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的JDK,會嚇尿Oracle?華為,阿里,還是騰訊?

2021-02-19 小姐姐味道

原創:小姐姐味道(微信公眾號ID:xjjdog),歡迎分享,轉載請保留出處。任何不保留此聲明的轉載都是抄襲。

誰也不知道,千百年之後,畢昇和龍井,竟然有了聯繫。一切都是因為Oracle的JDK。

騰訊叕出JDK,名號Kona。最近老是聽到這些牛x的公司搞出牛x的東西,真是被嚇尿了。

看一次嚇尿一次。

「Oracle要慌了!華為也開源了自家的JDK!」 這種題目見的多了,我真的是有點想看Oracle的熱鬧。挑戰者這麼多,Oracle能夠受的了這種連環炮轟戰麼?

那麼,這些挑戰者,到底哪家強?誰能夠挑戰Oracle的霸權地位?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些超級霸道的JDK。

畢昇

華為的JDK,名叫畢昇。

「畢昇 JDK 是華為內部 OpenJDK 定製版 Huawei JDK 的開源版本,是一個高性能、可用於生產環境的 OpenJDK 發行版。」

「畢昇 JDK 目前只支持基於 OpenJDK 8 和 11 兩個 LTS 版本;畢昇 JDK 當前支持 Linux/AArch64 平臺。」

「畢昇JDK已經升級至8u262版本,感謝OpenJDK社區眾多開發者的貢獻,現在畢昇JDK也已支持JFR」。

不敢過度吹,也不敢有絲毫看扁之意。上面兩段是引用的其他文章信息。

那麼,畢昇是誰?他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他的主要發明,就是copy。嗯,印刷就是copy,四大發明之一。目前,即使是百度下限搜索,輸入畢昇兩個字,還沒有和JDK有任何關聯。

所以,Oracle暫時還不會慌。先把畢昇做成關鍵字再說吧,菊廠任重而道遠啊。

它的地址是:

https://gitee.com/openeuler/bishengjdk-8

龍井?

阿里開源的叫做Dragonwell。請原諒我的無知,也請原諒有道詞典的無知,我並不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最後還是百度指教了我。Dragonwell,原來是龍井的意思。我們常說的龍井茶,就叫做Dragonwelltea。

Java不是咖啡麼?怎麼成茶了?換湯也換藥?未必!

「Alibaba Dragonwell 是一款免費的, 生產就緒型Open JDK 發行版,提供長期支持,包括性能增強和安全修復。」

「Alibaba Dragonwell作為Java應用的基石,支撐了阿里經濟體內所有的Java業務。Alibaba Dragonwell完全兼容 Java SE 標準,您可以在任何常用作業系統(包括 Linux、Windows 和 macOS)上開發 Java 應用程式, 運行時生產環境選擇Alibaba Dragonwell。」

嗯,比華為的要強,起碼支持Windows了。

在github上,star數也達到了3k!目前來看是比華為的要厲害!更新歷史,也是7 years ago,證明了人家確實是長期維護的,並不是說空話。

不過,信仰是無價的。當它們的祖先,都是來自Open JDK,那就得看誰的朝拜者多了。

它的地址是:

https://github.com/alibaba/dragonwell8

Kona

「Kona 是由騰訊專業 JVM 技術團隊維護開發的,基於 OpenJDK 的,提供長期支持並按季度更新的JDK發行版本。Kona 目前作為默認 JDK 應用於騰訊雲業務場景及其他Java應用場景。Kona 基於 OpenJDK,同時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拓展及維護。通過騰訊 Kona,用戶可以獲得更為先進的功能及性能優化,提高用戶和開發者的使用體驗。目前,騰訊Kona僅支持Linux x86-64 位系統.」

通過我們上面的分析,加上上面的文字描述,我覺得我都不用多說話了。

可憐的不到500星,比不上一個資料整理readme一夜的數量,這種關注度,要想挑戰Oracle,還得下點功夫。

它的地址是:

https://github.com/Tencent/TencentKona-8

比較

為什麼要把畢昇放在第一位呢?它明顯是比不上龍井的。因為我喜歡他的名字,人家就根本就不避諱「印刷」「術」。倒是騰訊,作為「印刷」的鼻祖,扭扭捏捏的起了個「Kona」的名字。要我,直接叫BestJDK,野心才夠直接。

不過,在想要挑戰Oracle之前,按照慣例需要有一個群魔亂舞的年代。真心希望,這些JDK們,能夠坐在一起,較量較量,到底誰才是No 1。不要老讓媒體們在那指手畫腳。

另外,無一例外的,所有牛x JDK中,都出現了Open JDK的身影。真希望看不到這個字眼,讓人表達一點稍許的驚訝,可惜並沒有。

老掉牙的JFR功能,竟然也成了宣傳的熱點。我仔細想了一下,是因為JFR這個功能太偏了,一般的Java從業者,很容易就被唬過去,嚇尿了。

既然都來自於Open JDK,為什麼不把自己牛X的改進,反哺到社區,而要開一個自己的分支呢?作為開發者,要不要支持這種行為呢?

