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地發現兩種恐龍,意外證明恐龍時代我國跟美洲是緊密相連的

2020-12-22 科普大世界

在我國的山東省諸城市,有一個以恐龍化石為主題的國家地質公園,名字就叫山東諸城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又稱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是因為這裡曾經發掘出大量的恐龍化石。

諸城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總面積2183平方公裡,有110萬常住人口,在6500萬年前,這裡曾是多種恐龍的生活區域,古生物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諸城化石分布面積達1600平方公裡,出土化石的地方有30多處。

其中有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恐龍化石群(恐龍澗化石長廊,超2萬平方米),有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恐龍足跡群(皇龍溝恐龍足跡群,有11000多個恐龍足跡),其中臧家莊化石層疊區重疊著七層化石分布區,涵蓋著多個年代的恐龍化石,對研究恐龍的進化演變有著重要實證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認定諸城是舉世罕見的古生物地質奇觀。

目前,這裡的恐龍化石遺址中出土了巨型山東龍、諸城中國角龍、意外諸城角龍、巨型諸城暴龍、諸城坐角龍等10多個恐龍新屬種化石。

其中巨型山東龍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體形最高大的鴨嘴龍,化石於1964年8月發現於諸城呂標鄉的龍骨澗,標本顯示這種恐龍從頭到尾有15米長,站立時有8米高,口中牙齒卻很細小,有上千枚牙齒,考證認為它生存於白堊紀晚,而且與北美洲的埃德蒙頓龍很相似,說明當時北美大陸與亞洲大陸應該還是連在一起的,是不是很意外?

諸城中國角龍是一種尖角龍類,體長6~7米,頭部長約兩米,是一種和大象差不多大的食草類恐龍。意外諸城角龍則是另一種角龍,與諸城中國角龍都是由原始角龍進化出來的,當然已經是兩個不同的種類。

巨型諸城暴龍則是世界上最大的暴龍類恐龍之一,也是亞洲已發現的最大的肉食性恐龍,化石標本顯示其長約12.2米,臀部高度約3.5米,有著長腿、大腦袋、短小的前肢,和霸王龍非常相似,同屬於獸腳亞目中的食肉類恐龍,巨大的頜骨具有強大的咬合力,可以獵殺大型食草類恐龍,生活習性和霸王龍非常相似,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很可能是霸王龍的「表兄弟」,它的發現也說明了東亞和北美洲當時的陸地很可能連在一起的,太平洋在當時還並非現在的樣子,起碼東亞和北美洲之間的太平洋還是不存在的。

這些恐龍大部分生存於白堊紀晚期,距今約7500~6500萬年,是白堊紀地質事件的最典型見證,對於研究古地質、古環境和古生物進化具有重要意義。從其特徵上來看,諸城恐龍動物群與北美晚白堊世恐龍動物群最為相似,對於白堊紀晚期動物群以及地理學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因此諸城恐龍化石資源也被古生物專家譽為「世界恐龍化石寶庫」,列入首批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諸城市也因之被譽為「中國龍城」。

