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焦慮和煩躁的當代高中生背後,問題出在哪裡?

2020-12-14 澎湃新聞
高中生們正面臨著什麼樣的心理健康問題?

正在念高中的Tiffany在班級裡擔任著班長的職位,是老師和家長心中的好學生。初中時,她的成績一直排名年級前三。她還曾經在她們學校舉行的「小講師」比賽中獲得了「金牌小講師」的稱號。

「我暫時不想去上學了……

不久前,Tiffany竟然說出這句話。為什麼Tiffany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從初中到高中的過渡,青少年的心理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念初中時,Tiffnay能夠保持優異的成績並且穩居年級前三。但當她在新環境裡遇到比她更優秀的同學,她再也無法保持年級前三的成績了。同學之間激烈的競爭、老師的高期望和來自父母的壓力,讓Tiffany不知如何處理。她被焦慮、煩燥和抑鬱的心情籠罩著,學習態度也慢慢變得消極。

然而Tiffany不是特例,心理健康問題早已成為困擾高中生學習和成長的主要原因。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四國高中生比較研究課題組2018年發布了《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高中生抑鬱情緒多發,且成績等學習問題是四國高中生精神壓力的首要來源。

心理健康問題在高中生身上主要表現為:抑鬱、焦慮、孤獨、憤怒。報告也顯示,四國高中生最近抑鬱情緒較多,次之是焦慮和孤獨,憤怒情緒最少;與其他三個國家比較,中國高中生的抑鬱情緒和表現最多,其次是憤怒。

高中生們為什麼會產生心理健康問題?

1.學校教育環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園丁與木匠》中寫道:「孩子在學齡期最偉大、最具有挑戰性的轉變就是從以照顧者為核心的生活過渡到以同伴為中心的生活,這些同伴包括朋友和敵人、領導者和追隨者,以及將會主宰我們成年生活的愛人和競爭者。」因此,老師和同學在高中生成長階段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同的學校教育環境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中生的學習狀態,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心理狀態。

在傳統應試教育中,學生們除了在學校的緊張課程之外,還會參與很多額外的課外輔導班。高中生們沒有時間去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而是一直專注應試課程。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是一種「老師要我學」的狀態。「老師的權威性一直壓抑著學生,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並且有時候說話很難聽,會讓人聽著很不舒服,類似於嘲諷之類的語氣,這樣對於學生的心理會有很大傷害。」一位就讀於青島某公立高中的高中生說。

素質教育即是在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上,培養出一個會生活,會主動學習,能夠主動思考的人。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更多是通過小組討論或者動手實踐等方式來思考和學習。在素質教育中,師生關係平等。老師通常是以鼓勵的方式和學生對話,能夠傾聽每個學生的想法,也可以了解每個學生的長處和短處。

2.家庭環境

「什麼樣的家庭培養出什麼孩子。」提出這個觀點的老師來自於某青島國際學校,她對於教育有著很深的理解。家庭環境是學生們接觸的第一種學習環境也是學生們最開始接觸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方式會影響到學生們的成長。

有的父母存在「過度育兒」的情況,嘗試把孩子培養成一種特定的產品,像木匠在打造一把椅子一樣。就讀於威海市普高的於同學,她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強並且在學校總是保持著班級前十的成績。在交流過程中,她說到:「我的父母已經給我規劃好了,我必須考到上海交通大學。如果我沒有考上,他們就會覺得白養我了。他們會幹涉到我的日常作業和學校的生活,他們覺得我學習一些藝術方面的特長都是沒用的,只有學習考上大學才是我應該做的事。如果我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他們就會挖苦我,諷刺我,甚至過分到罵我。」

她的人生一直都是在被父母規劃,這種「過度育兒」會導致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力的喪失。犯了一點錯誤便諷刺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傷害到孩子們的自尊心,也會讓他們感到壓抑和不開心。

在「園丁式」的教育中,父母與孩子採用良性溝通和商量的方式進行交流。採用這種教育方式的父母更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而這樣會給他們帶來一種積極的心理影響。這樣的父母也更可能培養出獨立思考和能夠面對未知挑戰的孩子,他們像園丁一樣在院子裡種花,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強大、多樣的生態系統,讓他們自己創造有無限可能的未來。

對於哈爾濱市562名高中生進行關於有無父母陪伴他們心理健康的水平比較,將高中生出現的精神疾病,恐懼,焦慮和痛苦水平等計算得到一個總數。沒有父母陪伴的高中生總分在72.61±54.43,然而有父母陪伴的學生總分達到53.69±42.67。有父母陪伴的學生心理健康勝於那些沒有家長陪伴的學生心理健康。可見,那些沒有父母陪伴的同學很需要來自家庭的關心。