Oracle宣布自家的JDK收費之後(8u211/8u212),比較好的選擇,就是OpenJDK。但是大家都習慣了從Oracle官方下載JDK,對OpenJDK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

那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是什麼讓你對OpenJDK持有懷疑態度,反而對clone OpenJDK後,不知道改了些什麼東西的野生JDK,信任有加呢?

Oracle的作死行為,扯碎了Java生態。這些公司奪眼球的行為,讓Java生態更加破碎。為了減少對碎片化問題的潛在擔憂,AdoptOpenJDK 曾強烈鼓勵所有 OpenJDK 提供商將補丁提交給 OpenJDK。但目前看來,這是不可能的了。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有畢昇、龍井和Kona,Oracle得掂量一下了。

作者簡介:小姐姐味道  (xjjdog),一個不允許程式設計師走彎路的公眾號。聚焦基礎架構和Linux。十年架構,日百億流量,與你探討高並發世界,給你不一樣的味道。我的個人微信xjjdog0,歡迎添加好友,進一步交流。

相關焦點

  • 掃描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等知名企業紛紛投入智慧城市領域,對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些智慧城市主流玩家,是如何發力智慧城市的?
  • 阿里金融版圖,騰訊遊戲江湖,華為卻負重前行,人民日報點出關鍵
    企業面對很多的選擇,是追求極致的「短期變現」,還是追求科技的「星辰大海」,企業家的覺悟、眼界、胸懷是影響選擇的關鍵!下面,我們來聊聊任正非、馬雲、馬化騰的抉擇,把華為、阿里、騰訊帶向了何方。阿里的網貸天下人民網曾用一句話評價馬雲:沒有馬雲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雲。
  • 阿里搞金融、騰訊造遊戲,都在賺快錢,唯獨華為在賺「笨」錢
    而在2020年的這份全球各大企業的研發投入榜單的前50名中,中國只有三家企業入榜,分別是第三的華為、第二十六的阿里和第四十六的騰訊,其他大部分都是美國企業。這還是一件挺令人難過的事情,我國企業的研發投入與美國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還是很遠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的各大技術被他人卡脖子的原因之一。
  • 阿里、華為、騰訊的996工作制是什麼?對996工作制你怎麼看呢?
    阿里、華為、騰訊的996工作制度因為引起了外媒的關注,所以也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一大波的討論,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法定工作日是朝九晚五,5天工作制,但是一般私企都是朝九晚六,而且有些是大小周末輪休,但是一般大城市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工作時間就是我們要說的996工作制度,也就是朝九晚九,6天工作制,一周算下來是
  • 阿里P10、騰訊T4、華為18,網際網路公司職級、薪資、股權大揭秘
    於是我們就去諮詢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們,一位低調路過的阿里 P9 回復我說:「絕對不能說!說了我就被開了!」。阿里這條線沒有突破,騰訊那邊也沒有得到想要的信息:「職級、薪資這些都是敏感信息,不方便透露」。
  • 揭密華為、阿里、騰訊、美團等企業的職級薪酬體系
    今天分享一份薪資、職級、考核、晉升條件資料,包含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滴滴、小米 9 家網際網路大廠。績效評分標準:騰訊的績效評估分為5檔——從 1 星到 5 星,5 星是最好的,1 星可能會走人了。
  • 華為第一、騰訊阿里其後
    在這個報告中,清華大學公布了畢業生就業人數超過20人的單位,其中華為以187人的總數位列第一,本科生招了3個,碩士生招了110個,博士生招了74個,遠高於其他公司。 從這一點來看,華為這家公司是很多清華大學畢業生的首選,而且高學歷人才尤其受歡迎,74名博士的招聘比清華留校的人數還要高出一倍。
  • 阿里、騰訊、華為人才盤點與實操指南(乾貨)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人才盤點乾貨:阿里、騰訊、華為的人才盤點實例以及人才盤點的4個實操指南。大廠案例,常看常新,相信一些思路和方法對大家有幫助。問題導向:謹慎去判斷,是人的能力問題,還是業務發展的問題?很多時候業務會變化,我們的業務已經往那個方向走了,可是人還站在這裡。自上而下:從馬雲到彭蕾親自抓,抓人的亮點,給平臺和土壤。
  • 除了華為、阿里自研資料庫,還有哪些國產資料庫?發展狀況如何?
    2019年5月,華為將磨礪了12年之久的GaussDB 資料庫發布,並率先通過了中金國盛金融行業標準符合性試點測評。10月,國務事務處理性能委員會公布的性能測試結果,在TPC-C基準測試中阿里的OceanBase 打破了由 Oracle 保持了9年的世界紀錄,一時引發了行業熱議。
  • 騰訊員工炫耀:騰訊職級改革,T4對標阿里P7,這不過分吧?
    在網際網路坊間一直有這麼一種說法,意思大致是百度靠技術,阿里靠運營,騰訊靠產品。那麼,大家知道網際網路這頭三把交椅的職場體系是如何區別的嗎?三大網際網路之間的人才體系又是怎麼劃分的?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今日,有騰訊的員工在網際網路職場發帖爆料稱,騰訊職級改革了,T3-1以後是9級工程師了,比阿里的P7還大2,以後是無敵的存在了。騰訊T4對標阿里P7,不過分吧?這樣的爆料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都是怎麼說。
