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在入伍時,就已經確定了其是什麼兵種,而非入伍後再進行兵種分配。兵種分配是由省軍區根據徵兵部隊名額與當地省一級武裝部對接,包括所需徵兵兵員數量、男女兵比例、特殊兵種要求等等。省人武部依據徵兵兵種要求,將所需徵兵兵員名額逐級分配至市縣級人武部。
新兵入伍後,經過三個月集中新訓,接著就是下部隊,這時候面臨的不是兵種分配,而是戰鬥或非戰鬥序列編制分配,戰鬥序列包括飛行員、水兵、機槍手、副射手、坦克駕駛員、坦克炮手、狙擊手、警衛,以及其他具有作戰功能的戰鬥員;非戰鬥編制包括後勤、文職、通訊、測繪、地勤、宣傳、內保等等。用白話說,就是打仗的和不打仗的。
作戰部隊與非戰鬥單位,士兵當兵期間所學技能,均能為其今後退伍參加地方建設提供一技之長,比如說飛行員,退伍後可以進入民航系統值飛民航客機或運輸機;汽車兵復員後可以選擇的機會也很多;很一般的普通士兵,離開部隊後,因其一身過硬的功夫,更是受到許多企事業單位青睞。可以說,經過部隊鍛鍊的人退伍後,其「令行禁止」的作風和優秀的技能,根本不愁沒單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