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這個地方痛可不是小事,建議及時檢查骨頭和關節,別再拖了

2020-12-11 瀟湘名醫

足背部疼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多見,引起足背疼痛的原因十分複雜,屬於臨床上的疑難雜症之一。引起足背部疼痛的疾病也有很多種,必須要對這些疾病進行了解在出現疼痛症狀時,方便臨床醫生區分,能夠有效地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改善生活質量。

足背部疼痛是發生了什麼嗎?

1、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可以分為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一年之內患者會多次反覆發作,侵犯踇蹠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暴飲暴食、酗酒、免疫功能下降以及食用大量含嘌呤鹼食物都容易引起痛風,急性發作患者的關節就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嚴重時還容易影響患者的睡眠,若治療不及時會在關節處形成尿鹽結晶,使關節軟骨遭到破壞,還容易使心臟、腎腦發生嚴重病變,危害身體的健康。

2、踝關節扭傷

踝關節扭傷一般都在外力作用下出現,當關節向一側活動超過正常活動範圍時,就容易導致肌腱發生撕裂,扭傷較輕者僅有韌帶纖維撕裂,若扭傷嚴重還容易發生關節脫位。在踝關節扭傷之後,會出現關節部位的腫脹疼痛,在受傷時需要立即停止行走運動,不能立即熱敷也不能按摩受傷部位,防止損傷加重。

3、多發性趾腱鞘炎

多發性趾腱鞘炎是由於運動過程中肌腱過度受壓引起的,多發生運動員和愛好運動者,當同一關節受同一動作壓迫時就容易出現趾腱鞘炎,一般疼痛症狀7~10天無好轉時需要立刻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4、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引起足背部疼痛最常見的原因,當久站久坐或姿勢不正確時,脊柱提前發生退化現象就容易誘發跟骨骨刺。需要減輕活動量,肥胖人群還應該控制體重減輕對關節的磨損,當疼痛嚴重時,還可以服用非甾體類鎮痛消炎藥物緩解疼痛,若疼痛劇烈需要到醫院進行具體的檢查進行治療。

5、踇蹠關節滑囊炎

踇蹠關節粗大結實,是足部負重的支點掌控身體的平衡和著力以及奔跑,再選鞋子不合適時容易產生擠壓和磨損,踇蹠關節內側的滑囊炎發生水腫充血就容易引起疼痛,炎症還容易使肌肉痙攣收縮,長此以往滑囊炎症狀加劇疼痛症狀更加明顯,會影響行走和生活的質量,必須要早期發現進行治療,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穿著寬鬆的鞋子。若疾病發展到晚期,還需要對踇蹠關節進行矯形手術,達到治癒的目的。

