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千萬,我們為何要留住濟南百年修女樓,原址會如何建設

2020-12-15 騰訊網

6月10日12:28,2600噸重的百年修女樓歷時80分鐘,平移76米後落地新家,平移工作正式結束。修女樓搬新家後,原址將要如何建設?

在平移現場,山東三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明湖壹品項目經理袁猛告訴新時報記者,作為一座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百年修女樓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與變遷。為留住修女樓,該集團協同豐源控股斥資一千多萬元對該建築進行保護平移,並進行系統性的修繕和裝飾復原,讓老建築煥發新生,為泉城保存一段重要的歷史記憶,為片區開發、民生改善等工作建立載體。

修女樓平移後,原址將實施舊城改造,建設高品質樓盤。在歷史與現實的碰撞中,三箭始終秉持著對文化、文物的尊重,努力實現歷史文化和城市建設的交相輝映,彰顯了本土國企的責任和擔當。

作為本土國企,山東三箭集團在濟南打造了諸如泉城廣場、順河高架、濟南奧林匹克中心等眾多民生項目,而下屬的三箭地產也相繼開發了吉祥苑、銀苑、如意苑、瑞福苑、瑞景苑等城市核心地段上的品質小區,與此同時,還多次獲得廣廈獎等殊榮。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百年老建築異地重生——濟南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平移...
    百年老建築異地重生——濟南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平移保護工程啟動儀式舉行 2020-06-12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651歲城隍廟要修復!百年修女樓將平移!濟南竟有這麼多傳奇老建築!你知道幾個?
    百年修女樓將平移2019年7月,濟南再次掛牌出讓17宗地,總面積748畝。其中,歷下區供應的一宗居住、綠地混合地塊位於東關大街以南、歷山路西側,即歷山路47號,因院中的百年修女樓保護問題備受關注。此前,相關單位表示該地塊掛牌出讓後,將與土地競得人協商修女樓平移方案,初步確定平移二三十米,以減少對周邊居民區的影響。根據掛牌信息,歷山路47號院地塊出讓面積約34畝,地上最大容積率2.82,為高層住宅。
  • 127歲修女樓「行走」!視頻帶你看全程……
    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簡稱「修女樓」),位於山東濟南歷山路47號院內,是濟南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約1700平方米,總重量約2600噸。6月10日11時許,百年修女樓平移正式開始。在10列平板拖車全進入修女樓底部後,十輛大型液壓平板拖車,將由數據線串聯起來,統一由一人操控。「搬家時」,整個建築先向東平移50米,然後轉向20度,再北行26米。經過82分鐘的「移步」後,濟南修女樓正式安家歷山路與東關大街西南角,在100多年後有了新家。
  • 濟南市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遷移工程獲批覆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30日訊 日前,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濟南市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遷移工程的批覆》,同意濟南市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遷移工程。批覆要求,濟南市要加強文物法人違法問題的專項整治力度,落實文物保護主體責任,做好工程全程監管。要採取有效防護、避震措施,保證遷移工程順利實施,確保文物安全。遷移工程要與文物本體修繕工程統籌實施,避免對文物的二次幹擾。安置房地下車庫建設過程中要對文物原址地下室的基本信息進行保留標註。做好遷移工程前後資料歸檔工作。
  • 山東老宅保衛戰:濟南百年金家大院修葺一新整裝重生
    老宅保衛戰(4):民康裡:清末督軍建街多處古建今僅剩紅萬字會舊址  老宅保衛戰(5):濟南回應老建築被拆成孤島不實:損毀嚴重維修復原   老宅保衛戰(6):紅卍會舊址一院歸倆單位 前院修葺完好後院破敗不堪
  • 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在探討濟南先行區如何「北起」的話題中,老百姓熱衷於關注政府機關、科研院所、重點大學、三甲醫院等省市優質資源哪些能「先過河」,因為公共資源密集度和當地房價、生活便利性密切相關。  公開報導顯示,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北院將落戶濟南先行區,濟陽也要開建標準足球場,而最大的懸念是,未來濟南市行政中心會不會搬到濟南先行區。
  • 建設醫院「掛號+預約+共享」停車模式推進會在濟南靜態交通集團召開
    「掛號+預約+共享」停車模式推進會。濟南市衛健委、市大數據局、市交警支隊、歷下區建新街道辦事處、槐蔭區南辛街道辦事處、濟南靜態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員參會。會上,濟南靜態交通集團信息中心主任常國賓就關於建設醫院「掛號+預約+共享」停車模式的實施方案做了匯報。
  • 如何俘虜並留住十二星座,雙魚座需要浪漫,摩羯座需要空間
    在現在社會,想要追求到一個人,好像並不是太難,但是想要留住一個人的心,卻並不簡單。有的人表面上跟你在一起,但是心根本就沒在你身上,所以留住一個人的心,是非常重要的。那麼該如何做,才能俘虜並留住十二星座呢?
