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梗和玉簪花||鄭振木

2021-02-10 周寧文學

芋梗和玉簪花

圖文/鄭振木

夏末煦暖的陽光裡,我驅車送杖朝有五的嶽父回禮門看望期頤大姐,下午踅往李墩樓坪看望鮐背有五的二姐,圓了他們姐弟仨的一樁心事。

樓坪村有雄奇的石門山,現今鄉村旅遊開發得紅紅火火,村莊打扮得異常靚麗。那日是周六,有四面八方的客人到此遊玩。

內弟用輪椅把嶽父推進二姑媽家的後廳,十幾年未見,二姑媽如獲至寶地既新奇又激動。她身體硬朗,僅有輕度耳背,嶽父耳背則更嚴重一層,他們就那樣親暱又卡頓地在後廳交流著,表兄和表嫂忙前忙後張羅待客點心,我和妻、內弟三人到外面客廳來坐。

二姑媽這厝據說是樓坪村最早建造的古宅。面積不大,客廳也不顯寬敞,但卻給人清幽舒坦之感。午後室外的氣溫不低,可我們在廳堂的長凳上坐著,卻時有涼風送爽,一點也不覺得悶熱。她家的天井種有好幾盆花卉,其中一盆心形的葉片寬寬大大、油綠油綠的,落落大方地向四周鋪展開來,葉縫間抽上來幾根茁壯的花莖,柔白色的花有的已開,有的含苞未開,非常美。我是花盲,面對如此好看的花,腦門裡像墊了一塊絕緣體一樣一臉茫然。心想過一會兒必求教度娘問個青紅皂白。可是,這時一大夥遊客已從大門外湧入,其中幾個女客的目光就落到這盆好看的花上,好奇地向著我們問:「這是什麼花?」「這是玉簪花。您看這花長的像不像古代女人的簪頭?相傳王母娘娘在瑤池宴請群仙,酒醉後失手將簪子掉落人間,後來從地裡長出這種花,故取名『玉簪』,它是一種傳統名花。」內弟隨口答道。我們充當了臨時的主人,熱情地招呼客人到廳堂裡來坐。女遊客一走,又進來兩位男遊客,其中一位手持相機,在大門口就開始教他的同伴拍攝門樓過道裡的光和影,我湊過去搭訕,也感受了一番攝影的樂趣。將他倆請入屋內後,那位相機客專注地拍攝著那盆玉簪花。妻像是炫耀藝術品一樣對客人說:「我姑媽95歲了,臉上居然沒有老人斑,也很少皺紋。」引得客人好奇地去找二姑媽看。既請出了二姑媽,我就請相機客幫忙拍攝嶽父和二姑媽的合影。男遊客走後又進來一批客人,有男有女有小孩。他們關注完玉簪之後,關注到過道長凳子上晾曬的青綠色條狀植物,問:「這是什麼?」「這是芋梗,魯迅先生筆下的《藤野先生》還記得嗎?他說『每天總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說的就是這東西。」內弟又隨口答道。他這兩番回答使我對他忽然刮目相看起來。

時光回到30年前,那時妻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姑娘,在縣防疫站當臨時工,一個月拿90元工資,把剛上初中的大弟接到城關讀書。站裡的食堂有蒸飯,妻就在食堂角落置一油桶做的小煤灶燒菜,兩人在單位的一個單間裡擺兩張床住著。不知何故,內弟對讀書不上心,愛做小動作,常搗鼓些刻石章之類的小玩藝,心思全不在讀書上,每當妻從外面回來開門進去時,他就「喀嗒」一聲把抽屜合上迅速地把書本拿在手上做讀書狀。每天看他早早地背上書包去讀書,然後到飯點回來。終於有一天,老師說好久都沒見到他來上課了,才知道他背著書包出去壓根就沒去學校。初中三年就那樣混過去了。後來,內弟外出到石獅、上海打工,直到被招去海上當船員。當了船員,身強體壯的內弟感覺自己找到了用武之地,他的眼界比之前開闊了,在海上漂流的社會大學裡學到不少東西。他變得非常健談,聊起天來滔滔不絕,似乎天文地理無所不通。從前不愛讀書的內弟在輪船上幹得不賴,得心應手,還幾次在海上救過人,而且每年都去義務獻血。可是,也是最後一次,他獻的血卻被檢測出B肝陽性,因為得了病,他無奈地放棄了自己喜歡的船員生涯。

