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明說」關注,獲取足球產業獨家研究
2日上午,小米在北京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與百視通達成合作。小米盒子上將陸續開通百視通視頻專區,引入百視通的體育、影視、綜藝、少兒等節目。
其中,最讓體育業界關注的是小米將通過百事通獲得2016-2017賽季的英超比賽轉播和點播功能,並進行收費。
然而,小米發布會的茶水還沒有涼,擁有英超在中國大陸全媒體版權的新英體育用一紙聲明向小米宣戰。
新英體育稱,雖然授權百事通IPTV和網際網路電視的播映權,但沒有給予其轉授權的權利。這意味著在版權持有方新英看來,小米通過百事通播放英超將是侵權行為。
小米為什麼非要利用百事通完成曲線救國?而這種擦邊球的行為究竟是否符合規定?其邊界又在哪裡呢?
2日上午,小米北京總部舉辦發布會,宣布與百視通達成合作。小米盒子上將陸續開通百視通視頻專區,引入百視通的體育、影視、綜藝、少兒等節目。
其中,最引人體育業界關注的是,小米將通過百事通獲得2016-2017賽季的英超比賽轉播和點播功能,該功能包包月定價39元,包年299元。
據媒體報導,小米公司內容運營和投資副總裁陳彤表示,這是小米首次和百視通合作,希望未來和後者有更長期和深遠的合作。同時小米在內容建設上也將保持「開放互贏」的戰略模式。
小米透露,目前小米盒子的銷量累計已經突破1500萬臺,日均開機率達68%。特別是在今年,小米加大了在體育版權上的投入。今年4月25日,小米電視上線「高爾夫網球頻道」,用戶可觀看美巡賽等賽事。隨後澳網、美網、中網、WTA等賽事也陸續登陸了小米電視與小米盒子。在前不久歐洲杯期間,小米與央視未來電視合作,引入了歐洲杯全部賽事的轉播與點播內容。
小米上午的發布會茶還沒涼,新英在下午馬上通過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聲明向將推上風口浪尖。
在這則聲明中,新英稱百視通獲得IPTV以及網際網路電視的英超聯賽播映權,但無任何轉授權的權利。
此外,新英體育還表示:「為維護我公司及被授權方的合法權益,我司將持續關注此事,並保留所有法律行動的權利。同時將於本月9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官方宣布2016-2017賽季英超聯賽合法轉播機構。」
在這篇聲明中,新英的意思很明確:百事通拿了英超的版權,但只有使用權,只能在百事通自己的平臺上用,而沒有權利賣給別人。
2012年,新英體育以約10億人民幣的代價,獲得了2013-2019年總計6個賽季的英超聯賽在中國大陸的獨家全媒體的版權。
從現在來看,這個價格絕對是非常便宜。要知道,樂視體育在2015年拿下2016-2019三個賽季英超版權的價格,據報導高達4億美元。即使這個數字有水分,按照香港地區前一份與電訊盈科高達2億美元的合同。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樂視體育在香港地區三年版權上的出資,也要超過15億人民幣,攤到每年高達5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新英體育拿下大陸英超的版權每年的花費僅有1.67億人民幣,相對於香港的價格,幾乎打了三折。
雖然香港地區用戶已經形成了付費習慣,並且單體消費能力確實要大於大陸,但坐擁大陸地區的海量用戶,新英拿到英超版權的成本,是有很大優勢的。
不過,新英在定價上採取了高舉高打的策略,這也讓一些地方頻道甚至一度放棄英超直播。但因為新英拿到的是一個超級「白菜價」,他還是能在分銷中輕鬆實現盈利。
因此,對新英來說在版權談判中的議價權就相當大,尤其是對於跟自己平臺有直接競爭關係新媒體版權上,報個高價,要不要由你,就是其最優戰略。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宣稱盒子用戶超過1500萬的小米來說,直接從新英手中購買版權,恐怕付出的代價要和樂視體育相當。付出這樣的價格購買版權,似乎並不符合走低價戰略的小米。因此,小米使出一招借道,利用已經拿了版權的百事通,實現「曲線救國」。
然而,這個事件的爭議點就在於,小米可以聲稱自己的小米盒子當做一個內容的硬體載體,播放的是百視通的內容。
對這樣的說法新英方面當然無法接受,如果引申一步,如果小米可以利用百事通的應用播放英超,「大米」和「包子」一樣可以,這樣新英自己的版權又做何用?花大價錢買了版權的樂視,又作何感想?
當然,如果雙方真的覺得開撕,最終就要看新英和百事通的合同細節了。在知曉合同細節之前,我們無法對此事做出更進一步的判斷了。
不過,我們認為這件事的發展還是最終會走向解,而應當不會鬧到訴諸法律的地步。
無論如何,這件事情都給圍繞在體育版權的從業者們上了一課。近年來,國內和海外的優質版權都遭到了資本的哄搶,但如何最有效的分銷,如何切實保護版權持有者的權益,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 ◆ ◆
聲明:若轉載本篇文章,敬請附上ID和二維碼,否則視為侵權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關註明說「mingsh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