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同堂:三代人世界觀愛情觀價值觀碰撞,中國式家庭倫理大演繹

2020-12-22 董江波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每當我們看到那些獨屬於中國的歷史,心中便會湧起無限的自豪與驕傲,而這就是傳承的力量。因為有了傳承,我們感受到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大義凌然,我們沉浸在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犧牲奉獻,我們見證著嶽飛"壯士飢餐胡虜肉,談笑渴飲匈奴血"的精忠報國……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鍛造了中國人偉大的民族之魂,並且,這種精神將會伴隨一代代的中國人永遠的流傳下去!

《通惠河工》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傳承的故事,作者將細膩的筆觸對準最平凡的勞動者,將傳承融入到普通人的感情之中,並將這種感情放大,最終以一條古河為寄託,展現三代人之間觀念的碰撞到融合的點滴溫情。

《通惠河工》講述了陳盼在親情和愛情的雙重打壓下,依舊堅持自己的職業理想,最終用自己出色的工作表現,贏得了家人和女友的支持的故事。本書聚焦於大運河文化,重點強調了身為河工的一家三代人對於責任的堅守與傳承。

中國一向是個注重傳承的國家,大到五千年文明的歷史,小到一個家的家風,這都是傳承的體現。而在當代社會,年輕人對於傳承也有自己的理解和實踐。《通惠河工》裡描寫的陳盼不顧家人和女友的反對,義無反顧地走上治河清淤的道路,便是對爺爺畢生心願的傳承,展現了當代年輕人銳意進取的一面。

《通惠河工》作者翟鵬延,山西平定人,天下書盟小說網籤約作家。2008年創作第一部長篇浪漫魔幻作品《藍色》,之後相繼發布了《萬世毒尊》《霸戰天武》《金融太上皇》《豪門贅婿》《全能廚王》等數十部作品,目前創作總字數已達千萬。最新作品現實主義抗戰軍旅題材——《烽火九連》,正在火熱連載中,獲得了業內專家的關注和讀者的認可。

據北京天下書盟數媒中心總監、天下書盟小說網總編輯董江波介紹,《通惠河工》由天下書盟小說網獨家連載,小說自連載以來,關於當代年輕人對於傳承的實踐,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大家對於現代傳承的解讀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關焦點

