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帶娃5年,才明白最該依靠的是誰?一個68歲老人的心裡話

2020-12-16 藍色憂傷談感情

導語:

老人退休以後,是自己生活好還是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好呢?許多人說養兒防老,自己晚年不依靠子女,還能依靠誰呢?

01

老人年輕時,生兒育女,培養孩子,使孩子長大成人,老人並沒有輕鬆,還要幫孩子結婚買房,很多老人還要幫孩子煮飯帶孫子。

一輩子沒有輕鬆的,想方設法為孩子減輕負擔,使孩子少受苦,寧願苦了自己,也不想苦了孩子。

他們當然也希望孩子長大,成熟懂事,在父母無能為力時,也能孝敬父母,照顧父母,而不是被孩子嫌棄甚至拋棄。

02

陳大爺已經68歲了,老伴去世後一直單獨過,已經10多年了,前幾年去兒子的城市,給他帶孩子。

每天忙忙碌碌,兒子兒媳都要工作,收拾家務,照顧孩子,煮飯洗衣這些事這是他做的,365天一天都不能休息,他有時感覺很累,也不只能忍著,硬著頭皮,去做事。

他特別希望,有一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總是沒有時間,不是忙這個,就是忙那個,兒子兒媳回家就是吃現成的,也很少幫他忙,他也不好意思喊他們,他感覺兒子兒媳上班很累,回家就應該休息了,也不想麻煩他們。

什麼都自己做,有一次,終於病倒,躺在床上,可是到這個程度,兒子兒媳還讓他先煮飯,他們還要上班呢。

我只好掙扎著爬起來,給他們做好飯,才重新躺在床上,想起老伴在世的時候,只要有一點不舒服,老伴就讓我躺著休息,她來弄,她有點難受,我同樣讓她休息,一切有我在呢,如今到了這個地步,卻無人關心,只知道叫人幹活,心裡一片悽涼。

03

思前想後,我覺得我該回去了,我確實需要找一個老伴,想想一個月退休金3000多塊錢,要給孩子補貼一半,我自己還要買藥,身體不是很好,我感覺我精神和身體非常累,躺了三天,好點了,我起來了,向兒子兒媳提出,我想回老家休息一段時間。

他們卻極力挽留說,小孩子沒人看怎麼辦,他們還要上班,無法帶孩子,我說你們已經是大人了,自己想辦法吧,我的身體實在受不了,我要休息一段時間。

他們才允許我回去了,回去一個多月,身體基本上康復了,可是,兒子又要求我過去,給他們幫忙,說要體諒他們,他們要還房貸車貸,負擔很重,請保姆請不起,一個人不掙錢了,他們生活更苦了。

權衡再三,我對兒子說,那我一個月給你寄1500,補貼你們,我實在沒辦法了,也無能為力,只能幫到這樣了。

04

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兒子兒媳上門探望,對我非常熱情,嘴巴又很甜,對我孝敬了很多,還是希望過年以後跟他們一起回去,幫他們看孩子,一個人掙錢,他們實在是捉襟見肘了,我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他們,結果兒子兒媳馬上變臉色了,住了三天就回去了。

原來,我想得挺美,老了,靠兒子養老,沒想到,他們把我當成免費的保姆,而且還倒貼錢的保姆,幫助他們是情分,不是義務。

想來想去還得靠自己,老了靠自己,誰也靠不住,兒子兒媳很想我照顧他們,幫助他們,我還想找個人照顧我,誰不想舒服輕鬆呢,我這個年紀,做很多事情都無能為力了,已經對他們仁至義盡了。

原來我不想找老伴,現在我特別想找一個老伴,兩夫妻才能真正的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讓兒子兒媳照顧確實太難了,這樣我每個月有補貼他們錢,如果有一天我沒辦法補貼他們,他們會不會來看我,問候我?如果我走不動了,他們會幫我,照顧我嗎?想想就害怕。

結語:

人老了需要子女照顧,這是天經地義,如果子女懂得感恩,當然會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

如果是自私的子女,只想得到父母的好處卻沒有想到回報,那麼讓他們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很難的,只有索取,不想付出,處處佔父母的便宜,這種子女讓他們照顧他們的父母,比登天都難。

