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新媽 餐單隨身體變化調整

2021-01-07 太平洋親子網

  坐月子除了好好休息之外,飲食也非常重要。什麼食物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哪個階段該吃什麼,喝什麼,都是有講究的。吃對了,身體才能恢復得快,才能保證寶寶的口糧充足。另外,新媽媽們也要隨時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了解恢復情況,以便及時作出調整。產後媽媽第一個月裡的身體變化是怎樣的呢?飲食該如何合理安排呢?一起來學習吧!

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分娩當天

  新媽媽產後身體變化: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的新媽媽,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陣痛與分娩後,體力和精力都已嚴重透支,因此,在分娩當天,新媽媽的首要任務還是要儘量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

  新媽媽在產後當天除了感覺筋疲力盡外,宮縮疼痛會陣陣襲來,特別是剖宮產的媽媽感覺會更明顯。剖宮產的媽媽由於麻醉的影響,需要至少平臥6小時,而順產的媽媽則可以儘早在床邊輕微活動,並儘早排尿以防發生尿瀦留。

  只有部分媽媽會感到乳房腫脹有硬塊,而大部分新媽媽在頭一兩天裡,乳房都是軟軟的,沒有明顯的乳汁流出來,但無論是否感覺到「下奶」,都要讓寶寶「早開奶、早吸吮」。在最初的兩三天裡,寶寶僅需要很少量的乳汁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讓寶寶頻繁吸吮乳房,以促使乳汁分泌順暢。

  產後飲食要點:

  哺乳媽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營養均衡,在分娩當天,應以清淡、溫熱、易消化的稀軟食物為宜。

  剖宮產的媽媽需要禁食,等排氣後再從流食、半流食,逐步恢復到日常飲食,在胃腸功能恢復前,不要食用牛奶、豆漿、蔗糖等易脹氣食物。

  順產媽媽的產後第一餐應以溫熱、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為宜,如藕粉、蒸蛋羹、蛋花湯等;第二餐可基本恢復正常,但由於產後疲勞、胃腸功能差,仍應以清淡、稀軟、易消化食物為宜,如:掛麵、餛飩、小米粥、面片、蒸/煮雞蛋、煮爛的肉菜、糕點等。

產後第2-7天

  新媽媽產後身體變化:

  產後宮縮痛一般會持續2-3天。紅色惡露一般持續3~4天後,出血逐漸減少,轉為漿液惡露。

  乳房可出現脹痛感覺,分泌初乳,應儘量讓嬰兒多吸吮,促使乳房排空與泌乳。如果乳脹明顯,可在哺乳前溼敷、按摩,幫助疏通阻塞的腺管,避免發生乳腺炎。新媽媽在產後一周內皮膚的排洩功能都很旺盛,可排出大量汗液,屬正常現象,但應避免出汗後受風感冒。

  產後飲食要點:

  新媽媽在產後前兩三天內,不要急於喝催奶湯,因為這時候大多數媽媽的乳腺管還未完全暢通,如果乳汁分泌過多,反而會加重乳腺管的堵塞。建議新媽媽可以喝一些蛋花湯、魚湯、蔬菜湯等較為清淡的湯。

  剖宮產的媽媽在術後第二天,可以吃些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如蛋羹、爛麵條等,每天吃4~5餐,以保證充足的營養。一般到產後第3天,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了。這時大多數媽媽的乳汁分泌已經順暢,可以多補充一些營養豐富的湯水,但一定要少油、少鹽。還應注意不能讓產婦只喝湯,應當連湯帶肉一起吃下,才能補充蛋白質等更多營養。

  另外,我國民間還有讓產婦多吃雞蛋的做法,產後應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以滿足哺乳的需要,但每天最多吃2-3個雞蛋就足夠了,還應均衡攝入穀類主食、魚、禽、瘦肉、海產品、豆製品、蔬菜、水果、牛奶等多種多樣的營養物質,以滿足產婦對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的特殊需求。

產後第2周

  新媽媽產後身體變化:

  絕大多數新媽媽都已經出院回家了。產婦的子宮繼續回縮,紅色的血性惡露變成了黃色的漿液惡露。

  乳汁的分泌量比較穩定,孩子能夠正常吸吮,按需哺乳。有些媽媽因臥床休息過多、食物缺少膳食纖維、腸蠕動減弱,容易發生便秘。

  產後飲食要點:

