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0月10日訊 (通訊員 劉華聯 馮凱 記者 張斌)人體髖關節內的股骨頭就像一個門軸,在人體站立時幾乎承受了人體全身的負重。若出了問題,可真是「整個人都不好了」,30歲的顧先生深有感觸。半年前,顧先生總覺得髖部隱隱作痛,走上一段路就得坐下休息,還不能坐低椅子或沙發,否則,疼痛更加肆虐。
前一陣,他的髖關節疼痛愈發嚴重了。「現在連穿鞋都困難,睡覺也會被痛醒……」顧先生惆悵不已,「兩年前得了白血病,做過骨髓移植。現在血液病穩定了,沒想到髖關節又出了問題。」在妻子的陪同下,顧先生來到常州一院骨關節科李歡主任醫師的運動醫學專科門診就診。經詳細檢查後發現,原來顧先生患上了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導致了髖關節關節炎。
30歲股骨頭壞死
由於壞死的股骨頭已經出現塌陷,屬於中晚期,李歡建議進行關節置換手術。考慮顧先生年紀輕,李歡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治療方案,最大限度保留股骨近端骨質,為以後可能的翻修打好基礎。在醫護團隊的密切配合下,顧先生成功實施了髖關節置換術。術後次日,在醫生指導下,顧先生可以下床活動。
接受手術
李歡指出,有部分患者在治療一些自身免疫缺陷疾病時,由於股骨頭失去健康的血供引發股骨頭缺血壞死,早期可以行微創關節鏡下的去除死骨進行植骨的保髖治療或外科脫位股骨頭壞死清理植骨術。如果不予處理,就會像顧先生一樣,股骨塌陷壞死變形,嚴重影響功能,不得不進行髖關節置換術。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李歡提醒:市民要關注髖關節健康,尤其是中老年患者,髖關節軟骨一旦發生退行性改變,軟骨會逐漸損傷和消失,而髖關節缺乏軟骨保護,骨頭與骨頭直接摩擦,關節周圍和軟骨下出現骨質增生,會出現疼痛、僵硬、跛行等症狀,嚴重的甚至喪失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引發髖關節骨性關節炎。一旦發現有疼痛不適,儘早到醫院就診。
【來源:揚子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