3.學生的性格和自我調節能力

性格比較內向的同學,往往缺乏和朋友、老師和家長的交流,不喜歡和別人打交道,因而更可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一位曾經有過心理健康問題的普高在讀生說:「其實我在做事之前會考慮,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我會覺得這種事情說了出來別人會覺得我很矯情,我不是不喜歡和別人交流,只是有點打怵去交流。」Siona這樣評價之前內向的自己。

「他們有時候會用社交軟體去記錄一些自己的想法,他們不和別人說,自己也會一直去想。」在青島讀國際高中的學生說。

《中美日韓四國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高中生的自我接納程度低於美國和韓國,只有62.9%的中國高中生表示「對現在的自己感到滿意」。高中生還沒有形成相對穩定的自我評價體系和自我調節能力,如果遭遇來自學業或者人際關係的壓力,可能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小梁同學在班級上的成績一般都是保持在前三名,對於她的老師來說掉出前三名就已經很差了。有一次學校舉行期末考試,因為考試發揮失常,她考了第五名的成績。由於這次考試的退步,她遭到了老師的批評,而老師的批評加重了她對於自己的否定和懷疑,讓她更加難受。

教育如何幫助高中生們改善她們的心理狀態?

「在普通高中,每個學生都要學習六門科目並且還是在老師的壓迫下被迫學習,每門科目的內容學的也很深。學生一個周只有半天的休息時間,沒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學校需要提高老師們的教育質量,並且更多地注重學生素質教育這方面的培養,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培養他們的發散性思維。學校需要適當給學生們一些休息時間,這樣不僅僅可以讓他們身心得到放鬆,也能讓他們有時間對於自己的未來確定一個目標。學校也需要正確引導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強迫他們學習。」一位正在從事普高教學的數學老師建議,她也是一位普高二年級學生的家長。

「在國際高中,雖然有很多的休息時間,也有時間去發展的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學習,但是這裡的高中生也要學習相對4到5門AP/IB/AL課程需要學習語言課程,並且在申請大學之前還要做很多的活動,完成自己的個人陳述。這個漫長而困難的過程中,如果他們的父母不在他們身邊給他們關愛,他們的壓力會很大。在國際高中念書的學生以後都要出國留學,父母和老師應該更多和這些高中生進行溝通,幫助他們集中精力到學習上。」來自威海國際學校生活部的老師說道。

從這兩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教育體制下,每個學生都在承受著不同的壓力。其實他們的壓力都是一樣大的,只不過方式不同。不同的教育方式都需要尋找可以幫助高中生們改善他們心理狀態的方法。

「父母要學會感受自己孩子的心理狀態,能夠針對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周圍的環境去不斷協助他調整學習的狀態。如果一個孩子有著很強的競爭意識,父母就應該給孩子多一點包容。如果一個孩子的競爭意識較弱,父母就要去幫助這個孩子樹立自信。」在青島國際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提到。

「雖然老師、家長可以幫助高中生們進行心理上的調節,但是他們也要注意自我調整,心態的調整。」就讀於威海普高高二的一位在校生認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態決定成敗,跌倒之後站起來繼續奔跑。」Tiffany的媽媽說,她也是一位正在從事教育事業的老師。

-END-

文 | 湯慧敏

文獻參考:

1.數據來源:高中生心理問題比率,https://wenku.baidu.com/view/46d588d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8.html

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3750cf6b88dc8b12c5c78c5917ca89d5318947a18e7f9386.html

2.國際高中學生心理健康,https://wenku.baidu.com/view/5ee25d16c5da50e2524d7fb9.html

3.高中生心理問題案例分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af3fcc120102uw1z.html

4.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區別,https://wenku.baidu.com/view/b59ef0c39ec3d5bbfd0a74a5.html

5.應試教育vs素質教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6399211841427081&wfr=spider&for=pc

6.改善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https://wenku.baidu.com/view/d6bccee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d.html

7.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的影響,https://wenku.baidu.com/view/b35d5a725901020207409ceb.html

8.高中生的心理特徵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http://www.jlhs.net/DisplayInfo.jsp?pageID=11459&menuID=226

9.父母養育方式、父母離異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https://www.ixueshu.com/document/41e5534119af0f93.html

