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宴樂,人生兩需;安身立命,各有其道

2020-12-23 獨步所到

《需》是《周易》第五卦,卦體為坎上乾下。坎為水,乾為天,水天需。

《說文》:「需,也。」段玉裁註:「者,待也。《易·彖傳》曰:『需,須也。』『須』即『』之假借也。凡相待而成曰『需』。『須』通『』。」《說文》:「,待也。」段玉裁註:「立而待也,依《韻會》補『立而』二字。今字多作『需』作『須』,而『』廢矣。」

聖人以「需」名卦而不名「須」或「」,蓋非徒待,不是站在那裡等,亦有需求,相待而成之義。

坎水在天為雲,落地即雨。雨乃萬物之所需;物待雨降以足需求,故名之為「需」。以人事比之,衣食,功名,事業種種,皆人生之所需,人人期待擁有;互離為日,為明,互兌為悅,明於謀食之道,假以時日,可得生命之需。

《焦氏易林·乾之需》:「目瞤足動,喜如其願,舉家蒙寵。」看好發展前景,選擇一項事業,執著追求,得償所願,全家都有飯吃。

文王所系卦辭為:「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說文》:「孚,卵孚也,從爪從子。一曰信也。」「孚」為「孵」之本字,引申為信。九五剛中,坎為心,中心實而不虛,故曰「有孚」。互離為日,故曰「光」;坎為通,故曰「光亨」。

九五當位而得中,故曰「」;居正履中,所以祥。外卦坎為險,內卦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繫辭下》);九五乃乾陽入坤,坤為大川,故曰「利涉大川」。

「需」,非不進,有所待而後進;「待」,非無所施為,不妄為。《需》卦言「飲食之道」,人要生存,第一要「有孚」,誠信不欺;第二要「貞」,堅守正道。「有孚」則「光亨」,「貞」則「吉」。

孔子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論語·衛靈公》)「忠信」即「有孚」,「篤敬」即貞正。人而無信,無「光亨」之時,行而不正,無吉祥之理。「孚」「貞」二字,生存之總則。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彖傳》是孔子為卦辭作的注釋。

「需」字,舉卦名,「須」釋其義,等待的意思。上坎為陷,為險,是為「險在前」

需卦之象,前面有險,故須待。「陷」,墜入;《釋名》:「義,宜也。裁製事物,使各宜也。」乾德剛健,恆易而知險,勇於進取而不盲目冒險,不會陷入困境,故曰「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以上兩句以卦象卦德詮釋卦名和卦義。

「位乎」之「位」,居(某位置)。「位乎天位」以九五爻而言,九五居天位。陽爻居陽位為正,又在上卦中位,故曰「正中」。卦辭言「有孚,光亨,貞吉」,是因為履正得中;卦辭言「利涉大川」,是說前往會有成功。此據卦象爻位詮釋卦辭。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乾為天,坎水在天為雲。雲上於天是需卦之象。天將雨,時至則降;時未至,須待。

《說文》:「宴,安也。」君子觀需卦之象,領悟生存之道,用於現實人生;效法需卦之義,繪製人生願景,謀求生命所需,自強不息,樂天安命,以待其至。

幹寶曰:「王事未至,飲宴之日也。」王弼註:「童蒙已發,盛德光亨,飲食宴樂,其在茲乎?」孔穎達曰:「大惠將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於此之時『以飲食宴樂』。」

