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GT跑車,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賓利歐陸、法拉利F12等這些歐洲豪華品牌的車型,然而在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接觸到的美系車福特旗下,曾經也誕生過這麼一款足以撼動法拉利地位的超級跑車,沒錯,就是本期汽向臺的主角,這臺帶有傳奇色彩的第一代福特GT。
為何說它幹掉了法拉利?
20世紀中期,福特在汽車行業的影響力處在名列前茅的那幾家,對於風靡賽車界的勒芒耐力賽自然也不甘願只做一個旁觀者,尤其是當時福特汽車的掌門人亨利·福特二世。憑藉著不錯的實力,亨利·福特二世想著直接將法拉利車隊買下,收為囊中直接參賽,但是這一舉動被高傲的法拉利創始人恩佐·法拉利無情地漠視。可亨利·福特二世也不是好惹的主,轉念一想決定自己造一輛車,只為跑贏法拉利。
說幹就幹,亨利·福特二世開始請來了阿斯頓馬丁的高管人員,針對勒芒賽事的造車計劃。然而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後,首批成品賽車被運至勒芒賽車場,但遺憾的是所有車輛均因故退賽,讓法拉利又拿得一個好名次,給亨利·福特二世氣得直接將來自阿斯頓馬丁的高管開除,由自家的卡羅爾·謝爾比接管這項任務。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卡羅爾·謝爾比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下,從1966年開始,GT40讓福特連續四年站上了勒芒賽事的總冠軍寶座,連續四年將法拉利車隊甩在車尾。或許是因為冠軍拿多了也膩了,或許是一些其他原因,隨後福特GT40漸漸地開始退出勒芒賽事,而法拉利也開始轉戰F1賽場。
致敬前輩 重生GT40
時過境遷,當年勒芒賽場上的GT40可謂是風光一時,而後便開始銷聲匿跡。為了重新找回當年榮光,2002年底特律車展上,福特推出了作為百年紀念款的GT40概念車,並以其為原版車型,在2004年到2007年間限量生產了4000多輛實車,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第一代福特GT。
時隔數十年的時間,重生GT40更大的意義還是在於對於經典的致敬。第一代給福特GT基本保持了當年GT40的車身造型和比例,無論是在於車門的造型,還是車頭整體的視覺感受,都能給到你非常復古經典的味道。換裝上20世紀初相比於當年更為先進的造車技術,讓它更符合當下時代的汽車產物。
車尾的設計也算是福特GT最有特色的一處了。兩個圓形的大尾燈與車尾形成一個平面,頂部上翹的鴨尾在高速時能提供不錯的下壓力。中央幾個大的格柵為這臺後置的V8發動機提供散熱效果,底下中出的雙排氣孔也流露出硬漢氣質。再往下的擾流板也能更好地疏通車底氣流,高速狀態下提供更好的車身穩態。
儘管在GT40的原型上進化了不少,但是放在如今這個時代,這臺福特GT的內飾依舊能夠看得出來,這是一臺有年代感的車了。坐進這臺車的主駕位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前方這一排的儀錶盤,從左到右總共七個儀錶盤,其中左邊最大的為轉速表,最右側的最速度表。
當然在其內飾中經典之處還有七個儀表下面的五個撥杆,分別控制燈光、前擋風玻璃除霜功能。
金屬質感的手動球頭換擋杆,握上去手感極佳。機械手剎的位置被放在了右側,為了讓領航員能夠時刻輔助好駕駛員。換擋杆後方被設置為了空調的控制區域,這和我們現在的車輛區別還挺大。雖然這臺車已經時隔十幾年,但是旋鈕用起來並不會感覺到生澀,這和美式車的粗獷風格似乎並不太搭。
動力部分,作為一臺勒芒賽車衍生出來的量產車型,第一代福特GT搭載了5.4L V8機械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550匹馬力,峰值扭矩678牛米,極速更是達到了322km/h。但遺憾的是,生產至2007年之後,由於其廠房的關閉,迫使第一代福特GT走向停產。
寫在最後
從開始被法拉利漠視,到後來將其拽下主場,並連續四年摘得勒芒耐力賽桂冠,福特GT40和法拉利留下了一段佳話。奈何當年的GT40並非一臺量產車型,車迷們再多的憧憬也只能停留在當年的傳言之中。而後量產的第一代福特GT,也正是本文中的這臺車,四年之間只生產了4000餘輛,到現在而言,只能說是物以稀為貴了。如今透過這臺福特GT,它的機械素質相比於當下的超跑可能不佔上風,但是它背後的這一段故事,或許才是它最終的買家為它買單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