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探清水河》,究竟寫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2020-12-14 尚宮女史

《探清水河》是清末民初時期從北京市海澱區火器營村流傳出來的一首民俗歌曲。歌中講述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說悽美,就是因為這是一齣悲劇。

而這悲劇放在古代尤其是宋朝到清末民初,又是很正常的,在那樣一個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之言」而且「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大環境下,兩個自由戀愛的年輕人自然不可能有什麼好的結果。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火器營村,火器營是清朝時期專門負責各種火器的研製、演武的一個八旗軍隊,他們還擔負京師的警戒任務,火器營的舊址就在現在海澱區,因為這支軍隊的存在,也就有了一個專門的火器營村,這個村子的百姓基本也都是滿族人。

其中有一戶人家,男主人是松老三,經營鴉片生意,因此家中總是煙霧繚繞,有一種醉生夢死的感覺,夫妻倆每天既賣鴉片也吸鴉片,每天就是和鴉片打交道,而對他們唯一的女兒並不怎麼關心。

他們的女兒名叫大蓮,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她本身長得很水靈,亭亭玉立,時不時就有說媒的人跑到松家來提親,但是老三夫妻倆就是不鬆口。

大蓮在家裡很能幹,他們並不想將這樣的得力助手嫁出去給人家做媳婦,就算是要嫁,也得給不少聘禮才可以,這樣就嚇退了很多人,所以大蓮一直嫁不出去,老兩口也樂得不嫁。

但大蓮畢竟已經長大,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她背著自己的父母和村裡的佟小六談戀愛了,大蓮試探過自己的父母好幾次,得到的答案就是要麼不嫁,要嫁就嫁家裡條件很好的,像佟小六這樣的人根本入不了他們的眼。

兩人只能暗地裡偷偷幽會,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時間長了,父母也察覺到了什麼,在兩人再次幽會的時候,老兩口出現了。這還了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自己談戀愛的?況且還背著父母幽會,這在當時就是傷風敗俗的事情,一旦被發現,女孩子的命運幾乎都脫不開一個死字。

松老三將大蓮打了一頓,又給她菜刀、繩子等,讓她自己去死。大蓮沒有比別的路可以走,她跑到附近的清水河就跳了下去。

大蓮一死,佟小六悲痛萬分,也在不久之後的一個晚上跳進了清水河,兩人對愛情的忠貞打動了世人,於是就有了《探清水河》這首歌。

當然,《探清水河》有好幾個版本,郭德綱還演唱了一個版本,版本多了,這個故事的結局也就有了好幾個版本,比如有版本說佟小六沒有跳河,他離開了火器營村,在北京做了一名鞋匠,終生未娶。

還有一個版本說,佟小六原本沒有想要跳河,但是他的親娘舅覺得有傷風化,於是將他推進了清水河。這個版本的可信度不高,宋朝以來,女子貞節向來被看得比命大,但這僅僅是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鎖。

女子在家從夫,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能和男的有私下接觸,否則就是失貞,而出嫁從夫,也不能和別人有私情,即便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還是要從一而終,好女不嫁二夫,以此弄個貞節牌坊,自家族長臉。

但這一切不會加在男性身上,佟小六這樣的情況,頂多會被家裡訓斥一頓,而不會有別的懲罰,更不必要他的命。

第三個版本還算是有點可能,說是有官員看上了大蓮,想讓她做妾,大蓮誓死不從,官員一氣之下命人將大蓮扔進了清水河,而佟小六為了給大蓮報仇,殺死了官員,被發配邊疆,終生不得回來。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結局,對於兩個相愛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悲劇,畢竟兩人的愛情不被世俗所接受,註定沒有好的結果。

這樣的故事其實在古代有很多,只不過很多可能沒有這樣慘烈的結局。即便女孩子偷偷和男子相愛了,父母知道後,為了保全女兒的名節和家族的名聲,可能就將女兒草草嫁給那男人。或者女孩子偷偷和男子約會,兩人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接觸,而父母也沒有發現,後來他們就各自婚嫁。

但也有一些女子和大蓮一樣,直接被自己的父母逼死了,死在那束縛女性的枷鎖上,死在父母的臉面裡。

好在大蓮死後,沒有多少年,就開始倡導自由戀愛,而綁在女性身上的枷鎖也已經去除,雖然不可能那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已經進了一大步。