蓋皆以「飲食宴樂」為宴飲享樂。

然《序卦》明言:「需者,飲食之道也。」「道」乃道路,方法,途徑。飲食之道就是謀生的道路,求食的方法,生存的途徑。

豬往前拱,雞向後刨,各有各的道兒。如幹寶王弼孔穎達之說,則當言「需者,飲食宴樂之時也」。

程頤說:「君子觀雲上於天,需而為雨之象,懷其道德,安以待時,飲食以養其氣,宴樂以和其心志,居易以俟命。」

朱熹說:「但飲食宴樂,俟其自至而已。」

來知德也說:「君子事之當需者,亦不容更有所為,惟內有孚,外守正,飲食以養其氣體而已,宴樂以娛其心志而已,此外別無所作為也。」

也都解「飲食宴樂」為宴飲享樂,此外別無所為。

然君子進德修業,終日乾乾,當如是乎?飲酒作樂,豈為君子之德?恐非聖人之旨。

來知德明此,故又說:「曰飲食宴樂者,乃居易俟命涵養待時之象也,非真必飲食宴樂也。若伯夷太公需待天下之清,窮困如此,豈能飲食宴樂哉?」

言「『飲食』『宴樂』而已,此外別無所作為」,又說「非真必飲食宴樂」,其說不能自圓。

《周易折中》引谷家傑曰:「君子有為於前,而後可以待治。不然,不幾於坐廢乎!」

蓋「飲食」者,人生物質之保障,「宴樂」者,人生精神之追求。「飲食宴樂」,人生之兩需。衣食住行,安閒悅樂,皆人生之所需待。聖人言「需」言「待」,並非坐以待,而是行以待,在敏求中期待需要的滿足。

