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心理健康狀態的重要標誌。一旦出現諸如抑鬱、悲觀、絕望、焦慮、心煩、緊張、生氣、憤怒、擔憂害怕、恐懼等消極情緒一直持續下去,往往就意味著自己處於心理不健康狀態。
一:運動釋放
通過消耗體能來達到消除煩躁的目的。心情煩躁時,不妨到操場上跑幾圈,打一場球,出一身汗,心情自然也就得到放鬆了。所謂「生命在於運動」也是說的這個道理。
二:心理暗示
暗示是一種心理現象,有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之分。心情不佳是,如果對自己採取消極暗示,只會「雪上加霜」,更加煩躁。這時候,應該對自己採取積極暗示,告誡自己是正常現象,烏雲總會散盡,同時多回想一些以前經歷過的美好情景和值得自豪的事情,就能夠緩解心理壓力。人們常說「阿Q精神勝利法」,從心理學的角度,實際上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三; 控制情緒
今天的你,是不開心的你,因為有人在言語間刺傷了你。你不喜歡吵架,所以你離開;可是你只是離開了那,卻沒有離開被那人傷害的情境,因此你愈想愈生氣。愈有氣,你就愈沒有力氣去理會別的事情,就在你漫天漫地的心煩意亂之中,被輕忽被漠視被省略了。因為,你只是一心一意地在生氣。在情緒上做文章,這是對自己的浪費,而且是很壞的浪費。畢竟,生氣也是要花力氣的,而且生氣一定傷元氣。所以,聰明如你,別讓情緒控制了你,當你又要生氣之前,不妨輕聲地提醒自己一句:「別浪費了。」
四::飲食對抗法
人一旦煩躁會影響睡眠質量,進而引起失眠症。通過一些食物能緩和緊繃的肌肉,平穩煩躁的情緒,讓人獲得平靜。就猶如網上流行語『一頓不行,那就吃兩頓』但是情緒煩躁應少吃辛辣、煎炸等易上火的食物;多吃清淡涼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