相關焦點

  • 張雲雷唱的《探清水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探清水河》是發生在清末的一個故事,其實說起來這個故事並沒有那麼曲折,但是在那個時代,一個未婚姑娘與小夥子的雙雙殉情,卻是很容易被八卦。在當時有一個習慣,就是把發生的新聞用小曲的形式表現出來,很多新聞、八卦,都是通過這樣的形式流傳於民間。
  • 張雲雷《探清水河》正式版,溫柔了歲月的嗓音,當治癒內心一切不平
    張雲雷:《探清水河》於我非常特別,這次與劉卓老師一起重新演繹,希望能給你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小曲《探清水河》的故事: 《探清水河》是一首悲情的敘事歌,講述了清末民初發生在北京火器營村的一個類似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
  • 《探清水河》中的大蓮是自殺還是他殺?
    《探清水河》屬清末時調,目前比較「標準」的版本系上海圖書館所藏的坊刊巾箱本,封面標明「代五更」、「探清水河」、「戒之在色」等字樣。《探清水河》的曲詞有很多版本,但大同小異,講的都是家住京西藍靛廠火器營的女孩大蓮與本村青年小六相愛,幽會時被父母發現,遭到毒打,禁止他們再來往,大蓮跳清水河自盡,小六去河邊祭奠大蓮後,隨之跳河殉情的故事。坊刊巾箱本的開頭是這樣寫的:「桃葉尖上尖,柳葉青滿天,在其位的明公細聽我來言,此事出在京西藍靛廠,藍靛廠火器營有個長青萬字松老三。
  • 《探清水河》|悽美的愛情故事背後,深藏更多感人的故事
    《探清水河》這首根據清末民初民間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改編的小曲兒,在沉寂了幾十年之後,2018年年初突然在各大網絡平臺火了起來,一時間人們紛紛傳唱《探清水河》。一首沒落已久的傳統小曲兒,為何能夠「重獲新生」?
  • 郭德綱版的《探清水河》讓張雲雷唱紅,但被「師姑娘」超過
    如今的藍靛廠火器營村早就成了北京市區,高樓林立,已經沒有了當年農村的痕跡,只是地名依然存在,比如有一個地鐵站,就叫火器營站。在清末民初,在火器營村發生了一件悽美的愛情故事,被人們編成地方敘事小曲,廣為傳唱。村裡有個16歲的姑娘叫大蓮,長得貌美如花,亭亭玉立。其父親松老三是旗人,過慣了旗人的生活,好逸惡勞,吃喝玩樂。清廷垮臺,兩口子開始種鴉片、賣大煙謀生。
  • 渣男焦仲卿和不愛小六的大蓮:《孔雀東南飛》《探清水河》的區別
    《孔雀東南飛》和《探清水河》都講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都是以雙雙殉情為結局。由於《探清水河》形成於清末民初,而《孔雀東南飛》創作於東漢,比《探清水河》早了一千多年,所以很多人在介紹《探清水河》時,都說它是類似《孔雀東南飛》的愛情悲劇,但實際上二者大有不同。
  • 歌曲《探清水河》是什麼意思
    歌曲《探清水河》是什麼意思?《趁著》夕陽尚未離開山崗,他們還記得那個少年《曾經》說丫頭是他的另一雙眼睛,天明哥哥和丫頭都記得那首歌《探清水河》,他從籍無名唱到五彩繽紛經過六年的漂泊,十九歲的張磊經過長時間的漂泊後回到了德雲社28歲的張雲雷為12歲的辮子實現了相聲夢想,為十九歲張磊實現了音樂夢想。
  • 郭德綱徒弟拿下音樂大獎,當年憑藉《探清水河》躥紅網絡
    剛結束沒幾天的「2020亞洲音樂盛典」,有一個插曲非常的令人意外,那就是相聲演員張雲雷居然拿下了「最具突破男歌手」的獎項。相信經常看郭德綱相聲的朋友們,一定不會對張雲雷感到陌生。張雲雷是郭德綱眾多弟子中發展最全面的一個,說學逗唱是樣樣精通。
  • 德雲社《探清水河》中,北京藍靛廠火器營背後的神奇故事
    說起《探清水河》,想必很多人就會腦補德雲社郭德綱、張雲雷的演唱:「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在其位這個明啊公,細聽我來言吶。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藍靛廠火器營兒有一個宋老三。」這是北京愛情故事的一個舊時版本,是有名的北京小曲,流傳甚廣。
  • 《探清水河》中,北京藍靛廠火器營背後的神奇故事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說起《探清水河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藍靛廠火器營兒有一個松老三。」這是北京愛情故事的一個舊時版本,是有名的北京小曲,流傳甚廣。故事的內容及細節有多個版本流傳,但它的背景發生地火器營,卻是貨真價實的,位於今北京市海澱區。想必大部分人也是聽了德雲社的《探清水河》,也才知道有北京藍靛廠火器營這麼個獨特的地名。
  • 本文為你揭秘探清水河背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張雲雷錄音棚版《探清水河》正式發行啦張雲雷錄音棚版《探清水河》將於2020年6月15日 上午10點,在騰訊音樂旗下三大平臺: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同步上線,大家敬請期待。《探清水河》的起源:北京小曲兒忽如一夜春風來,辮兒哥哥張雲雷帶著他的探清水河唱遍了大江南北,這也是大家第一次了解到還有一個曲種叫北京小曲兒。
  • 劉文玠|與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曾熙並稱三大家