  1.每天攝入新鮮蔬菜水果500克以上,可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促進乳汁分泌。過於生冷和寒性水果不宜多吃。

  2.每天增加熱量500千卡,其中1/5要來自優質蛋白質。

  3.每天增加蛋白質20克,相當於雞蛋150克或瘦豬肉/牛肉100克或魚/蝦110克或牛乳667克或豆腐250克。

  4.膳食鈣適宜攝入量為1200毫克,推薦每日富鈣食譜為:牛奶500毫升豆腐150克,蝦皮5克,蛋類75克,綠葉菜250克,鯽魚等其他食物100克。

  5.每日攝入充足的湯水,滿足乳汁分泌及汗液消耗。

  6.攝入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等含鐵食物,預防缺鐵性貧血。

  7.吃海產品,增加DHA、鋅、碘的攝入,促進嬰兒腦和神經發育。

  8.避免在月子裡集中攝入大量動物性食物,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過量,產後肥胖,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營養不均衡。

產後第3-4周

  新媽媽產後身體變化:

  黃色的漿液惡露已消失,轉為白色惡露,持續約3周乾淨。分娩時的傷口基本癒合,乳房因哺乳而變得充盈。

  媽媽可以做輕體力的家務勞動,但不宜久站,感到疲勞要及時休息。有些媽媽已經可以出家門簡單活動一下身體了,有利於保持輕鬆的心態。

  產後飲食要點:

  哺乳期膳食寶塔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

  (1)蔬菜類300-500g(綠葉蔬菜佔2/3)、水果類200-400g;(2)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200-300g(其中魚類、禽類、蛋類各50g);(3)奶類及奶製品300-550g、大豆類及堅果60g;(4)穀類薯類及雜豆350-450g(雜糧不少於1/5)、適量飲水;(5)油25-30g、鹽6g。

  建議新媽媽根據自身情況,在一段時間,比如幾天或一周內,能參照膳食寶塔,均衡攝入各大類食物的平均推薦量即可,並且同類食物間可以調配互換,以保證豐富的品種和良好的食慾,重要的是在產後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並長期堅持。

  另外,新媽媽應注意在月子裡,最好不要吃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較為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寶寶出現了溼疹等過敏反應,哺乳媽媽要在醫生幫助下特別細心地找出食物中可能的過敏原。

