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沒少做,但福報越修越少,原因竟然是這個

2021-01-19 法華之家

點擊法華之家免費訂閱,每天18:22與您相伴!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      「法華之家,再點擊關注後設置星標⭐️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 享。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過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會去做許多的善事,諸如布施、供養、放生、施食、做義工等等。


但是,人們似乎忽視了一點:「我們一邊在積極修福的同時,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損自己的福分呢?」


也許,有人不斷修福,經常去印經,或者做其它的善事,幫助眾生聽聞聖賢教誨。可是,境遇仍不是那麼順利,有病的病不見輕,貧窮的依然貧窮,所求的皆不遂願。於是,便會埋怨上蒼不平,為何自己這麼利益他人,卻還不如那些沒行善事的人,便會對佛菩薩不滿,認為沒有照顧自己。


可是,自己積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中被折損了,自己還不知道,實在是大有人在。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是否注意過自己的心?我們所說的話、我們所做的事,是否真正去觀察到?



當看到別人升官發財的時候,特別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們的心裡是酸溜溜的?還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別人的喜悅?在為他們祝福?還是忿忿不平?或者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我們吃飯的時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時,是會生氣的倒掉,或埋怨飯做得不好呢?還是會時時去感恩種田人的辛苦,賣菜人的辛勞,或是做飯人的用心呢?


在路邊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認為他在假裝殘疾,在行騙;或給他錢的時候,自己有一種看不起他,可憐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在看到某些人行為不端,後來生了一場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這就是報應,行惡的人終究是會有惡報的。此時,會不會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幸災樂禍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還是仁厚?我們知不知道呢?可是,應該清楚,在一瞬間看到別人受災而心中大快的時候,那種幸災樂禍的念頭,已經在折損自己的福報。


不管是什麼事,起心動念都會起作用,都會折損自己的福報,不是做了才算。這樣細細算來,自己的福報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實在是可惜啊!


就像一個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裡面倒水,水卻一直在流掉。其實,惜福比造福更可貴。在惜福的時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儉。可是,在造福的時候,一味地希望能多—點,再多一點,這顆貪求的心,也許已經使自己更加地墮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積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這個福來的時候,你會享受得很快樂,因為你的心是善的。


當只是用錢財來布施,回來的也是錢財,也許你的生活依然會不太舒服,因為你看別人不順眼。可是,若能反觀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悅給別人,你所得到的就不僅僅是財富而已。


所以,要讓自己幸福一些,還要注意,不要在點點滴滴處折損自己的福作為一個學生,當看到別人的成績考得很好的時候,會不會妒忌?做同樣的生意,看到別人的顧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會不會酸酸的?


或者,離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離婚了,心裡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樣,稍有安慰。又或者,時常說一些酸寒刻薄的話來刺激別人,貶低別人來顯示自己,揭人家的短處,談別人的過失。這都是我們不夠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們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別人好。當看到人家有所得,會很不高興,看到別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受了罪,歡喜得不得了,這都有失仁愛之道,都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


而反之,若要從這些平常的細微之處來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為一切眾生,那麼,你的心是為一切眾生,你在與一切眾生結善緣。


看到別人好,我們高興,看到別人不好,我們替他們難過,並且,盡己所能地去幫助他們度過難關,哪怕與自己有過節,也義無反顧去幫助,這就是一顆仁厚之心。


有此心,就不用擔心自己沒有福報,量大福就大。若能時時長養我們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隨喜讚嘆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盡心盡力,這本身就給我們積累了大福分。


在行善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心善,時時去體諒他人。縱然是惡人,也希望他能回頭改過,而非嗔恨指責與辱罵。


當你認為自己發心是好的,是想讓他好,而去指責甚至打罵有缺點的人時,或者寫匿名信去告發或無限上綱地誹謗他人,但是自己卻認為是在挽救人家時,那不過是你自己的情緒,並非真正有利於對方向善,也會折損自己的福報。


有錢不是幸福,好多財富豐厚的人心靈並不快樂,仍舊在痛苦中。如果,自己的心惡行善,或者心善行惡,苦心積的福還不夠折損的,那也太不值了。



遇到與自己性格、想法和願力不一樣的,不強求苟同,但也不會標新立異,只是相互的尊重與關懷。這樣,您會越來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所以,時時守護自己的善心,守護自己的清靜心,守護自己的一顆愛心。先做自己的護法,保持自己不造惡,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進而再去安護身邊人的心,讓他們感受到舒服與自在。

長按指紋 >識別圖中二維碼 >添加關注

往期精選善知識

菜單處回復下面文章前

紅色數字即可接收相應文章

800:身上有這五樣東西的人最好命!

