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起奔小康(15)從年收不足2萬到35萬 義烏溪前村打響「消薄」翻身仗

2020-12-23 瀟湘晨報

開欄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的重要基礎。「消薄」讓鄉村舊貌換新顏、新業態萌生,也讓基層治理有了更多創新。浙江新聞客戶端、中國義烏網開設「義起奔小康」專欄,關注義烏各地通過有為實踐,探索精準有效、因地制宜的可看、可學、可推廣的「消薄」路子。

義烏福田街道溪前村地處義烏市城郊結合部,緊鄰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過去,由於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集體收入僅有幾萬元,農村基礎設施落後,發展進度較為緩慢。2018年至今,溪前村通過一系列「消薄」項目,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從年收不足2萬元提升到了35萬元。

「看著周邊村發展慢慢有了起色,村兩委進行多次討論,下定決心要為村子找到一個實現農村集體收入增收的方法。」溪前村黨支部書記黃克桂表示,由於當時村裡建設用地相對較少,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溪前村很難吸引到中小企業入駐,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艱難。

一村二樓宇的2號樓

2018年,隨著義烏消除經濟薄弱村資金管理辦法出臺,為溪前村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個契機。為實現村集體增收,以黃克桂為首的村兩委藉助「三改一拆」騰出了部分建設用地,並在福田街道支持下,在2018年至2019年間,溪前村分別投資35萬元和45萬元,建造了一村二樓宇的1、2號樓,用於對外出租,每年為村集體帶來了19萬元的租金收入。同時溪前村又自籌資金30萬元建設老年協會樓宇,把其中大部分用於出租,獲得每年10萬元的收入。

一村二樓宇的1號樓

三個「消薄」建設項目的完成,加上每年的村內臨時場地租費5萬元以及村集體原有房屋出租的1萬元,目前,溪前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每年35萬元。

隨著「消薄」工作穩步推進,溪前村也同時兼顧村內環境美化,村兩委於2018年啟動並完成了村內綠化和庭院美化工程,並通過了市級一星級和美鄉村考評。經過兩年的努力,溪前村吸引了諸多的外來人員前往租房、經商、辦廠,集體經濟增收的同時也給村民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隨著溪前村逐漸發展,村內出入車流逐漸增多,溪前村又面臨了停車難等問題,在黃克桂牽頭下,利用幾處閒置地塊,很快規劃出了5個停車場,增加停車位120多個,解決了村裡停車難等問題。

「『消薄』不僅僅體現在收入上,更體現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消薄』不是最終目的,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才是關鍵。」黃克桂表示,得益於三項「消薄」項目,為進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2019年,在福田街道支持下,溪前村籌集120多萬元資金建立了文化禮堂。

溪前村文化禮堂內,不僅村民活動室、春泥圖書、溪前講堂等一應俱全,還有記錄著許多幾近遺失村史資料的文化展示牆,記載了村民精湛南棗、蜜棗加工手藝的義烏棗非遺館等,為溪前村注入了一股別樣的活力。

溪前村「消薄」提高了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實現了農村環境的美化,村內各種基礎措施得到完善,文化禮堂更是豐富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村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下一步,溪前村將繼續重視村集體經濟增收,並著力於推進農村有機更新,爭取早日實現50萬元農村集體經濟目標。

