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乾淨冬,必髒年,一九一雪,牲畜不吃黑」,到底啥意思

2020-12-12 騰訊網

今日立冬,這不,同村的老人隨口就說出來了一句俗語:「乾淨冬,必髒年,一九一雪,牲畜不吃黑」,聽到之時,我是一臉懵逼的------這是什麼意思?書本上壓根就沒有好吧?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學態度,說啥我也要問個明白了!

其實這是一句農村的俗語,但凡在農村待過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農村的俗語都是包含著些許的道理的,而流傳最多的俗語,大多數都是與天氣,與氣候,與農耕,與種植息息相關,畢竟我們農民都是靠耕田種地吃飯的,所以對天氣氣候的研究也就相對的多一點,這句俗語,也不外乎如是!

乾淨冬,說的是冬天著實太乾淨了,這裡的乾淨多指氣候比較乾燥,天氣比較晴朗,溼度比較低,雨雪降水比較少,不降水降雪,田間和街道就少了泥濘,村子就乾乾淨淨的,所以稱「乾淨冬」。

必髒年,這個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老百姓心中的「髒」,冬天少雨少雪,田間就會幹旱缺水,土壤墒情就會受到影響,莊稼的收成也會跟著減少,相應的,我們的生活和日子就會難過起來,這種情況是我們老百姓不願看到和遇到的,稱之為「髒」。

第二種說法,是實際上的「髒」,如果整個冬天都少雪少雨的話,那麼過年的時候,肯定會來一場雨或者雪的,只要一下雨雪,道路就會泥濘不堪,於是地上就髒了,村子就髒了,整個年過的髒兮兮的,稱為「髒年」,其實個人更傾向於這一種看法,因為大多數的情況都是如果冬天少雨雪的話,過年前後肯定要來一場雨雪的,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的。

一九一雪,「九」是指的數九寒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之中的「九」,從字面上講,每一個九都要下一場雪,其實也表達了整個冬天雨雪會非常多之意。

牲畜不吃黑,「黑」指的是黑窩窩粗康饅頭,牲畜不吃黑,意思是牲畜也開始吃白面饃饃細糧了,當然這是誇張的表達方法,其實我們也不難看出,它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如果冬天雨水勤的話,明年的收成會特別的好。

這下知道了,這句俗語講的就是冬天的降水對農業的影響,降水足,則牲畜不吃黑,莊稼也會大豐收!