相關焦點

  • 「中國龍城」山東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吳書光)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諸城發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市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記者12日從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獲悉,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地質通報》近日刊登了由諸城市恐龍文化研究中心王克柏、張豔霞、陳樹清、王培業及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陳軍等撰寫的《山東諸城地區晚白堊世一新的甲龍類恐龍》一文。基於在山東諸城臧家莊化石點上白堊統王氏群中採集的一個較完整的甲龍類的右側腸骨化石,判斷其代表了一甲龍類新種,古生物專家將其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
  • 霸王龍並非最大肉食恐龍,這三種恐龍與其不相伯仲,有一種在我國
    恐龍時代是大型動物橫行地球的時代,有些食草的腕龍和梁龍類都重達30~100噸,食肉的霸王龍體重也在10噸以上,比現在的大象還要大一些,無論是在恐龍時代之前和之後,都沒有出現過如此巨大的陸生動物。霸王龍固然十分龐大,但實際上還有多種食肉恐龍體型不下於霸王龍,比如南方巨獸龍,永川龍、棘龍等。
  • 山東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原標題:山東現甲龍類恐龍新屬種 被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中國古生物專家近期在山東諸城市發現一個較完整的甲龍腸骨化石,從而建立了甲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已被正式命名為「諸城中國甲龍」,這一發現增加了諸城恐龍動物群中恐龍的多樣性。
  • 我國最大的肉食恐龍,身體長達12米,生活在山東,近親卻在北美洲
    說到肉食恐龍我們都會想到霸王龍,它是暴龍科最大的一種恐龍,其體長約11~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約4米,最高臀高可達5.2米,頭高近6米,體重7~9噸,最重可達15噸,被認為是恐龍時代肉食恐龍中的巨無霸,不過霸王龍外還有棘龍和南方巨獸龍,其體型和霸王龍類似,體型都是相當驚人的。
  • 在一座神秘島上,古生物學家意外發現了恐龍的新物種
    根據美國《sciencealert》報刊8月14號的科學報告中指出,古生物學家在考察英國的島嶼時,意外地在一座名為懷特的島嶼上面,發現了恐龍的新物種,而這一新物種之所以能夠被發現,完全是因為歷史長河遺留下來的恐龍化石,而這一發現也被古生物學家,發表在了「古生物學論文」中。
  • 又一個鐵證被發現!恐龍時代的水下霸主,棘龍當之無愧|恐龍|棘龍|化石|龍化石|恐龍時代_網易訂閱
    在恐龍時代,霸王龍是最強大的恐龍霸主,甚至可能是地球歷史上出現過的最強陸地生物。
  • 恐龍時代有沒有比霸王龍還厲害的恐龍?
    霸王龍是恐龍界的「頂級明星」,也是史上最強的食肉動物之一,因此,只要提到恐龍,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霸王龍,甚至許多人認為霸王龍是恐龍時代最強的生物。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恐龍時代比霸王龍還要強的恐龍。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霸王龍到底有多強?
  • 假如人類重返恐龍時代,人類能否馴養恐龍,與恐龍共存呢?
    假如人類重返恐龍時代,人類能否馴養恐龍,與恐龍共存呢?地球作為唯一一個孕育生命的星球,它的存在無疑就是一個奇蹟。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有400萬年的時間,人類文明是否是地球上唯一的文明,就成了科學家們爭論的問題。
  • 琥珀中發現大量恐龍羽毛,我們印象中的恐龍,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
    筆者-菲君恐龍會不會有羽毛呢?顯然,小部分人對於恐龍的印象還刻板地停留在《侏羅紀公園》等電影中,這也正常,畢竟這些科幻電影上映的時候(1993年),古生物學家還沒發現恐龍羽毛的化石呢。在二十多年前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是渾身長滿鱗片的大型動物,就連會飛的翼龍,身上也是「幹禿禿」的怪異形象,而恐龍的英語「Dinosaur」(巨大的蜥蜴)也進一步證明人們對於恐龍的猜想——恐龍的外形或者皮膚都更接近蜥蜴、鱷魚等爬行動物。
  • 恐龍時代沒有智慧出現,人類卻不同
    恐龍時代只有「暴力文明」,但是人類就不同!不知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否可以應用到所有生物中,進化論是一種科學理論,根據動物發展的歷程和發展方向找出的一種生命規律,這也是對物種起源和發展的一種科學證明。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闡述了他的進化論概念,主要分為兩個觀點: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
  • 在美國的恐龍之鄉,追溯遠古恐龍的足跡,這是恐龍愛好者的淘金地
    不必像很多傳統展館參觀時須仰頭或低頭,觀眾在同一水平高度近距離地將恐龍標本觀察地一清二楚。牆面上裝點了三角龍的頭骨模型,而地面則設計了玻璃地板,地板下陳列著一隻在猶他州發掘的鴨嘴龍的化石。
  • 2020年,重慶新「誕生」兩種恐龍,都來自這個地方!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消息,重慶去年新命名了兩種恐龍,發現的恐龍分別為普安雲陽龍(Yunyangosaurus puanensis)和普賢峨眉龍(Omeisaurus puxiani),材料均來自於新發現的重慶雲陽恐龍化石群。
  • 一生難求的發現?生活在恐龍時代的龐然大物
    但它並非恐龍……Lisowicia bojani。圖片:KAROLINA SUCHAN-OKULSKA在古生物學的課堂上,你會聽到這樣一個故事:」在2.4億年前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隨著恐龍的崛起和體型的壯大,早期哺乳動物和它們的近親都只能對其避而遠之。「但是,一篇發表於《科學》期刊上的論文給這則簡單的故事潑了一盆冷水。
  • 恐龍時代的遺留物,我國僅廣西獨有,如今多少人為之「瘋狂」
    導語:恐龍時代的遺留物,我國僅廣西獨有,如今多少人為之「瘋狂」。恐龍時代距離我們現在已經很久遠了,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想要看到當時的情景,都是可以通過科技製造出很真實的現場,但這畢竟是製造出來的,當我們的意識回到現實中來時,假的還是假的,當不了真,若不是有恐龍的活化石證明,都以為那是憑空幻想出來的一個時代。
  • 恐龍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原來東西方對恐龍的稱呼差距那麼大
    傳說中的龍既然並不存在,因此它也就跟恐龍挨不上邊。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的一大類爬行動物,有大量化石為證。它們各有自己的形象,與傳說中的龍完全不是一回事。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把龍與恐龍兩者相混淆呢?問題在恐龍的「龍」字上。話說當初發現恐龍的化石之後,科學家們經過艱辛的努力,科學家得以將之復原,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種中生代的統治動物恐龍。
  • 除了恐龍,誰還吃恐龍?
    其中蜥腳類恐龍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動物,比如著名的梁龍、迷惑龍和阿根廷龍,它們成年後體長几十米,皮糙肉厚,令一眾掠食者束手無策。如果說,誰能吃恐龍?答案可能是,其它恐龍。 然而,得益於一些罕見的化石,科學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險象環生的中生代,就存在許多直闖龍巢、大啖龍肉的屠龍者。成年恐龍很強大,但當它們處於蛋殼之中,或剛破殼而出時,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被捕食。
  • 恐龍合集:終於知道為什麼恐龍滅絕後才有了人類,太兇殘了!
    山東龍發現於山東諸城化石點。諸城化石點位於諸城市西南10千米的龍骨澗,許久以來,當地居民就在溪澗之中撿到許多的骨骼化石,他們習慣的稱為龍骨。這個地點在1963年被一個石油地質探勘隊發現後,1964至1967年間,由北京地質博物館組隊前往挖掘,總計採集到30多噸的恐龍殘骸。  腫頭龍
  • 中國百年十大恐龍——青島龍
    煙臺恐龍青島名1950年春天,古生物學家周明鎮博士指導山東大學地礦系學生在山東煙臺的萊陽呂格莊金崗口村將軍頂與金崗口進行野外地質訓練,意外發掘到恐龍骨骼與蛋化石。聽到這個消息,中國古生物奠基人楊鍾健先生在第二年與山東大學地質系合作,來到萊陽對以前發現的化石進行進一步地發掘。
  • 奇臺傅山龍——又一國產巨龍型恐龍問世
    現今全世界中生代地層廣泛分布著巨龍型類蜥腳類恐龍,從侏羅紀時期一直延續到晚白堊紀,個體差異較大,從數米到30多米,種類各種各樣,有大約90屬,是一支演化非常成功的蜥腳類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