  • 泗陽:30個三世同堂家庭集體出遊賞秋色傳承孝道家風
    在重陽節到來之際,泗陽縣委宣傳部、泗陽縣成子湖旅遊度假區舉行了「最美夕陽紅 重陽成子行」活動,來自全縣30個三世同堂家庭集體出遊賞秋色,用這種方式歡度佳節,傳遞孝道家風。10月24日上午,30個三世同堂家庭來到泗陽成子湖旅遊度假區,在景區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大家乘坐遊船,一邊欣賞成子湖的美麗風光,一邊吃著秋桃、重陽糕,聽地道的淮海小戲,盡情享受這愜意的美好時光。在這30個家庭成員中,還有一些「中國好人」、「江蘇好人」獲得者,他們也分享了自己的家風故事,弘揚孝道美德,一路上歡聲笑語不斷。
  • 重陽節 敬老禮 貴陽孔學堂面向社會徵集三世同堂家庭
    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全社會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會風尚,貴陽孔學堂將於2020年10月25日舉辦敬老禮活動,現特面向社會徵集3組三世同堂家庭。相關事宜如下:報名條件(1)報名家庭二老健朗,且年齡均在70周歲以上;(2)祖孫三代均須到孔學堂出席10月25日敬老禮儀式(每個家庭4至5人,二老均須出席,可幫孩子向學校請假)。
  •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定人生
    就是我們常說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對於這三個概念,我覺得就沒有必要去百度了,因為比較通俗,好理解。在我看來,人生觀,就是一個人對於人生的看法以及自己想過一種怎樣的人生的基本觀點。世界觀就是一個人對於世界的總體認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於自己了解到的一些世界上曾經存在過、現在還活著的、以及未來將出生的人的基本看法。
  • 什麼是菩提心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
    佛教的教育方針、方法,就是徹底破除迷信,就是將我們對宇宙、人生錯誤的看法、想法、說法、做法加以修正,就是行之以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式和結果,也就是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 佛教文化認為,心是主導人類行為的關鍵力量,心、心所決定了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心是精神界的總和。
  • 家庭倫理道德對儒家天下觀以及家國同構的影響
    在我看來,正是由於儒家的大局觀念,以及善於用倫理道德來教化民眾的平民哲學,使之成為中國近幾千年來的正統官方哲學,那麼,儒家對於天下與國家是,怎麼理解的呢?儒家天下觀漢武帝時,儒學得到了推崇並且確立了官方地位,經過兩漢五百年,中華文明的文化傳統也就奠定下來了,傳統的社會結構也從此定型。
  • 王陽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
    王陽明為什麼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為什麼能成為曾國藩、梁啓超、蔣介石、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靈導師?  王陽明當時就在花園賞花,聽到薛侃的嘆息,立即察覺到傳播心學世界觀的機會來了,於是接口道:「你就沒培養善,也沒有剷除惡。」  薛侃莫名其妙,因為他勞碌了大半天,剷除了很多雜草,而且他經常澆灌花朵,這怎麼能說是沒有培養善,沒有剷除惡呢!
  • 三世同堂矛盾重重,除了小孩子哪個家庭成員都不無辜,別否認
    就算是幾個兒子的家庭,想要分開同住也得等到家裡兄弟都結婚之後,再進行分家。而分家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很重大的事項,還會找家族裡的長輩當見證人,可見在以前分家也是一個家庭中極有儀式感的標誌性事件。而現在獨生子女家庭眾多,結婚後不與長輩同住也是很多女生的婚前條件之一。而父母在子女談婚論嫁前往往就會準備好婚房,這基本也就代表著結婚後不會與小兩口同住。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發主題曲MV 那英大氣演繹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發主題曲MV 那英大氣演繹 》日前提檔8月3日下午2點在全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
  • 三世同堂?2020年12月北京懷來的這些品質三居是你最佳選擇!
    手機看新聞 三世同堂?2020年12月北京懷來的這些品質三居是你最佳選擇! 2020-12-09 15:02作者:房大秘 導語 三代同堂的家庭,家裡有老人也有小孩
  • 【哲院動態】秋意濃時續前緣 中俄學誼倫理牽 —— 人大暨中國倫理學代表團訪問莫斯科大學側記
    代表員成員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焦國成、肖群忠、溫海明教授、郭清香、張霄副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湖北大學江暢教授、中國倫理學會副會長、上海師範大學周中之教授、《道德與文明》主編楊義芹研究員、《齊魯學刊》杜振吉教授、江蘇師範大學陳延斌教授、黑龍江大學關健英教授、東北農業大學武卉昕教授一行13人。
  • 李安《飲食男女》:用西方觀念,講述中國式家庭的矛盾與和解
    他把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溫文爾雅的氣質融入在煙火歲月之中,通過老中青三代的矛盾衝突與和解,寫實性的呈現了現代中國式家庭的溫馨與微妙。《禮記·禮運》中有這樣一句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從焉。」檯面上講的是吃,臺面下講的是隸屬於傳統的儒家文化。
  • 你知道愛情裡的三觀是哪三觀嗎?
    其實愛情中的三觀也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相識到相知相愛,兩個人走到一起絕不是偶然!大千世界,她為何偏偏與你臭味相投,相親相愛呢?聊得來太重要了 愛情裡的三觀是哪三觀 愛情中的三觀也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愛情中三觀合不合要看五點。
  • 文化自信,需要繼承中華傳統和先秦思想文化,重構現代倫理價值觀
    對華為的打壓,對中國圍堵和脫鉤,促使中國人重構倫理與價值觀,國人將重拾文化自信。如果從文化比較學的角度,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做一個最簡要的比較概括的話,那麼一般認為,中國文化是人文性、道德性的「德性主義」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種倡導科學與理性的智性主義的文化,而印度文化則是一種神性主義的文化。
  • 三世同堂220平米,「現代與雅奢」打造高級親密空間
    和國內大多數傳統家庭一樣,他們非常看重客廳和廚房、餐桌所代表的「團圓」。原戶型最大的問題在於廚房面積過小,客廳侷促,房間雖多但比較分散。於是我們將平面進行重新解構打破原本空間定義,將原廚房餐廳定義為主會客廳,原衛生間次臥定為廚房,並保留了原有客廳定義為私人客廳+書房。
  • 三世同堂?北京北京周邊的這些品質三居是你最佳選擇!
    手機看新聞 三世同堂?北京北京周邊的這些品質三居是你最佳選擇! 2020-11-25 15:00作者:房大秘 導語 三代同堂的家庭,家裡有老人也有小孩
  • 《愛你不放手》開播 四大看點上演家庭倫理大戰
    四大看點上演家庭倫理大戰《愛你不放手》今晚衛視開播  搜狐娛樂訊 由林玉芬、高林豹執導,廣州鋒聯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寰亞時代影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上海恆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百變小生」李宗翰、「臺灣實力女星」李康宜、「內地人氣花旦」範舒然、「老戲骨」潘虹、「新銳小生」遊智翔等主演的家庭勵志倫理大戲
  • 跳水女王郭晶晶,家庭日三代同堂出遊,穿著淳樸騎著單車當領隊
    作為中國跳水夢之隊當時的王牌,郭晶晶可以說為中國拿下了非常多的榮譽,可謂是戰功赫赫。但是鞋好不好只有腳知道,霍啟剛郭晶晶的愛情最終也開花結果成為了一時佳話。但是就是在這種貧富差距懸殊的情況下郭晶晶依然選擇嫁給了自己的愛情。而在嫁人之前郭晶晶表示,他們是豪門,但我也不差,我還是世界冠軍呢!
  • 李澤厚:道德和倫理要分開看,一篇文章讀懂,康德黑格爾的道德觀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來聊聊我國當代哲學家,李澤厚老師的《哲學綱要》這本書,這本書可以說是李澤厚老師畢生思想的精華,是一本當代中國哲學集大成之作,其中包括三大部分「倫理學綱要」、「認識論綱要」、「存在論綱要」。
  • 對個人定位的總結,信息量有點大,都是乾貨,有心者多琢磨
    世界觀是是一個人的空間觀念,是看待事物的立場和角度,以及人與世界關係的看法。世界觀具備實踐性,且有一個不斷更新、完善和優化的過程。世界觀解答了兩個問題:意識與物質的關係、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根據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可劃分為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唯物主義世界觀。世界觀的形成來源於自身生活的實踐。格局決定三觀,而世界觀決定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