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採常態化的今天,醫藥醫療行業還有未來嗎?現在正是布局機會

2020-12-22 投資進階日記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集採將是大勢所趨,日後也會成為常態化,無論是藥品還是醫療器械將會有更多的品種加入其中。那麼,在這種情形之下,醫藥醫療器械行業還有未來嗎?

從此前遭遇集採,大單品落標的華東醫藥、信立泰來看,對業績衝擊並不明顯。雖然明年醫用耗材的其他類集採可能還會繼續開展,但是你要知道,集採的意思是取消中間商,不是要搞死中國醫藥和相關產業。醫保局成立後進行了很多大刀闊斧的改革,在醫保控費趨勢下變化和機遇共存。

從政策角度講,國家長期支持醫療行業健康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這是基本民生,也是人口老齡化下的一種催化。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醫保控費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不是要把醫療器械價降到什麼程度,而是為了老百姓的獲得感,同時能夠讓醫療資金更加健康高效可持續地運轉。可以促使相關企業健康做大做強,激勵真正的創新,甚至可以向國外輸出。

從市場需求看,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提升,醫療支出在全部消費支出中的佔比將確定性提升。同時,國產替代也在穩步推進當中,物美價廉的器械和服務正在得到更多老百姓的歡迎,這為以後市場的擴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所以,我個人覺得經過集採血腥殘忍的殺價之後,醫藥醫療器械行業的壁壘反而將會大幅提高。帶量集採要做的事第一就是製造參比塑造龍頭,對於沒有研發能力的藥企可能是滅頂之災,國家想要砍掉的是主要導致藥品價格虛高的根本原因,中間環節在分利潤。二票制一票制就是砍掉中間的環節,所以企業不會吃虧,GJ不會吃虧,吃虧的是中間的人,也就是原來的醫藥代表。

可以確定的是,明年醫藥部分板塊還將繼續展現出現結構性機會,一方面目前市場普遍看好的創新藥、生物藥、醫療器械、CXO、ICL、零售、醫美等諸多方向的龍頭公司正持續享受ZC紅利,優勢將更加凸顯。

從長遠來看,現在的集採恰好給咱們提供了一個非常舒服的醫藥醫療行業的上車機會。這個機會可能類似我們年初趁著疫情抄底消費股,類似年中趁著銀行利潤轉負抄底銀行股。所以大家一定要拿穩了。

