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陵泉穴!

2021-02-12 石家莊芩連堂傳統中醫


別怕!病有來的路就有回去的路!

陽陵泉為經穴名(Yánglíngquán)。出《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屬足少陽膽經。陽陵泉是足少陽膽經的合穴,膽的下合穴,八會穴之筋會,五行屬土。陽為陰之對,外為陽,陵即丘陵,泉即水泉,膝外側腓骨小頭隆起如陵,穴在其下陷中,猶如水泉,故名陽陵泉。

【腧穴釋義】

陽陵泉。陽,陽氣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斷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膝陽關穴飛落下傳的經水及膽經膝下部經脈上行而至的陽熱之氣,二氣交會後,隨膽經上揚的脾土塵埃吸溼後沉降於地,膽經上部經脈落下的經水亦滲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於穴周,脾土中的水溼則大量氣化,本穴如同脾土塵埃的堆積之場和脾氣的生發之地,故名。陽陵名意與陽陵泉同。筋會。筋,肝膽所主之風也。會,交會也。筋會名意指膽經的天部風氣在此匯合。本穴物質為膝陽關穴下傳的寒溼風氣和膽經膝以下各部上行的陽熱風氣,在本穴為匯合之狀,故名筋會。膽經合。合,會合也。本穴為膽經氣血會合之處,故為膽經合穴。理同筋會名解。本穴屬土。屬土,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同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膽經上、下兩部的天部水溼風氣會合而成,在本穴為聚集之狀,表現出土的不動之義,故其屬土。

【取穴位置】

【穴位解剖】

當腓骨長、短肌之中;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返動、靜脈,膝下外側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和腓總神經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

降濁除溼,陽陵泉有疏肝利膽、舒筋活絡、舒肝利膽、強健腰膝的作用。

主治

陽陵泉主治膽、肝、下肢等疾患。如胸脅支滿、脅肋疼痛、嘔吐膽汁、寒熱往來、頭痛腰痛、半身不遂、膝股疼痛、下肢麻木、腳脛酸痛、筋攣、筋軟、筋痛、虛勞失精、小便不禁、遺尿、顏面浮腫、小兒驚風等。

【穴位配伍】

陽陵泉穴配日月穴、期門穴、膽俞穴、至陽穴治黃疸、膽囊炎、膽結石;

【刺灸法】

治法:

針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陰陵泉,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下放散。艾灸法

【臨床運用】

現代又多用陽陵泉治療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蟲症、高血壓、肋間神經痛、舞蹈病、坐骨神經痛、肩關節周圍炎、下肢疼痛、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等。

營養調理指南:合理飲食,適量運動, 科學的營養素配方,充足睡眠,良好的情緒!

