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風飲露
哪裡越有危險,哪裡就越有機會
2003年的非典,由於大家都不敢出門,劉強東把中關村的實體店鋪搬到了線上,馬雲看到了C端購物的需求,順勢創立了淘寶。
2020年的今天,因為這次病毒大家又閉門不出,實體店空蕩蕩。
線下生意一年比一年難做,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農產品找不到市場,種養殖業一片哀嚎,但大街上依然有快遞員、外賣員在奔波。像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樣的平臺,你每天稍微晚一點都搶不到青菜。
所以,每一次大波折,都會倒下一批人,也站起來一批人。
這是歷史的鐵律。
把實體從線下轉移至線上,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教育、銀
行網銀、高速ETC、網上支付水電費,網上購賣大部份生活用品,連裝修材料都大部份可以網
購,如果現在個人還只依賴實體創業,機會將會越來越小了!那廣大的中小微企業怎麼辦呢!
我認為一部份有產品,有資源、有技術優勢的實體及個人,揪住網絡創業機會的尾巴,可能還趕
得上最後一班車。
網絡創業的優勢:
01「線上購物」對」線下購物「的加速替代。
儘管大家早就形成了線上購物的習慣,但是經歷這次疫情之後,這個習慣還會被深度發掘。
比如買菜,之前我們還是習慣去菜場,但是這次之後,很多人將習慣於在網上買菜了。
如果僅從購物方面來講,未來的購物一定絕大部分都是在線上完成的,即便是線上場景產生的交易,也會在線上進行。
就好比你去商超買東西,手機當場就可以下單,然後很快送到你家裡。
02「體驗式場景」對「傳統實體店」的加速替代。
既然購物都是在線上完成的,那麼實體店的存在價值在哪裡?
未來的實體店不再是以「銷售產品」為中心,而是以「提供體驗」為中心。
人們去實體店不是為了買東西,而是為了購買各種「體驗」。
如果實體店依然把自己當成買賣的場所,那麼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消費者的需求,已經從對產品的滿意度升級成了精神層面的滿足感。
商家需要營造出一種無與倫比的消費場景,需要構建能夠把消費者帶入到某種幻想場景的故事!
實體店只要能夠做到這點,一定大有可為!
03「線上獲客「方式對」傳統獲客「方式的加速替代。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企業才發現「線上獲客」能力的重要性。
無論是什麼類型的企業,都必須擁有一種從線上獲客的能力,傳統的獲客方式無非是電話、廣告、分銷等等。
但是這些模式的主動權越來越小,而且成本將越來越高。
線上獲客的本質,是靠內容獲客,深度一點來講是靠價值獲客。
未來各種線上平臺會越來越開放,圖文、短視頻、音頻等各種形式都有,你必須創造出有價值的內容去吸引你的客戶。
04「線上教育「對」傳統教育「的加速代替。
經歷這次疫情,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在家裡學習,傳統的學習、培訓機構必須加速轉型。
就像網際網路改變了產品的流通路徑一樣,網際網路同樣也改變了知識傳播的路徑。
以前知識傳播只能在教室才能發生的,每個老師只能面對幾十個最多上百個人授課。
而現在一個老師可以在線上跟上萬人乃至幾十萬人授課,而且這些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包括落後山區,只要有網絡就行。
這就是線上教育的核心優勢,它使優勢的教育資源平民化,而這一點恰恰是解決中國教育的核心問題。
05「線上辦公「對」傳統辦公「的加速代替。
如果疫情持續時間長,就會有大量人群習慣於在家裡辦公。
而且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大量個體都脫離了公司獨立發展,比如網紅、自由職業、自媒體等,他們都不需要傳統的辦公室。
可以預測,2020年的寫字樓租賃行情可能會差。
與此同時,各種線上辦公軟體會加速盛行,尤其是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辦公軟體,將被加速普及。
除此之外,個體使用的辦公家具也會流行,未來我們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社會越發達,人的獨立性就越強,未來有能力的人都會變成獨立的經濟體,而且人與人的協作性也會加強。
線上協同工作,是未來工作的主流。
06「免費」對「收費」的加速取代。
這次疫情,徐崢的《囧媽》突然放棄了院線,改為線上免費收看,開了中國電影業的先河,可以說是徹底顛覆了傳統電影行業的盈利模式。
這是一種必然,因為線上免費是大勢所趨。
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一定有越來越多的東西開始免費,越來越多東西的利潤開始無限接近於0,那麼商家靠什麼盈利呢?
靠收費的後移。
今後商品的利潤環節越來越後移,甚至是隱藏的。
比如《囧媽》雖然免費,但是收看的人更多了,於是廣告可以收費更多了,此外電影的衍生品可以賺錢。
07「新型醫療「對」傳統醫療「的加速代替。
這次疫情,讓我們看到了科學醫療體系的重要性。
至少在初期,從武漢傳來的消息都是關於醫療資源緊缺的。
醫療問題的核心,在於醫療資源的更加更合理的分配,在於關鍵時刻醫療資源的調度能力,在於醫療資源的協同性和共享性。
我相信,經歷這一次疫情,中國的醫療體系的改革會被加速推動,比如國家第一時間就宣布為本次病毒的確診患者免費提供治療。
那麼在接下來的醫療改革中,網際網路如何參與?民間資源如何參與?不同區域之間如何打通?需要我們在事後做一個詳細探討。
08 智慧城市對傳統城市的加速代替。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這一次疫情,武漢這個人口達到千萬級別的城市,而且是九省通衢,在春運期間被封城,確實是人類有史以來的罕見事件。
如果武漢的每一個市民的情況都被掌握,每一個人都可以被精確追蹤,每一個流出人口都可以被定位,那麼我們這次處理起來會更加井然有序,這就是智慧城市的價值。
智慧城市包括:
交通管理、物流供應鏈、應急災備、信息溯源等等,都會全面數據化,甚至具備了人工智慧的災備預測等等。
這體現整個社會的管理水平,相信經歷這一次疫情,中國在智慧城市上又會前進一步。
09「現代化治理」對「傳統治理」的加速代替。
城市是社會的一分子,有了智慧城市,就會有更加科學的治理手段,比如經歷這次疫情,我們的治理方式,也會被倒著改革。
比如信息披露的節奏。當然其中原因是複雜的,那麼我們未來會採取什麼方式更好地實施?
現代化治理,一定是以事實為依據,一切以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為第一考量。
相信這次疫情之後,各方面都會吸取經驗教訓,做好總結,並且落實下去。
10 新生活方式對舊生活方式的加速代替。
之前,我們只顧埋頭賺錢,為了錢我們犧牲健康,我們倡導996的作息,但是經過這場病毒,我們的認知發生了徹底改變。
人只有在兩種東西面前才能不把錢當回事:
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自由,而現在這兩種挑戰同時擺在我們面前。
大家終於發現,免疫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
身心健康,將是未來檢驗一個人價值的關鍵指標,我們或許從此懂得如何生活了。
以上就是10大變化,它們會加速到來!機遇都在拐點。
從今天起致力於用自己的經驗和所學幫助中小微企業從線下轉移至線上,發文共勉!(註:章節部份內容引自洞見 水木然)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餐風飲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