十年前,嶽父先後兩次發生腦梗,導致行動不便,內弟再也沒辦法出遠門,就找了份當保安的工作,一邊幹好工作一邊照顧雙親。起初,內弟手工製作了幾個木扶手給嶽父做康復鍛鍊,可堅持不下去。嶽父處於半癱瘓狀態,腦子不靈光,常尿褲子,內弟有時一天要幫他換好幾條內褲。前期嶽父會自己用輪椅慢慢蹭著到餐廳用餐,後期變得很懶,要依賴內弟去推他,內弟想鍛鍊他,擔心他肌肉萎縮,但常拗不過,也只得順從他。天氣晴朗時,內弟會用輪椅推著嶽父到外面逛。就這樣,內弟十餘年如一日,除了上班,回家就圍著老父親轉,平時也少去外頭應酬。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內弟似乎沒這概念,總是處理的有條不紊,細緻周全。回想這十多年內弟對嶽父的貼心照顧,我忽然覺得,他今天回答遊客的兩樣東西,跟他的為人和他與嶽父之間那種無間的親情極其契合。假如當年內弟好學能學,後來又考上大學、去到外地工作,那他就沒辦法留在家中照顧嶽父了。正是由於他未走考學之路,所以他能留在身邊照顧老人。他多像那樸實無華的芋梗啊!其貌不揚,卻別有功用。芋梗實為芋頭的莖,可入藥,亦可食用。入藥,其有祛風、解毒之功效;食用可炒可醃。魯迅先生當年「難以下咽」的芋梗湯是日本人的做法,可能比較難下咽,但如果採用合適的方法烹飪,芋梗其實是一道挺不錯的菜餚,尤其醃製得好的芋梗是配稀飯的一道好菜,而且在饑荒之年,人們常用它來充飢活命。而玉簪花,它不挑揀土壤,不需要人特別的照料,就能開出純潔美麗的花朵。有詩云:「高情驚上界,恬靜立凡塵」講的就是玉簪花。它還是花苞時,像極了古代女人的簪頭,美得超凡脫俗;當它開成花朵時,或潔白無瑕,或呈淡淡的紫色,都極其靜雅。它不像牡丹開得過於熱烈,也不像菊花開得過於繁複。它美得清清爽爽,華而不妖;它美得溫婉動人,含情脈脈。如果說牡丹是豪門少婦,菊花是時代超模的話,那玉簪花就是天生麗質的都市白領,氣質女神。它花期長,從夏到秋一直持續好幾個月,持久地散發著人幾乎察覺不到的香氣。內弟與嶽父之間那種天然的親情依存關係,就是這樣的,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它是那麼的和諧自然,那麼的天經地義。那日上午在禮門,我在一旁望著內弟用輪椅推著嶽父回到闊別已久的鄉郵電所,在雜亂的院內,我看到老人重返故地的那種既熟悉又陌生表情,光陰匆匆流走了30年,很長,又很短,仿佛就在昨天。我不禁感慨:時間過得真快啊!人生,哪怕是父子這樣的骨肉親情,也需得親密和諧、互相扶持,沒有嫌棄和隔閡,唯有這樣的親情才是最美的!我忽然特別喜歡起那兩樣東西——芋梗和玉簪花。一個樸實無華,但關鍵的時候能派上大用場;一個端莊內斂,不嬌貴,能持久地散發幽幽清香,讓人回味無窮!而由於內弟的回答,也讓我重新翻開《藤野先生》一文,再感受一遍魯迅先生那種拳拳的愛國憂國情懷,和他對藤野先生的崇敬之情。

【作者簡介】

鄭振木,現供職於周寧縣公安局。愛工作講信仰,愛思考求真意,愛家鄉追善美,愛生活尚品位,皆理想也。心懷高遠常不自量力,年過知天卻天真尚存。跌跌撞撞,誤闖高雅之地;懵懵懂懂,暗思以勤補拙。試拿拙筆書寫小小文章,記錄人生點滴感悟,美其名曰慷慨分享,不懼耽誤圈友時間。

