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要落在實處 持續優化消費投訴處理流程

2020-12-22 中投顧問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的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顯示,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投訴量位列前三名,季度投訴量分別為5854件、5568件、4432件;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的季度投訴量均在5200件以上。在通報涉及的24家銀行中,僅有3家季度投訴量環比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為48406件,佔投訴總量的56.9%。信用卡業務投訴多集中在不透明收費等,比如涉及分期還款費率問題時,有部分銀行並未清楚告知持卡人具體費率,或模糊費率,誘導持卡人同意帳單分期,待持卡人發現費用超出預期時,往往與銀行產生糾紛。

  近年來,各家銀行紛紛發力個人業務,信用卡發卡量一度迅猛增長,但相關業務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水平並沒有同步快速提升。大量投訴也表明信用卡業務服務跟消費者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亟待改善。

  消費投訴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日益重視。多年來,各方持續不斷地對消費者進行金融宣傳教育,尤其是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發展使得信息獲取更為便利,城鄉居民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風險防範意識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保障自身權益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披露多起相關罰單和案例。《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經過修訂、增補相關條款後,也於11月1日正式施行。修訂完善辦法、健全相關制度,加大監管信息公開的頻次和力度等,無疑有助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但此次監管通報和今年以來披露的一些案例也顯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仍任重道遠,需要久久為功。

  一方面,監管機構需要持續推進監管信息公開披露。第二季度通報中投訴量排名靠前的一些金融機構,在第三季度投訴量和環比增長率均出現明顯下降,反映出公開通報對機構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要持續完善相關辦法,強化制度保障。監管部門要督促金融機構夯實消費者權益保護主體責任,推動董事會層面設立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明確履行消費者權益保護職責的具體部門,建立完善有關工作機制、考核機制和監督機制等。同時,持續優化消費投訴處理流程,暢通維權渠道,確保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落在實處。

