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辭職單位未開解除證明和未轉檔案,被法院判賠員工損失13萬

2020-12-22 合肥律師劉志漢

勞動者應聘入職,需要辦理入職登記,籤訂勞動合同等手續,那麼勞動者在單位離職時,同樣要辦理相關手續,譬如離職交接、結清工資、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關係證明、辦理檔案轉移等手續,有些單位在員工離職時,往往是疏忽或者員工離職時不歡而散,而有意或無意就沒有及時辦理這些手續,這無形中給單位留下了後患,往往可能要為此付出代價。

下面我們藉助百家號平臺,在合肥律師劉志漢的運營號上,分享一個真實案例(案號2020遼民終2473號),由於用人單位未及時給離職員工,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未辦理檔案轉移手續,給員工造成的損失,被法院判決賠償13萬左右。

●1993年1月,付某某至遼寧某某股份有限公司處工作;2014年1月,付某某向公司提出辭職,自此未向公司提供勞動,公司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至2014年1月。付某某檔案現在公司處。2017年6月28日,付某某達到退休年齡可以辦理退休,但至今仍未能辦理。2019年4月17日,付某某向所在地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公司將檔案轉交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出具相應解除手續並支付退休金待遇損失513,600元(6420元/月×80個月,自2012年7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

●仲裁委作出不受理的仲裁裁決,付某某不服訴至法院。一審開庭審理後判決,公司未及時轉移檔案,導致付某某無法領取退休待遇,公司於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五日內為付某某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及辦理檔案關係轉移手續,並給付自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的退休待遇損失134,820元;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後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劉律師說法★★★★★

★第一,勞動者享有勞動合同解除權,用人單位無權設置障礙。勞動者只要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解除勞動合同系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法定權利,無須用人單位同意。在前述案例,單位認可職工付某某於2014年1月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那麼雙方的勞動關係應於員工提出辭職申請一個月後即2014年2月就解除,應在解除時及時給予辦理相關手續。

★第二,為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並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系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這些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單位千萬要注意,不要把法律義務當作法律賦予的權利,這弄不好在限期內沒有履行義務,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第三,用人單位的人力資源的工作需要常態化。有些單位因為規模小或者為了減少人員,人力資源沒有設為部門或工作由其他人員兼任,這都沒有問題,但是員工自入職到離職,這些手續需要及時限期辦結,譬如入職時候規章制度的告知、勞動合同一個月內籤訂、社保登記、離職時交接辦理、出具離職證明、辦理檔案及社保轉移手續等等,這些一旦逾期沒有辦理,員工由此主張單位賠償損失,單位都將為此買單。