周寧作家協會編輯部

投稿郵箱znwxpt@163.com

相關焦點

  • 圖文教程:玉簪花的寫意畫法
    玉簪概述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鶴仙,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原產中國和日本。玉簪花花瓣白色,呈筒狀漏鬥形,有芳香,因其花苞質地妖瑩如玉,仿佛仕女頭上戴的簪子而得名。玉簪花的氣質如同蓮花,純潔高雅。用它裝點庭院,或放置窗前案幾,潔白的花兒芳香襲人。宋代書法家黃庭堅曾讚譽此花: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 玉簪花的養殖與功效
    玉簪花的來歷有首詩:「王母娘娘瑤池會,眾位仙女喝酒醉,頭髮簪子掉人間,落地生花叫玉簪。玉簪花全株均可入藥,花入藥具有利溼、調經止帶之功,根入藥具有清熱消腫、解毒止痛之功,葉能解毒消腫。咽喉腫痛:玉簪花10克、連翹花20克,水煎服;玉簪花3克加白糖適量拌勻,醃漬半天,放入瓷杯用沸水衝泡,溫時當茶飲。
  • 玉簪花的養殖方法
    玉簪花又叫玉春棒、白鶴花、白玉簪等,是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狀,有多數鬚根。百合科,玉簪屬,宿根草本。
  • 吳德正專欄 | 北山的芋
    怪不得清末優貢北山名賢杜師預在他的《憶北山故居》詩中,就把芋著實讚美了一番。詩曰:北山山北是吾家,橫抱村頭一水斜。井上舊栽陳仲李,牆蔭新種邵平瓜。春初竹筍煎香玉,秋老楓林豔晚霞。更愛冬來風味好,黃芽白菜芋紅花。這首詩把北山重要景色和美食都概括了。北山芋有旱芋和水芋兩大類。
  • 玉簪花了解一下
    想必花友們都聽過玉簪花的名字。傳統玉簪花開出的花朵為純白色,冰清玉潔,清新脫俗。(現代品種開花有其他顏色)花朵還沒有綻放之前,外形好似古代女子頭上的髮簪,因而得名「玉簪花」。據說在古代,成年男子常會採摘此花送給愛慕的女子,人們認為這種花象徵著少女的純潔。
  • 糯米糰編織群第14期群員作品 玉簪花
    玉簪花花語:恬靜,寬和。  玉簪花自古以來有名的香花,香味可比擬七裡香。
  • 崇明這個人種了香酥芋,卻一顆也不賣,有大招?
    73歲的沈志斌,站在一片崇明香酥芋田前,凝望不語。眼前的這片香酥芋田,被塑料薄膜覆蓋著——沈志斌決定將這些已經過了上市期的芋艿籽全部留種。崇明香酥芋(紅梗芋艿)是崇明特產,取得我國地理標誌產品已有十多年。無論燒湯、幹燒、蒸煮都口感極佳。在崇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下生長,崇明香酥芋獨具風味,口感香、酥、松、粉,明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同類品種。
  • 芋園主人與芋園文化 | 曾運乾先生執教和生活過的芋園
    然而歲月的流逝讓芋園主人公們所培植的芋園文化奇葩和他們的故事卻隱約而又朦朧地存留於歷史的迷霧之中。芋園主人李星沅的五世孫李崧峻將其所知道的關於芋園及其幾代主人的相關信息整理岀來,公之於世,不致湮沒。長沙在大規模舊城改造前還存在「芋園」、「芋園巷」、「水月林」、「柑子園」等街名。這些地名均與芋園有關。
  • 泰州「芋」好人
    每逢喜事,泰州人的餐桌上必定少不了芋頭的身影;中秋團圓時,泰州人都會將母芋、子芋和水果放在一起祭拜月神,飽含著對人圓月圓的美好願望。其中,香飄四海的泰州芋頭,從北到南,分別是興化龍香芋、姜堰紫荷芋、泰興香荷芋、靖江香沙芋。植物的生命力和人類的創造力相遇,碰撞出了這些富有詩意的名字。 龍香芋香氣至大中正,儼然王者氣象,有著「芋後」的雅號。紫荷芋、香荷芋舉箸入口,有荷香之氣。香沙芋則是慄香隱隱,有「芋慄」之稱。
  • 香沙芋的情結
    夏天,芋葉已長到我的脖子,一陣風吹過,芋葉沙沙作響,遠遠望去,像一片沒有蓮花的荷塘。母親一邊擦著額頭的汗珠,一邊鋤草。而我和弟弟,每次總會摘下一片葉子,像舉著一把傘,用它遮陽蔽雨。秋天了,幾陣秋霜過後,打蔫的枯黃芋葉下,露出一壟壟挺著大肚子的芋壟。母親舉起釘耙,一耙下去,我可愛的「弟弟們」就呱呱墜地了。