10.紀錄片:中式學校,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260698/

相關焦點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專家:抑鬱和焦慮其實是相伴而生的,抑鬱症一般會伴有焦慮的症狀,焦慮症也會伴有抑鬱的症狀。 焦慮症,是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的神經症,神經症表現為無明確對象的提心弔膽或運動性不安。抑鬱症是重型的精神疾病,以持續而顯著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失眠以及精神活動的全面抑制。
  • 生完二胎後,感覺自己有點抑鬱,總是想發火,特別煩躁,怎麼辦?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80後二胎寶媽,三年抱兩,生了兩個男孩。生完一胎的時候,也出現了產後抑鬱的症狀,動不動就想發火,煩躁不安,焦慮,整天把自己關起來,害怕出門。其實大概有一半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後,都會出現產後抑鬱的症狀,有些人2-3個月左右會自行恢復,有些人要1-2年才恢復,嚴重可能要靠藥物治療。新手媽媽出現了產後抑鬱的症狀也不要著急,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了解產後抑鬱產生的原因,有什麼症狀,對應自己的嚴重程度,做相對應的治療,一般都可以恢復的。產後抑鬱的產生原因1.生理因素女人由懷孕到分娩,體內雌性激素的變化非常大,很容易讓女人產生抑鬱焦慮的症狀。
  • 錯誤的認知模式產生焦慮情緒,如何應對焦慮煩躁?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焦慮、煩躁。有的時候會控制不住自己,使自己陷在了焦慮中無法自拔。了解焦慮症,才能不被焦慮症、心情焦慮煩躁擾亂你的正常生活。當焦慮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大腦裡α波是處於升高的狀態下,在大腦裡波動大,這種異常、病態似的亢奮,使得人不受控的焦慮不安,當這樣的亢奮狀態運作一段時間後,由於我們的大腦機制會自動啟動自我保護的措施,所以這時人的緊張、焦慮就會得到緩解和回落到一個最低點,而回落即代表一個人的情緒心境低落了,這時也就是一個抑鬱症爆發的時刻到來了。
  • 疫情期間宅太久,焦慮、煩躁怎麼辦?教你如何緩解
    儘管宅家的生活對於一些「宅男宅女」而言沒有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大部分人都由於長期沒有出門,進而出現了一定的不良反應以及負面情緒,比如做事缺少樂趣、抑鬱、焦慮、煩躁等。那麼,為什麼長期宅在家裡會導致不良情緒產生呢?疫情期間宅家,為什麼會感覺焦慮、煩躁?
  • 心理學:還有季節性抑鬱嗎?抑鬱障礙的特殊類型是什麼
    我就覺得很煩躁,越來越煩。晚上睡不好,白天頭昏腦脹沒辦法工作,也不願跟人交流,也不想去上班,就是很煩很煩。」李女士說,自己平時性格開朗,近一個月來卻表現出情緒低落,少語睡眠差,莫名煩躁,易怒,甚至無法正常工作的情況。
  • 認知行為矯正療法,解決焦慮、抑鬱、失眠、社恐等心理障礙
    舉個例子,假設某天早上起床,窗外有小鳥在叫,家人都非常的高興,覺得心情非常愉快,但是你感到非常生氣,你大發雷霆,說這有什麼好高興的,其實你是因為不想去上班才生氣,所以你產生了焦慮、煩躁的心理變化。晚上天開始下雨,你同樣對這件事抱怨不已,你帶著情緒睡覺,結果失眠了,早上起來還要上班,你比昨天更加的不高興。但是你的家人在晚上下雨的時候,想起小時候踩水玩的經歷,覺得這一切太美好了。
  • 先別嚇自己,其實你可能只是焦慮和抑鬱
    也有不少患者因為胸痛到心內科就診,自以為是心血管疾病,實際上並非器質性心臟病,而是抑鬱和焦慮的軀體化症狀。 由於缺乏對精神心理問題的識別,過度使用CT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浪費了衛生資源,還加重了病情。
  • 升學e網通高中生抑鬱狀態評估解決方案 幫助學校建立防「抑」檔案
    《方案》明確了開展篩查評估、及時開展心理幹預、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加強防治知識宣教、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強化心理熱線服務等六項重點工作。升學e網通心理團隊整合平臺資源,緊扣《方案》重點工作要求,發布了《高中生抑鬱狀態評估解決方案》。
  • 升學e網通高中生抑鬱狀態評估解決方案 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護航
    《方案》明確了開展篩查評估、及時開展心理幹預、加大重點人群幹預力度、加強防治知識宣教、提高早期診斷和規範治療能力、強化心理熱線服務等六項重點工作。升學e網通心理團隊整合平臺資源,緊扣《方案》重點工作要求,發布了《高中生抑鬱狀態評估解決方案》。以抑鬱情緒篩查為入口,構建「學校-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的防治輔導體系,幫助學校建立起學生情緒檔案,有效地開展抑鬱症防治工作。
