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和李斯誰更聰明?網友:都太笨了,李斯死得更慘!

2020-12-26 騰訊網

呂不韋與李斯,一個是讓嬴政登上秦國國君的人物,一個全力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和建立一系列完整的治國理政方案的人物。

先後為相,要說誰更聰明?誰更厲害?太難說了,可以說都很聰明,又都很笨。

呂不韋「奇貨可居」

呂不韋,據說是姜子牙的後代,經商發家,可以說是當時的「馬雲」「馬化騰」的人物。

商而優則仕,呂不韋有錢都沒有權力,可想而知,聰明人不滿足於此。

直到呂不韋遇到嬴政的父親,秦國公子秦異人,他知道機會來了。

當時秦異人在趙國當人質,而趙秦的關係惡劣,秦異人的待遇非常差。但改善一個人的生活,對於富可敵國的呂不韋來說,也是非常簡單的,呂不韋靠著金錢的魅力跟秦異人勾搭上。

不過,這時候的秦異人雖然是秦國公子,可他也僅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庶出王子之一,安國君要真的喜歡他,也不會把他安排到趙國當人質。可是呂不韋可不會看走眼的!

商人的聰明不在於冬天賣棉襖,而在於能在非洲賣棉襖,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呂不韋也懂得這個道理,而且還爐火純青的利用這個方法,秦異人不是太子,那就把他變成太子。

安國君最寵愛的女人是華陽夫人,華陽夫人並沒有子嗣,呂不韋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呂不韋通過華陽夫人的弟弟結識華陽夫人。作為一個頂級商人,不僅要有營銷技巧,還要巧舌如簧,比如馬雲就是,呂不韋當然也是。

呂不韋告訴華陽夫人,她沒有兒子,如果大王駕崩,安國君繼位,王后的位置也讓輪不到她。到時候無論如何得寵,也是屈居於她人,接著說收養秦異人的好處。

說服華陽夫人收秦異人為養子。

秦異人看中呂不韋的歌姬趙姬,又把趙姬送給秦異人。趙姬不久後為異人生下兒子,也就是以後的秦始皇帝嬴政。

秦趙又打起來,趙國想要殺了異人,呂不韋幫助異人和趙姬逃出趙國,回到秦國。

太子安國君登上王位,三天後就去世,秦異人如願以償的繼位。

封呂不韋為丞相,並封文信侯,呂不韋這單生意做得真的很成功,異人當國君三年也死了,太子嬴政繼位的,也就是秦始皇來到歷史的中央,尊稱呂不韋為「仲父」。

所以,呂不韋大權在手,都因他的智慧過人、高瞻遠矚、手段高超,不僅從一開始投資秦異人「奇貨可居」,更是編寫《呂氏春秋》為秦統一六國準備思想武器和治國方略,他不聰明誰聰明?

李斯的功績

再說李斯是一個聰明的政治家,他可以從「倉鼠」和「廁鼠」的不同處境聯想到人類,從而摒棄楚國的小官吏,到能發揮才幹的秦國,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

李斯愛讀書,但不是死讀書,他是帶著自己的目的去讀書。李斯拜荀子為師,學成當時最先進的理論,去往秦國。剛開始的時候,李斯到秦國也只是混個小官,當時嬴政當政,呂不韋為相,也可以說李斯的引路人也是呂不韋。

之後李斯的想法和主張得到嬴政的讚許,輔佐嬴政統一六國。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斯不僅幫助大秦一統六國,更是在大秦帝國建立後,制定諸多的制度,如統一度量衡、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等,李斯都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

李斯享盡榮華富貴,也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智慧也不輸呂不韋。

那要說呂不韋和李斯誰聰明,那無法評定一個適合名次,兩人理應並列吧。

但是他們又顯得很笨,因為不懂得急流勇退,落得悲慘的下場。

任何事情都不能過度,物極必反,聰明也是一樣的。正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聰明過頭就是笨。