芩連堂 ☎0311--83119595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穴】陽陵泉穴
    陽陵泉定義:足少陽膽經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足少陽膽經的合穴,膽的下合穴,八會穴之筋會。本穴物質為膝陽關穴飛落下傳的經水及膽經膝下部經脈上行而至的陽熱之氣,二氣交會後,隨膽經上揚的脾土塵埃吸溼後沉降於地,膽經上部經脈落下的經水亦滲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於穴周,脾土中的水溼則大量氣化,本穴如同脾土塵埃的堆積之場和脾氣的生發之地,故名。陽陵名意與陽陵泉同穴位介紹  歷代針灸醫家將之列為要穴,亦與其主治有關。
  • 【每日一穴】陽陵泉穴:降濁除溼
    上期穴位陽陵泉穴都有誰答對了呢
  • 陽陵泉穴的臨床運用
    除此之外,在針灸治療常用穴中尚有「外傷陽陵泉」之說,也就是陽陵泉可治一切外傷的疾患,與八會穴的筋會陽陵泉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就是一切筋的毛病都可以找陽陵泉;所以陽陵泉是一個很重要的穴道。 ­偏頭痛最易發生的位置就是沿著膽經走的路線,陽陵泉為膽經合穴,經氣最強,入藏最深,故扎此一穴,即可通上達下,而把偏頭痛輕易的治好。 ­許多人有後頭痛的經驗,這個後頭痛指的是風池穴的地方按壓痛,而非指膀胱經的後頭痛。
  • 每天學點穴位——陽陵泉穴
    陽陵泉人體穴位。
  • 陽陵泉和委中穴的運用
    由此論斷,可以得知,扎陽陵泉一穴,因為它的經氣最強,入髒很深,故通上達下的作用也是最強的。         陽陵泉在足少陽膽經中,它扮演什麼角色?它的穴性有舒筋脈、清膽熱、驅腿膝風邪、疏經絡溼滯之功,主治膝關節痛、坐骨神經痛、偏癱、胸痛、膽囊炎。
  • 陽陵泉的位置圖和艾灸作用
    陽陵泉穴,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足少陽膽經。合(土)穴。八會穴之筋會。
  • 陽陵泉:腰痛、膝蓋疼痛、腳麻痺、消化不良!
    陽陵泉又治筋病,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有:「……筋急,陽陵泉主之。」《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膝腫並麻木,冷痺及偏風,舉足不能起,坐臥似衰翁,針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陽陵泉又治療足少陽經體表循行通絡上的病變。
  • 馬丹陽12穴 陽陵泉(任何筋病,頭外側痛要穴)
    陽陵泉穴位的具體定位,古書上的位置和現代教科書上的位置大約一致。都是在膝關節外側下方一寸左右,也就是在腓骨小頭前下方的一個凹陷區。如果我們在那個區域仔細按壓的話,我們可以明顯的找到一個凹陷點。二:穴位作用1:筋會陽陵泉因為古書上說我們人體上所有的筋,都匯聚在陽陵泉這個穴位上。所以陽陵泉治我們身上所有因為筋的問題而導致的疾病。
  • 常聽到「陽陵泉」這個穴位,有什麼用?醫生從三點來詳細分析
    常聽到「陽陵泉」這個穴位,有什麼用?陽陵泉確實是比較重要的穴位。它在我們的小腿外側的上部,靠近膝蓋的位置。我們的腿每天都在走,即使是坐著的時候,肌肉也是緊張的,很容易勞損,扭筋,從而出現不舒服。而針灸醫生在治療腿部肌肉筋骨疼痛的時候,經常都會用到陽陵泉,並說上一句:筋會陽陵。很多的健康科普中也會講到陽陵泉,所以關心中醫養生的人,很多都聽過。陽陵泉的具體位置在小腿的外側,腓骨上端的小頭前下方凹陷處。按壓陽陵泉經常可以感覺到比較明顯的酸脹感。陽陵泉的功效可以歸納為三個。一個是疏肝,一個是利膽,一個是理筋。
  • 解決膝關節痛的有效穴
    / 艾灸治療膝關節痛,以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為主 / 穴位可以選擇梁丘、血海、陽陵泉、陰陵泉等。這四個穴位以膝關節為中心分布,點按這四個膝周穴位,可以起到疏通膝部氣血,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梁丘足陽明胃經郄穴,位於大腿前面,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連線上,髕底上2寸。取穴時要屈膝。
  • 《神灸經綸》-中風灸穴
    凡卒中風者,此穴最佳,羅天益云:中風服藥只可扶持,要收全功灸火為良,蓋不惟追散風邪,宣通血脈,其於回陽益氣之功,真有莫能盡述者。    風癇:前神聰,去前頂五分,自神庭至此穴共四寸,灸三壯。後神聰,去百會一寸,灸三壯。    口禁不開:機關,在耳下八分,近前。千金翼云:凡中風口禁不開灸此二穴五壯即愈。一雲灸頰車、承漿、合谷。
  • 每日一穴:彧中
    所屬部位胸定位標準定位:彧中穴在胸部,當第1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彧中穴位於第一肋間隙,距胸正中線2寸處。取法彧中穴位於胸部,當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仰臥取穴。仰臥位,胸骨中線與鎖骨中線之間的中點,當第1肋間隙中取穴。
  • 【每日一穴】居髎穴:治療癱瘓、足痿、腿腳麻木等
    「居」即「在」處;「髎」指骨隙,又為髖關節之別名,該穴在髖關節部是處凹陷,故名。【居髎穴位位置圖】居髎穴屬於足少陽膽經,居髎穴位於人體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針刺居髎穴的方法】居髎穴斜刺1.5-2寸,局部酸脹。
  • 圖解88個精選穴,一穴一用
    飛揚穴:位於小腿後外側,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線之中點直上七寸,當腓骨後緣處。  7、疏筋穴——陽陵泉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8、健脾穴、肚脹穴——公孫    10、止痛、冠心血管穴、心肌梗塞穴、發熱穴——羶中  11、補血穴、瘙癢、調節血液穴——血海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臨證心得
    其精通針灸,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總結出十二要穴(足三裡、內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衝、崑崙、環跳、陽陵泉、通裡、列缺),可治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各種病證。其特點是選用四肢穴位,安全方便,療效可靠。患者,男,27歲。因失語10年,求餘進行針灸治療,於1991年4月17日就診。
  • 八髎穴(上、次、中、下髎)詳解,附視頻
    2,次 髎 [liáo] 穴:利尿止遺、調經止痛次髎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在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後孔處。【穴義】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名解】次,與上髎穴相對為次也。髎,孔隙也。
  • 每日一穴:中髎
    中髎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屬足太陽膀胱經。中即中間,髎即骨隙,四對骶後孔為八髎穴所在,本穴居中部,故名中髎。
  • 八髎穴:(上、次、中、下髎)詳解
    【名解】上,指本穴相對於次髎、中髎、下髎三穴而言為上也。髎,孔隙也。上髎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經水由此從體表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脈下行的地部水液,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上髎。
  • 每日一穴之 肩髃
    肩髃穴是位於我們人體肩膀部位的一個重要的穴位。屬於手陽明大腸經,肩髃穴位於人體的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在肩膀上有個三角肌,三角肌上緣的前邊,把胳膊抬起來,明顯地出現兩個凹陷,前面的凹陷就是肩髃穴)
  • 每日一穴 大腸經之上廉穴
    因該穴在下廉上1寸,屈肘握拳,是處肌肉隆起,形如菱狀,穴當菱狀之邊側,因名上廉。【取穴位置】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處。 【解剖位置】在橈側腕伸肌肌腹與拇長展肌之間;有橈動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與橈神經深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