  • 越努力,越焦慮,到底是哪裡出問題了?
    我不禁思考:當代社會,我們大多數人不必擔心飢餓,沒有戰亂的侵擾,生活便利程度與過去相比更不可同日而語。可是,幸福和快樂卻依然如水中月,我們依然整日被各種焦慮包圍。 是因為當代人變得嬌氣了?並不是。
  • 喬治:園區環境讓我焦慮和抑鬱,看過心理醫生
    賽後喬治接受TNT採訪,他形容自己過去幾天的掙扎說:「園區逼出了最好的我,我低估了心理健康問題,我有焦慮,有點抑鬱,那是黑暗之地。我走了出來。過去幾場比賽非常艱難,G2、G3、G4,我感覺不是自己。在這裡真的很艱難,一天到晚都是籃球,看到的其它球隊的球員。致敬NBA創造了這個園區環境,但同時它也讓人很難熬。」
  • 「計劃突然有變,我就焦慮倍增!」|聊聊當代年輕人的PlanB焦慮
    為了進一步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發布了網絡問卷調查,受訪者主要集中在本科生,其次是中小學生,職場新人和少量研究生。我們本以為這是屬於極少數人的情緒問題,結果在回收的所有問卷中,72.6%的網友認為自己有「PlanB焦慮」。
  • 學會辨別抑鬱情緒和抑鬱症
    我是初二級的一名學生,我最近因為學習成績下降總覺得心情不好,老是提不起勁來, 一想到學習我就會很煩躁,甚至晚上失眠睡不著。我最近剛好看到有關抑鬱症的新聞,心裡總是害怕自己會不會得了抑鬱症,甚至在網上找了抑鬱症自評量表,做完發現自己好像每一條都能對上,就更緊張了!老師,我應該怎麼辦? 小蘭 親愛的小蘭: 你好!我知道現在你肯定很難過,而且也充滿了擔憂。
  • 保羅·喬治的出色發揮能不能治癒他的焦慮和抑鬱?
    在比賽結束後,喬治透露,他在NBA複賽時期一直在應對焦慮和抑鬱,從而導致他在球場上表現的很掙扎。ESPN記者大衛·薩姆森談到了喬治的言論,雖然他尊重喬治提及這個話題,但薩姆森不相信喬治會因為出色的表現而治癒他的焦慮和抑鬱。
  • 煩躁怎麼辦?
    一旦出現諸如抑鬱、悲觀、絕望、焦慮、心煩、緊張、生氣、憤怒、擔憂害怕、恐懼等消極情緒一直持續下去,往往就意味著自己處於心理不健康狀態。 一:運動釋放 通過消耗體能來達到消除煩躁的目的。心情煩躁時,不妨到操場上跑幾圈,打一場球,出一身汗,心情自然也就得到放鬆了。
  • 最新16萬人研究發現:不愛吃肉的人,更容易抑鬱、焦慮、情緒低落
    ⑤→鐵鐵是在大腦中創建神經遞質的途徑中必需的輔因子,低鐵可導致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降低,從而引起抑鬱、焦慮、驚慌、失眠,易怒等狀況,想獲取足夠鐵,肉類是首選食物。|動物蛋白vs植物蛋白像是色氨酸、酪氨酸、組氨酸和精氨酸等,都被大腦用於合成各種神經遞質和神經調節劑。⑧這其中,色氨酸是生產「快樂激素」血清素所需的胺基酸,血清素缺乏會導致抑鬱、睡眠障礙、焦慮等。
  • 焦慮的成年人,你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了嗎?
    那麼如何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便成為了一個我們面對的新的課題。你離抑鬱症到底有多遠?其實在這個社會普遍壓力較大的環境下,很多人都會面對來自家庭、工作、朋友、自我要求的壓力,這些壓力也會使得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出現一些問題。如果你有經常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精神狀態差、無法長期專注的問題,那麼就要注意了,這些都是抑鬱症的信號,我們需要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
  • 焦慮、煩躁、失眠等負面情緒爆棚怎麼辦?專家教你這樣做
    久而久之,一些在家裡待久的人就會感到莫名的擔心、焦慮、煩躁、失眠等等,甚至出現過激和反常舉動,比如幾天前有人高空拋灑現金。 那麼,面對疫情,普通民眾該如何做好心理應對?別讓「心病」找上自己呢?
  • 林昀:焦慮粉飾
    「體會到焦慮的基本情緒,我們就體會到此在的遭際了;在此在的遭際中,虛無就可被揭示出來,而且虛無必須從此在遭際中才可得而追問。」———海德格爾若我們提到焦慮這樣一個話題,許多人立刻先想到這是當代社會最常被討論的心理問題之一。
  • 抑鬱與憤怒如何相互作用?
    在聽到了他們的擔憂之後,我分享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憤怒通常是對內心痛苦的一種反應和分心,這些內心痛苦是諸如悲傷,羞恥,焦慮,不適當和孤立的感覺。當我詳述憤怒與沮喪之間的聯繫時,整個團隊變得沉默了。以前,他們在身體上表現出生氣勃勃的感覺,但突然間變得靜止不動,身體均勻地向內轉,眼睛避免與他人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