夥伴們分享十條正確「護膝」的方法。
1、控制體重
身體的重量越大,膝關節所承受的力也就越大,磨損的速度也更快。
2、改變生活習慣
避免反覆下蹲運動,或長期下蹲,避免爬山或上下樓梯。同樣也要避免如衝撞、深蹲的運動,這些運動會帶給關節巨大的壓力。
3、堅持適度合理運動
關節經常運動,能讓關節軟骨受到適當刺激,促進新陳代謝,這樣關節滑液才能在關節內到處流動,起到潤滑和提供營養的作用。相反,如果長期不運動,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會日漸萎縮。久而久之,關節失去了保護,損傷的機率自然會增高。你需要找到一種對於膝關節比較安全的運動並且堅持下去。比如遊泳(避免過度用力蹬腿)、騎自行車、快步走等。運動中感到不適,要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了解自己的極限,盡力而為,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時間與量,運動前後充分熱身。
4、鍛鍊股四頭肌
股四頭肌是人類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負責我們走路 、上下樓、蹲起等動作時的主要力量,還負責我們膝關節的穩定性,尤其是髕骨和膝關節前後向的穩定性。每天抬腿可以很好地鍛鍊股四頭肌,保持膝關節彈性,促進新陳代謝,有效保護膝關節。
5、避免久坐
長時間坐著不運動,會使肌肉鬆弛,缺乏力量,會使關節疼痛加重。你需要找到一種對於膝關節比較安全的運動並且堅持下去。
6、避免跌倒
關節疼痛或者關節不穩定的患者更容易跌倒,摔倒時關節可能遭受更加嚴重的損傷。為了避免跌倒,一定保持家裡充足的照明,樓梯上一定安裝扶手,不用非固定的地毯,衛生間裝上扶手、蹲便改為坐便等等。
7、適當使用助行器具
拐杖可以分擔你的關節壓力,提高步行的穩定性,減輕腿部的負擔。
8、穿一雙合腳的鞋
不僅可以讓你走路舒適,還可以減少運動時膝蓋承受的撞擊與壓力。腳背部分能與鞋子緊密結合,寬窄、長度均合適,能正確保持足弓的弧度;鞋子的重量以輕為宜,鞋底不宜過軟,而且要有點厚度;鞋後跟可以高2-3釐米左右,鞋底太平則走路時容易疲倦;鞋底上帶有防滑紋。
9、注意保暖
膝關節由於缺少豐富肌肉和脂肪組織的保護,局部熱量容易散失,溫度常比其它部位低。膝關節如果遇到溼寒,會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速衰老。尤其是對於已經受損的膝蓋來說,遠離溼寒的環境對於保護膝蓋來說尤為重要。
10、及時去醫院就診
如果有膝關節疼痛,李博士建議及時到專科醫生處檢查清楚疼痛原因,採取適當的保護治療措施,避免進一步的損傷。
參考文獻:
[1]張磊.膝關節損傷疾病的康復治療效果及對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7):271-272.
[2]黃緒珍.分析康復護理對膝關節損傷後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11):201.
[3]魏國峰.膝關節運動損傷的康復治療[J].健康嚮導,2017,23(4):59.
[4]胡曉琴,錢紅,張宣玲.膝關節損傷的康復治療[J].中國基層醫藥,2006,13(1):125.
[5]潘文霞,陳秀編,黎敏珊.早期有序康復護理對膝關節損傷後功能恢復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4):553-554.
[6]方玲,孔榮.膝關節損傷的康復治療[J].中國理療雜誌,1999,(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