藍色憂傷談感情。感謝您閱讀評論,點讚,轉發關注

相關焦點

  • 60歲老人心聲:在兒子家帶娃6年,一次意外,我想再找個老伴
    01、人到老年,退休了,如果剩下一個人,就會覺得歲月綿長,需要有個伴的好,尤其是男性老人,女性老人會在此時幫忙子女帶娃,考慮再找老伴的事會少些。現實生活裡,老年人再找老伴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有時同事之間還會說起自家老人再找老伴,也會很支持,覺得老人有伴的生活會相對好些。
  • 老人帶娃需要一場「得體退出」,錯過兩個關鍵時間點,對誰都無益
    可是,這些任勞任怨幫子女帶娃的老人,有沒有想過何時退出呢?帶娃十年VS帶娃四年:老人不能帶娃一輩子,要懂得退出付阿姨退休後沒幾年,便承擔起幫兒子兒媳帶娃的任務,這一帶就是十年,完全把付阿姨拴住了,一點自己的生活和空閒都沒有。
  • 67歲母親自述:在兒子家住了8年,讓我知道晚年誰才能依靠
    有的子女會孝順老人,有的子女不會,還認為老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有時候還覺得老人做的不夠好,還要給老人甩臉色。孟阿姨/67歲我退休了8年,我的老伴去世了9年,退休後,我就去了兒子家幫忙帶孩子,可是給兒子帶了8年孩子後,我才知道,晚年最能依靠的是誰?
  • 婆婆不想帶孫子,又怕兒子兒媳不養老,怎麼辦?過來人說得很現實
    每個人都知道,帶孩子不是老人的義務和責任,老人可以遵循內心的真實想法,想帶就帶,不想帶就不帶。但是很多婆婆卻有一個顧慮,如果不幫忙帶孩子,兒子和兒媳不給自己養老怎麼辦?看看這幾位婆婆怎麼說。01.沒有經濟實力,最好不要硬碰硬今年68歲的劉阿姨,別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卻是一位善良且聰明的老太太,兒子和女兒家的孩子,都是她幫忙帶大的。劉阿姨說:「我是農村人,雖然也有養老金,可跟城裡的退休老人相比,簡直天地之差,每月也就一百多塊錢,想要不依靠子女養老,根本不可能。
  • 老了才明白,家有一個孩子和兩個孩子的區別,差距讓人很無奈
    我們還是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我們小區陳大媽,今年63歲了,家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給兒子和女兒輪流帶孩子,有時候也會拿錢幫襯子女,晚年忙忙碌碌,但也很充實。而小區尚大媽,今年也是60歲出頭,只有一個獨生子,她也是給兒子帶孩子,所有積蓄也拿來幫襯兒子。等到兒子家的孩子大了,不用她帶,她還跟老伴出去旅旅遊,日子過得相當輕鬆。
  • 那些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第二個家庭看了很扎心。
    但,就有一些老人只管催生,不管帶娃。 年輕時,自己瀟灑自在,年老時,要求兒媳床前盡孝,絲毫不管小家庭的前途、事業、未來,鬧得小夫妻常因為帶孩子的問題吵架、爭論、甚至離婚。 站在道德高地,揮舞大棒很容易,臨到自己頭上恐怕就沒那麼輕鬆了吧?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2位68歲老人自述:「人到了晚年之後,錢應該放在哪裡最安全?是給兒子還是給女兒?這兩個人之間哪個最靠譜?」但其實,到了晚年之後,錢自己拿著最安全,因為,自己拿著就不用伸手問子女拿,想幹嘛就幹嘛,也不用擔心感冒生病的時候沒有錢治病。
  • 老人不幫忙帶娃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
    作者:月月好好珍惜,那個幫你帶孩子的父母吧!「65歲,我成了免費保姆。」2019年,為了幫忙照顧小外孫,65歲的李阿姨和老伴一起從湖南老家來到上海這個大都市。可不到一年,老兩口就和兒子吵翻了天。央視就曾專門拍過一部紀錄片,以「姥姥」為視角,講述了每個帶娃老人背後的心酸苦難。讓人看了,「心裡一顫」。01昀昀姥姥的一天,是從孩子「鬧騰」開始的。正值4、5歲的小男孩,往往精力旺盛,好奇心強,單單一隻玩具手錶,他都能擺弄半天。照看這樣的孩子,常常是力不從心、不得安生。
  • 老人幫忙帶娃,子女到底要不要給「工資」?網友的回答,很直接!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的年輕人結婚有了孩子後,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但是卻不給老人一分錢,給娃買東西都是老人自己出錢,但是這樣真的好嗎?那麼老人幫忙帶娃,子女到底要不要給"工資"?@網友A:付工資那就是僱傭關係,得按照僱傭標準來,以後老了要麼兒子親自伺候,需要兒媳幫忙那也得付工資,來而不往非禮也,該談感情的時候卻談錢,那就沒有感情可言了,一切都得公平才行。@網友B:我也是奶奶帶孫,孩子是家庭的事,子女們上班比較辛苦,但老人帶孩子也不輕鬆,家裡的事大家都儘量多做點,不要以為老人在家輕鬆。
