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線上實時諮詢、遠程診療、預約就診、轉診、檔案查詢、智慧接種、核酸檢測登記...在自己每天出入的商務樓宇就能享受到近20種醫療健康服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此外,還有醫防融合式的慢病管理、心理諮詢、口腔保健、中醫養生等多元化定製增值服務,也能「一站式」擁有。
近日,隨著本區首個樓宇5G智慧健康驛站在新華保險大廈揭牌,北外灘的白領享受到了更為便捷、全面的醫療健康服務。
發展「網際網路醫院」
在2019、2020年兩年政府實事項目中,區衛健委在全區建設了10個健康智慧驛站,北外灘街道就有2個。其中位於北外灘街道大名路新華保險大廈內的智慧健康驛站,為樓宇內在職白領提供一站式健康自檢和體質監測服務,結合5G技術依託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形式,暢通了健康自檢與健康管理的早期幹預渠道。截至目前,已累計發現57人次血壓異常並轉往社區家庭醫生對接,深受樓宇內白領歡迎。
北外灘區域內規模性商務樓宇眾多,吸納辦公人口十餘萬。未來,北外灘將迎來更多樓宇辦公人群,如何從醫療健康方面著手助力提升和優化營商環境?區衛健委計劃在商務樓宇中推廣延伸家庭醫生服務,而智慧健康驛站入駐樓宇正是這種「延伸」的實質舉措之一。
其實,為貫徹健康虹口、健康社區、健康樓宇建設要求,早在2018年初,區衛健委就組織北外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瑞豐大廈內成立了北外灘樓宇健康驛站,每周兩次利用中午二小時,為樓宇白領開展理療、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和血糖、血壓測量等健康服務。
類似的探索,目前已在北外灘部分樓宇開展實施的還有不少。今年疫情期間,北外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為全市首批8家開通網際網路診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一,為樓宇上班族開展在線診療和健康諮詢。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北外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建由家庭醫生和護士組成樓宇健康管理團隊,在自助檢測、評估、指導幹預的基礎上,在線完成便捷化家庭醫生籤約。今年已為12棟樓宇開展了22次定製服務,累計籤約1480人,以實際行動服務北外灘建設開發。
接下來,區衛健委將在北外灘區域積極推動健康管理與移動網際網路、健康大數據、智慧醫療等融合發展,支持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發展網際網路醫院。
引入「高大上」醫療機構
北外灘正迎來新一輪開發建設。區衛健委透露,未來將以提升北外灘區域醫療服務能級為目標,積極貫徹「健康虹口」發展戰略,對標北外灘重點發展商務辦公、公共文化、商業服務核心功能,立足區域醫療服務基本需求,進一步優化該區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通過「醫聯體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國醫強優」等專項,推動北外灘區域醫療服務功能整合和模式創新。
「十三五」期間,區衛健委已在北外灘街道構建了以「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標準化家庭醫生診所、2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近7500平方米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打造完成「15分鐘社區健康服務圈」。再加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虹口南部區域醫療中心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整體而言,北外灘區域醫療資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協作密切,符合居民多元健康需求的整合型醫療服務架構已初具規模。
但隨著北外灘地區的飛速發展,對這裡的衛生健康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為此,在區衛健委的力推下,作為虹口南部區域醫療中心的中西醫結合醫院,正在開展一系列能級提升工程。從打造脈管病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加強特色專科能力提升及學科群建設、中醫綜合治療區建設、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和「治未病」,到中西醫結合培訓平臺建設等方面,逐步加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西醫結合示範城區。
優質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是構建區域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接下來,區衛健委將積極爭取在北外灘引入優質社會辦醫資源,吸引具有國內外一流醫療服務品牌、先進醫療技術和醫院管理理念的機構和醫學人才到北外灘區域辦醫。「一方面,可以推動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和共同發展,有效滿足北外灘區域居民的多層次、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建設該區域高端現代醫療服務業雛形,以契合北外灘建設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杆和長三角地區中心城區的功能定位。」區衛健委一位負責人介紹道。
區衛健委表示,未來將繼續立足本區實際,堅持「複合緊湊、開放共享、包容互促、創新智慧」的規劃理念,為北外灘的開發建設提供與之匹配的醫療支撐及功能配套。
記者:張燕麗
原標題:《看病更方便,服務更全面!》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