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高新區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12.02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22.05億元,同比增長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財政總收入6.86億元;外資進資2602萬美元,完成全年任務的52.04%;外貿出口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0%,完成全年任務的58.26%……這是一組驕人的數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績單。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今年以來,該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定不移抓招商、上項目、強產業,克服疫情、汛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各項經濟指標逆勢上揚、穩中有進,保持了園區經濟平穩增長,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突出一個「快」字 從復工復產到滿工達產
2月6日,該區接到昌河汽車配套企業勁元汽車配件公司復工復產要求,當天便組織相關部門進行現場辦公,第二天企業就復工生產,僅用一周時間就幫助昌河汽車完成1000輛微卡出口訂單任務。
一邊是疫情防控,一邊是復工復產。「自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以來,高新區迅速行動,突出一個『快』字,全力以『復』,贏得了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主動權。」該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安排部署快。牢固樹立「一盤棋」和令行禁止的思想,第一時間召開黨工委擴大會、專題會以及復工復產培訓班等,部署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動員全區廣大幹部職工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上來,全速投入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
工作落實快。及時成立了由該區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機制,採取「一個部門負責一片區域、一名縣級領導牽頭掛點、一名機關幹部負責一家企業、一企一策推動復工復產」的「四個一」工作法,有力推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
政策出臺快。及時出臺了高新區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全面復工復產16條舉措、全面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18條舉措及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若干措施,全力推動企業和項目全面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發展逐漸恢復向好態勢。
「快」字當頭,通過打出系列組合拳,高新區在我市率先實現滿工達產。
狠抓一個「實」字 抓招商上項目強後勁
夏日炎炎,該區火熱的發展勢頭令人讚嘆:一條條道路縱橫交錯,一棟棟廠房鱗次櫛比,一座座塔吊來回運轉,工地上、車間裡,到處是建設者忙碌的身影……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也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該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始終堅持以項目建設強支撐增後勁,以有效投資擴總量優結構,把「穩」的基礎打得更牢,把「進」的質量提得更高,謀實招、務實功、求實效,努力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受疫情影響,該區由「面對面招商」改為「屏對屏招商」,通過「不見面洽談」「網上簽約」等方式,實現了工作不斷檔、洽談不斷線、籤約不停頓,招商引資工作穩步推進。7月初,四川明日宇航北京分公司代表在高新區考察時碰到暴雨天氣,將他們困在低洼地帶,在該區公安、城管等部門人員營救後,敲定了一筆總投資達3000萬元的航空零部件項目,力爭年底產線完成。此外,溫德克航空發動機及通用飛機整機研製、杉杉集團智慧出行、匯竑醫療大健康產業、國儒航空潤滑油暨氟膜新材料、中法合作發動機等項目也取得較大進展。上半年,該區共接待來訪客商20餘批次,重點在談跟蹤項目45個,目前已籤約項目5個,總投資52.2億元。
在項目建設方面,該區加快科技館、梧桐雅苑安置房、第二汙水處理廠提標擴建、高新區職業教育學校項目、航空小鎮學前教育中心項目等重點項目的推進。目前梧桐雅苑安置房和科技館項目均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古城畈排澇工程完成總工程量的80%,航空小鎮學前教育中心及高新區職業教育學校初勘已完成;完成了躍華藥業北側部分山體平整復綠工程項目審計工作,一批道路工程正在抓緊推進。
與此同時,該區還強化項目保障工作。一是資金保障。該區積極搶抓國家穩投資重大機遇,爭取各級專項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等,拓寬重大項目建設資金渠道和工作經費保障。截至目前,共獲得上級專項轉移支付資金2957萬元、地方政府債券轉貸資金4.95億元。二是用地保障。對園區企業用地情況進行了全面摸排,分級分類、一企一策制定清理方案,已梳理出閒置低效用地28宗,目前已清理處置了2宗土地。同時,加快徵地拆遷和嚴厲打擊「兩違」。上半年完成徵地約947畝,徵收昌飛通航運行項目1萬餘平方米,拆除「兩違」建築123處、8686平方米。
體現一個「優」字 轉作風提效能優服務
「非常感謝高新區稅務局的同志們上門來送稅收優惠政策,我們這下改產的勁頭更足了,近200萬元的採購設備費用一次性扣除,是對我們『真金白銀』的支持,非常感謝!」江西躍華藥業有限公司財務人員章程高興地告訴記者。
像躍華藥業一樣,高新區始終把服務企業作為重點工作,在解決用工難、融資難、辦事難等方面下功夫,優服務、促發展,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營造優質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區不斷優化納稅服務工作。一方面通過微信、稅企通平臺、電話等無接觸方式向1500餘戶企業推送各類優惠政策,使納稅人更加及時準確、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減稅降稅的具體內容;另一方面,逐項落實《復工復產涉稅服務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推進「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網申率達97.93%。上半年,辦理各項減免稅3300萬元。
此外,該區還積極推進「網上辦、不見面、快遞送」服務模式,推行「一條龍」服務和「一網通辦」政策,積極幫助入園企業辦理項目報批、土地徵用、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等相關手續,能當場辦理的當場辦理,不能當場辦理的實行一次性告知服務,並將辦理結果通過郵寄方式快遞上門。同時,加快區政務服務大廳建設,啟動政務服務事項「一鏈辦理」和「一窗受理」改革。通過整合區市場監管局、區稅務局職能,開通公章雕刻、銀行開戶、水電氣開戶等代辦服務,實現「一鏈辦理」,並對現有的區級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合理的流程再造,簡化審批程序,審批時限縮短50%以上。
穩就業是「六穩」之首。該區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為企業發布信息、提供場所,幫助企業招才引智。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了5場線下招聘活動、9場網絡招聘活動,實現意向就業人數近4200人。「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既解決了老百姓的就業問題,也滿足了企業的用工需求。」該區相關負責人說,為助力企業發展,該區還全面梳理匯總各類惠企政策,編印成冊發給企業,並嚴格兌現各類政策,為江西美科、聯晟電子、景源電器等34家企業兌現穩崗補貼近66萬元,為江西美科、華意壓縮機等企業減免社保費用近300萬元,為小微企業及創業個體提供貼息扶持貸款1700餘萬元。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下一步,我們將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各項政策舉措落實落地,把高質量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確保完成今年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貢獻高新力量。」該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章作者:官龍樣 曹燕妮
責任編校:曹璇月 江 超
審 核:餘 珺
監 制:蘇小華
原標題:《化「危」為「機」 逆勢上揚》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