  產後媽媽要注意多休息,並保證營養均衡,這是產後身體恢復的前提。身體的恢復對媽媽來說是產後的頭等大事,不能掉以輕心,這會關係到以後的生活質量及工作狀態。

相關焦點

  • 孕媽內分泌易「出錯」 產後也勿大意
    女性孕期垂體體積增至正常135%,代表整個內分泌系統都將出現巨大的變化。  具體來說,懷孕前人體會分泌一系列激素為受孕做準備,懷孕期間為了滿足孕媽和胎兒的正常發育身體也會做出調整,產後哺乳期同樣也會有泌乳素等激素的增加來適應身體需求。
  • 這些事是產後一定要做的,少一件也不利於產婦身體恢復,不能忽視
    這幾件事情是產後一定要做的事情,少一件對身體恢復都不利,不能忽視:①產後排尿。順產的寶媽,在生完寶寶以後,醫生會監測寶媽有沒有排尿。因為生產的原因,產婦的膀胱會知覺遲鈍。尿液不及時排出,容易形成尿瀦留,對產婦身體造成傷害。產後4小時,即使產婦沒有尿意也一定要進行排尿。如果產婦出現排尿困難,長時間不排尿,就要諮詢醫生採取治療措施了。寶媽生產以後,可以適量飲水,幫助自己順利排尿。②產後排氣。
  • 生育前和生育後,寶媽身體會出現很多變化,該如何應對呢?
    一、產後女性身體上的變化1、胸部的變化判斷一個女性生理成熟的指標,就是看其胸部是否高高隆起,在發育過程中女性往往會選擇最為適合,最塑形的內衣以保證胸型的美觀。當生完孩子後,寶媽的乳房會隨著乳腺開始分泌乳汁兒變得更加豐滿。胸圍會比孕前至少增加2到3個罩杯。
  • 新媽產後多久可以運動?這個時間最佳
    懷孕前是健身達人的新媽不在少數,但聽說產後不宜過早運動,新媽只能望著牆角的運動鞋,抓著肚子上的贅肉,心痒痒。產後禁忌這麼多,那麼新媽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運動呢?運動又有什麼注意事項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生完什麼時間可以開始運動減肥?一般來講,產後6周可以開始做少量運動,剖腹產的恢復時間會更久一些。
  • 《有翡》是趙麗穎產後復出第一部戲,「寶媽」演少女一點都不違和
    孕媽一定要多放鬆心情,少食多餐,為寶寶的成長提供充足的營養。還有就是孕晚期,也很重要。產檢。孕晚期產檢會更頻繁,從一個月產檢一次,可能會變成兩周一次,甚至是一周一次。孕媽一定要堅持去醫院產檢,直到寶寶出生。
  • 「天價月子餐」吃得不如路邊攤,月子餐的正確食用方式,營養美味
    「天價月子餐」吃的不如路邊小吃攤女性在產後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來讓身體更好的恢復,越來越多的人對產後的護理更加注重,尤其是月子餐的營養,於是很多人紛紛選擇去高昂的月子中心。這些月子中心中會有專業的營養師,會根據每位寶媽的產後身體狀況及恢復和需求,準備專屬的月子餐。可是這些月子中心所準備的月子餐,並沒有做到自己對外宣傳的那般,比如月子餐都是統一的餐食,並沒有做到考慮不同寶媽的身體狀況,實現「專屬和定製」。
  • 產後月子餐第一周食譜 產後月子餐第一周食譜竅門
    產後月子餐第一周食譜所謂月子餐就是月子期間的飲食和調理,月子餐可分為普通飲食和中醫食補類。對於順產或剖腹產的孕媽媽來說,惡露淋漓不止將導致子宮各種病變,所以產後前期應以祛惡露,溫經散寒,利尿消腫,補脾益氣,養血補鐵,清熱解毒為主,儘快恢復身體,補充元氣。
  • 產後四周的月子餐解析
    ☑ 月子第一周食譜:以「排」為主  第一周是新媽媽排惡露的黃金時期,產前的水腫以及身體多餘水分也會在此時排出,體內激素水平大大下降,身體過度耗氣失血。  食補關鍵詞:高熱量  產後的第一餐飲食應首選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質食物,如糖水煮荷包蛋、衝蛋花湯等。
  • 坐月子第二周飲食|產婦產後月子餐吃什麼合適?
    坐月子期間月子餐講究所謂的「清——調——補」三個階段,根據身體的變化適時進行月子餐的調整,才能讓營養更好地被吸收,也有助於媽媽的身體康復。那麼在產後的第二周,媽媽們月子餐吃什麼更合適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奚夢瑤曝光產後「脊椎錯位」,關於產後的腰背疼痛,你了解多少?
    產後腰背痛那感覺可不是一般的酸爽。據數據統計,產後出現不同程度腰背痛的寶媽在45%~76%。換句話說,有3/4的寶媽有腰背痛的情況,近一半的寶媽產後腰背痛十分明顯。為啥寶媽們會出現產後腰背痛呢?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說說。
  • 羨慕趙麗穎產後恢復少女身材,產後恢復怎麼樣,看看胯骨就知道了