  • 水芋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導讀】水芋即馬蹄蓮的另一個稱呼方式,所以無論是在養殖方法還是生態習性和植物特徵上它們都是一樣的
  • 揭陽鄉土風味:糕燒番薯芋
    揭陽森梅森陳烈生師傅的「糕燒番薯芋」更有特色,其烹調工藝分為二個步驟:「糖醃」是將番薯芋雕刻成佛手和元寶形狀,用白沙糖醃製12小時以上;再用「漿燒」,即將番薯芋撈出後的糖漿,用中火澆開後,回放入番薯芋,繼續加熱糕燒。成品造型美觀,寓意深長。用於壽宴的叫「福壽安康」,用於交際宴會的叫「榮華富貴」,用於家庭聚餐的則稱之為「勤儉節約」。
  • COMEBUY甘杯全新芋系列「C位亮相」,三大新品飲領一夏
    抖音上一則「老闆來杯芋泥波波奶茶,不要芋泥不要奶茶,要啵啵」的視頻,讓芋泥和芋圓系列奶茶成為這個夏季的人氣點單標配,同時也讓COMEBUY甘杯的芋圓波波奶茶、芋泥波波奶綠、芋圓波波鮮奶三款單品變得炙手可熱。
  • 時隔一年,CoCo鮮芋雪冰回歸了!
    這次的雪冰一共有3個口味,除了經典的鮮芋雪冰和粉嫩的莓莓雪冰,鴛鴦雪冰是今年的全新口味。 和以前不同的是,今年升級了一個巧克力脆頂,用的是雀巢的可可脆哦~喝前可以攪拌均勻,和冰沙一起入口別有一番風味。
  • 諧音梗,盤點那些可愛的諧音梗~甜酥了呢
    hello 大家好 我是六六今天給大家盤點諧音梗第二期——可愛的諧音梗衣服皺了,我拿熨鬥也燙不平,我說:不要皺啊,不要走啊,不要走啊……好像泥啊,好想你啊,好想你啊……有一天我的身上沾上了一堆灰,我怎麼都拍不下去,灰不去,回不去,回不去……我是減肥藥,我能讓人的體重變得不重,我是不重藥,不重要啊,不重要……今天出門撞到膝蓋了,好磕膝,好可惜,好可惜……我想要一杯芋泥奶茶,有奶茶有芋,
  • 地方特色民間質樸味道10道~土家風味魚,​農家豬頭,麥麩子炒蛋,芋荷浸牛柳,甲山苕粉,土家酸菜炒粉條...
    鍋內留適量的油燒熱,下薑片、蒜片、豆瓣醬和餈粑辣椒炒香後,摻入鮮湯並加鹽、白糖、醬油、陳醋和料酒,燒沸再用漏勺將鍋裡的辣椒渣撈出來不用,放入炸好的鯉魚,改小火收汁入味,加味精和雞精燒片刻即把魚出鍋裝盤,隨後將鍋內的汁水勾成薄芡,起鍋澆魚身上,撒上刀口辣椒和薄荷葉。鍋洗淨重新上火,放紅油和香油燒熱後,起鍋倒在魚身刀口辣椒上面,撒上蔥花即成。
  • 我叫枷韃子(芋餃),這是我的名片!
    相傳當年蒙古兵進犯中原,侵入閩境,建寧府(今建甌)當地的百姓痛恨入侵者,就用當地盛產的毛芋子和山蕨粉等原料做成三角狀的餃子,因當時蒙古兵被蔑稱為「韃子」,故將這三角狀的餃子取名為「枷韃子」,寓意就是枷裹韃子,下鍋煮熟,吃掉洩憤。沒想到「枷韃仔」 異常美味,於是便傳承下來,並不斷加以改進,遂成今日之芋餃。按此計算,芋餃便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 祁陽檳榔芋VS江永香芋,你支持誰?
    霖霖酵酵 祁陽生活網祁陽檳榔芋祁陽檳榔芋因似「檳榔」外形而得名。個大肉白,白肉上布滿細小紅筋,粉多細膩、香味濃鬱,含澱粉率高。口感具有「香、粉、糯、軟」四大特點,具有豆的清香,入口清香味甘,粉而不膩,口感鬆軟,久煮不糊,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地域特色。
  • 【鄉村美食】:黃鰍炆芋頭和芋包子
    本來,芋頭就是一味清淡爽口的菜餚,加上和黃鰍、生薑絲在一起炆透,撒上蔥花,那可是非常搶手的傳統好菜餚呢,老人家和小孩子把黃鰍芋頭吃完了,還將黃鰍炆芋頭的湯汁舀來拌飯,滑溜溜、爽歪歪飯量陡增。記得去年冬天,我的一個老戰友在我面前「吐槽」說:在菜市場的魚攤上常看見鮮活的泥鰍,經不住對泥鰍美味的嚮往就買些回家,但不知道是現在生活生平好了大魚大肉吃多吃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