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也有失意之時?淺析《將進酒》背後的故事

2020-12-14 教育攻略站

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更是被後人譽為「詩仙」!可「詩仙」也不是一帆風順,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將進酒》背後的故事。

「詩仙」李白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被人舉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官職為供奉翰林。

供奉翰林便是後期的翰林學士,在唐玄宗時期,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心腹,常常能夠升任宰相。

李白進宮朝見那日,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

唐玄宗

可是,好景不長,危機也在臨近。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三載,李白被權貴陷害,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

此後,李白心中煩悶,胸中抱負難以抒發,又有奸人陷害,便決定雲遊四海。

舞臺劇中的李白形象

漫漫旅途中,李白經常與友人岑勳一同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來發洩胸中的鬱積。

將(qiāng)進酒,便於此時所作!

李白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仙」李白

反覆誦讀,很自然的就會被那種磅礴大氣的氣勢所震撼,這首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從這首詩能夠十分形象的表現出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又能讓人感覺到李白在政界遇到挫折後的落寞:無盡的自信,卻不及讒言之威,才情無雙,卻只能寄情於山水。

「詩仙」李白

時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無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間青絲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個無法挽救的悲劇,能夠解憂的唯有金樽美酒。

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壯,哀而不傷,極憤慨而又極豪放。

這首詩,後人無不交口稱讚。

《唐詩解》卷上:此懷才不遇,託於酒以自放也。

《而庵說唐詩》:太白此歌,最為豪放,才氣幹古無雙。

盛世狂歌,只能仰望,李白詩仙之姿為後人稱道,唐詩宋詞如浩渺星辰,後人理當仔細研習。

希望看官老爺們點讚轉發評論,小編的進步少不了各位看官的批評指正,小編在此給各位看官老爺們作揖了。

最後祝大家,點讚出門見喜,轉發萬壽無疆,評論手留餘香!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與詩鬼李賀的《將進酒》鑑賞,誰更勝一籌?
    李白和李賀,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鬼」,都是唐代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在詩歌歷史上,他們像彗星一般掠過長空,驚世駭俗;在詩歌王國裡,他們都是盛開的奇葩,光鮮奪目,使無數後人為之讚嘆不已。將進酒,是樂府民歌曲辭,意為勸酒歌。國人自古就有勸酒的習慣,從這個曲牌就可以看出,寫出來的必然是飲酒人狂歌縱飲的神態。
  • 夜溫《將進酒》:詩中神曲、酒中仙歌——卻是人間李白
    「詩仙」李白的飲酒詩眾多,《將進酒》便是其中才氣千古無雙的一首,這首「神作」背後,李白所展現出來的豪情和頹廢並存、積極與消極相交的矛盾,導致其意義和形象一直以來為千古讀者所爭議。在《將進酒》這一腔豪情中,又夾雜大寂寞、大愁苦、大悲傷,無疑讓我們觸摸到哪個更真實、更多維的李白,也讓我們每當美酒在杯中,就能望見生活那夾雜豪放和悲傷的複雜真相。
  • 李白的詩歌《將進酒》賞析
    一代「詩仙」李白似乎有點魏晉風流的味道,至少在審美取向上如此。晉朝人物謝安、謝靈運為李白一生傾慕,所以李白身上的魏晉餘韻也就不難理解了。魏晉風流是出世的,李白是入世的;魏晉時期社會動蕩,出世反而是守志保身的明哲之舉,李白所處的盛唐,出世才是現實人生抱負的途徑。
  • 李白版《將進酒》與李賀版《將進酒》,一個富麗堂皇一個陰氣森森
    有著「詩鬼」之稱的李賀是唐朝中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真的是一位天才級的詩人,在他短短的二十七年留下了兩百餘首詩歌,可惜天妒英才。在李賀的詩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神話的影子,他想像力豐富,所創造出來的詩句常常令人驚嘆不止。
  • 古詩詞日曆 | 李白《將進酒》
    將進酒:勸酒歌,屬樂府舊題。將(qiāng):請。青絲:喻柔軟的黑髮。一作「青雲」。成雪:一作「如雪」。會須:正應當。岑夫子:岑勳。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為李白的好友。恣(zì):縱情任意。謔(xuè):戲。言少錢:一作「言錢少」。這首詩,應該是飲酒篇中的絕唱,千古而下文人們飲酒,都會想起李白的這首《將進酒》。李白也是這樣,他內心的憂愁,無法消解,最後只能藉助於酒杯了。
  • 李白是「詩仙」嗎
    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等。今天,我們說說最有名的詩仙李白。據傳,唐天寶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42歲的李白進京,遇到賀知章,84歲的賀知章讀到李白的《將進酒》,驚為「謫仙人」。於是,請李白喝酒。歡飲過後,由於沒帶現金,只好把腰間佩帶朝廷所賜「金龜」押給店家。要知道,在唐朝須三品以上大員才有資格獲賜佩帶「金龜」。
  • 李白將進酒賞析
    作者簡介/《將進酒》[唐代詩人李白所作樂府詩] 編輯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
  • 對話名家——李白
    白居易的這首《李白墓》,為李白的一生做了最好的詮釋。人這一生,其實就是一場修行,什麼樣的人,修什麼樣的果。被後世尊稱為「詩仙」的李白的一生,猶如夜空絢爛的煙火,有無數的美好,也有許多的悲哀。唐朝的古典詩詞已經達到歷史上最為鼎盛的一個時期,那裡有風月故事,也有詩歌田園。李白就生活在這樣一個詩意的朝代。
  • 生命裡的絕唱 李白《將進酒》賞析(第一部分,綜述)
