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告別拖延症,試試5秒鐘規則

2021-01-12 慶東說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並深受其苦。你多少次想過戰勝拖延症,但是這個想法也被拖延了。就像段子說的,我2021年的新年願望,是完成2020年和2019年的願望。也許,不少人買了《如何戰勝拖延症》的書,卻因為拖延,還沒看完第一頁。

和拖延症說再見

今天給大家介紹由美國人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提出的5秒鐘原則,或許可以幫你戰勝拖延症。

5秒倒數並行動

5秒規則很簡單。如果您有實現某個目標的想法,則必須在5秒鐘內進行肢體動作,否則大腦會殺死它。

大腦

當您感到有本能或渴望按照目標或承諾採取行動時,請使用規則。

如果您在做自己知道應該做的事情之前猶豫不決,請數5-4-3-2-1-開始,並採取行動。

在您有改變本能的時刻與殺死它的念頭之間存在著一個窗口。這是一個5秒的窗口。

它存在於每個人的腦中。

如果你不對改變的本能採取任何行動,你將保持停滯狀態。你不會改變。

但是,如果你做一件簡單的事情,就可以組織你自己的思想對你產生阻力。你可以在各種思想和藉口開始對你起作用前開始發力。

你是做什麼?

剛開始向自己倒數:5-4-3-2-1。

計數將使你專注於目標或承諾,並使你從頭腦中的煩惱,想法和藉口中分散出來。

一旦達到「 1」,就推動自己前進。

這是您推動自己去做艱苦的事情的方式,這些事情是您不希望做的工作,害怕做的工作或避免的工作。

而已。僅需5秒。

如果您沒有在5秒鐘內按照本能採取行動,結果很可能是,你沒有去做它。

如果你在5秒鐘內身體不動,你的思想將扼殺你的夢想。

你的大腦就像是過度保護,不合理地寵溺孩子的父母。

它認為這可以保護你的身體安全,而實際上卻在阻止你成長。

你的大腦有3個基本功能:

它有記憶功能,記錄你的生活。

它可以操縱你的身體功能。

它可以保護你免受危險。

當你停下來思考,猶豫,不確定時,你就在向大腦發出信號:有些事情不對勁發了。

你的大腦會自動進入高速運轉狀態以保護你。

它如何保護你呢?