    清末入蘇軍司書禮。辛亥革命時,參加浙軍攻克南京天堡城戰役。後在江北護軍使劉之潔處任秘書長兼軍法處長。擅書法。初學蘇東坡,後參北魏,雄渾俊拔,與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李瑞清、曾熙並稱三大家。家貧無錢買紙,用兩方磚當紙,清早即起,蘸水寫字,一磚漬水,復易一磚,寫盡一碗清水方休。春秋數載,遍臨碑銘,並手摩心領,練成作書雄放茂密,漸獲八法秘奧。
  • 張雲雷正式推出錄音版《探清水河》,宛轉悠揚的新歌,你聽了嗎?
    導讀:多少人因為一曲《探清水河》入了張雲雷的坑,從此將這個男孩放在了心尖上,《探清水河》對很多人來說意義重大。我是噠噠噠,一個喜歡相聲的德雲女孩,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關注我。2015年張雲雷改編了一首北京小曲兒叫《探清水河》,那時候他還沒紅,還沒有多少人知道他,自然也沒多少人知道這首被改編成民謠的小曲兒。所以,那時的《探清水河》就是一首北京小曲兒。2017年,在一場返場裡,粉絲們把日思夜想的六哥哥,改成了日思夜想的辮兒哥哥,張雲雷自此在《探清水河》中也變成了「日思夜想的辮兒哥哥」。
  • 五年前,你改編了一首北京小曲兒;五年後,《探清水河》花落君家
    今日,德雲社相聲演員張雲雷發布了最新單曲《探清水河》。這是一首意義非凡的小曲——2015年,張雲雷憑藉《探清水河》一鳴驚人2017年,專場返場中「日思夜想的辮兒哥哥」橫空出世2018年,《探清水河》步入短視頻平臺,成為眾多粉絲的入坑之曲
  • 張雲雷唱的《探清水河》為什麼不唱四更部分?原因其實很簡單!
    要說起德雲社目前最火的成員是誰,除了郭德綱之外那自然要數嶽雲鵬了,如今嶽雲鵬可以說是事業巔峰了,綜藝或者影視劇都是邀約不斷,那麼郭德綱捧紅嶽雲鵬後,下一個要捧誰呢?參加完節目之後,張雲雷可以說憑藉著《探清水河》一舉成名,雖然很多人認為節目的後期剪輯並不是很好,但是這不能影響張雲雷的正常發揮,更不會影響粉絲們的熱情。隨後這首歌經常在短視頻平臺被傳唱,可以說風頭一時無兩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目前市面上的《探清水河》都屬於「殘缺」版本。
  • 抖音桃葉兒尖上尖是什麼歌誰唱的 探清水河歌詞介紹
    抖音桃葉兒尖上尖是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叫做《探清水河》,這首歌其實是北京傳統小曲,網上比較火的版本是張雲雷演唱的版本。  《探清水河》歌詞介紹  桃葉兒尖上尖  柳葉兒就遮滿了天  在其位這個明哎公  細聽我來言吶  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藍靛廠啊  藍靛廠火器營兒有一個松老三  提起了松老三  兩口子賣大煙  一輩子無有兒  所生個女兒嬋娟吶  小妞哎年長一十六啊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清末民初,文學翻譯十分盛行。阿英曾在《晚清小說史》中提到,「翻譯書的數量,總有全數量的三分之二」。而這些「翻譯書」中包含大量優秀的兒童文學譯作。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末民初是我國兒童文學由「不自覺」向「自覺」狀態過渡的一個重要階段。該時期的兒童文學翻譯雖為「成人本位」,且被當作社會改良的有力工具,但其仍為五四時期我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發生與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 清末民初思想研究(1900—1915年)
    政治改造與社會改造互為關聯,究竟側重點何在,在思想家個人會因時勢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主張,往往有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的情況。而在同一時期,因為認識的不一,思想人物之間也往往有爭論。本項目擬對思想界在兩種路徑上的選擇及其實際工作進行研究,探究思想界由政治改造而轉向新文化運動的歷程,從清末民初政治變遷與思想文化變遷的歷史進程中探討新文化運動的起源。
  • 為啥張雲雷唱《探清水河》,粉絲們不敢「deidei」?你品你細品!
    為啥張雲雷唱《探清水河》,粉絲們不敢「deidei」?你品你細品!雲字科成員們有很多專屬小調,像嶽雲鵬的《送情郎》,陶陽的《照花臺》,張雲雷的《探清水河》,自從老郭把這些歌傳給徒弟之後,自己基本就不唱了。郭德綱是一個非常好的師傅,而徒弟也沒讓師傅失望。
  • 清末、民初的天心閣長什麼樣?
    劉敦楨,與梁思成齊名的著名建築設計師,湖南大學建築學科創始人之一,負責設計1928年天心閣。劉叔華,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長沙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組成員,參與1983年天心閣重建的設計工作。 清末,天心閣什麼樣?    湖大建築學院畢業的高雨寒就花了3個月的時間做了一件事——復原100年前的天心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