足背痛雖然是小病,但是若不及時治療,小病也容易拖成大病。必須要對上述幾種疾病進行了解,當出現足背痛症狀時,結合相關的檢查結果,及早制定治療方案,能夠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也不會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X光片看的是骨頭,但膝蓋痛不等於骨頭痛
    有些病患會直接帶著X光片過來詢問:「其他醫生說關節看起來沒有異狀,我有沒有需要再去做超音波或是核磁共振檢查來確定病因?」「我是不是因為軟骨都快磨光了,所以才會那麼痛?」「醫生說膝蓋還沒到最嚴重的第四期,等到膝蓋用到不能用的時候,再去找他開刀換人工關節,難道就沒有其它補救辦法了嗎?」
  • 別再拖了!男子手上瘋長「大石頭」!醫生一查:這種病會把骨頭「吃掉」
    別再拖了!男子手上瘋長「大石頭」!痛風石不僅會帶來劇烈的疼痛,還會影響手指的活動性和功能。年過6旬的康伯,近年來左右手的關節都出現了痛風石,並且不斷增大,已經影響手指的活動性,無法忍受的他選擇了用手術對痛風石進行治療。
  • 崴腳無小事,習慣性崴腳20多次後,關節廢了
    ▲臥床休息的患者,受傷的腳踝上打著厚厚的固定  做完核磁共振檢查,張醫生發現高偉的腳踝多處韌帶反覆撕裂,韌帶已經鬆弛,踝關節嚴重不穩,關節軟骨磨損、剝脫,形成嚴重的創傷性關節炎。這是因為第一次扭傷後,撕裂了韌帶,沒有好好治,進而經常「習慣性」崴腳,踝關節周圍韌帶沒有得到修復,導致踝關節不穩。
  • 腿一活動就痛?韌帶拉傷多有這些症狀,及時處理別留後遺症
    首先是疼痛,局部會非常痛,如果較嚴重,疼痛還會影響到活動,也就是活動障礙,腿在做各個方向的運動時,大腿根部局部痛得較厲害影響活動。此外,如果牽涉到周圍神經也有水腫,或者它受累及的話甚至有麻痛、麻木。因為水腫不僅僅是影響韌帶,周圍的神經也會有拉傷,如果更厲害一點的,影響到關節周圍,關節的活動可能受限,甚至有些關節活動時伴有響聲,或其他關節周圍的不適感,這些都是可能存在的。大腿根韌帶拉傷之後該怎麼辦呢?
  • 腰腿痛不重視,別再拖了!會把小病拖成大病,嚴重時可導致下肢癱瘓
    很多患者在初期出現腰腿痛症狀的時候,往往選擇忍住,覺得拖一拖和注意休息可能就好了,慢慢就不會疼痛了,頂多吃點藥扛過去。 正是由於這樣的習慣與觀念,使得很多患者消極應對,往往會讓原本一般性的腰腿痛發展成頑固性的腰肌勞損,甚至椎間盤突出。
  • 穿人字拖上雪山? 只因痛風石作怪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王慧)李先生(化名)登上4000多米的雪山時,身著厚厚的羽絨服,腳上卻穿著一雙人字拖,這並非因為他不怕冷,而是足部的痛風石讓他「無鞋可穿」。原來,因工作關係,李先生經常飲酒、吃海鮮,久而久之身體的幾處關節部位都長出了痛風石,而足部的特別明顯。
  • 廣東男子穿「人字拖」上雪山,竟是因為巨大的足部痛風石
    由於沒有規律用藥和規範治療,痛風石越長越大,後來鞋子也穿不進去,只能穿一種可以調節尺寸的人字拖,一兩年下來,買拖鞋的錢都花了三四千。這些痛風石可造成痛性的、浸潤組織的結節。常見於關節軟骨、滑囊、耳輪、腱鞘、關節周圍組織、皮下組織和腎臟間質等處,引起相應的症狀。」廣醫三院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弛介紹說,「該患者7年前初次就診是便因膝關節腫痛,伸不直,當時行關節鏡治療後好轉。5年前手指長出一個巨大的痛風石予以切除。每次來都交代他要規律服藥、控制飲食,但他實在是心大,痛起來吃幾天藥,好一些又忘記了。」
  • 痛在關節,病在軟骨!每天這樣做,保護關節軟骨,遠離傷骨危害
    關節軟骨,我們經常聽到的關節置換手術要換的其實也不是整個關節,而是關節軟骨。被磨下來的軟骨不會一直留在關節內,而是隨著人體代謝,被吸收和消化。但如果是一些大顆粒,超出了人體吸收的能力,就會在關節腔內形成游離體(關節鼠),當游離體跑到縫隙較窄的地方時,就會卡住骨頭,病人會感覺非常疼痛。
  • 女子髖部疼痛沒重視 錯過最佳「保髖」治療時機只能換關節
    然而,由於就診不及時,她錯過了最好的 " 保髖 " 治療時機。張女士今年 43 歲,早在八九個月前左側胯部、大腿根、屁股就開始反覆疼痛,不舒服,剛開始比較輕,休息下就好轉了,也就沒重視。近 10 來天,這種痛感加劇,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對生活影響很大,也不能上班。在當地醫院照了 X 片,也沒發現問題,便暫時靠止痛藥控制疼痛。
  • 罪魁禍首是這5個原因,別再隨便處理了
    責任重也容易出現問題,特別是已經感覺到腳後跟疼痛的人,罪魁禍首是這幾個原因,別再隨隨便便處理了。腳後跟長期疼痛,別忽視骨刺:骨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在臨床上,骨刺主要指的是骨骼出現了退行性改變,無論身體哪個部位出現,都在說明一件事:不得不承認你可能老了。機體就好比電器,隨著使用時間越長,越容易出現問題,骨骼也是如此,況且它還是機體內長期承擔負荷的地方。
  • 產後關節疼 產後關節疼掛什麼科