  • 三星是韓國「最大的集團」放在中國能超越,華為、阿里、騰訊嗎?
    華為、阿里能超越嗎?據統計,目前三星集團的總市值是3200億美元,換算為人民幣是2.13萬億元,排行僅次於阿里和騰訊,之前三星的市值是2562億美元,這個結果是進不了前三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其強大營收能力,高達1977億美元的年營收,超過了華為,雖然華為今年特別火,但也是差了一點,主要還是因為諸多的限制問題,雖然沒有超過三星,但是華為如今的發展也算是在自身的專業領域獲得了成功,畢竟這樣的情況下還能發展成這樣很不容易了
  • 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為何能得到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的青睞?
    華中科技大學的歷史悠久;是首批博士點及國家重點學科培養點;教育部學科評估華中科大排在全國前10名;是國家科技三大獎排名靠前的大學;是高考錄取中生源很好的大學;騰訊,阿里,百度,華為最喜歡這所大學的畢業生。在QS2019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華中科技大學在中國所有大學位居第15名。
  • 華為第一、騰訊阿里其後
    在這個報告中,清華大學公布了畢業生就業人數超過20人的單位,其中華為以187人的總數位列第一,本科生招了3個,碩士生招了110個,博士生招了74個,遠高於其他公司。從這一點來看,華為這家公司是很多清華大學畢業生的首選,而且高學歷人才尤其受歡迎,74名博士的招聘比清華留校的人數還要高出一倍。
  • 阿里、華為、騰訊?
    比得過阿里騰訊嗎? 不過自信歸自信,我們還是要十分客觀地認識我們國家的企業,尤其在和那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巨頭、寡頭企業相比的時候,還是要充分認識到彼此的位置。遠的不說,就拿我們隔壁韓國的三星來比較一下,看看以三星的體量放到我國是一個什麼水準。
  • 視點 | 智慧城市的「初心」與「始終」——看騰訊、阿里、百度、華為四大玩家的各自玩法
    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服務對象是「人」——即市民、企業和城市管理者,在提升城市智慧過程中,無論是增強城市服務能力、提高城市運行管理水平,還是便民惠民改善宜居環境、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效最終都要落實到「人」的獲得感上。
  • 世界500強發布,排在阿里、騰訊前面的都是哪些公司?
    說到世界500強排行榜,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阿里巴巴、騰訊這兩大網際網路巨頭一定在榜單上,而且在我國上榜企業裡一定是數一數二的,但500強榜單可並不只是阿里騰訊之爭,其實還有一些隱藏的大佬,排名絲毫不亞於阿里和騰訊。
  • 雲端賽道:騰訊被華為反超,阿里繼續領跑,百度AI是核心競爭力
    並預測雲支出優化,到2022年,企業會意識到他們至少浪費了20%的公有雲支出,這將促使其投資於公有雲成本管理,目標是將雲支出浪費減半。還有,到2024年,超過55%使用雲計算的企業將用以云為中心的模式代替過時的運營模式,促進組織協作,獲得更好的業務成果。
  • 為何華為手機的負一屏多是支付寶的產品,而騰訊的卻少之又少?
    為什麼華為手機的負一屏好多是支付寶的產品卻沒有一個是微信的?現在的華為手機用戶使用數量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有華為較高端的手機mate系列和p系列等,那麼為何在華為手機的負一屏卻沒有一個微信呢?對於華為和騰訊來說,其實在很多的時間內都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在很早之前的微信指紋識別功能來說,其他的智慧型手機品牌都是已經支持微信的指紋支付的功能,但是對於華為手機來說卻一直都沒有進行支持,其實這裡面最為主要的原因就是騰訊需要在用戶錄製指紋的時候,收集用戶的信息。
  • ...騰訊、華為會跨界造車嗎? 華為:我們不造車,我們要幫車企造好車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阿里巴巴副總裁、斑馬網絡聯席CEO張春暉,百度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蘇坦,騰訊智慧出行戰略總經理沈沛等來自網際網路「大廠」的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領域的大咖現身論壇。這些網際網路「大廠」也會和國外同行一樣,跨界造車嗎?「華為公司不造車,我們的使命是幫助車企造好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在論壇上說,因為華為做了30年的ICT技術,我們發現很多通信領域的技術,稍微轉化一下,優化一下,結合客戶需求,把產品做出來,在市場上就有一定的競爭力,「華為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幫助車企,聚焦車企,與車企一起開發基礎軟體和平臺軟體。」
  • 資料庫周刊31丨華為高斯開源;國產資料庫排行;浙江移動AntDB……
    熱門資訊1、openGauss 正式開源,華為公開發布原始碼【摘要】6月1日,華為正式宣布開源資料庫能力,開放openGauss資料庫原始碼,並成立openGauss開源社區,社區官網(http://opengauss.org)同步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