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說】
立冬節氣,
有秋收冬藏的含義。
勞動了一年的人們,
要在這一天休息一下,
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
播音|旺叔
(一)
村頭有個老頭,姓立,因為出生那天,剛好是冬天的開始,所以取名「冬」。立冬,這名字很傳神。
他有兩個雙胞胎兒子,老大叫阿北,老二叫阿南。阿北腰圓膀粗、聲若洪鐘,頗有力拔山河氣蓋勢的威猛;阿南挺身玉立、慢聲細語,一派溫柔似水的風姿。
阿北和阿南,一個砍柴一個賣,一個劈柴一個燒,心意相通、合作無間,立冬家的日子那是越來越紅火。
然而,阿北和阿南,從出生伊始,就有個永恆的問題——
「爹,冬天到底從哪天開始!」
(二)
立冬是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但冬天經常不在那一天開始。
時間剛到9月,阿北迎著獵獵北風站在山頂,大手往北一指,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睜開眼睛兮看仔細——」
阿南便順著阿北的手指極目望去,只見廣袤的漠河、壯闊的大興安嶺以北,早已冰天雪地。茫茫白色間,見不到一絲綠意,蟲子們躲到泥土的最深處,仍活不到明年春天。
「立冬」未至,冬先至。
阿南默不作聲,拉住阿北順著長江,一路往南。風兒慢慢變得溫柔,黃色、綠色、紅色……慢慢出現。11月時,他們來到遙遠的江淮,秋陽高照,遍地金黃,人們正揮鐮割稻。再往前走,溫暖的華南,人們正忙著再種一季麥子。
「立冬」已至,秋未遠。
(三)
阿北和阿南走了那麼遠,肚子早餓得咕咕叫。但是,他們還沒有討論完,怎麼能吃飯呢?
「阿南,你明明看到冬天在9月開始的,不許睜眼說瞎話!」阿北怒目圓睜,恨弟弟不聽話,害他不能吃餃子。你看,天氣那麼冷,耳朵都要凍掉了,得吃幾個餃子補上。
「阿北,你承認11月後冬天才開始,我就請你吃鹹肉菜飯。」阿南脾氣雖好,也要不耐煩了。
兩兄弟的爭吵聲,讓大禹從睡夢中醒來。他從橋洞中探出頭,迷迷糊糊道:「說什麼,說什麼?冬天什麼時候開始?我都不知道,你們卻怎麼知道的?」
阿北搶先一步,護住阿南,遲疑著問:「你是誰?你為什麼在這裡?」
大禹打個大大的呵欠,伸個大大的懶腰,五湖四海隨他翻了個小小的浪。他拔開額前的長髮,露出一口笑容:「我是大禹,我來這裡過節啊。」
(四)
大禹是治水專家。
在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滔天,是世界上最壞的壞蛋。大禹東奔西走,從南往北,帶著他的團隊走遍了整個華夏。各地的洪水見他來了,都要跟他決一死戰。但是大禹說:「急什麼,急什麼?說說你的理想,你想去哪裡?」
洪水愣了,不知大禹葫蘆裡賣什麼藥。大禹說:「看什麼,看什麼?你想去哪,我就送你去哪,免費。」
洪水就歡呼起來。天知道它們多想找個歸處好好過日子,淹山淹樹淹房子太費勁啦,還人見人罵。可洪水的家在天上,哪能想回就回呢。
大禹說:「那就交給我吧。」他就帶著他的團隊,不停挖啊挖啊,挖出又大又長的通道,把洪水引到東海。洪水很高興,百姓更高興,一起把他奉為禹神。
大禹擺擺手:「沒什麼,沒什麼。我去洗個澡啊。」他走過太多路,幹過太多活,臉上身上風塵密布,早就髒的不成話了。他跳進河裡洗澡,洗完就在旁邊的橋洞睡著了。
「等我醒來,天地已經變樣。人們把我的生日十月十五定為下元節,請我來過節。我反正沒什麼事,就年年來玩一趟。」大禹拍拍屁股,準備去吃百姓們供奉的齋飯了:「孩子,華夏太大,冬天忙不過來,只好有先有後啦。」
(五)
村頭有個老頭,叫立冬。立冬家有兩個雙胞胎兒子,老大叫阿北,老二叫阿南,一個砍柴一個賣,一個劈柴一個燒。
如果你問他們:「嘿,冬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兄弟倆異口同聲:「咱爹生日那天唄!」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人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人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北方立冬習俗吃餃子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我國北方,特別是北京、天津的人們愛吃餃子。為什麼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現在的人們已經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裡或窗臺上,經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南方立冬習俗愛吃肉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立冬的其他習俗
1、補冬
人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進行食補,為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在冬季應少食生冷,尤其不宜過量的補。一般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特別是北方,可以吃些牛、羊肉,但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2、冬泳
有意思的是,慶祝立冬的方式現在也有了創新,在哈爾濱,立冬之日,黑龍江省冬泳協會的健兒橫渡松花江,以這種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3、燒香
滿族有燒香的習俗。立冬,秋糧一入庫,這個季節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漢八旗的祭祀稱「燒旗香跳虎神」,滿八旗稱「燒葷香」。「燒葷香」5—7天,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不吃葷腥。
4、喝羊肉湯
在山東滕州,立冬時節,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絕對是一種享受。而且,羊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以及豐富的熱量,禦寒效果極佳。
5、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建議不要吃狗肉~狗狗是人類最好的夥伴)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6、吃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關注智慧大當家微信公眾號(微信號:zhihuishanyver)後,在公眾號裡回復以下詞語,即可得到對應回復!
活動、作文、複習、試卷、知識點、拼音、字母、鐘錶、看圖寫話、故事、雙語故事、成語、書單、常識、APP、百家姓、三字經、唐詩三百首、自助查詢、超級口算、**的組詞、**的近/反義詞
直接回復漢字、英文單詞可當作字典查閱,還可以查筆順哦!
回復「期中」可下載期中試卷哦!
書法|英語|小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