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3300米海拔的「鯉」躍龍門,雲從科技助力拯救青海湖瀕危物種...

2020-12-22 上觀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就在這個月,青海湖的瀕危物種裸鯉的蘊藏量突破10.04萬噸,這離不開人工智慧的一份功勞。雲從科技攜手水利部水科院、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基於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技術,對裸鯉的繁育數量及生態分布進行了科學監測。

【洄遊河道長達300公裡,科學監測難度大】

海拔3300米的青海湖中有兩寶,一是裸鯉,二是鳥。它們循環共生構築了青海湖獨特的「水-魚-鳥」生態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由於人為大量捕殺、河道萎縮、水域日益退化等影響,裸鯉的數量一直在減少,到2002年蘊藏量跌至2592噸,2004年被列為瀕危物種。


一隻棕頭鷗捕捉到裸鯉後飛離水面

每年春夏之交,裸鯉會從青海湖洄遊到淡水河產卵,溯遊越遠,魚卵孵化越久,幼魚成活率就越高。然而從布哈河到哈爾蓋河的洄遊河道長達300公裡,裸鯉要歷經河壩阻隔、支流擱淺和鳥類捕食,這也使得人們實時追蹤偷撈、科學監測的難度增大,野生守護與監管困難重重。


裸鯉回溯產卵,越過急流臺階


【可以統計任何時間點或時間段內的魚數】

2019年初,雲從科技開始探索瀕危物種保護技術,並結合實際場景調試研發,2020年投入到了對裸鯉的科學監測中。

青海湖的主要入湖河流泉吉河,其階梯狀的河道是專門為裸鯉洄遊而改造的河壩,但這也加大了「識魚」的難度。雲從科技在複雜多變、光線反射的水流環境中,中高空攝像頭捕捉河景圖像,通過視頻流的智能數據分析識別生物屬性特徵,從而追蹤裸鯉的運動軌跡,實現全方位的裸鯉監測與保護。


人工智慧識別裸鯉

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從2002年起,開始進行人工增殖放流。雲從科技通過前端智能感知技術進行魚體的精細定位,結合「跟蹤」「多邊形感興趣區域」等技術,可以統計任何時間點或時間段內,一個或者多個、規則或不規則區域中的魚數,並返回每條魚的坐標位置與移動方向等屬性,有效幫助科學探索裸鯉繁育數量及生態分布。