801:這樣子越學佛,越往地獄跑!

802:有這種面相的人,一定是位品德高潔的君子

803:邪淫者身上經常出現的8種現象!

804:一位道人與盲人的對話,10個人看完,9個人開悟!

805:附在衣服上的幾十個靈魂,你真的不害怕嗎?

806:我想把一個秘密告訴大家,人心能量的妙用!

807:108首佛歌,聽後別忘記收藏!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808: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請大家讓更多人看看

809:願這44首佛咒,能讓你身心安康

810: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811:雙盤腿竟有如此驚人好處!「搖山晃海功」能夠快速雙盤的方法!

812:大結局了!全國首部佛弟子自己拍的網劇《彼岸花開》第七集

813:吃齋三年,反而得了重病,做了一場夢後,後悔也來不及了

814: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是真的嗎?

815:為什麼因果報應有的當生就報,有的隔世才報呢?看看佛怎麼解釋!

816:億萬資產得絕症,豪宅內自拍:身外之物帶不走,只有業能帶走

817:若您常說這兩字,你的福氣會越來越多!

818:人死後去了哪裡?七七四十九天 他們在幹什麼?

819:震驚!一代佛學大師,生前竟道出:比風水厲害100倍的因果定律

820:黃泉路上的剩飯!看完再也不敢剩飯了!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免費結緣殊勝經書法寶