  • 老人帶娃成潮流?子女光想著減壓,殊不知可能有一種潛藏危險
    關於老人是否幫著帶娃的話題一直爭論不休,有一種潛在的「危險」可能會讓父母揪心。 趙奶奶已經六十多歲了,本身和老伴兒在鄉下老家過得很舒適自在,可是兒子兒媳忙著上班,無法準時接送孩子上學,於是便請她來城裡幫著照顧。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孩子帶出去,大家都會誇孩子可愛,衣服好看,發照片也會有不少寶媽問我要衣服連結。前段時間帶孩子回家探親,那幾天爺爺奶奶抱著孩子到哪都帶著,於是就有了右邊那張,孩子灰頭土臉,又黑又「樸素」的照片。只能說,從「城市潮娃」到「農村土娃」,真就只需要一個奶奶。
  • 冬天帶娃,這4件事可別全聽老人的!老人的好意可能會害苦了孩子
    文|西紅柿媽媽 帶娃這件事,很多家庭都有老人參與。而且,多數寶媽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請教婆婆和媽媽。可惜的是,有時候老人的經驗,放到小寶貝身上卻「失靈」了,甚至是適得其反。尤其是在冬天,有些事情上,老人給出的建議,看似是在疼娃,實際卻是坑娃。
  • 62歲老人坦言:退休後在女兒家帶娃5年,深感親情比金錢更重要
    01、 親情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感情,也是最不該有私心雜念的情感,親情的無私更多是說父母對子女的愛。親情心連心,血脈相牽,是一生的牽掛。 生活裡,很多事情往往因為加入了其他元素,把最美好的情感都會給改變了味道。
  • 63歲單身女人:在兒子家生活3年才明白,金錢與情感有什麼關係
    院裡63歲的崔阿姨是個溫柔善良的單身女人。退休後,她到兒子家裡照顧孫子,感觸頗深,不禁感慨:相處了3年才明白,金錢與情感到底是什麼關係!講述人:63歲的崔阿姨01我單身好多年了,當初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
  • 有種「帶娃」叫爺爺奶奶帶娃,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就沒服過誰
    現在普遍都是老人幫忙帶娃,畢竟大多數的年輕爸媽都比較忙,而老人對孩子也是真的疼愛,所以讓老人幫忙帶娃,父母也會更加放心。不過因為育兒理念的不同,老人在帶娃方面的畫風也與父母截然不同,特別是在氣質這方面,那絕對拿捏的死死的。
  • 「上班式帶娃」流行,年輕人下班老人回家,沒婆媳矛盾大家都舒服
    不少家長因為工作忙碌沒時間,都選擇把娃丟給家裡的老人帶,尤其是在農村,留守兒童是常見的事。雖然這不僅是一個幫忙分擔年輕人壓力的好方法,也能豐富老人的晚年生活。但隨之而帶來的矛盾不容忽視。大家都知道帶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之老人年事已高,照顧活蹦亂跳的孫兒真的是難上加難。萬一孩子有個三長兩短,第一個問罪的就是老人。
  • 57歲老人公園抱頭痛哭:「娃我帶、飯我做,為啥兒媳還要趕我走」
    前幾天,有網友遇到一位57歲老人在公園抱頭痛哭,圍觀群眾問了才知道,老人這是被兒媳趕出家門了。寒風瑟瑟的冬天,老人坐在公園地上大聲痛哭:我一個人把兒子辛苦地拉扯大,如今他成家立業了,我又給他帶孫子,如今娃我帶,飯我做,我對他們盡心盡力,為啥兒媳還要趕我走?
  • 40歲該不該生2胎?願望再大,也要考慮好3個因素,不然後悔
    40歲了該不該生二胎?有粉絲朋友這麼問,可能是猶豫,也可能是條件不允許。生孩子的確是一個大工程,有的想生1個女兒,有的想生1個兒子。求子心切,願望很迫切,但先看明白這3點,看看你40歲的時候,或是40歲的你,對生孩子的想法有沒有一個思想準備?
  • 年輕人太難:老人要享受晚年不帶娃,孩子要深情陪伴,自己卻沒錢
    文/小魚樓下小王是一個2歲女娃娃的媽媽。今天上午10點多她敲門問我婆婆能不能幫她看一會孩子。她說:「阿姨,我實在是沒辦法了,就一個小時就行,我快去快回。」小王說著說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了。我婆婆是個熱心腸,哪裡看得了小王這樣。
  • 多數老人現狀堪憂,養老不能依靠人心,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好表率
    到底是什麼讓她就這樣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王阿姨搖搖頭:「現在形勢不同了,不去幫子女帶娃,人家最後都不會願意幫你養老。」」就是因為總是不樂意去給兒子兒媳帶娃,兒媳婦本來就對他頗有微詞,加上今年形勢不好,她只能出去工作,這樣一來孩子也沒人帶了,兒媳婦說了「她再不來幫忙帶娃,以後就別想有人給她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