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業務轉移至線上後,「蘋果稅」隨之而來

2020-12-23 36kr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受疫情影響,Airbnb自2016年推出線下「體驗」活動以來,首次將活動從線下轉移至線上,但蘋果卻對此索求最高30%的佣金。無獨有偶,面臨類似索求的,還有網絡健身課程訂閱平臺ClassPass。本文原標題是Their Businesses Went Virtual. Then Apple Wanted a Cut,Jack Nicas和David McCabe兩位作者在文章中介紹了這一事件背後的故事。

圖片來源:James Estrin/The New York Times

ClassPass是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一家O2O健身課程訂閱平臺,用戶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直接預訂當地健身房的健身課程。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過後,美國各地的健身房紛紛關停。於是,ClassPass只好將業務方向轉移至線上虛擬課程。

然而,ClassPass卻因此收到了來自蘋果的一條令人憂慮的消息。據ClassPass內部一位人士透露,由於其在iPhone應用上銷售的課程屬於線上虛擬課程,因此蘋果表示有權徵收30%的佣金。而在這之前,ClassPass並未向蘋果支付過任何佣金。由於擔心惹惱蘋果方面,這位人士要求匿名。

蘋果方面則表示,他們只不過是在執行一項已有十年歷史的規定罷了。

ClassPass並非唯一遭蘋果索取「蘋果稅」的公司。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自2016年就在線下推出「Experience」體驗活動的Airbnb,因疫情因素也不得不轉向「線上體驗」,在線提供虛擬烹飪課程、冥想課程和變裝皇后主題體驗活動過後,也遭到蘋果類似的索求。

據三名知情人士透露,Airbnb就蘋果的索求與眾議院立法相關的機構展開了討論,後者也展開了針對蘋果的調查,了解其到底是如何控制應用商店App Store的。由於相關內容涉及私人談話,這些人士也要求匿名。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相關立法者認為,蘋果針對Airbnb和ClassPass索取「蘋果稅」的做法,應納入目前仍未結案的針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作為調查的一部分內容。

美國當地時間上周三(7月29日),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出席了美國國會聽證會接受監管機構的「拷問」。一同出席這場聽證會的,還有亞馬遜、Facebook以及谷歌等其他三大科技巨頭公司的執行長。

蘋果與規模相對較小的公司之間的爭議表明,受疫情影響下,隨著大家的生活都從線下轉移至線上過後,這些科技巨頭公司的控制權越來越大。縱觀經濟社會的各行各業,其他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但這些科技巨頭公司卻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夯實了自己的業務基礎,也因此賺了不少錢。

隨著數以百萬計的人士都開啟了在家辦公模式,亞馬遜和谷歌在線雲空間服務相關產品的銷量也大增。今年第一季度,亞馬遜和谷歌的雲服務產品營收都實現了增長。Facebook以及谷歌旗下的YouTube等原本流量就極其大的平臺,也由於大家無法當面社交,其流量更是進一步猛增。

此外,蘋果在線服務業務的營收也實現了增長,其中大部分來自於App Store。蘋果Mac、iPad以及iPhone等產品也成為了更加重要的工具。

據ClassPass那位內部人士稱,由於健身房被迫關停,ClassPass不再對用戶預訂虛擬健身課程收取佣金,其在平臺上的銷售額將百分百支付給健身房。這即意味著,蘋果索取的「蘋果稅」,實際上的支付人是ClassPass平臺上數百家苦苦掙扎的獨立健身房、瑜伽館以及拳擊館等健身機構。

圖片來源:ClassPass

但蘋果卻表示,就Airbnb和ClassPass這兩個案例,他們並沒有試圖去創造營收(雖然這的確是事實),而是在執行一項自2010年發布App Store審核指南以來一直都在實施的規定罷了。

蘋果還表示,如果免除Airbnb和ClassPass的佣金,這對其他眾多一直以來都在支付佣金的應用程式開發者而言,是極其不公平的。由於疫情因素,蘋果已經為ClassPass保留了一定的寬限期,要求其在年底前必須遵守該規定。而對於Airbnb,目前還在進一步協商之中。

「為了確保每一位開發者都能創造並拓展成功的業務,蘋果一直以來始終保持著明確、一致、並且人人平等的指導方針。」

據ClassPass那位內部人士透露,實際上ClassPass被要求必須在一個月之內就遵守該規定。據蘋果稱,由於蘋果方面索求佣金,ClassPass隨後暫停了在其iPhone應用上提供虛擬健身課程預訂的功能。對此,與其合作的健身機構在平臺上投放的廣告也相比之前更少了。