【來源:浙報融媒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義起奔小康(21)薄弱村參與聯建 3幢改造廠房將為義烏蘇溪鎮19個村...
    開欄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源泉,是鞏固黨在農村執政根基的重要基礎。「消薄」讓鄉村舊貌換新顏、新業態萌生,也讓基層治理有了更多創新。浙江新聞客戶端、中國義烏網開設「義起奔小康」專欄,關注義烏各地通過有為實踐,探索精準有效、因地制宜的可看、可學、可推廣的「消薄」路子。 「轟隆隆......」昨日(8月5日)上午,義烏蘇溪鎮民豐路,三幢廠房正進行緊張地改造中。據了解,這三幢廠房完成改造並出租後,預計會為蘇溪鎮19個聯建村集體帶來約300萬元的年收入。
  • 5萬農民「綠色產業園」裡奔小康
    與此同時,農業、科學技術等界別委員也發揮行業優勢,走村入戶指導發展種養業。多年來,竹谿縣政協積極建言發展地方特色農業產業,提出了「由山區坡地向丘陵平壩轉移、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綠茶向黑白茶轉變、第一產業向茶旅融合轉變、產業利益由鬆散向緊密型轉變、重生產向市場營銷轉變」的茶葉產業發展之路,目前茶葉已成為竹溪綠色產業的「標誌性」產業;將豐溪、桃源、向壩等地打造成中藥材種植特色鄉鎮的建議,如今中藥材已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支持建設花椒專業村、魔芋種植大戶等建議也加快了地方優勢產業的發展
  • 打響「金算盤」 算好「三本帳」 沙雅縣132個村奔上「小康路」
    2017年以來,受益於50萬畝高效節水項目,沙雅縣在渭幹河流域灌區內的英買力鎮、紅旗鎮、海樓鎮、託依堡勒迪鎮、努爾巴克鄉、古勒巴格鎮、央塔克協海爾鄉7個鄉鎮132個村奔上「小康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
  • 天台:飛地抱團消薄 267個村首次領到集體分紅1225萬元
    天台縣374個行政村中省定相對薄弱村就有275個,是全省相對薄弱村數量最多的縣。從2018年開始,天台創新推出飛地抱團消薄模式,組織這些薄弱村集體抱團入股國資公司經營的「飛地」物業,通過每年獲得分紅助力消薄。
  • 千村萬戶看小康青島西海岸大下莊村:楊家山裡,八村抱團奔小康
    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將8個村莊進行一體規劃,按照景區理念建設。隨著和平年代的到來,這三座大山也成為阻擋楊家山裡人致富奔小康的「王屋與太行」。  「當初結婚的時候娘家人都不太支持,十裡八鄉都知道楊家山裡是個窮山溝。」2010年,王黎沙嫁到了黃泥巷村。經歷了一年的外出打工,她發現了「商機」:「俺們這裡有山有水,櫻桃熟了的時候好多人來採摘,可是村裡一直沒個正經吃飯的地兒。」兩口子一商量,回村開了個「老區農家飯店」。
  • 千村萬戶看小康|青島西海岸大下莊村:楊家山裡,八村抱團奔小康
    楊家山裡,八村抱團奔小康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將8個村莊進行一體規劃,按照景區理念建設。圖為8個村莊之一的大下莊村。三山環抱,一河穿梭。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在鐵橛山、月季山、臥牛山的包圍下,山裡河串起了黃泥巷、墩上、上溝、東南崖、墨城安、西北莊、大下莊7個村莊,當地人把這兒稱為「楊家山裡」。
  • 千村萬戶看小康丨「一增一減」,灘區村奔上小康路
    做好「土地」文章,收入增了;得益於舊村臺改造工程,花銷減了——「一增一減」,灘區村奔上小康路大圖:高家村中草藥種植基地。 小圖:高家村村臺一角。說起做「土地」文章,高佔明打開了話匣子,「如果前幾年的時候來我們村,這一片還都是玉米地,忙活一年每畝純收入不足400元。隨著土地流轉,原來每家每戶的『一畝三分地』成了『香餑餑』。」高家村地處黃河灘區,緊靠黃河,土壤肥沃。但由於土地分散、閒置率高,再加上種植的大都是傳統作物,收益一直不高。
  • 原標題:昂首闊步奔小康
    &nbsp&nbsp&nbsp&nbsp百尺竿頭更進步,奮楫爭先奔小康。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人民正邁著鏗鏘穩健的步伐,昂首闊步奔向小康!
  • 浙江省海港集團:「飛地經濟」富民強村 科技興農助力「消薄」
    社陽鄉黨委書記沈涵表示,通過產業振興,村集體和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飛地物業租金、企業供崗佣金、暖心幫扶資金,讓鳳溪村走上了「消薄」的「快車道」。  「飛地」物業促進村集體增收  臨近社陽水庫的鳳溪村是水源保護區,是當地有機茶和柑橘的重要產區。村內小溪穿流而過,農戶依山傍水而居,綠色滿目,景色怡人。
  • 雲和一村一策168份計劃書助力168個村「消薄」
    2018-07-02 20: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萬笑影 通訊員 陳雅雯 葉彬彬「你看啊,前面那片地就是我們村的油菜地。這些油都是用那些油菜花籽炸出來的,純天然,你們放心購買。」連日來,雲和縣浮雲街道溪口村的榨油坊裡異常熱鬧,前來購買菜籽油的客人絡繹不絕,村黨支部書記項宗華更是忙得不亦樂乎。「一年前,這裡還是廢棄的舊廠區,沒想到不到一年的功夫,這片地還給村裡賺錢哩!」談起變化,項宗華掩飾不住喜悅。2017年下半年,溪口村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利用村裡閒置土地開發旅遊項目,規劃種植百畝油菜花海,發展鄉村旅遊。
  • 「萬企聯萬村」放大「1+1>2」效能 共同繪就小康新願景
