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課題組:影子銀行具有天使與魔鬼兩重性

2020-12-11 財新

  【財新網】(記者 武曉蒙)「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銀保監會報告稱,影子銀行業務由來已久,猶如硬幣的兩面,唯有辯證對待、因勢利導、「抑惡揚善」,才能趨利避害,充分發揮影子銀行的積極作用。

  2020年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在微信公眾號「金融監管研究」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下稱《報告》),發表上述觀點。

  《報告》稱,影子銀行是金融中介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影子銀行之所以在金融體系中具有一席之地,是兩重因素結合的產物。一方面,銀行體系無法徹底解決信息不對稱。金融中介是撮合資金需求與供給的橋梁,解決信息不對稱是傳統銀行最專長和熟悉的。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廣泛存在,銀行不可能全部覆蓋。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銀行也不可能包攬全部金融中介。歐美國家在20世紀末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全能型金融體系,在許多國家形成了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並駕齊驅的雙融資市場格局。美國1999年出臺《金融服務現代化法》,取消了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對混業經營的限制;此後又出臺《商品期貨交易現代化法》,將場外交易置於監管體系之外。藉助直接融資體系的便捷,影子銀行業務快速增長。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銀保監會課題組首次給出「影子銀行」權威定義, P2P 納入其中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規範影子銀行,不讓「天使」變「魔鬼」
    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要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繼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之後,這是監管機構首次明確指出金融科技領域「大而不能倒」問題。郭樹清指出,少數科技公司在小額支付市場佔據主導地位,涉及廣大公眾利益,具備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特徵。
  • 「影子銀行」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逐利是天性,但別忘了影子之下有...
    銀保監會近日以工作論文的形式在官網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可以算是近年來最為權威、系統的關於的全國影子銀行的論述。從報告的分析來看,影子銀行仍有很多領域和問題需要持續關注。作者:張力封圖:圖蟲創意導讀壹 || 銀保監會近日以工作論文的形式在官網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詳細解析了各類影子銀行的具體模式,但或許因為系統重要性等各方面的考量,對有些相關領域及最新演變的關注略顯不足。
  • 影子銀行是天使,還是魔鬼?
    梁柯志  時代周報財經新聞部編輯  螞蟻上市被叫停、P2P年底清零、信託融資類壓降大限將至等,其實背後傳遞的都是影子銀行高峰跌落的信號。
  • 為何說「影子銀行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新華財經北京12月9日電(分析師郭楨 王中淨)12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指出:「影子銀行是金融工具,介於天使與魔鬼之間,管理好了是天使,管理不好是魔鬼。」
  • 銀保監會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官方首次詳細界定影子銀行標準
    12月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和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金融監管研究》期刊中。這是官方首次對影子銀行的定義和標準進行系統性界定。從負債端看,銀行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影子銀行資金的主要提供方。從資產端看,影子銀行的客戶絕大部分是銀行的客戶,實質為通道業務。可見,中國的影子銀行具有「銀行中心化特徵」。發達經濟體的影子銀行以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為核心,資金較少的直接來源於銀行體系。  二是以監管套利為主要目的,違法違規現象較為普遍。
  • 什麼是「影子銀行」?有什麼特點?權威定義來了!
    記 者丨李玉敏編 輯丨李伊琳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公眾號發布了《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該報告署名為「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這也是中國監管部門官方首次公布對影子銀行的系統系研究,並就影子銀行的定義、判別標準、分類進行了明確。
  • 這是首次給出官方定義,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影子銀行首個官方定義來了。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報告從中國影子銀行的判斷標準、範圍和分類,問題與危害,治理與成效,監管方向與重點等多個角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闡述。據了解,這一文章也將作為特稿刊發在《金融監管研究》2020年第11期。該期刊於2012年創辦,由銀保監會主管、主辦,是專注於金融監管領域重點、難點、熱點的學術性期刊。
  • 什麼是「影子銀行」?權威定義來了!以後這樣監管
    根據銀保監會最新的《中國影子銀行報告》裡面的界定,我們看到,影子銀行指的是「常規銀行體系之外的各種金融中介業務,通常由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載體,對金融資產的信用、流動性、期限等風險因素進行轉換,扮演著『類銀行』的角色。如何界定影子銀行?
