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骨科病,發病率逐年增加,發病趨勢也逐漸趨向年輕化。
腰椎間盤突出會導致患者腰腿疼痛,甚至導致運動功能、大小便功能、性功能發生障礙,嚴重影響生活。如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呢?這已經成為廣大患者最關心的難題。
腰椎間盤突出症在中老年群體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80%到90%的患者通過規範的保守治療,症狀都能得到緩解。
治療方法主要有兩大類:
一、保守治療
對於沒有症狀的腰椎間盤突出其實並不需要處理;有症狀第一次發作的患者,一般醫生會建議患者嘗試進行保守治療,比如通過臥床休息、帶腰託保護、藥物對症處理、牽引理療等方式改善症狀。
二、手術治療
這幾種情況下,患者必須要接受手術治療:
第一,經過保守治療3個月還是沒效果,或者是治好了又反反覆覆發作,影響到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
第二,影像上面有明顯的神經壓迫,伴有神經損害的症狀,神經損害越來越有惡化的趨勢。
第三,中央型的腰椎間盤突出,往往伴有馬尾神經的症狀。
第四,椎管狹窄甚至有一些間歇性影響。這種情況的患者通常走路走不遠,走一個幾百米必須停下來歇一下,歇了之後才可以繼續走。
馬尾神經:在脊髓圓錐以下的腰骶神經根稱為馬尾神經,馬尾由L2-5、S1-5及尾節發出的共10對神經根組成。馬尾神經是人體比較重要的一種神經。
椎管狹窄:一般分先天性(原發性)和後天性(繼發性)。按部位分為頸椎管狹窄、腰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按解剖部位可分為中央型狹窄、側隱窩狹窄、神經根孔狹窄。
不少患者聽到要做手術,第一反應都是害怕、抗拒,可是不做手術又的確又痛又難熬。
其實近年來隨著微創手術突飛猛進發展,脊柱椎間孔鏡技術已較為成熟了。在醫療界它被冠以「超微創」的頭銜。
椎間孔鏡技術利用是鏡子前端的眼睛,清楚地觀察椎管內的神經、突出的椎間盤以及增生的骨刺,然後使用特殊的手術工具將突出的椎間盤和增生的骨刺切除。
椎間孔鏡技術採用局部麻醉,具有術中出血少、傷口疼痛輕、術後恢復快等優點。
無論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初次發作還是復發,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都要嚴格遵循階梯治療的原則,具體治療方案要根據實際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