未來,雲從科技將以「裸鯉守護」為原點,持續拓展生態合作,提供更多的智能化瀕危物種監測、研究和保護方案。

相關焦點

  • 精準識魚、科學數魚,雲從科技用AI技術保護青海湖核心物種
    在平均海拔3300米的青海高原,人們常會說:青海湖裡有兩寶,一是湟魚(學名:青海湖裸鯉)二是鳥。其中,裸鯉更是青海湖「水-鳥-魚」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為了能更好地保護青海湖物種的多樣性,12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雲從科技攜手國家水利部水科院和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使用基於自主研發的AI技術,以多模態感知、智能化分析複雜自然環境,檢測青海湖裸鯉(湟魚)的繁育數量及生態分布,為青海湖裸鯉資源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共同守護生態未來。
  • 用AI守護3300米海拔上的聖湖精靈
    「青海湖中有兩寶,一是湟魚,二是鳥」。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泊和國際重要溼地,其4400平方公裡流域也是國際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每到候鳥遷徙季節,一幅「水—鳥—魚」生態畫卷就在這裡繪就。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能夠在3300米海拔的青海湖生存的大型野生經濟魚類只有一種,它就是湟魚。
  • 專訪水科院高級工程師:如何用AI技術保護青海湖核心物種
    在海拔3300米的青海高原上,裸鯉是青海湖「水-鳥-魚」生態鏈中的核心物種。每年5-8月的春夏之交,裸鯉從青海湖洄遊到淡水河、淡水產卵後、再回到鹹水湖內,為青海湖棲息、繁衍的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料。但裸鯉洄遊之路是一場充滿艱難險阻的生命之旅,如何幫助幫助裸鯉,保護其成長,是維持青海湖生態平衡的關鍵。
  • 海拔3000米的高山,有1種「雪蓮花」,是瀕危物種,見到別去挖!
    而墊狀植物是植物適應高山環境的典型形狀之一,在青藏高原海拔4500~5300米之間的高山區可以正常生長。據統計,高原區的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可達10000種,常見的有高山大戟、小垂頭菊、矮柳、格桑花、三色堇、白玉草、塔黃等,這些植物的生命力相當頑強,可以說比吊蘭、虎皮蘭、龜背竹、綠蘿、龍骨花、金彈子、常春藤等花卉盆栽都頑強。
  • 百度飛槳攜手IFAW上線「瀕危物種AI守護官」,為野生動物保護上了堂...
    02 「瀕危物種AI守護官」上線所幸,IFAW這樣的公益組織並不孤單。作為把控信息傳播最重要的「守門人」,網際網路巨頭們也開始自糾自查、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典型的就是百度和IFAW聯合推出全球首個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打擊野生動物製品非法貿易的平臺——「瀕危物種AI守護官」。
  • 「風景」青海湖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寧市西北部約200公裡,位於東經99°36′~100°16′之間,北緯36°32′~37°15′之間,湖面海拔3196米,四周被四座海拔3600~5000米之間的巍巍高山環繞,東面是最高海拔4877米的日月山,南面是最高海拔4681米的青海南山,西面是最高海拔3817米的橡皮山,北面是最高海拔4755米的大通山
  • 驚呆小夥伴,在白雲山驚現世界瀕危物種「玻璃魚」
    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數高山洞穴中有此類物種分布,也因此,紅點齒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9月26日,我和湖南省白雲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同志一道,來到了海拔約1300米的保靖白雲山硝洞,剛進洞就被驚呆了,就是這樣一種極為珍稀的世界瀕危物種紅點齒蟾,竟然在白雲山大量存在!
  • 兩個瀕危物種的不小心結合,竟造就了「神奇物種」
    生命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38億年之久,從最初的簡單單細胞生命,發展到今天生機勃勃,數百萬個物種蓬勃發展。但同時因為地球環境的持續性變化,很多物種因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最終只能被淘汰滅絕。還有很多是因為人類活動的持續性擴張,它們的生存空間和環境遭到破壞,最終被迫所滅絕。總之物種滅絕和新物種的出現,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上很常見。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色妖嬈的大王杜鵑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花色妖嬈的大王杜鵑我國的杜鵑花,有許多為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前面我們陸續介紹了藍果杜鵑、大樹杜鵑、雲錦杜鵑等,今天,我們給諸位介紹一種珍稀瀕危的杜鵑品種——大王杜鵑。大王杜鵑(學名:Rhododendronrex Levl.),屬於杜鵑花科、杜鵑屬、常綠杜鵑亞屬常綠小喬木。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鳥島十五年 | 守護淨土
    青海湖鳥島支隊由清華大學生命學院與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共同發起,成立於2006年,致力於保護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維護湖區生態平衡的工作。也有責任去守護這一份美好保護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維持湖區生態平衡一直是少年們的初心鳥島15年我們滿懷著熱情與期待走過了風風雨雨卻初心不改只想同保護區工作人員共同守護這一片淨土守護那可愛的精靈與動人的景色十五年來,鳥島支隊在生態方面都有哪些成果呢
  • 青海湖水不斷上漲,鹹水變淡水,青海湖中的鹹水魚會不會淡死?
    2020年1月19日新華社報導,我國內陸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水位在2019年度上漲0.56米,已經連續15年上漲,從2005年開始到2019年總共上漲了3.11米!業內專家表示,青海湖水位上漲,有利於周邊氣候溫暖溼潤,對候鳥棲息以及生態改善都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 極度瀕危!科研人員首次摸清雲南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博士 陳奕欣:據我們計數的結果,片馬這群怒江金絲猴種群呈增長趨勢,這個趨勢很明顯。科研人員介紹,怒江金絲猴目前已知有2個猴群,分別位於高黎貢山西坡的片馬轄區和東坡的魯掌轄區。怒江金絲猴:世界第五種金絲猴 屬極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010年才被首次發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物種。作為世界上第五種被命名的金絲猴,它具有怎樣的特徵呢?
  • 沒落要塞:人類破壞自然後,遭受報復,淪落為瀕危物種?
    短短幾年人口數量就驟減至原先的10%,然後被某齒輪公司製造的巨型機器拯救,自此生活在機器體內,淪為被包養的瀕危物種。齒輪公司日以繼日的和加德魯作戰,然後回來照顧人類,和這瀕危物種互動。在本番女主棗出場時,我就注意到了這片土地的荒涼,都是以前的建築廢墟,一群被包養的人類希望在這裡找到,曾經的人類遺留下的文明信息。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在我國野生不足50株的珍稀蝴蝶蘭——洛氏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在我國野生不足50株的珍稀蝴蝶蘭——洛氏蝴蝶蘭文:花木君蝴蝶蘭是享譽世界的著名觀賞花卉,在現代園藝草本花卉中佔有重要地位,被國內譽為「四大洋蘭」之一,號稱「洋蘭皇后」。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不斷進步,蝴蝶蘭園藝品種琳琅滿目,花朵越來越碩大繁多,花色色系越來越齊全。
  • 稀有物種紅豆樹——「願君莫採擷,此物已瀕危」
    珍稀物種紅豆樹——「願君莫採擷,此物已瀕危」文:花木君
  • 蘭花鑑賞|國家Ⅱ級瀕危珍稀物種——寄樹蘭
    珍稀物種——寄樹蘭文:花木君莖質地堅硬,圓柱形,長達1米,粗5毫米,節間長約2釐米,下部節上具發達而分枝的根;伸長,常下垂,有時分枝,具多數節和疏生多數二列的葉。葉二列,長圓形,長6-12釐米,寬1.5--2.5釐米,先端近截頭狀並且齧蝕狀缺刻。
  • 一年只長一兩肉的青海湟魚,被吃成瀕危物種,非法捕撈仍屢禁不止
    非法捕撈青海省野生保護動物——青海湖湟魚(也稱「裸鯉」)的王志利哭喪著臉對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檢察院第四檢察部主任洪曉光說道。非法捕撈造成生態價值損失高達9.5萬元2018年6月29日23時許,青海省青海湖水上公安局布哈河派出所、湖東派出所執法人員聯合海北州漁政執法大隊支隊執法人員在海北州青海湖哈爾蓋附近執法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王志利與其餘兩名犯罪嫌疑人非法捕撈青海湖湟魚。
  • 我說的卻是國家級珍稀瀕危物種
    我說的卻是國家級珍稀瀕危物種花木君「茜」字是個多音字,不少人給女孩子起名會用到。茜在古代指茜(qiàn)草,也有「深紅色」的意思;後來隨著外國文學的湧入,於是在翻譯外國女子名字的時候音譯用到「西」,為了表示區別,所以用「茜(xī)」代替,並無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