相關焦點

  • 醫藥板塊早盤表現活躍 醫藥主題基金還有「上車」機會嗎?
    展望2020,多位醫藥基金經理指出,儘管部分個股已經歷了大幅上漲,但醫藥行業仍然可以作為未來數年中較好的賽道進行投資布局,看好創新藥和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消費服務領域、仿製藥行業以及以醫療器械為代表的細分子領域。機構調研關注醫藥行業數據顯示,上周(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日)共有27家上市公司接受各類機構調研。
  • 集採常態化下,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加速變革
    【製藥網 行業動態】集採常態化背景下,中國醫藥行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經歷幾輪集採後,原研過期藥降價的方向已經非常明確,而這對在中國的跨國藥企正產生一系列影響,具體就表現在跨國藥企的業績裡。未來醫藥市場上,跨國藥企進口原研藥的收入將攤薄。實際上,在經歷三次國家集採後,當前跨國藥企都已經對帶量採購等中國醫藥政策導向有清晰的認識,也在進行思考與調整。比如說,現在就有越來越多跨國藥企開始關注集採外的市場。
  • 中金醫療健康2021年展望:加大醫藥行業配置,關注三大方向投資機會
    展望2021年,我們依然看好醫藥賽道,建議加大醫藥行業配置。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雖然醫保控費每年都在進行,但我們預計醫保支出未來仍將保持雙位數增長,行業長期成長性無憂。從機構配置角度來看,經歷了2020下半年的調整,機構醫藥持倉都處於低位,隨著創新藥醫保談判的結束,板塊見底,我們預計後續整體配置有望持續提升。
  • 聚光燈下的醫藥股加速調整,2021醫藥行業投資機會再分辨
    雖然大家都知道醫藥行業是個大方向較為確定的行業,要提前布局、長期堅守,但真正能夠貫徹的卻極少,大多數人在風口未到時上車,在風口將至前期卻嗤之以鼻。站在當下,是時候再次梳理一下,今年的醫藥行業還值得投資嗎?如何投資?
  • 醫藥行業投資策略:醫藥行業當下貴嗎
    上半年,醫療器械與生物製品受疫情刺激,估值中樞抬升明顯,中藥 與流通板塊明顯跑輸生物醫藥行業指數,各子行業間估值水平離散度加大;下半年,一方面由於股 價回調,另一方面由於業績的逐步釋放,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板塊估值回調,子行業間估值呈現 收斂態勢。
  • 中國股市:醫療器械,是未來10倍股最多的行業
    說一下後市機會:醫藥行業的潛力有多大相信大家也知道了,最近行情震蕩,醫藥、晶片概念不少標的深度調整已經到位,都是強勢品種,這幾天已經明顯跌不動,皓予通過技術面+基本面+政策面疊加綜合推論以及多年的股市歷史經驗,選出了僅7隻股已經企穩,並且有反彈趨勢。馬上迎來爆發點,很有可能走出大妖!
  • 從科學家到企業家:未來十年醫療創業的趨勢與機會
    2020年,醫療健康行業收穫全民關注。經歷了一場疫情、一個春夏、二級市場的財富洗禮,中國醫療創投圈已經從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超一線基金直面碰撞爭搶項目。熱潮剛剛開啟。在未來,作為難再生消耗資源,優秀的醫療創業者正成為這個創投時代最為寶貴的稀缺資源。
  • 布局未來十年 蘇州做強生物醫藥「一號產業」
    中新網蘇州4月25日電(周建琳) 25日,蘇州生物醫藥發展大會召開。大會提出:力爭十年內在蘇州市打造國際知名和具有國內頂級競爭力、影響力的產業地標——中國藥谷。這場大會被視為蘇州布局未來十年的重要起點。
  • 興業徐佳熹:被打「骨折」的醫療器械和醫藥行業還能站起來嗎?
    日前,在由國泰基金主辦的線上會議中,興業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徐佳熹通過萬得3C會議,就醫療器械的集採問題和12月中旬開啟創新藥的價格談判時代等不確定性問題對醫藥行業的整體發展進行了分析。以下為會議內容實錄整理(部分),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 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加速整合 健客精準布局搶佔市場高地
    此外,阿里健康全面升級APP,京東健康推出「京東家醫」,近日,百度健康更在世界大會官宣將發揮檢索優勢,布局全場景健康服務。  面對商業巨頭的「跑馬圈地」,以健客代表的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深耕者需著重考量,如何守住「核心壁壘」,才能在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中繼續收割領地。
  • 四環醫藥布局醫療美容賽道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姜業慶)10月26日,四環醫藥(0460.HK)發布公告,由公司獨家代理的、韓國生物製藥公司Hugel,Inc.生產的「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Letybo100U,商品名:樂提葆)」正式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為第四個獲準在中國上市的A型肉毒毒素,也是韓國同類產品中的首個。