    關鍵詞:李白 供奉翰林 輔佐君王 《將進酒》 浪漫主義一、開篇大家好,今天我要賞析的是李白的《將進酒》。這首詩實在是太出名了,已經被很多人賞析過,其中不乏大家。不過他們賞他們的,我賞我的,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賞析的心境不一樣,表述的東西自然也就不一樣了。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浪漫主義詩人。
  • 古有李白的詩作《將進酒》,現在有勸人學習進取的詩歌《進言》
    唐朝詩人李白學生時代讀了不少唐詩,尤其喜愛唐朝詩人李白的佳作。記得課本上有李白的詩作《將進酒》,讀來也膾炙人口。關於裡面的吟酒作樂的內容,在筆者看來卻不敢苟同。也許筆者不喝酒,不知酒的妙處也未可知。但時至今日,筆者已屆中年。雖然忘卻了許多詩的妙處,但對《將進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卻記憶猶新。縱觀全詩,唯獨此句成名,流傳久遠。下面附上詩仙李白的《將進酒》,一起來欣賞吧。「天生我材必有用」在現今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只要相信自己,努力學習奮鬥,必然會將自己鍛造成有用之人。
  • 你不知道的「詩仙」李白
    驚豔之餘,有多少人想要一窺這位神仙哥兒的人生,聽聽他身上發生的精彩故事。不得不說,作為盛唐的靈魂人物,李白的人生實在有太多的話題點。多虧這段「詩和遠方」的浪漫歲月,才有了鬥酒詩百篇的李白,為後世留下上千首瑰麗詩篇。而就在細細品讀李白的詩作時,有人驚奇發現:咱們的詩仙李太白,竟是個凡爾賽詩人!例如李白被賜金放還後的某一天,他約了兩位好友一起借酒放歌,情緒上頭寫下了《將進酒·君不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李白代表作《將進酒》,比之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誰更勝一籌
    唐詩,是這個時代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藝術形式,唐朝留下了無數的詩歌瑰寶,誕生了無數大詩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等,他們將這個時代的風流唱和到了極致。唐詩和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珍珠,引無數人競折腰。在唐詩中,不乏一些超世之作,它們不僅驚耀了當時,甚至千年後的今天,仍然讓世人驚嘆!
  • 唐詩三百首 |《將進酒》李白
    喜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今天跟大家分享「詩仙」李白的代表作——《將進酒》(這首詩第一個字我就讀錯了,讀成了[jiāng],本來應讀作 [qiāng],將 [qiāng]〈動〉願;請求。用來表示禮貌上的尊敬,例如:將子無怒,秋以為期。——《詩·衛風》,不學習真的不行啊,越來越覺得自己好笨),「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 一生放蕩不羈的李白,不問世事,竟也有懷才不遇之感
    被世人尊稱為「詩仙」的李白向來豪爽,以放蕩不羈的形象居於人們的心中。可是這樣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竟然也會懷有傷感,看到的不僅僅是豪邁,還有那藏著內心不敢掙扎的聲音。看似瀟灑無比的李白,實則每一條路都是歷經困苦,繁華的景象背後藏著巨大的犧牲。
  • 《慶餘年》名場面:跟著小範大人學詩詞之《將進酒》
    更是讓不少人驚呼:平時不覺得詩詞之美,這一刻才覺得範閒把這些詩詞背得如此豪氣!不禁感嘆我大中華的文化瑰寶如此之多,唐宋兩朝的詩詞就佔了大半個江山!今天,大家不妨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小範大人背詩大會上第一首——《將進酒》。
  • 李白的《將進酒》有多飄逸?開篇就是平鋪作賦,杜甫驚嘆神來之筆
    離開長安不到半年,李白就在洛陽城,與「小迷弟」杜甫有了第一次會面。44歲的李白,絲毫不以年齡論高下,拉著杜甫就去喝酒。年過三十的杜甫,經歷科舉失敗後,也不似19歲初入詩壇時那般青澀了。李白與杜甫借酒消愁之時,寫下「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高適,也與他們不期而會了。
  • 詩聖是詩仙的小迷弟,想不到詩仙李白竟這樣對他?
    公元744年,四十四歲的李白和三十三歲的杜甫在洛陽相遇,二人一見如故,對酒當歌,攜手同遊。當時的李白已經早已名揚天下,而杜甫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萌新。作為晚輩的杜甫,對於李白,更有一種崇敬之情,在遇見李白之前,想必甚至將李白作為自己的偶像。杜甫對李白充滿仰慕之情,李白更是對杜甫充滿讚賞。
  • 課本中的《將進酒》被改過,寫下原文的李白,才是那個真實的李白
    一、敦煌古本「《將進酒》」——《惜罇空》《惜罇空》/《將進酒》——唐·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床頭(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雲(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罇空對月。(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玉帛(饌玉)豈(不)足貴,但願長醉不用(復)醒。古來賢聖皆死盡(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 考古發現《將進酒》原版,比教科書上狂百倍,原來你是這樣的李白
    敦煌莫高窟17號洞窟中藏有上到東漢、下到元朝的古本資料,其中宗教典籍佔大部分,世俗文獻大概佔20%,分經、史、子、集還有一些地方文獻,其中就有唐人手抄版的《將進酒》。說起《將進酒》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將進酒》的作者李白是家喻戶曉的「詩仙」,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言人,雖然李白已經去世1258年,但中國的詩壇永遠有他一席之地。
  • 《將進酒》:把自己的人生寫成詩,詩人的故事裡都是酒
    你最喜歡李白哪首詩,記得留言哦!「詩仙」李白,流傳下來的詩有一千多首,幼兒園的小朋友也能隨口背誦「床前明月光」。這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基本都在酒裡。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嘿!我有詩歌,你有酒嗎?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