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八國侵華,國民到底有多愚昧?不但不反抗還幫助洋人侵華

2021-02-06 歷史故事


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26年)。

以當時的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八國聯軍,得侵略,給普通的老百姓帶了苦難,將老百姓推入了水深火熱的災難中。

八國聯軍,先是佔領了天津,後又佔領了北京,打進中國的時候,對我們普通的百姓進行了野蠻的洗劫和屠殺。

甚至,在網上看到,八國聯軍打進北京之後,整個過程有沒有對中國民族進行屠殺?

試問, 哪一場戰爭不會死人?怎麼會沒有屠殺我們的老百姓?

根據《義和團叢刊》中的記載:「

這些暴徒們曾在北京將義和團中和百姓逼入死胡同,然後進行射殺,以至於城內血流成渠。

在天津,日本軍隊更是將火炮架在北城門上,向城內居民稠密區開炮,造成了慘重的傷亡。」

這些,八國的強盜們,除了在城中欺凌腐儒,甚至還跑到了皇宮裡面,對一些來不及逃走的宮女下手。

除了,這些,他們還搶走了我們的大批財物,搶走了很多的珍寶,還燒毀了我們的圓明園,給我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心中都無法抹去的記憶,往事仿佛曆歷在目。

然而,八國侵華的時候,那時的慈禧太后去了哪裡,老百姓不但不反抗還還幫助八國聯軍搬炮彈,幫他們打探情報,為何如此麻木?

其實,當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時候,當時的慈禧太后早已倉促逃跑,一幫大臣也隨其逃走,只剩下城中的百姓,也升不起反抗之心。

然而,慈禧太后過生日的時候,那會還花費了百萬銀兩來過生日,而不是想著恢復清朝的國力,這確實讓老百姓很失望。

自古以來,封建王朝都是實行「帝王制」,晚期的清朝,已經變得十分的弱小。

政府,的腐敗無能,籤訂的一些不平等條約,實行的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就以「文字獄」最為嚴重。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老百姓已經厭惡了當時的政府統治,對於老百姓而言,只不過是想過上好的生活。

而當時,的清朝實行的政策都是打擊他們的,他們早就很希望可以改朝換代了。

甚至,我們深知的魯迅先生,他是我國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他原本,是學習醫術的,想做一名一生救民於水火之後。

可是,當他學成歸來之時,看到了清末民國時期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變麻木不仁,這讓他十分的失望。

於是,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他覺得只有改變國民的思想,才能救中國。

那麼,國民到底有多麻木不仁?我們就來說一下第一次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這是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侵略戰爭。