相關焦點

  • 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多措並舉切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上觀
    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積極打造「有溫度」的零售銀行品牌,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持續推進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與體驗,通過多種舉措切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一是深化體制機制建設,加強組織領導。
  • 從央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看網貸平臺的諸多「問題」
    第二章金融機構行為規範,主要從銀行、支付機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頂層設計、全流程管控、信息披露和金融營銷宣傳等方面進行規範。第三章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從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權角度,進一步強化了信息知情權和信息自主選擇權。第四章金融消費爭議解決,對爭議解決的程序性規定以及非訴第三方解決機制進行了細化和完善。第五章監督與管理機制,根據人民銀行新「三定」方案,就制度制定、協調機制、監管執法合作等進行明確。
  • 黑貓2019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黑貓平臺投訴數據
    來源:黑貓投訴報告全文:黑貓消費者權益保護白皮書:金融及網購成投訴高發區04 黑貓投訴平臺投訴數據>黑貓投訴平臺介紹黑貓投訴是新浪旗下的消費者服務平臺,通過黑貓投訴,消費者能夠隨時反饋消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 平安租賃聯合發起《汽車金融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倡議公約》
    會上,平安租賃聯合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中國消費者協會、平安銀行,共同發起《汽車金融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倡議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號召汽車金融行業共同參與,助力保護汽車金融行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促進汽車金融市場健康穩定運行。
  • 中國互金協會:《數字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踐與探索》正式發布
    原標題:《數字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踐與探索》正式發布來源: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NIFA為了解我國數字金融從業機構開展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情況及廣大消費者在使用數字金融產品服務過程中對其權益保護的感知程度
  • 京東金融與五道口金融學院家財網聯合發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3月12日,京東金融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旗下的家財網發起「金融消費者公益教育系列講座」,在首場公益講座《防範金融風險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啟動儀式上,京東金融與家財網聯合發布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倡議書》,內容包括「依法合規經營行為、提升金融業整體服務水平,維護金融穩定」、「以客戶為中心,保證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強化風險提示與信息披露
  • 保險業創新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實現客戶足不出戶也能接受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各保險機構通過微信、微博、官網等網際網路渠道進行宣傳,在宣傳模式上較以往有所創新。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期間,保險業「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如期而至。
  • 興業銀行信用卡:創新消費者保護 讓服務更有溫度
    一直以來,興業銀行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己任,積極踐行社會責任。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積極貫徹總行要求,通過加強監督審查、完善服務流程、建設大數據平臺等方法,創新性地建立起多維立體消保工作體系,切實將消費者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 招聯金融不當收費近8000萬、中原消費金融違規處理異議4家消費金融...
    誇大及誤導消費者根據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近日通報,招聯金融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益,將嚴格依法依規對招聯金融進行處理。
  • 金融消費者如何保護信息安全?央行支招重點把握7個原則
    二、金融機構在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管理上應承擔哪些主體責任?  總體上看,近年來金融機構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工作取得了許多成效。但從這次事件看,暴露出部分金融機構金融消費權益保護意識不足,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工作機制落實不到位,內部控制仍需持續強化,技術安全防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 上海銀行:以消費者保護為己任 讓海派服務更精緻
    (第一塊)築消保屏障,創新推出多項舉措自去年四季度來,銀保監會發布了一系列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政策,將金融消保推向新的管理高度。上海銀行順應發展,深入推進"全流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建設,在本輪三年規劃中(2018-2020年)中已明確提出,推動業務經營與消保工作協調發展。
  • 以金融消費者為中心,助力疫情防控!中銀消費金融開展「3·15」消費...
    來源:中國經營報近日,為貫徹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長效機制,持續推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不斷增強金融消費者的風險防範能力,中銀消費金融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本次宣傳周活動以線上渠道為主要宣傳陣地,聯合全國26家區域中心、近200家面籤點舉辦各類消保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將教育宣傳與倡導理性維權相結合,優化客戶服務的同時助力疫情防控。
  • 盤點:馬上金融保護消費者權益都用了哪些黑科技?
    隨著數位化技術在金融行業中越來越廣泛深入的應用,不僅為金融消費者帶來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務體驗,也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了更多的科技力量。作為一家堅持科技自主研發、以科技驅動為戰略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金融」)以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為支撐,在消費者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銀消費金融轉型時代「新燃點」:再次啟航的築夢之路與社會責任
    客戶是企業發展之根基,在受到肯定的同時,消費金融企業不僅要積極履行行業的監管要求,還要面對在展業過程中客戶對催收及產品合規問題的質疑,所以消費金融公司的風險管理與合規經營會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部分。
  • 包銀消費金融遭消費者投訴高息、暴力催收 未明確標註年化利率
    前不久,招聯消費金融因多項違規經營被中國銀保金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批評通報。其中違規事實主要有,招聯消費金融公司存在誇大及誤導宣傳、未向客戶提供實質性服務而不當收取費用、對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違反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權益。
  • 眾邦銀行召開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
    中國金融網訊   為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武漢眾邦銀行黨委高度重視,在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精心組織下,2020年12月3日,武漢眾邦銀行成功舉辦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實施辦法
  • 中保協:3 15保險業暢通線上線下投訴渠道 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
    來源:藍鯨財經作者:雷賽蘭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協」)根據《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全國銀行業保險業「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的通知》精神,在全行業發起徵集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經驗做法的活動
  • 保護消費者「三大權利」
    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大督促指導,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規範網際網路保險銷售行為,推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江門日報財經智庫專家、資深保險界人士周宏偉說,《通知》的發布有利於規範網際網路保險銷售行為,維護市場秩序、防範操作風險,進一步保障金融消費者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等基本權利,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甘霖:建立消費投訴公示制度,讓14億消費者用腳投票
    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委員建議,從消費投訴公示入手,優化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協同促進產業鏈恢復和消費回補升級。消費投訴公示就是政府把收到的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投訴信息都曬出來,投訴誰多少,問題、風險在哪裡,一目了然。公示既是黑榜也是紅榜,既是監督也是激勵。中國共產黨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求「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 雲南省開展2020年郵政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競賽活動
    為提升全行員工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文化氛圍,2020年8月至9月期間,郵儲銀行雲南分行聯合雲南省郵政分公司在雲南省範圍組織開展消保知識競賽活動。此次比賽採取非現場競賽的方式,競賽活動中選手們激情昂揚、奮勇爭先,表現出較高的業務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風貌,充分展示了雲南郵政金融員工較高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和工作能力。最終,經過全員網絡答題、演講和投訴分析展示三個競賽環節的比拼,玉溪、文山、大理代表隊榮獲團體獎前三名,12名選手分別榮獲演講和投訴分析展示環節優秀個人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