    產後手腕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產後手腕痛也叫做橈骨莖實狹窄性腱鞘炎,是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手部,使肌健在腱鞘肉來回滑動,引起腱鞘的充血、水腫、增厚、粘連,導致狹窄性腱鞘炎。建議產婦雖不做重體力勞動,但長時間重複單一的勞動,易引發該病。另外,產婦體內的內分激素異常波動也可能與該病有關,產後要注意補充鈣劑。
  • 醫生:「小地方」可別小看
    「半月板雖小,可不能小看」雖然黃醫生說了幾期年輕人得骨質疏鬆的病例,但年輕人只要控制住生活習慣,膳食均衡,多吃好的、優質的食品,控制碳酸飲料,以及其他飲料的攝入,其實也不那麼容易得骨質疏鬆。那麼在骨科方面,年輕人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 不是所有股骨頭壞死都要關節置換!青島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微創人
    這是該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孫濤主任團隊突破傳統治療模式,開展的早期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的新技術新療法,具有微創、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保髖成功率高等優勢,為股骨頭壞死患者救「頭」保髖治療提供了希望。兩個月前,苗女士出現右髖部疼痛,伴髖關節活動受限,活動和勞累後疼痛程度加重。為了緩解疼痛,苗女士嘗試了針灸理療,可效果不佳。最近,疼痛越來越重,右下肢開始跛行。
  • 腳上出現4種異常,或是被肝病「盯上」了,佔一個,也要及時檢查
    它沒有感覺神經,即使受到損傷也不會"喊疼",只有發炎腫大或出現腫瘤時,擠壓到肝包膜和周圍器官,才會傳遞出痛感。但肝病不是無跡可尋,肝臟病變時肝功能下降,會引起身體出現異常,而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肝臟病變時,腳上會出現一些"怪相",千萬別忽視了。
  • 深度了解股骨頭壞死,症狀和檢查項目有哪些(第一篇)
    股骨頭壞死,全稱為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存在多種原因,會導致股骨頭局部血運不良,從而引起骨細胞缺血、壞死、骨小梁斷裂、股骨頭塌陷的一種病變。跟隨小編來看看,股骨頭壞死,這個疾病症狀有哪些呢?
  • 罪魁禍首是「人字拖」?長跑健將差點把自己腳毀了-人字拖 足底筋膜...
    由於涼爽、方便、休閒,不少人愛上了「人字拖」,甚至成為了時尚。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穿「人字拖」,長期穿「人字拖」還會對你的腳產生意想不到的危害。  因為小李是名長跑運動員,他剛來就診時,黃雄昂考慮是長跑造成足底損傷,但最近一段時間,小李已經停止了訓練,且沒有長期站立和行走情況,症狀卻沒有明顯緩解。詳細詢問病史後,黃雄昂終於發現病情遷延不愈的罪魁禍首——原來是腳上的「人字拖」。  小李的腳,醫生通過足底局部的理療以及手法蹠筋膜松解等治療,並告誡他不要再穿人字拖。一兩個星期後,腳痛症狀明顯緩解,問題解決了。
  • 膝蓋損傷:「髕骨關節痛」 恢復方案
    髕骨關節痛也就是膝蓋前側的那塊骨頭出現疼痛和不適。該損傷會出現在所有年齡階段、任何體育運動中。識別方式通常為膝蓋前側出現疼痛,且可能會放射到髕骨後側,平常退打軟的情況可能比較頻繁。但明顯的腫脹比較少見。多數人的臨床感受為「壓痛」,這種「壓痛」可能會在髕骨的任何位置。且疼痛會在膝關節屈(彎腿)的動作下加劇。
  • 浙江一男子骨頭壞死!要換關節!竟是因為愛喝這東西!
    實在沒想到海寧的張大伯(化名)骨頭壞死竟和他愛喝的這東西有關並且這個習慣已經陪伴了他二三十年骨頭壞了 要換關節近日,海寧市人民醫院接診到60多歲的張大伯(化名),張大伯老覺得胯部隱隱作痛,走路還一瘸一拐,連蹺二郎腿和彎腰穿鞋都很困難。接診的醫生發現,張大伯的髖關節活動很不靈活,之後的CT報告顯示:張大伯股骨頭壞死。本來應該形如光滑圓球的股骨頭表面坑窪不平,成了蘑菇形狀。
  • 關節痛總復發、變形、長包塊,建議你可以聽聽三甲關節病名醫怎麼說!
    遇寒後,人體肌肉收縮、血液循環變差,滑液分泌也會減少,這個時候很多存在關節問題的人群就會出現——關節發冷、關節僵硬、不活絡、行動不便利、疼痛難眠等症狀,嚴重的上下樓梯、下蹲都會異常艱難,甚至只能躺著、腿都抬不起來。 常見的關節炎主要是這三大類: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和痛風關節炎。
  • 腦梗塞多半是拖出來的!身體頻繁出現異動,別忽視,請儘快檢查
    現如今腦梗塞高發,有一定的不可控因素,比如說年齡和種族等,但絕大部分原因還是在自己身上,現在很多人的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非常的不健康不合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誘因。腦梗塞發作的時候往往比較突然,如果沒有及時重視,可能會帶來不可逆的影響,而且即便好了,可能還會復發,並留下一些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