呂不韋飲鴆而死,李斯甚至被腰斬,死得更慘。如果能夠有張良的情懷,完全就不用慘死的,所以說還是太笨了。

相關焦點

  • 呂不韋與李斯二人誰更厲害?讓歷史告訴我們
    呂不韋與李斯,都是與大秦王朝的建立有著密切關係的重要歷史人物。他們二人,一個是促使秦始皇登上秦國國君寶座的關鍵人物;另一個則全力輔佐秦始皇,為大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國理政方案。要問這兩個人誰更厲害?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各自的出身以及表現吧。
  • 《大秦賦》裡呂不韋和李斯那麼聰明,為何沒想到有個悲慘的結局?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大秦賦》劇中的呂不韋和李斯就是這樣的人——大聰明小糊塗。要命的是二人都在關鍵時刻犯了糊塗,以致於二人結局都很悲慘:呂不韋被秦始皇逼著喝毒酒自殺,李斯被趙高誣陷謀反腰斬而亡。
  • 呂不韋和李斯,他們都是玩權謀的高手,為何都不得善終?
    不過,他們並沒有讓異人等太久,畢竟秦昭襄王死後,安國君第二年也就跟著死了。他們死後,異人登上了秦國的王位,成為了秦王。呂不韋因為擁立異人有功,他當了秦國的宰相,並且被封了十萬戶的食邑!但是,這個時候並不是呂不韋事業的最高光時刻,他的高光時刻是在異人當了三年秦王死後開始的。
  • 《大秦賦》中的兩位秦國名相,呂不韋和李斯,誰的功勞更大?
    除了張魯一的秦始皇飽受爭議外,另一位主演呂不韋的扮演者段奕宏也受到了不少質疑,很多網友都覺得段奕宏演繹呂不韋的方式和他在《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演繹龍文章的方式太過相像。還有就是李斯的出場似乎也有些過於早了,這一階段的李斯應該還沒有得到秦始皇如此重用。
  • 《大秦賦》呂不韋那麼聰明,竟鬥不過李斯,為什麼
    一、李斯和呂不韋都有治國政見,但嬴政更加喜歡李斯的其實,在《大秦賦》裡尋找關於呂不韋修撰《呂氏春秋》的情節,簡直是太多了。並且,在劇情中呂不韋也曾幾次自言自語過,說大王如果早一點讀他的《呂氏春秋》的話,那麼他會更早地讓大王得以加冠親政。其實這部書所推行的正是以仁德治國的儒家思想。
  • 大秦賦高潮,呂不韋和李斯的結局,段奕宏李乃文如何演繹
    大秦賦,呂不韋和李斯的結局,期盼段奕宏表情包和李乃文金句《大秦賦》中,秦始皇稱讚李斯是大秦最聰明的人,李斯曾說呂不韋堅持不放權,一半為大秦,一半為自己,是個自私的人。他和呂不韋明爭暗鬥,高手過招,他曾不止一次暗示呂不韋,太貪權的人沒有好下場。
  • 《大秦賦》:一山有二虎,呂不韋與李斯,誰主沉浮?
    在關於如何輔佐嬴政統一六國的理念上,呂不韋與李斯其實政見不太相同。 呂不韋認為,先強大秦國,然後再一步步用柔中帶剛的方式蠶食別國,這種方式既穩妥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內耗。 但李斯卻想快刀斬亂麻,用強力和計謀實現快速統一,以免夜長夢多。
  • 李斯和呂不韋哪個對秦國貢獻更大?
    這個問題我覺得從個人經歷和主要作為,還有歷史功過來分析。呂不韋(?兩位都是平民出身,呂不韋雖為姜齊後人,但是田氏在齊國已經取代姜氏多年,商人在封建社會一直政治地位都不高。與李斯所從事農民政治地位相近。呂不韋在秦國執政12年,他究竟有什麼政績呢?
  • 大秦賦:嫪毐李斯進宮,聰明如呂不韋也犯了和韓王一樣的錯誤
    作為老司機,呂不韋(段奕宏飾演)不是沒有聽出趙姬言語間的曖昧和意圖,但作為聰明理智的商人,他卻也時刻權衡著這樣做的代價和收益。儘管他明白,趙姬是有意投靠他,希望用身體換取某種安穩的承諾,但與太后私通不僅與他的政治前途無益,反而會使他的賢名受損。這種弊大於利的事,作為一個老道的商人呂不韋斷不會幹。
  • 同為丞相,呂不韋有魄力,李斯有才華,究竟誰更勝一籌
    秦國和趙國之間也不列外,而異人就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但他只是太子的妾氏所生,所以也不被看好。秦國和趙國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張,在邊境區域經常有摩擦,兩國虎視眈眈,劍拔弩張,所以異人在趙國也不被待見,生活的不太如意。說到這裡,常人就會放棄與異人的結交,畢竟咋看起來異人沒有什麼好的前途。但呂不韋卻不這麼認為。
  • 大秦賦:呂不韋很精明,三次想殺李斯,但都沒有痛下殺手
