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狗血戀愛、爽劇劇情,男主女主也不是俊男靚女,主角的職業「裝臺」甚至不少人之前都沒聽說過。
誰也沒想到
這樣一部看起來土裡土氣的電視劇
單集最高收視率達到了1.25%
創7月份以來央視一套
黃金時段收視率的新高
《裝臺》馬上就要迎來大結局
目前豆瓣評分仍穩定在8.3分
這部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同名小說,聚焦一群被大多數人忽略的勞動者——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人,在搭臺、架燈、裝箱的忙碌生活中,他們的故事充滿苦辣酸甜,卻也鮮活熱鬧。
「好久沒有在電視劇裡看到尋常老百姓的真實日子!」「終於有拍小人物生活的電視劇了」……在網友的評價中,真實、充滿煙火氣是該劇吸引他們觀看的關鍵詞。
劇中的刁家村,是古都西安的城中村,看起來有些擁擠,紅紅綠綠的燈箱和小店招牌以及熱氣騰騰的街邊美食讓人感到親切。
劇中人物的家裡沒有樣板房似的布景陳設,而是像真正過日子的房間,與普通人的居住環境沒什麼區別。
△裝臺工人刁大順家,桌布有點皺,還擺著調味料
△鐵主任家裡的裝修風格稍微高檔一點
在人物塑造方面,劇裡的「工頭」刁順子為人厚道、吃苦耐勞,他帶領的大雀兒、猴子、墩墩等裝臺工各具不同性格特徵,雖然也曾被騙、費力討薪,仍然咬牙努力,一心想把日子過好。他們永遠不會成為舞臺上的「角兒」,卻是臺下充滿笑與淚的日子的「主角」,這些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也是中國基層勞動者的真實寫照。然而,這樣的故事主角,在以往的電視劇裡,卻並不多見。
觀眾為《裝臺》叫好,也折射出他們對平民視角影視作品的渴求。在當下的影視作品中,律師、醫生、商界大鱷、金牌銷售等光鮮的人物故事頻頻上演,主角往往工作在燈火輝煌的高樓大廈,居住在精緻裝修的複式公寓,他們的故事固然也很精彩,但顯得過於「高大上」,而真實社會的芸芸眾生中,還有「沉默的大多數」。那些我們身邊的普羅大眾,本可以講出許多讓觀眾共情的故事,卻往往成了影視作品裡被忽視的人群。
△華麗的場景、帥氣美麗多金的主角,是影視劇裡的常見設定
如此狀況,或許有這樣一方面的原因——以精英為主角的影視作品容易打「偶像牌」,人物高大上的生活工作環境,便於製造「瑪麗蘇」之類的劇情,然而也往往劇情懸浮,離真實生活太遠。相比之下,現實生活的本來面目則平淡不少,能否將這樣的故事講得動人,更加考驗著文藝工作者的創作功力。《裝臺》的獲贊,既是因為原著小說為影視化改編提供了紮實的基礎,也離不開電視劇主創的精雕細琢。
真正觸動人心的現實主義文藝創作,要回到人民群眾的真實生活中尋找靈感,真正接地氣的作品也一定會得到觀眾的喜愛。至於那類屏蔽大眾生活的「懸浮劇」,或許也會獲得不錯的市場流量、收視率,但離觀眾的現實生活太遠,也不可能真正走進觀眾的心裡去。
原標題:沉默的大多數!生活劇裡真實的小人物為啥不多見?
來源:藝綻
流程編輯:u004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