清軍,被英國打敗,而當英國登陸大陸之際,清朝的老百姓的第一反應是歡迎,而不是起來反抗。

甚至,還主動向他們出售生活用品,對於他們就像是對待遠方而來的貴賓一樣,麻木不仁嚴重到這種程度了。

八國聯軍侵華,絕對是清朝時期最屈辱的一段歷史。

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這段恥辱,這恥辱會烙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清朝末期,東南互保坐擁10省兵力,為什麼對八國聯軍侵華視而不見
    引言1900年5月,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的口號大舉入侵。清軍和義和團在京畿附近與八國聯軍交手,最終慘敗,列強攻入紫禁城,慈禧被迫西逃。打不過洋人不奇怪,奇怪的是東南互保坐擁10省兵力的諸侯,為何對洋人入侵視而不見。
  • 清朝時期,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當時清朝的先進武器怎麼不用?
    18世紀末,清朝國力逐漸衰微,最後成為歷史。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爆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次以鎮壓義和團為名發動的八國聯軍,實際上是想瓜分清朝,這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在這場戰爭中,皇家園林圓明園也遭到了破壞。同時,侵華戰爭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災難。八軍兵力達五萬人,裝備精良。同年8月14日,北京城被攻陷。八國聯軍甚至直接衝進紫禁城,拍下皇帝的龍椅。
  • 歷史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時期的北京紫禁城,皇家尊嚴蕩然無存!
    八國聯軍侵華老照片:坐在龍椅上的洋人。八國聯軍侵華老照片:八國聯軍進入紫禁城。八國聯軍侵華老照片:在紫禁城中進行閱兵的八國聯軍。八國聯軍侵華老照片:八國聯軍合照還有兩個拿著武器的中國小孩。八國聯軍侵華老照片:日本軍官在光緒皇帝的寢宮。
  • 清朝的財政收入是歷朝之最,為何有百姓幫助八國聯軍侵華呢?
    而清政府的財政收入雖高,但支出更大,比如《辛丑條約》的高額賠款,外國銀行的借款利息,還有各種日常開銷,這一進一出,最後清政府還是出現財政赤字,還得向外國銀行借款維持。不難看出,晚清政府的財政收入確實高,但支出更大,而且之所以有如此高的收入,完全是靠壓榨百姓獲取的。只是政府財政收入高,而不考慮清政府的支出,也不考慮百姓的生活情況,這樣的富裕就是一個笑話。
  • 八國聯軍侵華,近在咫尺掌握兵權的袁世凱,為何袖手旁觀?
    如此嚴峻的政治事件,讓剛剛和各國列強宣戰的大清朝朝堂亂作一團。為什麼這些漢族大臣都異口同聲的和洋人私下做了交易,而朝廷居然什麼都不知道。這到底還是不是大清的天下?這群封疆大吏為什麼要跟朝廷對著幹?是老佛爺對你們不好嗎?
  • 義和團扶清滅洋,兩年殺了多少洋人,使得八國聯軍為他發動戰爭?
    俗話說得好,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於是「義和團」出現了。他們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廣招人手,頗有規模,後來還使得八國聯軍為其發動戰爭。問題來了,義和團究竟殺了多少洋人,才使得八個列強國如此大動幹戈?義和團,最初的創始者為山東威縣梅花拳師趙三多。
  • 滿清有多腐敗,八國聯軍打北京時,看老百姓在幹嘛就知道了
    ,反正大部分人想到滿清王朝,就一定會想到清晚期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戰爭和條約——包括兩次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而其中達到恥辱巔峰的,無疑便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與之伴隨的辛丑條約了。8月4日,八國聯軍決定進攻北京城,城內清軍守軍數量龐多,但在先進的武器及軍事理念的支持下,八國聯軍從凌晨開始攻佔,到了晚上九點,北京城便告破了,大清帝國的京師淪陷。  那麼,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疑惑,當八國聯軍在打北京時,北京的老百姓在幹什麼?  一、 幫敵人帶路、搭梯子、運送彈藥
  • 120年前組成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八個列強,如今怎麼樣了?
    1644年,清軍突破吳三桂鎮守的山海關之後便成功入主中原,建立起了由滿族掌權的統一政權——清朝,而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向來都有很高的話題度。圖|虎門銷煙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正如中國數千年發展歷史中出現的農民運動一樣,清朝的腐敗無能也激發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
  • 當年侵華的八國聯軍今如何?有個國家已滅亡,被分裂成四國
    直到清朝建立之後, 清王朝 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了中國慢慢和世界發展脫軌,而西方國家卻通過工業革命完成了國家工業化。從那之後,西方國家的國力超過清王朝,隨之開始侵略中國的歷史。
  • 1900年:八國聯軍為什麼侵華?
    當時,慈禧信任閉塞愚昧的守舊大臣,竟聽信毓賢之言,相信團民能「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慫恿慈禧藉助義和團排外。慈禧太后派軍機大臣剛毅往涿州視察,但剛毅竟向慈禧奏稱「天降義和團,以滅洋人」。5月30日至6月2日,八國的海軍陸戰隊400多人,陸續由天津乘火車開到北京,進駐東交民巷。隨後,各國繼續向中國增兵,各國軍艦24艘集結大沽口外,聚集在天津租界的侵略軍達2000餘人。6月6日前後,八國聯合侵華政策相繼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侵略中國的戰爭爆發。
  • 清朝晚期,八國聯軍攻打紫禁城,為什麼民眾都來幫聯軍搬梯子?