    呂不韋和李斯非常像,所以他能猜到李斯的心思,把他推薦到宮裡,呂不韋口口聲聲的說如果真的證明李斯比自己強,那麼願意讓賢,可是將來的事誰又能知道呢? 第一次是在呂不韋得知鄭國修渠其實是李斯詭計的時候,當時王綰為了留下李斯,情急之下,說出了李斯和鄭國相識這件事,很快呂不韋就明白了,秦國求著鄭國修渠,其實是李斯的詭計而已。
  • 大秦賦:論說話的藝術,李斯登峰造極,呂不韋自嘆不如
    《大秦賦》裡的主角其實就三人,秦王嬴政自然不多說了,呂不韋也是不用質疑的,再者可能會想到趙姬或是其它的角色,但其實想說,李斯才是那第三個主角,目前劇情的發展, 應該還只是李斯和呂不韋的初始交鋒階段,所以並沒有什麼爭鋒相對的鏡頭,但他們的爭鬥已經開始了,就在兩人和嬴政說話的態度上在較量了
  • 大秦賦被近乎神話的李斯,做過無數聰明事,卻抵不過呂不韋這一件
    劇中很多角色都深受觀眾喜歡,比如說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呂不韋離開鹹陽的那一集劇情,不知道觀眾印象深刻不深刻,有沒有為相邦的落幕而感覺可惜。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大秦賦》中的另一個角色:李斯。李斯,毫無疑問是《大秦賦》這部電視劇的主角之一。
  • 點評《大秦賦》:「李斯」不忠不義,「呂不韋」有情有義!
    《大秦賦》這部劇不斷有人吐槽,到底誰對誰錯,誰是小人,誰是君子?其實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小人和君子之分,因為都是為了利益!自出場就表現出來小人性格,嫪毐贏虞宗室都在其算計之中,進言害死同窗韓非為不義,嬴政死後串通趙高矯詔立胡亥殺扶蘇蒙氏兄弟為不忠,是一個不義不忠之人。下場悽慘被腰斬。
  • 呂不韋與李斯二人,誰才是真正的「千古一相」?讓歷史告訴我們!
    大秦帝國兩代名相呂不韋與李斯,就聲望而言,倆人在當世幾乎不相上下。但「興秦者呂,亡秦者李」的說法卻早已深入人心,從這一點來判斷,是不是就意味著李斯只是徒有虛名,或者說他與呂不韋的能力其實差得很遠。《大秦賦》這部歷史劇側重描寫了秦始皇、呂不韋、李斯三人之間的爭鬥,雖然這可能是一大敗筆,卻也讓觀眾更加細緻入微地了解到這些歷史人物。只是歷史上的李斯,似乎並沒有劇中描繪的那樣不堪,但稱不上「千古一相」卻是事實。
  • 大秦賦之,呂不韋與李斯到底哪個更有才
    斯之才不如不韋遠矣李斯能看三十年,不韋,能看到一百年後大秦賦中有一段,不韋和趙姬的對話不韋「」太后我為政兒找到一個大才趙姬「」什麼大才,能有你有才,誰還不知道你的才能啊,太后噗嗤一笑,此笑意之深遠不韋為大秦,為政兒那可是甘願捨棄此身的不韋不愧為謀局高手,謀得讓政兒幹掉仲父,才能成為真正的王,王者,孤家寡人也
  • 呂不韋和李斯哪個對秦國貢獻更大?同為名相的倆人有何不同?
    呂不韋作為最強「天使投資人」,最大的功績當屬投資嬴異人,這才有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李斯則是提出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設郡縣等一系列建議,幫助秦始皇加強君權,為促進統一天下做出貢獻。看似呂不韋只能算是一個投機倒把的「奸商」,李斯才是對大秦乃至整個中國都影響深遠的功臣。
  • 大秦賦:李斯有才,與呂不韋作對,當初為何要把他推薦給大王?
    在大秦賦中,呂不韋和李斯都是有大才的人,最開始李斯是呂不韋門下的門客,因為當時投奔呂不韋的人太多了,李斯縱然有荀子高徒的稱號,也一時之間沒有入得了呂不韋的法眼,後來時間長了,李斯不受重用多次要走,呂不韋才把他推薦給了大王,到了大王身邊之後,李斯多次明裡暗裡的和呂不韋劃清界線,讓大王罷相
  • 大秦呂不韋與李斯,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尾?錯:是他們不計後果
    呂不韋到邯鄲初見異人之時便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這就是後來「奇貨可居」的成語出處。可見贏異人天生有王者風範,才會被呂不韋這等南來北往,見過大世面各色人的商人看上。都說商人重利輕義。而我說呂不韋不是商人,他是披著商人外衣的政治家,是謀士。
  • 秦始皇除掉呂不韋後下逐客令,李斯是楚國人,為何留下來了?
    不久,趙姬就生了孩子,孩子就是秦始皇,父親就很難確定是誰,歷史上有爭論,因為趙姬和呂不韋也有關係,趙姬是呂不韋的妾,當然這個問題暫且不談。 到了公元前256年,秦打敗了趙和韓國,趙國為了緩和矛盾,把秦始皇和趙姬送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