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醫聯體建設讓百姓看病方便又實惠

2020-12-15 金臺資訊

「沈醫生,真是多虧了你!」前幾天,家住宜興市官林鎮的胡友南趕到宜興屺亭醫院複診,得知手指功能有很大概率恢復,他定心不少,激動地再三向主治醫生沈泳表示感謝。

今年68歲的老胡,做了幾十年木匠,靠一雙巧手吃飯。上個月,他幹活時不慎將左手食指「懟」上了切割機,骨頭全斷了,就剩點皮還連著,實在駭人。鄉鄰們都說,怕是接不上了。老胡急得不行,想去有手外科專長的無錫市第九人民醫院就診,可70多公裡的路程,又怕碰上交通擁堵,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打聽後得知,屺亭醫院與對方建立了緊密型的醫聯體,可以「千裡眼」遠程診斷,還有無錫的專家長期坐診,他立刻趕去了。

給老胡做手術的沈泳,是無錫九院的副主任醫師,有20多年的手外科工作經驗。自去年底屺亭醫院「牽手」無錫九院後,他就成為常駐宜興的首批醫護之一,專門負責手外科的診療。「神經、血管的接駁十分精密,醫生的技術固然重要,送院及時也很關鍵。」沈泳說,老胡一個小時後就趕到屺亭醫院,為斷指再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手術成功是一方面,讓老胡定心的另一件事是,專家來到「家門口」,收費標準參照當地醫院級別,手術費用比無錫九院便宜了近30%。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不僅免去了病患長途奔波的勞累,更減輕了病患的就醫負擔。」據屺亭醫院院長陳宏偉介紹,該院地處經開區,周圍廠礦企業較多,容易發生工傷等突發情況,但基層醫療技術所限,不能滿足一些危重患者的救治需求。而作為江蘇省首家三級骨科醫院,無錫九院在手外傷治療、斷指再植、手部先天畸形矯形、手功能重建等方面技術水平全國領先。雙方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後,無錫九院在技術、管理等各方面對屺亭醫院進行扶持,通過遠程會診、專家「上門」、技術交流等方式,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填補了多項手術空白。在「家門口」看病方便又實惠,病患自然樂意少跑些腿。自去年底以來,屺亭醫院手外科接診量同比增長了20%。

不僅是屺亭醫院,我市多家基層醫院從醫療資源下沉中獲益良多。市第二人民醫院和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市第五人民醫院和無錫市精神衛生中心、市和橋醫院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等都組建了醫聯體,在泌尿外科、精神病專科等醫療項目上展開交流,極大提升了基層醫療水平。「上級專家團隊駐宜興基層醫院常年開展服務已成常態。」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我市縣域外轉診率逐年降低,目前,縣域內就診率約88%,力爭今年底達90%。(記者鄭釗)