  • 小清河「擴容」 濟南城區防洪能力提至百年一遇
    在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濟南段,堤防被加寬加高。伴隨著河道的開挖,濟南城區防洪能力提升將迎來重大時刻。在濟青高速跨小清河橋往東,小清河兩岸正在拓挖。這是繼2007年濟南開始擴挖市區段小清河後的再次擴挖。而這一次將結束濟南城區小清河下遊的「卡脖子」歷史,使濟南城區的防洪能力真正提至百年一遇。
  • 時隔13年小清河「卡脖」段擴挖,濟南城區防洪能力提至百年一遇
    這是繼2007年濟南開始擴挖市區段小清河後,再次開挖。而這一次開挖將結束濟南城區小清河下遊的「卡脖子」歷史,使得濟南城區的防洪能力真正提至百年一遇。雖然現在小清河很少能倒灌進村子,但是每到雨季,村民也會繃緊弦。「有關部門會發預報,我們也會提前做好準備,每逢大雨的時候,都會有村幹部值班,也會提前跟村民下通知。」路洪圖說。此次小清河擴挖與去年夏天的「利奇馬」颱風不無關係。「利奇馬」颱風給濟南帶來了平均215.4毫米的降雨,濟南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庫中10座提閘洩洪,濟南市防指啟動了防汛I級(紅色)應急響應。
  • 百年四合院「重生」記
    新時報記者郭堯 攝  提起濟南老城,很多人都會想到胡同裡那些青磚灰瓦的四合院。市中區公立街就有一處四合院,建於清朝晚期,已有上百年歷史,是濟南市為數不多保存最完整的老濟南四合院,已被列為濟南市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7年前,這座四合院曾一度破敗不堪,被劃入「危房」之列。
  • MBA職場:企業如何留住好的人才
    要認同別人對企業的貢獻,認同別人應有的地位和尊嚴。沒有這些東西,要留住關鍵人才是很困難的。人家不是在向你討飯,而是在幫助你共同發展。這是一。二,企業大了再也不能想到哪做到哪,而是要有計劃和規劃,要有戰略和長遠打算。經營管理要制度化規範化,要實施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靠制度來管理,而不是靠一兩個人來說話。要認識到在大企業中,個人的絕對權威地位是下降了,團隊的作用是提升了。團隊當然就不是老闆一個人了。
  • 網紅濟南要「長紅」靠什麼 除了提升軟硬體實力,還需吸引更多人才...
    「近幾年濟南越來越有名氣,吸引了眾多國內、國際項目。網紅濟南對這座城市的發展無疑是一種帶動和提升。如何讓網紅濟南『長紅』下去,從內在方面來講,城市文明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另外,城市的硬體提升也是關鍵。」——辛安「網紅不僅代表著網絡流量、人氣,還給我們注入了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今天是我市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場,我們邀請槐蔭區委副書記、區長朱玉明,請他圍繞「擔當作為、 不負使命, 高標準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區」,介紹槐蔭區在經濟發展、項目建設、雙招雙引、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情況。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槐蔭區委常委、副區長胡民安,槐蔭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晨光,槐蔭區副區長劉惠恩,請他們回答記者的提問。
  • 濟南輕騎鈴木發布UU UY125百年紀念版
    我們始終順應時代潮流,貼合國內外市場,現已發展成為一家為全球各類人群提供生計的公司。今年的摩博會上濟南輕騎發布了UU UY百年紀念版,主要是對車子的外觀,卡鉗,減震顏色更新,輪胎升級半熱熔。其他主要參數配置並沒有任何變化,可以理解為新瓶裝舊酒,包括品控做工用料並沒有升級和改進。
  • 外遷後,鄭州那些批發市場原址就做什麼用途了?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興佳 文/圖萬客來食品城、緯三路水產市場、北建材、萬客隆家具城……鄭州這些曾經的明星市場外遷後,如今原址作何用途?它們是改為了高端商業綜合體,還是建成了住宅,抑或只是二手車商的暫時棲居地,甚或荒廢閒置?他們如何煥新改造,如何向「史」而生,是否還有機會重返商業舞臺中心?
  • 守住文化之根,留住城市之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尚書裡牌坊是我們林浦人的驕傲!福泉高速公路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為了原址保護牌坊,線路進行了調整,為我們林浦人留住了原汁原味的鄉愁!」2021年元旦期間,福州林浦的文化志願者林磊又當起了義務講解員,向遊客講述尚書裡牌坊得到原址保護的故事。林磊告訴記者,正在建設中的福泉高速公路連接線拓寬改造工程,原設計一條鋪道,需將林浦尚書裡牌坊向東北側遷移20米。項目提交福州「多規合一」平臺會商時,市文物部門明確表示:「林浦尚書裡牌坊應予以原址保護,建議調整線路。」
  • 桔子財經|濟南先行區「北起」,如何選對城市合伙人?
    一周前,濟南市組織了2020年濟南市重點項目觀摩會,四天觀摩55個重點項目,集中展現濟南在這一年中的建設成績單。12月8日,膠東五市在京舉行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此前青島當地媒體發布一系列預熱文章稱,中國經濟版圖需要膠東半島經濟圈成為南北經濟均衡發展的戰略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