覺得不錯,請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沒有智慧,做善事越多就會越痛苦
    我們做善事時,要問問自己的發心。發心好了,做事情就會很開心,不會煩惱。發心不好,就會煩惱重重。
  • 做善事的4大「福報」,擁有任何一種,都會讓你不枉此生
    當一個人常常做善事,那麼他就一定會得到某種福報,也許這種福報並不是世俗所渴望的金錢物質,但你得相信它一定會給你驚喜。如果你經常做善事,必會得到這4大福報,擁有其中任何一種,都會讓你不枉此生。老話常說「笑一笑十年少」,開心快樂的情況下,自然會笑口常開,而笑口常開則會令人越來越美麗,越活越年輕。開心快樂是一種福氣,也是一種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狀態。其實每個人的初衷,都是想讓自己過得開心,而我們後來做的所有事情,其實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開心。
  • 因為越善良越被珍惜!越有好福報!
    因為越善良越被珍惜!越有好福報!很多人都想知道,善良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善良是我們做人的良心,更是做事情的品行!同時,善良也是我們人生中福氣的來源。人生一輩子,匆匆而過,請努力去做一個善良的人,多做一些善事,別總是想著要回報,當你主動幫助別人解難的時候,無形中你就會收穫人心!不僅如此,還能讓自己獲得一個不錯的名聲!
  • 袁了凡:做善事,得福報,做好人
    一個人要是知錯就改,就是向善事走近一步,做的善事多,積善也就豐厚,得福報。可做別人口中的好人。做善事,需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心急,越急越做不好,越做不好越急。想想一個人的人生如此之漫長,做善事也是一輩子,做壞事也是一輩子,何不做好事,積善得福報,從而做一個好人。
  • 「積德行善,自有福報」:多做這幾種善事,福報自然悄悄來
    有時候多做善事不一定馬上就有回報,但是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總是功利心太重,覺得如果不能得到些什麼,就不願去做。這樣並不是真正的善,只是一隻偽善。 有時候,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以平常心行善事,福報自然會來。"積德行善,自有福報":多做這幾種善事,福報自然悄悄來。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第一步就要發善心,有了一顆善良的心,才可以從善開始,然後堅持行善,以善結束。這也是符合種善因,得善果的因果規律。第二件事:勸人向善。當自己可以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時候,我們也要帶動他人一起行善。
  • 有一種善事是值得我們去做的!
    近年來,喜歡做善事的明星是越來越多,不管是有人批判他們是作秀也好,還是為自己積攢人氣也好,這些明星做著和普通人一樣的善事,為他們自己積攢著無窮無盡的福報,也為社會化解戾氣,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有一種善事,備受很多人的推崇,因為做這件事,確實能帶來太大的好處,這件事便是救助生命。
  • 人生在世,福報有限 避免浪費才能保住福德之水
    文:隆相大和尚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有關修福和惜福的事。修福,就是人們常說的做善事!而善事的範圍涵蓋很廣。
  •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這裡是悅讀國學。很多人學習了凡四訓後,會產生這樣的困擾:明明有些人做了好多的善事,但是並沒有增加福報,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
  • 為什麼一定要修福報?
    坊間有句說話:有錢的人越有錢;窮的人就越窮就越見鬼!首先講解一下前半句吧,如果以數理來計算,一個人帶著本錢一百萬去賭場賭錢,如果目標只想贏個一萬元的話基本上就不是什麼難事。對於這一類福報好的人總是遇到好的機緣,就好像說行善的機會也總是擺在他們的眼前。他們也因為手頭寬裕以致對錢的價值觀較看得開,說到做善事所付的金錢當然不為得失所計較,這促使他們的福報在不知不覺中也一直在增進。當然也有些好命的人因為隨著環境的誘惑而只顧吃喝玩樂導致為富不仁,當他們與生俱來的福報耗盡後以致天人五衰的從天堂掉入地獄淪落為窮人的也大有人在!
  • 做什麼都不順心,是沒有福報
    人生有多少的福報就會有多少的運氣,修行要先修福報,沒有福報,做什麼事情都會不順心,如果你發現你經常運氣不好,經常倒黴,那一定是你福報少的原因!越是沒有福報的人,越是坎坷磨難多生活中越是有福的人越是煩惱少,越是沒有福報的人越是會多磨難,坎坷多。所以想要自己福報多平時一定要多修福才行,越是不順,越是要反省自己,從自身找原因,別只是把所有的問題歸咎於外界,一切因皆是從我起,一切果個人承受。
  • 佛教:這四件善事,會招來惡果,別再做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佛為什麼會說,做這四件善事,非但無法獲得功德,還會招來惡果呢?往下看你就明白了。佛在《大般涅槃經》中說:「善男子!有四善事獲得惡果。何等為四?」一者,為勝他故,讀誦經典。二者,為利養故,受持禁戒。三者,為他屬故,而行布施。
  • 父母這樣做是在折損孩子的福報!謹慎!別再這樣做了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簡單:父母把孩子的福報提前用光了。驕縱溺愛孩子的父母,你以為在對孩子好,實則在折損孩子的福報。人的福報,實有定數古語有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微信公號:國學生活】折損孩子福報的父母看一看,以後要這麼做:趁現在,趕緊教育孩子勤儉節約,多行善事,從小惜福培福。懂得惜福,才會福澤綿長。
  • 多唸經、多做善事,急難常遠離!
    多唸經、多做善事,急難常遠離!
  • 佛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福報來得太快,並非好事
    佛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人間是苦海,煩惱無窮,佛以大慈悲大智慧在世間傳法,普度眾生,希望眾生能以此修得福報。福報能使人遠離煩惱苦厄,家世風光,財源廣進,子孫孝順,因此人人都以為得福就是好事,福報來得越快越好,因為福報來得越快,受的苦就越少。
  • 佛教:大多數人常忽略的三件善事
    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我們經常說行善積德許多人到處做好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你做到了嗎?佛說:福報深厚之人,大都愛行三件善事,很多人忽略了。佛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助別人不求回報,好的事情不斷去做,未來有一天你意想不到的好運都會隨之而來,很多事情條件成熟的時候一切才會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至於鮮花與掌聲,金錢與名利,都是這極致幸福之後的水到渠成。如果你所做的善事,是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夠有所回報,那麼,你所做的善事就是有條件的。
  • 佛教:最積陰德的十種善事,看看你做過幾種?
    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行善一定要不求回報,佛法認為,這十種善事最積陰德,看看你做過幾種?第一、廣結善緣。廣結善緣就是要與人為善,凡事都要學會推己及人,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要多結善緣,就能積累陰德。
  • 教孩子做善事,為人生建立良好的品格做好鋪墊!
    大人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吃得少,應該拿最小的。」通過故事讓孩子了解,做善事是我們的傳統美德。既了解了歷史人物,豐富了知識,又提高了做善事的意識。學習身邊善事,並鼓勵孩子的善心之舉一天,樓下有很多小孩子在玩,諾諾也參與其中。
  • 做多少善事才會見效?
    這本身沒錯,可惜你做不到啊靜若止水?你能靜多久、止多久?就算你四禪八定了,還是要出來吧,還是要坐立行走工作賺錢吧,這個時候,你的心念可能不動嗎?不管什麼人,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景,這個時候就動心思了,動心思的時候,有沒有警覺自己動的是什麼心思?無非兩種:或陰或陽行善其實就是一種修行。
  • 出現這三種「徵兆」,是佛菩薩的提醒,要趕快去積累福報!
    佛教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一個人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任何事情的發生,皆有因果,當你身上出現這三種「徵兆」時,是佛菩薩的提醒,要趕快積累福報。 一旦出現這三種徵兆,就說明你的福報已經不多了,再不去積累福報,很容易招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