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門診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主任醫師 李慎果
讀者諮詢
陸嵐
已回復
李主任:
您好!我老爸80多歲,最近因急性心梗,住院進行介入治療,兩次放置支架,術後出現急性心衰,病情危重,我爸和全家情緒都很緊張。不料雪上加霜,老爸出現精神錯亂,認錯人、亂打鬧,把監護器和輸液架都損壞了。簡直就是「傻子」「瘋子」模樣。
經多位專家會診,認為是「譫妄症」表現。及時調節藥物方案,加強安全護理(一度被綁在床上),很快精神症狀緩解,一周後神志清醒,言行得當,並能主動配合治療。
在此,想請您講一講這場「鬧劇」的科學秘密,今後如何預防?謝謝!
老年期精神障礙,常見的有三種,即痴呆、抑鬱、譫妄。
老年痴呆,主要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腦卒中後痴呆症。
老年抑鬱症臨床更常見,其輕重程度及表現形式為多種多樣,個體差異很大。
譫妄是發生於各年齡段人群的一種特殊的「急性腦病症候群」,其特徵為意識障礙和認知功能異常。中老年多發,且隨增齡而升高。有統計>55歲人群的發病率為1.1%,65歲以後,年齡每增加1歲,其患病率增加2%。80歲以上高齡者約有1/3~1/2均有過不同程度的譫妄發作史。有報導,急症入院的病人中,譫妄的發生率為14%~24%,一般住院患者為5.0%~56.0%。譫妄的高發病區為急症ICU、外科病房、老年病房、內科重症病房。有ICU報告,其譫妄發病率高達70%~87%;有骨科報告,髖骨骨折術後譫妄發生率高達15%~53%。
鑑於譫妄發病率高,病情兇險,預後不良,其死亡率可與急性心梗、感染性休克相併列,故目前已成為老年臨床醫學的重點攻關議題之一。
譫妄發作有條件
譫妄的發作一般都有兩個條件:
1.患者都有嚴重的(或潛在的)軀體疾病,包括心、腦、腎、代謝、內分泌等急、慢疾患,或是有過激的精神創傷(精神應激),從而構成發病基礎。
2.有誘發因素,如手術、介入、麻醉、有創檢查、感染、藥物、戒酒、戒菸、家庭或社會因素等。
老年譫妄起病急,部分患者有前驅症狀,如失眠、多夢、疲乏、易激怒等。
譫妄的主要症狀包括:意識、認知及精神三方面。
1.意識障礙,患者表現為清醒程度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致患者難以回答醫生和親友的提問,不能與周圍人正常交談。重者可出現神志恍惚、嗜睡,甚至昏迷。
2.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近期記憶喪失(當天或昨日的人和事記不起來),定向力障礙(時間、地點、人物不能正確認知),語言紊亂,幻視、幻聽。
3.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可出現驚恐、躁動、喧譁、毀物、傷人,稱作精神運動性興奮(譫妄興奮型);也可出現呆坐靜臥,瞑目不語,稱作精神運動性抑制(譫妄抑鬱型)。
試想,高齡老人,長期有慢性重病(絕症)的困擾,有心腎腦三大功能衰竭的緊逼,有營養體質的節節下降,生命之火面臨挑戰,此時,大腦難以抵住高強度的精神負擔和心理創傷,很容易出現急性(發作性)高級神經功能障礙——譫妄。
需早診早治
老年期譫妄的診斷,臨床常有延誤,與主管醫生對精神病學的生疏有關,故常須早期會診。臨床實踐表明,譫妄的危害在於加重基礎病情及護理風險,患者的預後,主要取決於原發疾病的危重程度及機體的治療應答反應。治療的關鍵是,早期發現潛在病變(炎症、感染、心腦腎衰竭)及誘因(生活、心理),儘早處理。患者闖過危險期後,隨患者病情好轉,可於數日、數周內,譫妄症狀消失。
一般不提倡早期用藥,當患者出現激越行為,威脅到自身和他人安全時,可使用短效抗精神病藥物,首選為氟哌啶醇(口服或注射),不建議將苯二氮卓類藥作為一線藥。安理申、曲拉唑酮及新藥金剛烷乙胺、奧氮平、斯樂康等可酌情試用。中醫認為譫妄屬於「癲狂證」,為「痰」「火」阻閉心竅,用涼開方劑(牛黃清心、至寶丹)或溫開方劑(蘇合香)作為輔助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