    有許多的歷史故事都證明了這個觀點的正確性。在中華民族近代史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可謂是最恥辱的一筆。當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一開始聯軍人數才不足2萬,竟然就把擁有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更令人奇怪的現象是,不但百姓沒有拼死相搏,相反他們成了八國聯軍的領路人和糧食運輸隊。難道他們不愛國嗎?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扶清滅洋的義和團殺了多少洋人,幫助清朝了嗎,超出你的想像
    有的直接喝了符水,也可以刀槍不入。可以說帶了很多神話色彩在裡面。這樣很多人就覺得義和團不能再重用,後來出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就積極鎮壓義和團,由於山東待不下去,所以義和團就去了直隸地區。當然,由於他們的口號變成了扶清滅洋所以慈禧最後才認為義和團民心可用。慈禧後來之所以敢對外國宣戰和義和團有很大關係。因為慈禧認為義和團會幫助自己,而且會攻打洋人。
  • 義和團「滅洋」的做法,是不是八國聯軍入侵的根本原因
    現在很多人對義和團否定的比較多,覺得義和團是一個落後愚昧的組織,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最終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甚至有人認為,「庚子事變」就是義和團造成的。所以,義和團當時的行動,比八國聯軍的做法更加可惡。 那麼,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我們應該如何評價義和團運動呢?
  • 清朝末期,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有沒有對中國平民進行過屠殺?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5月28日(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清朝的武裝侵略戰爭。八國聯軍初期統帥是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起初總兵力約2萬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法軍800人、德意志帝國軍隊、俄軍4800人、日軍8000人、奧軍50人、意軍53人),後增兵到5萬人,另有50艘軍艦助攻登岸,不是網上流傳的,八國聯軍幾千人就攻進了北京城。而清軍有多少人呢?義和團10萬以上,清軍正規軍約8萬人。
  • 八國聯軍侵華原因:拳民燒教堂殺洋人,清軍攻打外國使館
    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藉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大清帝國之實。以上是教科書式的關於八國聯軍侵華的說法,但有些內容教科書是不會提及的,除了教科書提及的義和團運動,是八國聯軍侵華的導火索以外,其實,是清廷率先向11國宣戰,攻打各國公使館和領事館,才引來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
  • 聖誕節起源於八國聯軍侵華?洋節日可以不過,但歷史不能瞎編!
    隨後父親告訴我,有一條謠言在家鄉流傳甚廣,並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這張圖片在小編老家被很多人轉發,因為本人歷史知識有限,我特別查詢了一下八國聯軍侵華的具體信息。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以軍事行動侵略中國清朝;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二萬自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在廊坊受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兵敗後加大兵力一舉佔領廊坊,8月14日凌晨來到北京城外向北京發起總攻,至16日晚基本佔領北京全城。歷史時間根本對不上,生生地將八國聯軍侵華時間提前了40年,簡直是貽笑大方,圖片中的內容純屬無稽之談。
  • 1900年,八國聯軍打北京,清朝百姓為何幫著洋人搭梯子?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統治王朝,也是讓中國衰落到了極點的一個王朝,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遭受到了非常多的屈辱,並且為此籤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專家表示:他們在興高採烈地給洋人搬炮彈、搭梯子!實在是悲哀。清朝末期的時候,出現了一股反對洋人的力量,後來這股力量自稱為義和團,讓當時在中國生活的洋人感到非常的惶恐,而慈禧認為義和團可能是對抗洋人的一個重要資本,因此就暗中拉攏義和團,這讓當時的殖民者們非常的憤怒,於是就有了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一幕。
  • 日本人發出「控訴」,侵華的國家有很多,為何中國只記得日本?
    但這不是真正的原因,而選擇性忽視其他國家侵華史實,也並非因為離的遠。日本侵華戰爭已經過去70多年,但每當人們說起都難掩心中的忿恨。對日本的狠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骨子裡,就算再過70年也難以磨滅。日本人就此曾發出「控訴」,歷史已經成為過去為什麼中國人民還會如此仇視日本?這個日本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大概原因有以下幾個。
  • 平安夜和聖誕節是八國聯軍侵華的日子嗎?
    朋友圈文章還列出平安夜與聖誕節,以及狂歡夜的由來: 1860年12月24日(平安夜),八國聯軍進攻北京之夜,被八國聯軍確定為(平安夜); 1860年12月25日(聖誕節),聖誕節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用火燒毀了圓明園,這一天被八國聯軍確定為(聖誕節)。
  • 是否記得八國聯軍侵華?現在除美國和日本,都面臨了不同的危機!
    就是以鎮壓中國叛亂這種內政的事情發起的八國聯軍侵華!這場戰爭的結果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最多,流失文物和毀壞最多的一次侵華戰爭!更是有著數萬無辜百姓慘遭殺害的一場戰爭!圖片來源於網絡俗話說得好,風水輪流轉明年到我家,在中國人民覺醒後,懂得了什麼才叫真正奮起反抗,在經過很長的一段布滿荊棘的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