相關焦點

  • 創新醫改|芙蓉區:城市醫聯體建設助推分級診療實施
    如何通過醫改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難點?醫改工作如何跟隨時代發展而創新變革?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走進10家「醫改創新突出單位」,深入探尋長沙醫改之道。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周曼 報導新一輪醫改實施以來,長沙市芙蓉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推進分級診療-醫聯體建設要求,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為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新格局,以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設為抓手,統籌利用優勢醫療資源,著力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優勢醫療資源下沉,為群眾提供了更加優質、實惠、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
  • 建設醫療康養首善區 看病越來越方便 長安織就「健康網」
    「大醫院」加快建設 轄區醫療機構全面「升級」市民們就醫的踏實、安心和便捷,來自於長安區不斷加快建設的好醫院、大醫院「組合拳」。長安區醫院已委託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行管理,實現了軟硬體實力雙提升,讓長安百姓享受到「家門口」的醫療服務。然而,追逐優質醫療的腳步並沒有停止。
  • 黑山縣委縣政府領導到遼寧省人民醫院就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工作開展...
    12月15日,黑山縣委書記袁力,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維東等一行六人來到遼寧省人民醫院座談交流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工作,遼寧省人民醫院黨委委員、非黨班子成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座談會。會上,遼寧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白希壯通過醫院國際化管理標準宣傳片及學科建設宣傳片對醫院整體情況作以介紹。黑山縣委書記袁力介紹了黑山縣的紅色文化、太極文化、民俗文化三大文化體系,希望把駐村感情轉化為長效幫扶的親情,幫助黑山縣在醫療上補短板、強弱項。
  • 醫路黔行 聯動發展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二屆醫聯體工作會議召開
    11月27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二屆醫聯體工作會議在貴州醫科大學臨床技能中心召開。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張玉瓊、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李海洋出席會議並講話。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左石主持會議。籤約儀式現場黔南州人民醫院院長吳志平說:貴醫附院高度重視醫聯體工作,真幫實扶,醫聯體工作取得實效,為基層醫院解決了很多疑難危重病的診治問題,基層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基層醫院為基層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讓基層患者看病更方便。
  • 寶雞眉縣:醫改賦能醫共體強實力,百姓家門口看病有專家
    「要想知道醫改如何,就該到基層看百姓獲得感提升了多少!」9月21日,健康時報記者跟隨國家衛生健康委來到陝西寶雞市眉縣進行醫改調研活動。進入門診大廳,記者看到急診輸液大廳,全程為患者導醫服務的電子顯示屏、智慧藥房、遠程醫療更是不在話下,這些措施都更大的方便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 瀏陽醫改開出五劑「良方」 破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
    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旨在建立合理的就醫秩序,基本實現看大病不出縣,逐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部署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到2020年分級診療體系基本建立。「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市。」如今,在瀏陽看病不再難,在縣域內就可以享受到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構建「黨建+醫聯體服務體系建設...
    通過建立醫聯體,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間建立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對方便和解決居民在家門口看病就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看病更方便,服務更全面!
    看病更方便,服務更全面!通過「醫聯體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國醫強優」等專項,推動北外灘區域醫療服務功能整合和模式創新。從打造脈管病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加強特色專科能力提升及學科群建設、中醫綜合治療區建設、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和「治未病」,到中西醫結合培訓平臺建設等方面,逐步加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西醫結合示範城區。
  • 看病更便捷!《金華市城市醫聯體建設工作方案》通過,到2022年底將...
    點擊播放 GIF 0.0M【金華出臺城市醫聯體建設工作方案】12月17日,小布從有關部門獲悉,市政府第6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金華市城市醫聯體建設工作方案到2022年底,我市醫聯體網格化布局取得明顯成效。其中,根據市區醫療資源情況,兼顧現已形成的合作關係,組建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市人民醫院為牽頭醫院的3個城市醫聯體。鼓勵醫聯體間開展業務協作,探索整合醫聯體成員單位人財物,形成管理、服務、利益、責任和文化共同體。
  • 西安交大二附院以醫聯體建設助柞水脫貧
    為踐行國家分級診療制度,落實西安交大「雙百工程」扶貧任務,5月15日下午,西安交大二附院與柞水縣人民醫院結成醫聯體幫扶對子。籤約揭牌儀式在有著「終南首邑,山水畫廊」美譽的山城柞水舉行。西安交大二附院院長李宗芳與柞水縣醫院院長傅強籤訂幫扶協議並為醫聯體揭牌。
  • 從閔中心到復旦大學附屬醫院,醫聯體建設讓這家醫院持續提升服務水平
    圖說:閔中心為閔行及周邊的百姓帶來更加優質的就醫體驗與服務 採訪對象供圖今天,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揭牌暨醫聯體深化籤約儀式舉行。此次揭牌,標誌著閔中心進入了發展的新階段,將為閔行及周邊的百姓帶來更優質的就醫體驗與服務。閔中心與中山醫院2017年籤約組建「中山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閔行醫療聯合體」,成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2018年正式列為復旦大學附屬醫院。
  • 保定市第二醫院醫聯體建設成果豐碩
    醫聯體成員單位數量和覆蓋面穩居全市首位,組建心電共享中心在全市醫聯體尚屬首次,建設的專科聯盟數量居保定市首位......日前,在保定市第二醫院舉辦的「獻禮百年華誕」醫聯體建設成果報告會上,一項項醫聯體建設重要成果被逐一展示,引發現場與會者陣陣掌聲。
  • 中山醫院「一家託多家」讓百姓在家門口遇見高水平醫療
    「市中心的大專家來了,我們不用再往返市區看病了,真貼心。」病房裡,疏解疾痛後的患者,笑容重回臉上。目睹這一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幹勁更足了:「我們希望把這裡過去沒做的事一點點補起來!」頂級醫院「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帶動區域內的醫院「提質」,正是得益於醫聯體的醫改工作,大大提振了醫療惠民的力度。
  • 「景仰生命、惠濟百姓」紀念湘潭市中心醫院建院120周年書畫展開幕
    紅網時刻湘潭12月12日訊(記者 楚湟 通訊員 沈灼非)12月12日上午,「景仰生命、惠濟百姓」紀念市中心醫院建院120周年書畫展開幕式在市中心醫院北院舉行。市政協主席周放良宣布活動開幕。湘潭市中心醫院建立於1900年。
  • 走基層送健康 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服務百姓健康在行動
    魯網12月14日訊 近日,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高唐縣中醫院醫聯體專家團走進高唐縣匯鑫辦事處房廟村開展「服務百姓健康」義診活動。    通過開展醫聯體專家團「服務百姓健康」走進基層義診活動,為廣大人民群眾搭建了一個良好的醫患溝通平臺和方便就醫的機會,不僅有利於切實解決群眾看病就醫的實際問題,而且加強了健康和醫學知識的宣傳普及,同時也真正做到便民惠民,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
  • 三項改革破解群眾看病難題
    河北省邯鄲市針對「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奔著問題去,盯著痛點改,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讓「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成為常態,切實為維護群眾健康提供有力保障。看得起病:讓虛浮的藥價「軟著陸」原本要20多元的左氧氟沙星現在只要1.16元,其他藥品的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 深圳新建一三甲級醫院,投資32.79億,這個區的百姓不再看病難
    這些外來人口參與到了該市的建設之中,並為該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而這樣龐大的人口也為當地的基礎設施帶來了壓力,為了讓境內的居民在生活中儘量不感到困難,該市在各基礎設施的建設上投入了不少的心血,這幾年裡,該市有著非常多的新建項目。比如本文要說到的一個三甲級醫院。
  • 省人大常委會會議聽取全省「看病不求人」情況調研報告 三級醫院...
    22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聽取了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關於全省「看病不求人」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我省在大力推進「辦事不求人」承諾的背景下,聚焦群眾「看病難」問題,全面啟動了「看病不求人」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省、市、縣三級聯動,深入開展衛生健康部門「一把手」走流程體驗行動。
  • 15個醫共體+5個城市醫聯體,能給我們帶來這些
    12月21日下午,台州市醫共體建設推進會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涉及醫共體建設的7個縣(市、區)均已完成省定48條重點任務。在部署縣域醫共體建設的同時,台州市一併開展國家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明確38條重點任務,椒江、黃巖兩區有序推進。
  • 燕達醫院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建立醫聯體
    為貫徹國家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深化醫改的有關精神,有效緩解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日前,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燕達醫院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正式籤約,雙方合作建設「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河北燕達醫院醫療聯合體」。今後,燕達醫院將藉助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學科優勢、專家資源,加快推進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建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