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會訴廣西林業穿山甲公益訴訟案律師代理詞|有理有據

2021-01-19 中國綠髮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代理詞

尊敬的審判長:

北京大成(濟南)律師事務所依法接受原告的委託,並指派我作為其一審訴訟代理人,根據前期調查及庭審情況,現就本案的事實和有關法律問題提出如下代理意見。

一、原告具備提起此次公益訴訟的主體資格,本案屬於公益訴訟範圍

原告是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協主管、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全國公益公募基金會。1985年,為迎接我國特有物種麋鹿回歸、成立了中國麋鹿基金會。經過不懈努力、麋鹿得以回歸自然,國際公認中國麋鹿重引進項目是世界物種重引進最成功範例。隨著1992年中國加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及2009年胡德平理事長指出綠色發展的要義後,經國務院批准,原告兩次更名為現名,並在胡德平、謝伯陽、周建等理事及理事會的領導帶領下,積極全面落實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關注、參與相關工作。自成立至今,原告倡導生態文明、綠色發展、保護生物多樣性,在創新、研究、科普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受到廣泛關注與讚譽。

原告在提起訴訟前五年內未因從事業務活動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受過行政、刑事處罰,符合《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律、司法解釋關於提起公益訴訟主體資格的條件,系合格的公益訴訟原告。

因為被告的嚴重失職造成案涉穿山甲的死亡,破壞了生態環境平衡,已造成無可挽回的生態環境損失,本案屬於公益訴訟範圍。

二、案涉的馬來穿山甲並不是外來物種

根據原告提交的相關證據可以證實,馬來穿山甲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各國,在我國雲南南部也有分布,位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並不是我國的外來物種。作為被告法定代表人的廖河康,在其發表的《圈養馬來穿山甲的懷孕期》一文中對於馬來穿山甲的分布有相關記述,對相關事實予以認可,對馬來穿山甲不是外來物種,被告和第三人是明知的。負有非正常來源野生動物救護職責的被告和對其有監管職責的第三人,先前以馬來穿山甲為外來物種不應野外放生的抗辯理由,根本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三、案涉穿山甲的檢驗檢疫是被告的法定職責

根據原告提交的被告在事業單位在線的登記信息和第三人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行政複議決定書【林復字[2018]48號】、(2019)京0101行初134號中的答辯內容可以證實,被告的職責是負責全區範圍陸生野生動物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負責野生動物檢疫檢驗、疫源疫病監測和防控工作;開展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試驗和保護科學研究及科普教育,穿山甲疫病監測是廣西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監測中心根據救護需要開展的業務,結合被告提交的《廣西救護中心穿山甲救護程序》第六條的規定,穿山甲的檢驗檢疫工作是被告確定無疑的法定職責。

《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第三十條規定: 海關、邊防等部門截獲的非法進境的動植物、動植物產品和其他檢疫物,應當就近交由口岸動植物檢疫機關檢疫;從被告接受案涉穿山甲的事實和業務範圍,結合被告《穿山甲救護程序》的規定來看,被告是確切無疑的非正常來源野生動物檢驗檢疫部門。被告即是檢驗檢疫部門,就應遵守對於其他動物30日的隔離檢疫規定。在隔離檢疫期滿後,其應按法律法規及其內部管理規定和操作規程,對仍存活的8隻穿山甲進行檢驗檢疫和安全評估並提出是否能放生的建議,層報國家局在合適地點野外放生。

四、因為被告怠於行使職責,致使本能回歸自然、自然生存的案涉穿山甲,繼續在被告處人工馴養、終致產生疾病、難逃死亡厄運

截至2017年9月17日(隔離檢疫期滿),案涉的8隻穿山甲依然存活;根據被告提交的《野生動物救護入檔及獸醫評估表》、《個體檔案及救護記錄》證實,003、004、009、011號分別於2017年9月1日、9月17日、9月3日、9月26日開始自主進食,均具備了野放生存的條件(能自主進食、精神狀態好、排便正常、進食正常),正是因為被告的嚴重失職或故意,方才導致檢疫期滿後存活的穿山甲都沒有進行檢疫,自然也就不可能按照正常程序提出放生建議,沒有層報第三人,更不可能在國家林業局安排下進行野外放生;檢疫期滿後的穿山甲只能在被告處繼續飼養,直至出現疾病,最終在病痛的折磨下死去。被告的「應為而不為」,正是造成案涉穿山甲死亡後果的主要原因,被告的不作為使體況良好、無需再採取治療措施或者經治療後體況恢復、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的穿山甲,喪失選擇適合生存的野外環境放至野外的唯一機會,無法回歸自然,不得不在已經恢復野外生存能力的前提下,依然在被告處進行所謂人工馴養,最終難逃死亡的厄運。