相關焦點

  • 員工離職,公司未及時給轉移檔案,被法院判賠判賠13萬退休待遇!
    所以,在本案中,小張提前三十天通知公司,要解除勞動合同,那麼在一個月後,視為雙方之間的勞動關係解除,不需要公司同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並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
  • 企業未開離職證明,員工獲64萬賠償!弄清這3點完美規避法律責任
    說有個銀行的高管他離職了,因為這個銀行的離職證明一直沒有辦下來,導致這個高管到新單位一直沒有入職,最後這個高管就告了這家銀行,最後法院判了這家銀行賠了這個高管64萬元。那麼這個案子的產生,其實就是我們離職證明的問題。
  • 員工離職3個月未找到工作,原單位賠償2.7萬
    2017年3月15日因入職滿一年要求公司加薪未果,主動提出辭職,3月17日交接完工作並辦理離職手續,正式解除勞動合同。當天由於辦理離職手續的人事經理工作太忙,忘記開具離職證明,而王某也沒有主動要求開具離職證明。此後離職的三個月中,王某找工作,有人出一萬多月薪的工作,皆因王某未有與原單位的離職證明,不敢錄用。
  • 未籤勞動合同員工要求二倍工資,員工容易敗訴的3種情形
    通常情況下,員工要求單位支付未籤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只需要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即可,根據《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滿足以下3個條件,勞動關係即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
  • 如果員工辭職,公司能留住該員工30天嗎?
    因此,員工提出辭職應按法律規定提前通知公司,如果未提前通知,並不代表公司可以強制員工留下來或扣發工資,但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因未提前通知造成的損失。【律師建議】1、公司應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明確辭職應提前通知的時間,並明確未提前通知的後果。
  • 員工提出辭職,公司可以強留員工30天嗎?
    因此,員工提出辭職應按法律規定提前通知公司,如果未提前通知,並不代表公司可以強制員工留下來或扣發工資,但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因未提前通知造成的損失。【律師建議】1、公司應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明確辭職應提前通知的時間,並明確未提前通知的後果。
  • 賭光、花光客戶60萬賣房款 中介員工詐騙,賣房人損失誰賠?
    原來,中介員工擅自拿走客戶 60 萬賣房款,全部揮霍一空,導致陳先生損失慘重。這種情況,賣房人的巨額損失誰來承擔?近日,思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樣一起索賠案件。據悉,在賣房人陳先生起訴索賠之前,中介員工程某因犯合同合同詐騙罪,已經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4 年 10 個月。
  • 單位以曠工開除員工,因制度不民主被判員工回廠上班賠工資7萬多
    ▼ 2018年5月14日,公司向王某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稱向她發送了《曠工情況通知書》,至今未收到她的任何反饋,根據公司《銷售管理制度》和《考勤管理制度》,王某考勤異常視為曠工,此行為屬於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公司決定解除雙方勞動關係,並不支付任何經濟性補償。
  • 賭光、花光客戶60萬賣房款 中介員工詐騙,賣房人損失誰賠
    原來,中介員工擅自拿走客戶60萬賣房款,全部揮霍一空,導致陳先生損失慘重。  這種情況,賣房人的巨額損失誰來承擔?近日,思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樣一起索賠案件。  據悉,在賣房人陳先生起訴索賠之前,中介員工程某因犯合同合同詐騙罪,已經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10個月。  不過,陳先生因仍有56萬多元賣房款尚未追回,所以又將房產中介公司告上了法庭。
  • 患職業病舊傷復發就醫被單位解僱獲賠15萬多,單位應善待工傷員工
    2018年5月23日,公司以馬某某以非因公疾病的原因拒絕恢復工作,2018年5月1日至2015年5月9日期間未出勤,亦未辦理病假手續,形成曠工事實,多次與其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未果等原因作出處分通知書,給予馬某某懲戒解僱處分,馬某某不認同拒絕籤字被解除雙方勞動合同關係。
  • 兩員工被法院判賠公司1.8萬,理由是「緊急」情況不得拒加班。網友...
    五一勞動節假期,正當大家開開心心過節的時候,一則「員工因拒絕加班被判賠償公司1萬8」的新聞讓網友們在網絡上炸開了鍋。隨後,公司將王、李二人訴至法院,要求他們承擔這筆損失。法院審理認為,王、李二人作為檢驗人員,明知企業生產任務緊迫,故意拒絕加班,並導致企業產生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法院根據他們的經濟收入的能力,以及造成損失的狀況,酌情賠償企業違約損失的15%,也就是18000元。
  • 職工離職不開「退工單」?入職、社保全都有麻煩!-離職員工 入職...
    無奈,小陸將公司告上了法院。  法院認為,公司辭退小陸,理應為小陸辦理退工手續。未及時為小陸辦理退工手續,應當承擔延遲退工的責任。最終法院按同期失業救濟金的標準裁決該公司向小陸支付延誤退工的損失。  「退工單」究竟是什麼?到底有啥用?
  • 員工被單位罰款了,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裡面還有一個小問題:單位在向員工索賠時,怎麼可以最大化降低自己的舉證責任(就是證明自己受到了多大損失,且跟員工違反約定有因果關係)?這對單位來說、對員工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話題。因為它影響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權利的此消彼長關係。以下三種情形,用人單位的權利越來越大,相應的,勞動者的權利越來越被限制。
  • 員工16天未在APP上打卡籤到被開除,法院判決:公司要向他賠償4.9萬...
    每經編輯:周宇翔員工因連續16天未在app中進行考勤籤到,被公司以「違反公司考勤制度」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不過,該員工對此不服並訴諸法院,最終法院判決,公司向該員工支付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賠償金49340.43元。近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了這起勞動爭議民事判決書。
  • 員工死前籤了自願放棄社保聲明,法院判決無效:公司賠60萬
    公司對仲裁裁決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公司無需支付謝遜家屬一次性工亡補助金576,880元、喪葬補助金32,706元。一審判決:放棄社保聲明無效,這錢公司得賠!一審法院認為,根據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應當依照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 單位拿不出合同勞動,仲裁判賠員工雙倍工資13萬,法院卻判不用賠
    ▼2019年2月1日,公司以於某某遲到36次,累計時長29小時38分,嚴重違反員工應盡守時之義務,構成嚴重實違紀,向於某某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關係,於2019年2月28日正式辦理了離職手續,公司向於某某支付應付工資及相應的經濟補償金。
  • 單位未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員工能要求經濟補償金嗎?
    單位未按照實際工資繳納社保,員工能要求經濟補償金嗎?二審法院認為:甲公司確實存在未按李某實際工資標準足額繳交李某社保費用的情況,且經李某提前一個月通知仍未糾正,未為李某補繳兩年內的社保費用不足額部分,故李某以此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符合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的情形,甲公司應支付李某解除勞動經濟補償43498元(3346元×13個月)。
  • 員工離職後單位不開離職證明和轉移檔案和社保關係,合理嗎?
    公司遂以勞動合同期未滿和小萬未完成工作交接為由,拒絕為小萬開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和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手續。為此,小萬與用人單位交涉近一個月未果,於是向當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你認為勞動監察部門會如何處理這事? 案例解析:在本案中,公司不為小萬出具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和辦理檔案轉移手續的做法是不對的。
  • 唯品會被判賠員工18萬到底怎麼回事?
    因「三項違規」,員工被「開了」本案中,吳某妮於2013年9月17日入職,並與唯品會(即「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籤訂了勞動合同,2020年4月20日離職,解除勞動關係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1.31萬元。
  • 讓員工停職回家反省,可以不付工資嗎?
    ②如果用人單位在員工停職反省期間不支付工資、繳納社保的話,員工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③如果員工在停職反省期間懷孕或者發生工傷了,用人單位也需要承擔額外的用工成本。18年5月的一天,由於董傑當天接收的貨物過多,在填寫發給客戶的貨單地址時未加核對,導致了貨物被發送錯誤,造成了公司3萬元的損失。後來董傑寫了一份《檢討書》並在全體員工會上宣讀,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保證以後不再犯,公司要求董傑回家停職反省,他也欣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