「待」是期待,心中有個夢想期待實現。人生有所待,待情,待友,待利,待樂,待功名......無人無時不有待。「需」是求索,是期待,不是坐待。

人生之事,不過柴米油鹽衣食住行利祿功名而已。《雜卦》說「需,不進也」者,險在前,不遽進,謀所以進也。

相關焦點

  • 需:人生飲食之道的形象化圖解
    「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周易》思維是一種意象思維,稱名取類,曲盡幽隱,依文解義,僅得皮相,言外之意,須以象參。《序卦》說:「需者,飲食之道也。」「道」者,人路也。
  • 樂天知命,安以待時——《需》卦解讀
    大家看它的卦德,乾「健」坎「險」,內有剛健之德,但想要濟險而不陷,光憑「剛健」是不行的,必須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與恰當的條件。這就是孟子所說的:「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孟子·公孫丑上》)下面,我們看一看《大象傳》通過這一樣種卦象,能給我們什麼樣的人生啟示: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怎麼會是「飲食宴樂」呢?
  • 易經64卦第五卦需卦詳解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需,須也」,「須」就是等待的意思。
  • 樂佚遊,樂宴樂,損矣
    古代的時候在位者打獵都有一定的時節,如果不按時間也不行。如果出入沒有節度,那麼生活將無規律,工作將無秩序,一切都將陷於混亂。不論居家處事還是飲食起居,都不能沒有次序,必須有規律。一個人的生活也必須列出時間表,作息有次序、工作有計劃。人生短短數十春秋,每天二十四個小時如果安排不好,就很容易虛度。
  • 日照高山·其道大光
    張洺貫  成萬東  張瀟  馬俊華  彭笑賢  楊彪參展學員:饒紹信、廖立安、舒  文、王  建、陸  沉、張守波、方家銳、李瑞生、莊小生、王海平、劉  勇、蘇貽正、許  鑫、郭宏忠、沈  然、林玉虎、唐中生、王金地、鄭少渠、林玉祝、李  曉、楊小詩、王褘緯、高樹晨、黃煒堅、竇若銘、林  程、林建成(學員按年齡排序)日照高山  其道大光
  • 鼠寶寶名精選:《易經》有情有義的新生兒名,一個名字帶你看遍山川...
    姓名對人有很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在人際交往中,一個好聽、獨特,同時又帶有豐富涵義的名字更容易讓人認可。一個好的漢語名字,應該響亮、抑揚頓挫、容易上口,讀起來好聽;字要好寫、易認,寫出來好看。從古至今,《易經》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都超乎想像。
  • 韓愈之原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小寒至時,吾悟其所道也
    文,張思續博愛之謂仁,行而義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雲者,合仁與義信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韓愈,《原道》。小寒至時,吾悟其所道也,冷臉,緩行,多愁。生活之所道,意為有心人,無心事。
  • 安身立命,靜心做事
    小妞建議:與其焦慮不安到胡思亂想,不如安身立命,定心做事。例如:讀書(平日總嚷著沒時間看的書籍們在招手),補習網課,整理內化知識(平日下載收藏的有用信息在呼喚),陪伴家人(全家室內Keep鍛鍊身體、玩棋牌「碼長城」活躍大腦、瀏覽往日拍過的「全家福」創造溫馨時刻),倘若小妞在這個假期用心完成以上所有事情,那2020年的春節假期將是小妞度過的最幸福充實的時光,沒有之一!
  • 紀昌蘭:「戒奢從簡」 宋代飲食風氣與節儉觀念的提倡
    神宗元豐年間,社會上已有不少人不顧謹身節用之道,「以惰為樂,以侈相驕」,日常飲食講究精緻細膩,「一人而兼數人之食,飲酒宴樂、遊蕩無度」(《宋朝諸臣奏議》卷98),奢侈浪費現象相當嚴重。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群體,以筆為器,以文為據,對此類不良飲食風氣從各個角度進行勸誡和警示,力圖使節儉飲食不僅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而且也作為一種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念根植於社會各階層的內心深處。「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宋代文人多從「儉以養德」的角度出發倡導節儉、反對奢侈。
  • 葉小文:向南懷瑾先生請益安身立命之說 | 紀念南懷瑾先生誕辰百年
    他的著述涵蓋儒、佛、道及諸子百家。尤其可貴的是,言之高下在於理,道無古今惟其時,南老做學問,總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召喚,立足科學精神,將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推進到一個新的文化層面,開拓新的學術視野。記得2005年底,我去太湖大學堂向南老請益。初次見面,卻也似曾相識,並無老幼尊卑的分隔,直言不諱,相談甚歡。南老開門見山就問,你當了十多年的國家宗教局長,對宗教有何心得?
  • 【易經】需卦——靜觀其變,伺機而動
    [3]剛健而不陷:指《需》之下卦為乾,乾有剛健之行,故曰「剛健」。《集解》引何妥曰:「坎為險也,有險於前,不可妄涉,故須待時然後動也。」 [4]其義不困窮:義,猶言「宜」。待其時而動,則不至於「困窮」致難。 [5]位乎天位:「乾為天」,九五爻居乾之上,故曰「位乎天位」。
  • 2020年12月2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命理卦象推演水天需
    原文:天翻地覆正道,水道正道元始、亨通、有利、堅持正道(水道無人為而治之道)。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如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 「情暖重陽 健康飲食」《春良味·道》舉辦重陽節特別節目
    「情暖重陽 健康飲食」《春良味·道》舉辦重陽節特別節目 2020-10-26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子「知其雄,守其雌」,是常德,是天地乾坤之道,更是人生哲理
    老子《道德經》的自然哲學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哲學文化傳承至今,以唯物的自然哲學詮釋著東方文化思想,也讓我們從中體悟出了很多深刻的人生哲理,讓我們能夠不斷的在思考中得到人生的真諦。老子《道德經》中「知其雄,守其雌」的哲學,說出了天地乾坤之道的人生哲理,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生命了的意義。
  • 老人常說「一代做官九代絕」,下半句才是真正絕句,道盡了人生苦短
    因為其背後蘊含的現實價值,這句話被尋常百姓記住,甚至代代相傳。不過,其實後半句才是真正的絕句。其道盡了人生苦短和為人處世的智慧。首先,我們還是來理解前半句"一代做官九代絕"的含義。這句話同樣是適用於古代的大環境下,道盡了人生的苦短。在古代,中國處於封建社會下,這樣的時代,財富被聚集在少部分人手中,這也就註定導致,那些富足之家,很多都是靠著剝削和壓迫,漸漸發展成萬貫家財。
  • 學習有用?學習無用?知識爆炸、信息噴湧,我們憑藉什麼安身立命
    學習有用?學習無用?知識爆炸、信息噴湧,我們憑藉什麼安身立命?我想說,唯有學習。學習大有用,人生大有為,學習能夠給我們往後餘生在世界踱步慢行的憑藉,更能夠讓我們蛻變成為更好的自己。所以學習當然是有用的,我們要弄潮書海,這樣才能受益良多。學習能夠給我們自身以充實荀況曾經說過: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學習的過程就是充實自我知識的過程。
  • 人生兩大兇德,千萬要戒掉!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 佛家常講:萬法唯心,命自我造。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有些人一生平安順遂,有些人一生卻顛沛流離,其實,人的命運好壞都在於自己。【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人生有兩大兇德,千萬要戒掉,否則容易惹禍上身!
  • 腹痛作瀉,兩協作脹,飲食不入,薛己辨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味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薛己是明代著名醫學家,其所著《外科發揮》是一部載有大量醫案的外科著作。【醫案】腹痛作瀉,兩協作脹,飲食不入,薛己辨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健脾藥太守朱陽山,因怒,腹痛作瀉,或兩脅作脹,或胸乳作痛,或寒熱往來,或小便不利,飲食不入,嘔吐痰涎,神思不清。此肝木乘脾土,用小柴胡加山梔子、炮姜、茯苓、陳皮、制黃連,一劑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