五、被告雖然制定了《穿山甲救護程序》、《管理制度手冊》等規章制度,但被告並沒有按照內部管理規定和相關技術操作規程嚴格履行,被告的嚴重失職,最終導致案涉穿山甲的死亡,造成無法挽回的生態損失

按照《穿山甲救護程序》第六條規定,被告應對案涉穿山甲進行糞便、尿液、血常規、血生化、血清學檢查,但遍查被告及第三人提供的證據,沒有發現一字對於穿山甲血檢的記錄,正是由於被告的極不負責任,血液檢查的缺失嚴重地貽誤了穿山甲病因的查明和對症救治。

26隻穿山甲死亡的發現時間均是在早上巡欄檢查時,可以推知被告沒有對案涉穿山甲進行24小時救護,一天只按工作時間(夏季:上午8:30-12:00,下午3:00-5:30;冬季:上午8:30-12:00,下午2:30-5:00)的6個小時進行救護,其餘時間不予看護,怎麼能確保救護的質量和效果,何來被告答辯的細緻和盡職。

在《穿山甲救護程序》第八條的規定中對於穿山甲的科學處置規定中規定了留存飼養、外調飼養、死體處置等三種方式,放生處置方式根本不在被告的選項之中,在被告的意識中根本就沒有對案涉穿山甲放生的意識,這也是被告違背第三人「在檢疫期滿並經檢疫合格,在國家林業局的指導下在國內適合放生地放歸野外」承諾的主觀原因。

被告雖有《非正常來源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工作規範》,但就是單單對於穿山甲不適用獸醫評估、放生處置等對穿山甲處置最為有利、減少生態損失的放生程序,原因竟是馬來穿山甲是外來物種,而其法定代表人在其發表的論文中卻明知馬來穿山甲並不是外來物種,此種說辭令人匪夷所思。

以上種種,不勝枚舉,被告在案涉穿山甲的救護中並沒有盡職盡責,更沒有細緻妥當,被告從未反思自身所作所為,而是盡其所能推諉責任,製造莫須有的穿山甲死亡原因,被告理應為案涉穿山甲的死亡、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承擔應付的責任。

六、第三人作為被告的主管機關,負有監督被告履職的管理義務,同時有兌現自身承諾的責任

作為主管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負責進境動物隔離檢疫場所管理、具有非正常來源野生動物放生批准權的第三人,與被告是管理與被管理的上下級關係,在案涉穿山甲的救護過程中,拒絕環保組織的援助,雖在2017年8月31日的《關於參與救護33隻穿山甲有關問題的復函》中承諾對檢驗檢疫合格的穿山甲放歸野外,但在具體的救護工作中,怠於行使監管職責,對於被告的失職行為不聞不問,放任檢疫期滿後的穿山甲陸續死亡;在穿山甲全部死亡後,又以該批穿山甲帶有高致病病毒、屬外來物種為由,推諉其沒有盡到救護及監管義務的職責。

第三人在案涉穿山甲死亡後的一年之後,不是查漏補缺,爭取穿山甲救護工作取得實質性的進步,而是費盡心思組織、蒙蔽部分專家,為其出具《穿山甲救護規範化診治專家審議會專家意見》,妄圖以專家意見壓制社會公眾尋求真相、追究被告和第三人失職職責的正義之聲,但是正直的專家也沒有滿足被告及第三人將穿山甲的死亡原因歸結到細小病毒或高致病性病毒的企圖。