2016年,Airbnb推出了一項全新「體驗」業務,在旅行目的地為旅行者提供面對面的「體驗」服務,比如導遊服務、串吧活動以及當地烹飪課程等等。

今年4月初,由於疫情因素迫使平臺用戶紛紛取消其行程,Airbnb的業務也因此受到了重創。於是,Airbnb開始在線上推出類似的虛擬體驗活動,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其業務拓展至更受用戶青睞的領域,比如邀請名廚參與烹飪課程的教學,或者讓奧運會運動員開設訓練課程等等。

4月末,蘋果就通知Airbnb,由於線上體驗活動都是通過Airbnb的iPhone應用程式直接銷售的,Airbnb必須向蘋果支付佣金。

蘋果稱,其相信Airbnb一直都有意在線上提供虛擬體驗活動,並不是因為受疫情影響才選擇這麼做。因此,即便疫情結束過後,其認為Airbnb仍會繼續經營該業務。蘋果還指出,雖然Airbnb通過其iPhone應用程式建立起了數十億美元的業務,但其從來沒向蘋果支付任何費用。

Airbnb提供的線上咖啡課程。圖片來源:Airbnb

目前,Airbnb仍然在與蘋果進一步協商之中。今年6月,Airbnb執行長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稱,其線上「體驗」業務是Airbnb「有史以來增長最迅速的產品」,就單單是這一項服務已經獲得了100萬美元的營收。

蘋果表示,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其可能會將Airbnb的應用程式從App Store中移除。

許多公司和應用程式開發者都抱怨稱,蘋果強迫所有在App Store上架的產品支付高額的佣金,以此向大約9億iPhone用戶提供相應產品或服務。據蘋果透露,App Store每周有來自175個國家超過5億人次的訪問量。

數月以來,美國司法部的經濟學家和律師都在與App Store相關的公司和應用程式開發者舉行會議,這也是司法部針對蘋果展開反壟斷調查工作的一部分內容。

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Spotify和另一家不願透露名稱的大公司都表示,他們最近跟幾個州的總檢察長就這個問題展開了對話。

與Spotify不同的是,Airbnb和ClassPass並沒有提供與任一蘋果數字產品直接競爭的服務。

許多公司都抱怨稱,他們還受到其所謂的「蘋果反覆無常地執行各種規定」的影響,並直接導致其應用程式從App Store中下架,此舉相當於直接扼殺了其部分業務。

如果蘋果從App Store中移除某個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開發者就無法獲取新的用戶,也無法更新用戶手機上已經安裝的應用程式,最終導致這些應用程式「爛尾」。

據蘋果前不久公開的一項研究顯示,只有一小部分iPhone應用程式需要向蘋果支付佣金,佣金比例也與其他應用平臺收取標準相當。例如,對於Airbnb而言,其「體驗」服務所獲得的營收,蘋果佣金比例為20%。

瑞士加密郵箱服務商ProtonMail提供的服務,是蘋果自身郵箱服務的有力競爭者之一。其執行長安迪·嚴(Andy Yen)說,「如今,如果你的產品沒有在App Store上架,那你就相當於沒有線上業務,你也就無法開展業務。因此,蘋果就像是每家公司都無法避免的『看門人』一樣,如果要突破這一道門,就必須認可並接受其佣金政策,將營收的30%『貢獻』給蘋果。」

安迪·嚴說,自2017年以來,其公司就一直在和蘋果就佣金問題展開爭論。有時候,蘋果還會人為地對iPhone設備上的ProtonMail應用設限。

為了應對蘋果30%的佣金政策,ProtonMail只好針對其iPhone訂閱用戶加收30%的服務費。但在其官方網站上,訂閱費仍然保持原價。畢竟,這並不受蘋果的任何限制。

「我們唯一能接受蘋果佣金的應對方法,就是把這部分佣金直接轉嫁給用戶。」安迪·嚴說。

不過,當ProtonMail嘗試告知其iPhone用戶,在其官方網站上訂閱其產品,價格將更便宜過後,此舉直接遭到了蘋果對其應用程式的限制。隨後,其進一步解釋稱,在iPhone上支付的訂閱費中的30%,直接作為佣金支付給了蘋果過後,其再次遭到了蘋果對其應用程式的限制。