相關焦點

  • 給大家說一下「乾淨冬,必髒年;一九一雪,牲畜不吃黑」是啥意思
    俗語「乾淨冬,必髒年;一九一雪,牲畜不吃黑」啥意思?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老話,說的是天氣和農業生產之間的直接關係,在氣象預報不發達的過去,很多都有依靠常年的經驗積累,根據以往對於氣候的了解得到一定的預判,其實有時候也非常有道理,在民以食為天為主要生存條件下,天氣對於農業生產確實有著很大的關係。
  • 農村俗語「乾淨冬、必髒年」是啥意思?今年是「乾淨冬」嗎?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我國古時的農村俗語多半和氣候、農事相關,這句俗語也不例外,講述的主要是氣候與農事生產之間的關係,即使在現在看來依舊是非常適用的,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 俗語「乾淨冬必贓年,一九一雪,豬狗不吃黑」,何意?過年髒嗎?
    我想,流行在農村的農諺俗語應該就是這樣。我們現在的國家從遠古的農耕時代走來,也曾經創造過燦爛輝煌的農耕文化和農耕文明,並且融入到了現代文化和現代文明當中。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農業大國,在民間流傳的許多農諺俗語,也更多的都與農耕或年景息息相關,這是必然的特點。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九九是數九之後的第一個九天,從九九開始,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到三九、四九時氣溫就會降到最低點,在鄉下關於九九的俗語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九九雪一場,豬狗不吃黑」,這是什麼意思?這句老話放在現在有意義嗎?冬天到了,又迎來了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真的到了數九。一年中有九次是最低氣溫。各具特色的九首歌在各地廣為流傳,正如北方人聽得最多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
  • 「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講俗語
    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常說「一九下場雪,豬狗不吃黑」,朋友們,您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裡的「一九下場雪」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在一九寒天的時節裡降一場雪,那麼,豬與狗就再也不用吃黑糧了。這裡的黑指的是黑色的食物,例如高粱等粗糧。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今天日頭會早早地落山,但冬至之後白晝將會一天天的拉長,也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冬至也是數九連天的開啟,從今天開始也就正式的步入了數九寒天,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才算過完。其中最為寒冷的是三九和四九期間。北方地區滴水成冰江河封凍,一派嚴寒氣象。
  • 臘月已到,農村俗語「臘月立春頭,狗豬不吃黑」,這話啥意思呢?
    雖然說這個時候是沒有農活做,也是屬於農閒的時候,但是這畢竟到了年底了,大家也是開始張羅過年的事情了,這個時候也是孩子馬上就要放假和農民工返鄉的時期,所以大家在這個時候也算是在年底之前把家裡收拾得乾淨利索點,準備迎接新的一年,在農村裡農民對於新年也是有一種期盼,農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過越好,家裡的莊稼也能豐收,這些就是農民所期盼的。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大雪節氣將至,村裡老人說:「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
    而關於這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比如:「大雪堆河塘,來年豐收忙。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等。可見大雪節氣是一個比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間段,主要是降溫和降雨雪等氣候要素。
  • 農村俗語「冬至雪,九九熱」啥意思?
    導語摘要:農村俗語「冬至寫雪,九九雪」啥意思?這是一句關於冬至和九九天氣變化的農村俗語,也是一種農村諺語。今天是12月21號。農曆 冬月初七日。今天是數九寒天的第1天,是一九的第一天,真正意義的數九寒天已經到來。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
    鄉下有許多關於九的俗語,像今天要講的「九不見雪,九如六月」這樣的俗語,這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得好,沒道理?新春佳節,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是數九寒天。在冬至到來時,有九個人開始計算。持續到九九八十一天後才結束。到處都有以九來不同描述的九首歌,在北方的九首歌中也是這樣描述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岸望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走。
  • 俗語『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冬至』,天氣一片大好,農村幾個老年人沒事,找個有太陽曬暖的地方,又天南海北的胡扯起來,什麼過小年了,家裡也沒養雞,喝個雞湯都困難,這『冬至』在我們北方稱作『小年』,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聊著聊著來了句『邋遢冬清爽年,清爽冬邋遢年』的俗語,到底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是啥意思?三九應該怎麼補?
    很多人會說,現在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以後才開始注重養生,其實並不是,早在很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關注起養生問題,在農村中關於養生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是和節氣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冬至一陽生,三九補一冬」,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是三九,我們應該怎麼補呢?
  • 大雪節氣將至,老人念叨:「一九一場雪,豬狗不食黑」是啥意思
    還有一句有關這一節氣的諺語,如:「大雪堆河,來年豐收忙。白雪皚皚的河流,冬至時不會行船。天氣晴朗,立春雪很多。下雪天天氣不冷。下了一場雪,明年不缺雨。冷風吹雪,三九暖天。雪天不結冰,驚蟄不動身。可以看出,大雪節氣是一個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段,以降溫、降雪等氣候因素為主。
  • 農村俗語「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於種田的「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還有關於身體特徵的「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小時候聽到這句話,不懂是什麼意思,爺爺奶奶告訴我們說「鬥」和「簸箕」是手指上面的指紋,鬥代表圓圈,簸箕代表條紋。如果是「九鬥一簸箕」,就代表這個人很有福氣。
  • 農村俗語「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雖然節氣上的小雪跟天氣變化過程中的小雪意義並不相同,而且事實上一年之中下大雪,小雪的時候也大多是在小雪節氣之後,比如說在黃河中下遊地區,全年下雪量最大的不是小雪和大雪節氣,也不是小寒和大寒節氣,而是在立春左右。但是小雪節氣有其自身的重要意義,因為它預示著天氣越來越冷,降雨量越來越大對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指示意義。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的三農諮詢,更有俗語,習俗等知識,喜歡的朋友不妨點個關注,好了言歸正傳,進入咱們今天的話題,農村老人說:今年是「閏四兆荒年,兩春夾一冬」啥意思?有道理嗎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眾多的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堪稱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是數千年來,勞動人們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律性總結,朗朗上口的俗語背後,不僅富含哲理,還蘊含著這個國家或民族的傳統和習俗,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經驗和願望。實乃文化精髓!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俗語流傳千年而不衰,自然有它真正存在的道理,有些俗語是關於農業生產,有的關於做人處事,有的卻是關于禁忌及忌諱,農村看似自由隨意,但實際有好多講究的事情,比如閏月給父母買紅衣服、出嫁回娘家夫妻不同床、大年初一不打掃垃圾等等,農村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又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數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首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沒有道理呢?數九又叫做冬九九,是記錄寒冷冬天到溫暖春天的一種記錄日期的方法。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按照這個方法向後延續,一直到九九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