綜上所述,案涉穿山甲並不是外來物種,在檢疫期滿後,被告應對案涉穿山甲進行檢驗檢疫,檢驗檢疫合格後,應按法律法規及其內部規定向主管的第三人層報放生計劃,第三人批准後報國家局在合適的地點在野外放生、減少生態損失;而因為被告的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已度過隔離檢疫期,體況良好、無需再採取治療措施或者經治療後體況恢復、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的穿山甲,喪失選擇適合生存的野外環境放至野外的唯一機會,無法回歸自然,不得不在已經恢復野外生存能力的前提下,依然在被告處進行所謂人工馴養,最終難逃死亡的厄運,造成無法挽回的生態損失。原告作為有權提起公益訴訟的社會組織,懇請貴院依法查明事實,作出公正判決。以上代理意見,僅供合議庭參考,並望請採納。

代理人:崔麟

2019年05月06日

相關焦點

  • 雲南盈江再現野生穿山甲,為德宏的生態環境點讚!
    銅壁關保護區有關人員也說明保護區內分布有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早在2018年10月份,綠會就獲悉雲南德宏州盈江縣群眾救護一隻穿山甲,經派出所森警及時前往處理,並聯繫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專家,最終成功放歸自然。
  • 恩施一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訴前...
    12月15日,在恩施市檢察院組織開展的公益訴訟增殖放流活動中,此前在清江河段實施電捕魚的曹某、王某甲、王某乙三人在人民監督員、律師、當地水利局和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的見證下,將自費購買的120.32kg成體魚、75200餘尾魚苗投放到恩施市備用水源地喻家河水庫,活蹦亂跳的魚兒為恩施市的「母親河」清江注入新活力。
  • 涪陵法院公開宣判轄區首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
    涪陵法院公開宣判轄區首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 2020-12-10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然保護通訊》發布綠會團隊論文|關於穿山甲是否為COVID-19病毒...
    論文標題為《穿山甲是COVID-19暴發——冠狀病毒傳播與病理學證據的替罪羊嗎?》,刊登在科學期刊《自然保護通訊》(Conservation Letters)第13卷第5期(2020年10月/ 9月)。
  • 穿山甲誤入捕鼠籠 林業人員挑選野外山林放歸
    據了解,3個月前,市資源規劃局就曾放生另外一隻穿山甲——7月4日晚上9時許,一隻穿山甲闖入某部隊營區被救助,隨後被放生。據了解,在校區靠近南普陀山方向,一隻穿山甲受美食「誘惑」鑽進捕鼠籠中,廈大保衛處人員當場發現,隨後報警。接到報警後,大學路派出所立即通知林業人員展開救助,隨後將穿山甲安頓到野生動物臨時救助點。
  • 綠水青山 司法護航 大連金州區法院審結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
    (民主與法制□張添強 通訊員王曉峰 劉曉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日,大連金州區法院審結金州區檢察院訴大連金普新區農業農村局未依法履行職責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事件經過:2014年8月至11月間,郭某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批,擅自改變金普新區杏樹街道東亮村某地方公益林用途,非法建設房屋、圍牆,毀壞林地總面積5054平方米。2016年4月,郭某因犯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
  • 最高檢發布敦煌莫高窟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0起典型案例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分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檢察院訴謝某某等9人盜掘古墓葬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陝西省府谷縣檢察院督促保護明長城鎮羌堡行政公益訴訟案、甘肅省敦煌市檢察院督促保護敦煌莫高窟行政公益訴訟案、福建省晉江市檢察院督促保護安平橋文物和文化遺產行政公益訴訟案、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檢察院督促保護薛福成墓及墳堂屋行政公益訴訟案、山西省左權縣檢察院督促保護八路軍楊家莊兵工廠舊址行政公益訴訟案
  • 5項工作彰顯公益機構社會責任|中國綠髮會申報2020年度社會責任...
    5項工作彰顯公益機構社會責任|中國綠髮會申報2020年度社會責任公益傳播影響力機構 2020-12-22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首例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
    全國首例利用網際網路侵害隱私權民事公益訴訟案宣判65人製作買賣使用軟體侵入他人攝像頭進行偷窺 發布時間:2020-12-03 19:38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宵鵬
  • 最高檢發布海口市海洋非法傾廢案等14起守護海洋公益訴訟案
    目錄【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例】1.天津市古海岸與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2.遼寧省蓋州市入海河流汙染渤海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3.江蘇省如東縣船舶修造企業危廢汙染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4.浙江省平陽縣守護南麂島行政公益訴訟系列案
  • 大連法院成功審結首例行政公益訴訟案
