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更是被後人譽為「詩仙」!可「詩仙」也不是一帆風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將進酒》背後的故事。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被人舉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官職為供奉翰林。
供奉翰林便是後期的翰林學士,在唐玄宗時期,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心腹,常常能夠升任宰相。
李白進宮朝見那日,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

可是,好景不長,危機也在臨近。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三載,李白被權貴陷害,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
此後,李白心中煩悶,胸中抱負難以抒發,又有奸人陷害,便決定雲遊四海。

漫漫旅途中,李白經常與友人岑勳一同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來發洩胸中的鬱積。
將(qiāng)進酒,便於此時所作!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反覆誦讀,很自然的就會被那種磅礴大氣的氣勢所震撼,這首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從這首詩能夠十分形象的表現出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又能讓人感覺到李白在政界遇到挫折後的落寞:無盡的自信,卻不及讒言之威,才情無雙,卻只能寄情於山水。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唯有金樽美酒。
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
這首詩,後人無不交口稱讚。
《唐詩解》卷上:此懷才不遇,託於酒以自放也。
《而庵說唐詩》: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幹古無雙。
盛世狂歌,只能仰望,李白詩仙之姿為後人稱道,唐詩宋詞如浩渺星辰,後人理當仔細研習。
希望看官老爺們點讚轉發評論,小編的進步少不了各位看官的批評指正,小編在此給各位看官老爺們作揖了。
最後祝大家,點讚出門見喜,轉發萬壽無疆,評論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