    其實不然,在寶媽懷孕期間,孕期激素刺激下,你的髖骨已經發生了變化。1)妊娠期髖骨鬆弛在孕期激素的影響下,寶媽的骨盆中恥骨聯合和骶髂關節之間的穩定性會變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鬆弛。而且是從孕期的前半個階段就開始了,在孕期的後三個月這種變化會加劇,到生產前大概會增寬5mm左右,孕媽媽很難察覺。
  • 「產後20天,我真不愛孩子」,知乎熱帖曝光2億寶媽產後狼狽
    前段時間知乎有一個熱帖,是一位年輕寶媽聲淚俱下的傾訴,產後的種種狼狽和身體上承受的痛苦折磨。 此話一出,引起無數寶媽的認同,同時也讓其他沒有經歷過分娩的人感觸良多,更多的寶媽開始傾訴自己生娃之後的狼狽生活,揭開了"母愛"光環下,2億寶媽真實的產後情況。
  • 產後女性身體出現這幾個信號,說明你確實產後修復的比較好
    每一次生育對於女性來說都是一次偉大的蛻變,那這一次蛻變能否完成的很好,這關乎著產後女性一輩子的健康,當身體出現哪些信號的時候,說明我們身體恢復得還不錯,今天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第一腹部比較平坦,沒有遊泳圈,很多女性生完孩子之後三個月之內身體就自我恢復,腹部相對來說比較平坦,沒有贅肉,腹直肌,以及那子宮等器官的恢復是比較好
  • 產後總是大把「掉頭髮」?寶媽不要慌,不妨試試這4招
    網友們紛紛感慨,「當媽不容易,產後掉發太可怕!」其實,產後掉發的情況在很多寶媽身上都有發生。有研究表明,有35-45%的寶媽都會在產後有脫髮的現象,並且,胎次發生的越多,脫髮的情況就越明顯。通常,脫髮的情況會在產後1-5個月內發生,在6-15個月內恢復正常。具體的恢復時間這和寶媽體內的激素分泌以及機體自我調節能力有關。也就是說,產後脫髮是很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
  • 奚夢瑤產後脊椎錯位,生孩子給女性身體帶來的變化,產後不能不管
    這段對話,揭示的正是生寶寶對女性身體的改變,以及伴隨著身體和氣質改變,女性的心理問題。 都說女人是十個月的女王,之後就一直是老媽子了,生完小孩後,全家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小孩身上,對產婦的照料有缺失。 其實,生完寶寶以後,對產婦的照顧也是很重要的!這關係到產婦的心理健康,和以後身體的健康。
  • 產後乳房下垂鬆弛怎麼辦?寶媽們趕緊看過來
    產後乳房下垂鬆弛怎麼辦?今天妮妮就來給寶媽們分享些比較好用的方法,趕緊看過來吧!1、佩戴胸罩產後很多女性有不良的習慣,因為要餵奶不喜歡佩戴胸罩,但這也是導致乳房下垂的直接原因。專家指出,女性胸罩有助於乳房血液循環,起到改善乳房鬆弛和下垂的現象。
  • 「產後過去20天,我真不愛孩子」,知乎熱帖曝光2億寶媽產後狼狽
    前段時間知乎有一個熱帖,是一位年輕寶媽聲淚俱下的傾訴,產後的種種狼狽和身體上承受的痛苦折磨。讓她無暇顧及孩子,甚至對孩子感到有些厭煩,這讓她發現自己的感情與想像中的母親不同"產後過去20天,我真不愛孩子!"
  • 產後抑鬱有多兇險?這絕不是「矯情」,新媽媽趕走產後抑鬱有方法
    根據我國進去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產後抑鬱的女性越來越多,這種現象是因為女性在懷孕之後體內的激素水平分泌不斷地變化,導致情緒上出現一定的波動,如果不能及時處理自己的情緒,排遣自己的壓力就很容易出現。產後抑鬱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輕則影響寶媽的心情和情緒,重則會危及到寶媽的生命,那麼當出現了產後抑鬱應該怎麼做呢?
  • 產後42天,是內臟「歸位」的黃金期,做好這5點快速恢復身材
    孕期隨著子宮的增大,孕媽的「內臟」會被擠壓,有輕微的「錯位」,而產後42天是內臟「歸位」的黃金時期,如果把握好,不僅能快速恢復身體,還能告別大肚腩,養出好身材。幫媽給大家總結了5條方法,寶媽們快來學習吧。 1、堅持母乳餵養 產後一個小時寶媽就可以給孩子餵奶了。
  • 奚夢瑤產後脊椎錯位,漲了35斤,女星也逃不過生娃對身體的損害
    二:懷孕前後的骨盆變化女性懷孕之後,伴隨著孕媽肚子的不斷增大,孕媽的腹部身體的各個部位,包括脊椎都會逐漸增加壓迫感,很多孕媽就會出現腰疼、後背痛的現象。尤其是孕後期,恥骨逐漸分離,骨盆變形,後期恢復慢,都會給孕媽的腰部造成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