通過阻止你執行任何令人恐懼,困難或不確定的事情。

Stop標誌

你知道打個電話,散步或追求夢想是沒有危險的。

但是你的大腦不知道,它試圖保護你,但是卻在搞破壞。

5秒法則是一種將猶豫不決轉變為行動的方法,可以戰勝你自己的大腦。

這是一個可以帶來巨大變化的規則。

你不妨一試。

相關焦點

  • 拖延症要如何自我調整?心理諮詢師:試試這些辦法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1日訊(記者 李丹)說起拖延症,可能很多朋友都很關心。到底什麼是拖延症?面對拖延症,我們可以做哪些調整?21日,成都市心理健康中心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劉天對此進行了解答。  什麼是拖延症?
  • 如何克服終結自己的拖延症?
    我們都有拖延症,只不過程度有重有輕,有研究表明有20%的人認為自己有著難以克服的拖延症。生活中,拖延症有哪些呢?比如有人周末想發憤圖強,想要完成一個報告,但是你碰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就是會被太多的事情,牽引你的注意力。
  • 如何戰勝拖延症 How To Stop Procrastinating
    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是不是還有拖延未做的事情?在剩下的半個月裡,告別拖延症,合理規劃任務,不留遺憾。讓我們一起收拾好心情,迎接新的一年!Do you consider yourself a procrastinator?你認為自己是個拖延者嗎?
  • 心理學:為什麼事業成功的人都有點拖延症?
    這其中超過七成的人拖延頻率為「經常」「一直」,近半數人往往「不拖到最後一刻,不會開始動手工作或學習」。顯然,拖延症正成為我們現代人的通病,甚至有人說,有拖延症的人和人群平均水平相比具有更高職業地位。當然並不是拖延症使他們事業成功,而是事業成功的人更有壓力和追求完美的心態,而使他們容易患拖延症。
  • 克服拖延症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鐵木君,ID:tetem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們遇事拖延,其實是一種反抗。是希望通過拖延,來爭取自己對快節奏生活的控制權。但是,拖延行為也帶來了很多不好的後果,比如——你曾經因為拖延錯過了什麼?
  • 拖延≠懶:怎樣戰勝拖延症?從「原諒自己」開始
    你會自責,你以為這樣的負罪感才有可能激發出自己的行動力,但卻總是在現實面前敗下陣來。戰拖諮詢師高地清風想告訴你,其實你錯了。別衝動地著急發毒誓、打雞血、頭懸梁錐刺股,戰勝拖延症,第一步,先原諒自己:是寬恕,而不是後悔,能讓你變得美好。
  • 這種簡單的分析,估計能克服自己的拖延症
    再看拖延症,某天受到刺激了,腦海中不斷閃現被刺激畫面和成功改變的畫面,於是決定製定計劃改變,持續了一小段時間後,人開始疲憊了,心想這樣堅持有沒有意義,以前沒有也是照樣過日子啊,於是內心動搖了,開始逐漸的減少當初的計劃量,一月後,恢復原樣,克服拖延症宣告失敗。
  • 如何提高自制力,告別拖延症?
    《自控力》當中有個方法「等待十分鐘」,你就這樣告訴自己,不管怎麼樣,先學幾分鐘(可以是5—10分鐘,根據自己情況,其實4、5分鐘左右比較合適),如果5分鐘之後還學不進去就不學了,其實大部分人學習4或5分鐘後都已經進入狀態了,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幾分鐘的緩衝時間才能進入狀態。當5分鐘結束後,你就可以允許自己停下來。不過你會發現,只要一開始,你就會想繼續做下去。
  • 孩子磨蹭,家長一籌莫展,5步拯救末期拖延症
    但是,如果不改掉拖延症的習慣,在以後的學習、工作、家庭中會帶來諸多不利的影響,學習上功課完成不了;工作上因為拖延無法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勢必會遇到很大的麻煩;家庭中也會由於拖延的壞習慣影響到別人,那麼,首先拖延症的形成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因為不喜歡,所以用拖延的方式表達反抗。3.不知所措。有時候,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或者選擇太多,而且很難弄清楚從哪裡開始,所以什麼也沒做。4.僥倖心理。有些人認為他們會在重壓之下一氣呵成完成工作,因此會拖延,直到最後一刻。5.即時滿足。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因為不喜歡,所以用拖延的方式表達反抗。 3.不知所措。有時候,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或者選擇太多,而且很難弄清楚從哪裡開始,所以什麼也沒做。 4.僥倖心理。有些人認為他們會在重壓之下一氣呵成完成工作,因此會拖延,直到最後一刻。 5.即時滿足。
  • LSPACE丨拖延症是天生的嗎?
    ,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這樣的情境發生,這算是給自己的寬慰,也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到最好的藉口。有人把它冠名為「拖延症」!不僅如此,很多人還認為這個拖延症是因為繼承了父母的「拖延基因」,而有了拖延的本性。
  • 「拖延症」英語應該怎麼表達呢?
    罐頭菌有時候也會有「拖延症」的毛病。但其實,拖延症不分國度,畢竟是人「懶惰」的本性,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會有「拖延症」。那英語裡面,「拖延症」如何表達呢?1.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英語裡面,procrastinate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動詞,而假如我們要表示「拖延症」,則可以用它的名詞形式procrastination。
  • 有拖延症怎麼辦?成都心理專家:試試這幾個辦法!
    「拖延症指的是明知有害後果的前提下,仍然將原有計劃向後推遲,從而導致不良後果的一種自我調節失敗的心理現象。」 劉天說,患者存在執行任務的意向,但是往往主觀地推遲開始或完成任務活動。拖延行為通常延續至此任務的最後期限,才著手利用剩餘的少量時間完成任務,通常會產生不符合標準的任務結果。
  • 英語,馬上學,馬上會:「拖延症」怎麼說?
    那麼「拖延症」的英文是什麼呢?合起來,意思就一目了然了,一直把時間往前放,放到明天,那就是拖延了。如果還覺得不好記的話,你多讀幾遍這個單詞,感覺出來了沒,有點像 PROGRESS 是不是,意思也有點接近呢,PROGRESS 表示 一點點向前進步,procrastinate 表示一直把計劃往前放,這下就記住了吧。
  • 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你是拖延症患者嗎?
    原創 一線科普 拖延症是指不斷推遲計劃的一種行為,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調查結果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拖延症。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例如自責情緒、負罪感,自我否定、貶低,嚴重時會出現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2020年6月2日,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Impatience and Savoring vs.
  • 英語口語:拖延症英語怎麼說?
    「如果可以再選一次,絕不選醬紫的專業(工作),你不懂俺們的苦...」成了眾多童鞋的口頭禪~書可以有空再念,電視卻不能不看,遊戲卻不能不打啊!   今兒,咱們就正經滴裝X,談一談「拖延症」這檔事~   NO.1 神馬是「拖延症」?
  • FIBA籃球規則解讀|8秒鐘
    FIBA籃球規則解讀|8秒鐘 好多人對8秒鐘的理解僅限於後場發球8秒之內必須使球進入前場,實際上8秒這一項規則涉及的條款並不多,但是可能存在的特殊情況卻不少
  • 你無法想像「拖延症」對自媒體人的影響有多大
    生活經驗告訴我,應該100%的人都有拖延症。你就自己想吧,你家裡買的書到現在封皮都沒拆,還乾乾淨淨的放在書櫥裡?如果有,這就是拖延症的症狀。當然了,你只要敢說你有病,就一定有人敢說我能治。很多江湖郎中同性戀都能治!
  • PDCA循環法讓你告別拖延症
    如果要擺脫掉懶惰和拖延的病症,保證自己的工作高質高效地完成,保證自己的工作得到預期的結果,我們有必要在工作中利用PDCA循環。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