    這是今年贛榆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調動各基層黨組織參與積極性,通過「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以大拖小、以強帶弱,幫助小農戶解決難題,放大了「1+1>2」集群效應的有益嘗試。「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開展以來,贛榆區著眼於增強村級「造血功能」,以全域黨建為引領,創新「黨建+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推進「綠色林果」、「藍色海洋」黨建示範帶建設,組織共建、產業共興、發展共享,因地制宜培植和壯大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不掉隊 跟黨走 奔小康_吉林廣播網,吉林...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不掉隊 跟黨走 奔小康 編輯:孔笑妍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20-07-27 14:47
  • 「萬企聯萬村」放大「1+1>2」效能 共同繪就小康新願景_中國鎮江...
    這是今年贛榆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調動各基層黨組織參與積極性,通過「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以大拖小、以強帶弱,幫助小農戶解決難題,放大了「1+1>2」集群效應的有益嘗試。贛榆區通過切實管好、用好省「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服務平臺」,定期跟蹤調度企村聯建工作進展,推動各鎮、各部門責任落實到位,經常性開展洽談會、推介會、線上線下交流等活動,為企村聯建、供需匹配提供高效信息對接服務,定期召開交流會或現場觀摩會,及時編發工作動態、進度表,在全區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 義烏小商品城Chinagoods助力2020義烏半馬成功開跑
    中國義烏2020年11月15日 /美通社/ -- 隨著國內防控疫情態勢積極向好,一些大型文化體育賽事也逐漸恢復。已於10月21日正式上線的義烏小商品城Chinagoods是本次2020義烏半程馬拉松總冠名商。「義起奔跑」,打造義烏城市形象的「金名片」「義烏小商品城·2020義烏半程馬拉松」由義烏市人民政府主辦,賽事設半程馬拉松、迷你馬拉松和親子馬拉松三個項目。
  • 千村萬戶看小康丨臨淄陳營村:村民變「老闆」,足不出村奔小康
    「謀呀謀呀謀幸福,奔呀奔呀奔小康,為心中永遠的夢想,家國興旺……」伴隨著一曲《幸福小康》,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陳營村的「夜生活」拉開序幕。「村裡的土地算不上貧瘠,人均2畝地溫飽有餘,但卻支撐不起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陳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金華說。「當時年輕人都一門心思想離開這土旮旯,我也跟著村裡人一頭扎進廚具廠當學徒,學技術。」王金龍說。陳營村往北約3公裡就是全國有名的「廚都」——博興縣興福鎮。
  • 金華援疆「百村千廠」消薄增收試點啟動
    幫扶溫宿集體經濟薄弱村就業增收| 金華援疆「百村千廠」消薄增收試點啟動 幫扶溫宿集體經濟薄弱村就業增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從1萬到100萬
    2018年,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在我省全面展開,一場消除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的戰鬥全面打響,「一窮二白」的沙拉村用僅有的1萬元「起了步」。  惡劣的環境阻擋不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艱苦的條件也阻擋不了沙拉村脫貧攻堅的步伐。「破零」怎麼破?產業怎麼選?工作怎麼抓?
  • 年收1500萬日元的日本人算有錢嗎?
    原標題:年收1500萬日元的日本人算有錢嗎? 2013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日本年收超過1500萬日元(人民幣90萬元)的階層僅佔整體的3.8%,說他們是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也不為過。那麼這些所謂的富人過的什麼樣的日子呢?
  • 十三五·非凡成就①丨邁開大步奔小康
    他們依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措施,擼起袖子加油幹,脫困致富奔小康。正如嶽清泉所說,脫貧不能只靠幫扶,增收要靠自己努力,邁開步子,過上幸福日子!從房齡村延展開來,呈現的是「十三五」期間全市上下實施脫貧攻堅的壯麗畫卷。
  • 廣東梅州大埔縣全力完善民生事業打造「幸福小康」
    鄉村美如畫 小康不是夢該縣豐溪林場,是一片萬畝林海,這裡山高路陡、怪石嶙峋,深山大峽谷裡古樹參天,瀑布飛流直下,是尋幽探險吸氧的好去處。位於山下的溪上村,宛若桃花源,山環水繞,一座座錯落有致的客家民居、乾淨整潔的街道,是自然環境優越、風光優美的省級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