「除非信息有誤,否則這些信息就不該隱藏起來,而應該對外公開。」安迪·嚴說。

對此,蘋果回應稱,按照規定,某些應用程式必須使用蘋果的支付系統,並且禁止開發者引導用戶去其他地方購買產品或服務。

譯者:俊一


相關焦點

  • 耐克公司CEO發布裁員預警,轉移資源發力直營和線上業務
    美國當地時間6月25日美股盤後,耐克集團發布2020財年第四季度業績。由於疫情重挫實體零售業,第四財季,耐克全球營收同比下降38%至63億美元,低於彭博社彙編的73.8億美元平均預期。季度淨虧損7.9億美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為9.9億美元。
  • 「蘋果稅」直接砍半 有何寓意?
    一直以來,「蘋果稅」都存在著非常大的爭議。主要的原因是上線在App Store裡的APP都要被蘋果抽成30%,這讓很多開發APP的公司對其詬病不已。   畢竟光是手機業務帶來的利潤還是讓蘋果不夠滿足,因為製造一臺手機需要
  • 暫時取消App 30% 「蘋果稅」 Facebook仍不滿意
    蘋果終於在備受外界詬病的應用商店「蘋果稅」問題上做出讓步,但獲益者Facebook似乎還不滿意。美東時間25日周五,Facebook表示,蘋果已經同意,允許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被迫通過Facebook App在線上開展付費活動的小企業,無需支付30%的蘋果App Store交易收入抽成,對這種蘋果稅的豁免期為三個月。
  • 勞動維權專題─業務外包,能將與員工勞動關係轉移至外包公司嗎?
    1合肥XX有限責任系空調產品配套生產企業,老王在這家企業上班已是第五年了,所從事的工作是車間產品周轉搬運等,企業為了減少開支,降低成本,今年春節後上班,就將這些外包給了一家搬運公司進行,要求相關崗位員工於3月31日前將勞動關係轉移至外包公司,並告知願意去的按期辦理手續,不願意去的就自己離職不用回單位上班
  • 「蘋果稅」減少到15%,巨頭終於退步了,小公司的勝利
    說起「蘋果稅」,大家或許不是特別清楚,因為這個收費和我們各人幾乎沒有什麼關係,簡單來說就是蘋果公司要對所有在蘋果手機內購買的虛擬產品,都要收取30%的佣金。假如我的軟體價值10美元,每有一個消費者購買了我的軟體,我就要向蘋果支付3美元。
  • 效仿「蘋果稅」 谷歌頂風抽成30%
    因為30%的「蘋果稅」被群起而攻之,蘋果剛剛選擇暫時讓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谷歌突然入局,加入了徵收「買路錢」的隊伍。應用開發商仿佛被「自己人」捅了一刀,「蘋果稅」尚未完全解決,「安卓稅」卻已在路上。這意味著,此前的應用者聯盟所做的努力很可能付諸東流,而30%的抽成卻可能成為常態化。谷歌的壟斷「黑帳本」上,也可能又多了一筆。
  • 從Epic起訴講起,為什麼軟體公司都要圍剿「蘋果稅」
    「蘋果稅」再度成為眾矢之的。蘋果、谷歌旗下應用商店平臺對開發者30%的抽傭規則正面臨法律、監管和輿論的多重挑戰。人氣遊戲《堡壘之夜》製造商Epic Games對蘋果和谷歌發起的訴訟,將蘋果和谷歌的抽傭規則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也引來眾多知名科技公司和民眾的支持。現在,針對蘋果應用商店規則的「圍剿」仍在繼續。
  • 「對在線醫療抽『蘋果稅』」 罔顧社會利益
    俗稱為「蘋果稅」的蘋果商店服務費延展到在線醫療平臺。近日,多家在線醫療平臺收到蘋果公司要求,應用內購買需要使用IAP(InAppPurchase應用內購買)服務,並繳納30%的交易所得。截至目前,多家在線醫療平臺已經無法更新App。
  • 【IPO價值觀】Insta360 影石:業務重心轉移,線下銷售佔比持續萎縮...
    根據招股書顯示,影石創新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2017至2019年三年間其營收就增長了近四倍,淨利潤增幅更超出九倍,毛利率也在同行中處於領先水平。但在營收逐年暴增的背後,其也存在業務重心轉移、前五大客戶頻繁變動、境外和線下銷售佔比下滑,以及研發費用率逐年下降的現象。
  • 針對機頂盒視頻內容商 "蘋果稅"從30%減至15%
    蘋果依託AppStore,構建了一個「花園圍牆」的封閉生態系統,任何服務商都需要繳納30%的「蘋果稅」(蘋果需要提取三成的業務收入)。不過,在AppleTV機頂盒上,蘋果開始有所變通,面向Netflix、Hulu等服務商,僅收取15%的提成。此舉可能旨在吸引更多的高品質視頻內容和電視頻道進駐。在蘋果軟體商店中,用戶下載軟體的收入,以及後續通過軟體購買服務的費用,蘋果均要分成三成。這一分成比例被業界人士批評太高。
  • 美邦服飾:積極調整銷售渠道 線上業務佔比升至30%
    社交新零售增長超5倍,存貨明顯改善  疫情爆發後,美邦的線下零售受到較大衝擊。首先是短期內經營活動受到管制,疫情得到緩解後,線下店鋪的人流量一時間難以恢復到之前的水準,根據其店鋪人流量追蹤設備,美邦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門店上半年人均客流量減少30%至50%,零售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較大。而電商渠道收入同比持平。
  • Telegram CEO炮轟蘋果 蘋果稅再惹爭議
