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因為其特色的地理環境,所以有很多外面吃不到的特色小吃,隨著時代的進步,交通的發達,像什麼肥腸粉、夫妻肺片、缽缽雞、老媽兔頭如今全國各地都能吃上,那麼你吃過渣蒸籠嗎?渣蒸籠其實就是粉蒸肉,像豬五花、肥腸都可以拿來蒸,這是一道傳統名菜,川味渣蒸籠在鹹香可口之餘還有一點微辣,讓人胃口大開停不下筷子。
傳統的渣蒸籠蒸籠就很特別,有大有小,用用竹子製成,能保留肉質的原汁原味,蒸汽水也不會倒流,色香味俱全。傳統的竹蒸籠就是青皮的,用楠竹製作而成,價廉物美受到老百姓的喜愛,用它蒸出來的渣蒸籠特別好吃。渣蒸籠是一種地域性極強的特色小吃,講求潤而不膩,而在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的永清鎮,這裡的集市上的渣蒸籠味道就特別好。
永清鎮地方不大, 氣候溫和,雨水特別多,是一個很有風味的小鎮,這裡的人喜歡吃渣蒸籠,主要就是粉蒸肥腸,把洗乾淨的肥腸生蒸,沒有什麼複雜的調料,主要就是粉蒸米粉的調味,在蒸的過程中講求火候,蒸好的渣蒸籠入口脆有嚼勁,吃起來不綿實,是家喻戶曉的美食,在永清鎮街上一個小小的無名小攤,就靠著渣蒸籠成為了一張美食名牌,不僅永清人愛吃,其他四川人也專門驅車來吃,有時候吃完還要打包帶走。
這個小攤是一位四川嬢嬢在經營,應該是自己家的房子,一看就很有年代感,還是木質結構。嬢嬢就在門口賣渣蒸籠,一個大鐵鍋可以放四個小蒸籠,每個小蒸籠上面都層層疊起來一大摞,熱氣騰騰的聞著就很香,不少當地的老年人趕集的時候就愛來吃,一籠渣蒸籠一點小酒美得很。
一份渣蒸籠價格不貴,之前去的時候是四元一籠,不過因為肥腸價格的問題,不知道現在漲價了沒有。他們家的渣蒸籠裡面沒有配土豆什麼,就是純肥腸,每一塊肥腸都裹滿了蒸肉粉,是自己家做出來再調味,而不是超市裡賣的現成貨,所以米香味很重,口感很好,不是細膩的那種而是吃起來很有質感。肥腸洗得很乾淨,沒有腥味肥而不膩,吃起來有嚼勁,越吃越香,一天500份不扛賣。
這位嬢嬢有著四川女人的熱情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靠著這一個小小的攤位,養活了2個女兒供她們上大學,真是讓人佩服,也希望嬢嬢的生意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