  • 一度超過90萬億的中國影子銀行,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
    近日,《金融監管研究》正式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官方首次系統定義「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影子銀行,游離於監管之外,風險隱蔽,交叉傳染,被認為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
  • 中國影子銀行首迎官方定義,銀保監會: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12月4日,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界定影子銀行的四項標準,並將我國影子銀行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大類。課題組表示,這是第一次由官方對中國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相關標準參照了國際標準和定義,結合中國的情況進行調整,整體上符合我國影子銀行的現狀。《報告》指出,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和盲區。
  • 近期銀保監會多次提到「影子銀行」,這是什麼意思呢?
    近期銀保監會多次提到「影子銀行」這個詞語,而對於金融了解較少的網民可能並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就算出現一頭霧水的現象也屬正常,畢竟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以及建設銀行等眾多商業銀行,但卻不經常聽到關於「影子銀行」的各種言論,因此,第一次聽到難免有點陌生。
  • 官方首次定義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中國影子銀行報告》發布   12月4日,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首次發布《中國影子  在業內看來,這份由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聯合課題組推出的《報告》是金融監管部門首次對影子銀行進行全面系統的定義,為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監管工作夯實了基礎。
  • 如何理解銀保監會通報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突出問題?
    【正文】2020年7月14日(周二),銀保監會通報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存在的突出問題,並進行答記者問。實際上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大致通報兩次,上一次則為「2020年7月4日銀保監會首次公開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名單」。很顯然,這兩次通報所涉及的兩大問題,即「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和「公司治理」均是銀保監會一年一度大檢查以及歷年監管部門的常態整治重點。具體可詳見筆者於6月25日所撰寫的一年一度的銀保監會大檢查來了,今年有什麼不同?。
  • 監管動態|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
    (二)影子銀行是套利行為驅使的產物,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兩重性套利具有兩面性,金融中介作為解決信息不對稱的手段,其經營本質就是尋找市場的價格差異,亦即是一種套利(arbitrage)行為,本無可厚非。然而,影子銀行在發展過程中追求短期收益和絕對利潤,演變成「為套利而套利」。
  • 銀保監會再通報:嚴禁監管套利,嚴防屢查屢犯,防止影子銀行回潮
    千龍網訊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印發《關於近年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監管檢查發現主要問題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了近年來對相關機構監管檢查中發現的影子銀行和交叉金融業務領域的突出問題,並提出了規範整改的工作要求。
  • 權威報告拆解影子銀行:廣義規模曾超百萬億 下一步如何治理?
    來源:中新經緯「影子銀行是套利行為驅使的產物,具有天使與魔鬼的兩重性。」這是《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下稱報告)中對影子銀行的描述。該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12月4日發布在專業學術期刊《金融監管研究》的微信公眾號上。
  • 官方報告釋疑影子銀行監管 前期治理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但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  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報告指出,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的作用和風險水平差異較大。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
  • 首份官方報告釋疑影子銀行後續監管,前期治理有效避免槓桿率快速上升
    我國影子銀行隱患一度非常嚴重,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初步呈現根本性好轉勢頭。但應看到,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12月4日,《金融監管研究》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中國影子銀行報告》。這一報告由中國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課題組共同撰寫發布。
  • 【推薦】影子銀行是什麼?這份報告首次給出明確標準
    由中國銀保監會主管主辦的《金融監管研究》4日首次發布《中國影子銀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詳細描述了影子銀行的起源和發展演變,中國影子銀行的判別標準、範圍和規模,以及影子銀行3年治理的背景、過程和成效等,並提出相應監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