  • 醫藥股暴跌之後,如何投資醫藥行業?
    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是標準的價投體系,當醫藥好生意這個邏輯鏈條出現崩壞或不清晰的時候,市場需要用更好的價格來對衝這種不確定性。所以不要看到醫療器械股票大跌個30%,就興高採烈地「抄底」,底下還有十八層地獄呢,切記不要抄之過急。
  • 醫藥生物行業"乘風破浪" 醫療器械成業績翻倍黑馬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讓醫藥生物行業站上了風口。作為今年A股行情的「擔當者」,醫藥生物行業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如何?隨著今年中報披露漸近尾聲,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A股生物醫藥行業總計有15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其中,73家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去年出現增長,佔比不足50%,92家上市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佔比超60%。
  • 65%上市藥企布局醫療器械行業 三大變革帶來新競爭格局
    眾成醫械聯合中信證券近期發布了《國內上市醫藥企業投資醫療器械產業研究報告(2020年)》從投資雙方企業狀況、藥企投資偏好、醫械細分賽道分析、發展趨勢預測等多個維度對藥、械轉化進行量化分析,展現藥企布局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態勢。
  • 馬雲曝出未來「造富」行業,多位首富已提前布局
    馬雲曝出未來「造富」行業,多位首富已提前布局如果要問你,在過去的一二十年時間裡,什麼東西最賺錢?有人回答是黃金,也有人認為是石油,對於普通人來說,買房卻很少有人虧錢。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房子一直是致富的「翹楚」,細細數來,能與房子相比的確實不多。然而,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的,過去能賺到錢,以後未必就如此,生搬硬套往往是經商的大忌。同時,一些新的賺錢機會又在逐步孕育,直至浮出水面。
  • 前瞻布局高成長賽道 嘉實基金旗下多隻行業基金業績翻倍
    數據顯示,在近幾年各類行業主題輪番上漲的背景下,嘉實基金通過提前布局,旗下消費、醫藥、科技和先進位造等多領域行業主題基金實現翻倍回報。從基金具體所屬行業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14日,嘉實基金旗下消費主題基金嘉實消費精選A、嘉實新消費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02.43%和154.35%;醫藥主題基金嘉實醫藥健康A、嘉實醫療保健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分別109.69%和184.90%;科技主題基金嘉實科技創新、嘉實前沿科技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16.61%和116.01%;先進位造領域的嘉實智能汽車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為
  • 最全醫藥龍頭,挖掘未來至少翻十倍的醫藥龍頭股!
    醫藥醫療行業是未來5-10年成長性和確定性都很高的一個行業,周末有空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各個細分賽道的龍頭企業,附上綜合企業創新能力,研發管線,盈利能力,未來發展空間四個方面的實力
  • 醫療醫藥發展新一面: 微贊直播加持 助力醫藥醫療直播營銷
    疫情期間,在線直播遠程問診、醫療知識科普,手術會議學習、產品技術解讀等越來越多地醫療直播場景藉助微贊直播得以實現。憑藉醫療行業直播垂直解決方案,微贊為醫藥醫療行業提供了微贊直播+直播商城+引流變現功能的一站式直播營銷服務,助力醫療發展實現了「新」一面。
  • 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召開 疫情推動全行業創新 醫藥健康...
    但當我們把目光聚焦於醫藥行業,疫情大流行的影響已深入肌理,在研發管線、藥品商業化、市場估值方面,皆是「半邊風雨半邊晴」。與此同時,醫改的步伐正在加緊,「兩票制」等政策不斷出臺。政策的轉向帶動行業的轉型,對於國內醫藥產業來說,仿製藥、粗放式發展的紅利期已畫上句號,未來10~20年,細胞、基因和生物工程技術將持續驅動醫療產業實現突破性發展,大健康的黃金時代正在路上,醫藥創新如火如荼。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不畏浮雲遮望眼
    這些政策的疊加將會帶來醫療信息化、國產替代、部分醫療資 源外流(包括處方和醫生)及臨床獲益明顯的創新藥械的投資機會;③隨著過去 3-4 年醫藥行業持續上市標的 的豐富化,投資人有包括疫苗、CXO、創新藥械、醫療服務、醫美及網際網路醫療等更多賽道的公司可以選擇。新冠疫情:疫苗商業化落地、曙光初現,但全球供應仍面臨瓶頸2021 年行業最重要的投資事件是新冠疫苗的商業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