    近日,大連金州區法院審結金州區檢察院訴金普新區農業農村局未依法履行職責的行政公益訴訟案。2014年8月至11月間,郭某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批,擅自改變金普新區杏樹街道東亮村某地方公益林用途,非法建設房屋、圍牆,毀壞林地總面積5054平方米。2016年4月,郭某因犯非法佔用農用地罪被判處拘役五個月,緩刑十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
  • 我省立涉疫情防控公益訴訟案57件
    我省立涉疫情防控公益訴訟案57件 發布時間:2020-03-12 09:06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3月11日,記者從省檢察院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全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發出從嚴打擊銷售假冒偽劣醫療用品行為、規範醫療廢棄物處置、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等訴前檢察建議36件,收集與疫情有關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31件,立涉疫情防控公益訴訟案件57件。
  • 志願者申請成立「綠會盲盒」科學傳播計劃項目 | 綠大工委青年創意...
    據同學們介紹,作為千禧一代,身邊許多同學都有「盲盒」情結。盲盒,盒子中放置不同物品,購買者憑運氣抽中商品,這種隨機化體驗,成為當下尤其是00後群體中最熱門的活動之一。今年4月21日,我國故宮博物院在淘寶上架一套貓祥瑞盲盒,以故宮淘寶最暢銷的貓為形象,融入故宮文物,火爆一時,剛上架就銷售一空,「當時很多同學因沒能第一時間搶到,沮喪了一天。」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六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檢察院訴袁某某等21人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2018年6月28日,袁某某等21人因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中華環保聯合會訴燕山石化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調解成功
    資料圖片  北京第四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北京四中院)2019年5月30日立案受理的中華環保聯合會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以下簡稱燕山石化)環境汙染責任糾紛環境民事公益訴訟一案有了最新進展
  • 鄱陽:近10年首次發現野生穿山甲
    7月2日中午,江西省鄱陽縣田畈街鎮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這是該縣近10年來首次發現此類物種。當天13時許,鄱陽縣田畈街鎮後芬村村民吳愛女家來了一隻身披鎧甲的不速之客,吳愛女立即向當地公安派出所報告,並將不速之客送到了派出所,聞訊後,鄱陽縣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也迅速趕到了現場。鄱陽縣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劉道理:這是一隻幼體,它名字叫穿山甲,是我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我們近十幾年都沒發現過。
  • 2015-2019年度廣西優秀律師丨記廣西優秀律師史英
    為樹立典型,鼓勵先進,激勵全區廣大律師開拓進取、見賢思齊、擔當作為,共同推進全區律師事業高質量發展。近期,廣西律師協會微信公眾號開設「雙優表彰」欄目,宣傳先進集體與先進個人的突出業績、優良作風,更好地展現廣西律師行業良好的精神風貌。「建立最具幸福感的律師事務所,讓我們的團隊有高度有溫度。」
  • 薩拉普拉託博士擔任綠會野生動物救護專家組首席科學家|積極籌備...
    (周晉峰博士和薩拉普拉託博士的交談剪影 來源/綠會)據介紹,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項目(OPCFHK)願景是—— 在人類、企業和政府的管理下,亞洲野生動物仍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該組織致力於倡導、促進和參與有效的亞洲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重點保護中華白海豚和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並將通過夥伴關係、籌資、研究和教育等方式來實現保護工作。該資助項目設立兩大主題:1).
  • 追問「嗜睡」和「昨夜」以及未野放年幼穿山甲近況,廣東省林業局會...
    據報導,6月14日上午,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一村民在自家的養雞場中發現1隻重3.8斤的野生雄性穿山甲,隨後該穿山甲被要求轉到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2019年7月3日深夜,中國綠髮會穿山甲工作組參與救護的2隻活體馬來穿山甲「嗜睡」和「昨夜」被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帶走。至今已經1年多,針對這3隻穿山甲,中國綠髮會穿山甲工作組決定向廣東省林業局申請信息公開。
  • 社會組織在浙打贏環境公益訴訟,企業被判支付環境修復等費用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5月22日從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該院日前二審審結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稱「中國綠髮會」)、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訴浙江富邦集團有限公司、浙江富邦皮革有限公司環境汙染責任公益訴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