    同一天,Telegram CEO Durov也藉機發文抨擊App Store的蘋果稅,引起了很多共鳴。  以下是由TG極客翻譯的Durov全文:  希望大家喜歡最新的Telegram更新,這是我們今年的第8次重大更新。這個新版本的Telegram本來可以在幾天前就可以給你使用,但它沒有,因為蘋果公司想控制世界上每一個移動應用。
  • 蘋果稅又成「被告」:日本樂天在歐盟指控蘋果用壟斷行為打擊對手
    據英國一家權威媒體日前報導,號稱「日本亞馬遜」的綜合網際網路服務商樂天公司在今年三月份向歐盟委員會提交了投訴。樂天的投訴焦點之一是蘋果公司的數字圖書業務。騰訊科技訊 美國政府多個機構對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包括了蘋果公司,外界指控蘋果商店存在諸多不公平競爭行為,尤其是三成佣金的「蘋果稅」。
  • 19家公司一季報業績預喜 「宅」經濟及線上業務崛起
    原標題:19家公司一季報業績預喜 □本報記者 董添 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4日,26家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19家公司預喜,整體表現不俗。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受疫情影響不一。受益於「宅」經濟及線上業務崛起,部分公司業績大幅增長。
  • 疫情過後,線下生意將加速轉移至線上
    把實體從線下轉移至線上,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教育、銀行網銀、高速ETC、網上支付水電費,網上購賣大部份生活用品,連裝修材料都大部份可以網購,如果現在個人還只依賴實體創業,機會將會越來越小了!那廣大的中小微企業怎麼辦呢!
  • 因拒交30%蘋果稅,蘋果威脅下架「Hey」,歐盟啟動反壟斷調查
    相信大家對「蘋果稅」都早有耳聞。蘋果堅持對iOS系統中的付費收入,抽取30%提成的行為,之間因強制執行在微信付費閱讀中,還引發了騰訊的不滿。近期又有一款名叫「Hey」的APP因蘋果稅問題,和蘋果公司發生了正面衝突。
  • 湯姆貓IP線上線下業務發展良好 金科文化預計2020年度盈利7億元至8...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文婧 見習記者 杜卓蔓2021年1月7日晚間,金科文化發布2020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0000萬元至80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據金科文化公告,2020年度圍繞「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公司線上、線下業務發展狀況良好。公開資料顯示,金科文化主營業務為圍繞「會說話的湯姆貓家族」IP,線上推進移動應用、動漫影視,線下布局IP衍生品與授權業務、主題樂園等連鎖業態,打造全棲IP生態運營商。
  • 蘋果辯解三成蘋果稅降低開發者負擔,業內要求降到個位數
    蘋果嚴格控制著軟體商店,這是其年收入463億美元的網際網路服務業務的核心。開發者批評蘋果對軟體商店的軟體購買和應用內消費收取15%到30%的佣金,禁止開發商通過外部的渠道來註冊用戶,同樣引發爭議的是一些開發者認為不透明和不可預測的應用審查過程。 但蘋果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兼軟體商店執行長菲利普·席勒(Philip W.
  • 新開局新徵程|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可線上辦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史傳芝)今年起,參保人員在自治區行政區域範圍內流動就業的、跨省間流動的,辦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業務將不用再跑趟,可「線上辦」「掌上辦」,業務辦理時限也將縮短。1月6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為加快推進自治區企業職工、機關事業與企業職工、城鄉居民與城鎮職工之間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實現「全程網辦」和「跨省通辦」,結合我區社會保險經辦系統數位化轉型升級和社保經辦信息系統三版上線運行推進計劃,對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業務經辦工作進行了安排。
  • 經紀業務線上替代率較高 券商助力A股節後成交額創新高
    公司不僅因延工承壓,交通和辦公條件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為避免人員交叉感染,公司暫停了湖北省內23家營業部、省外18家營業部的現場交易和服務,但因公司經紀業務目前網上受理率較高,除監管指定需要臨櫃的業務外多數都能實現非現場辦理,公司積極面向投資者宣傳非線下交易及業務辦理,疫情對公司經紀業務的衝擊較為有限。多項臨櫃高頻、核心授理業務都可通過APP線上辦理,替代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