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大型飛機的航空發動機一直都是中國最大的短板,我國也曾嘗試過努力去研製屬於自己的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但是這其中的進展卻一直都不是特別順利,關鍵是這一情況現在不止是出現在軍事用途的飛機上,就連民航的大飛機也遭到了這樣的困境,為了能儘快彌補這樣的短板,我國不得不開始與俄羅斯展開中俄合作一起研製大型飛機。
因此CR929的項目就這樣誕生了,但是與俄羅斯的合作也並不順利,俄羅斯一次次的拒絕向我國提供關鍵的技術,這導致該項目的研製進展一直非常緩慢,對於俄羅斯這樣的行為也讓我國從此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求別人不如求自己」,與其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還不如自己努力去研製大型發動機。
早先外界曾一直流傳的CR929項目要延期交付時間的傳言,在最近也得到了證實,根據俄羅斯媒體採訪中俄合作的俄方公司總經理稱,CR929的交付時間將會延期到2028年至2029年,這對於一開始承諾的2025年,可以說整整拖延了四年左右,而造成拖延的原因,則是文章開頭講的,俄羅斯一直不肯轉讓關鍵技術。
那麼為什麼俄羅斯不肯轉讓技術呢?其實在一開始中俄雙方準備合作的時候,想法是非常好的,畢竟俄羅斯有先進的發動機技術,而中國有錢又有人,最關鍵的是工業體系也很發達,可以說俄羅斯只要提供核心技術,其他的都由中國來搞定就可以了,但是俄羅斯方面卻一直不肯提供最核心的技術。
他們只是想單純的將中國當成代工工廠,而俄羅斯則可以憑藉著該飛機在國際客機市場上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這事兒放在中國這兒,中國方面肯定就不樂意了,要知道中國又出了錢又出了力,技術還沒一點沒搞到,這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可以說這事情無論放在誰的身上,那誰都不能接受吧。
但是俄羅斯就是不給,他們一心只想著靠大飛機來打通國際市場,以此來挽救俄羅斯那本就不怎麼發達的國內經濟,但是在做這樣的決定之前,俄羅斯卻沒有考慮過中國的想法,目前放眼全球,所有的國際客機市場,可以說都已經被歐洲的空客和美國的波音給佔據了,他們的產業已經幾乎壟斷了整個國際客機市場。
可是即便是在這樣被別人「卡脖子」的情況下,俄羅斯方面依舊不妥協,難道任人宰割就這麼「舒服」?所以歸根結底咱們還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技術,只有這樣在未來的國際市場上我們才能不受制於人,我們說話才能更為硬氣,據悉,兩國現在正在以此事進行著談判,無論結果怎樣,只希望未來兩國能一起打破這樣的壟斷吧,畢竟俄羅斯肯定也不願意就這樣受制於人。(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