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的奶奶去年走了,活了個大歲數。93歲,也是壽終正寢。老人家在村裡的威望很高。
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雖然年輕時物質生活很貧乏,但是精神生活卻一點兒也不貧瘠。
紅是和奶奶一起長大的。奶奶的三寸金蓮在紅的記憶中是那麼的深遠。
01、
紅的奶奶在36歲就守了寡,爺爺得病到去世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留下了小的小老的老的一大家子,奶奶就這樣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儘管偶爾也有村裡人的欺負,但奶奶從沒有撩了這一家子老小改嫁的想法,(紅曾經問過奶奶當年的想法,奶奶就覺得孩子們都未成年,婆婆公公老實木訥,如果她走了,這一家人就散了,她不忍心,)所以紅一直崇拜奶奶是個了不起的女人,也是她最親的親人。
日子就這樣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奶奶也90多歲了,大多時候已經糊塗了,但是還惦記他的二兒子,可是他的二兒子不惦記她,奶奶臨去世的那一刻才看到自己的兒子。還是別人給叫來的,奶奶的葬禮上他是以親人的身份去參加的,而不是以兒子的身份,事後還挑各種理。
02、
紅在參加工作後,奶奶的零花錢幾乎就她供著。知道奶奶老的不認識錢的金額大小,就改成買吃喝了,紅想奶奶已經受了一輩子罪,晚年一定要老人過得好一些,所以每年都把奶奶接到城裡過年,夏天領著在市裡逛逛。紅能感覺到奶奶有這樣的孫女很是滿足,在村裡其他的老太太每每都投來羨慕的目光。
有一年,紅帶著奶奶去逛廟會,廟會上很熱鬧,人來人往,紅攙著奶奶在慢慢的看。奶奶本身走的也很慢,忽然奶奶幾乎停住了腳步,紅隨著奶奶的目光看去,奶奶在一個賣手鐲的櫃檯前站住了。
那個碧綠的手鐲靜靜的躺在櫃檯裡。上面有些許的白色花紋摻雜。手鐲的裡面,扁平,也不是很寬,外面成麵條形,弧狀的。一看奶奶就非常喜歡這個手鐲。
雖然喜歡,但是也不好意思和孫女開口要,她們那個年代的人真是太節儉了。
經過和攤主的討價還價,紅給奶奶買下了這個手鐲,25塊錢。當時的奶奶還不是那麼糊塗,悄悄的問紅這個多少錢?紅說25。奶奶聽了直咋舌。說咋這麼貴呢?紅說不貴不貴,只要你喜歡就好。
這應該是奶奶生平為數不多的,在她認為是最貴的首飾之一。也是她最喜歡和心愛的,因為是她自己挑選的。
紅後來聽堂妹說,奶奶經常拿柔軟的布擦拭那個手鐲,擦拭完了又輕輕的摸啊摸啊。平常也特別注意保護,生怕磕著碰著。稍微幹點活,比如抱個柴禾什麼的,把手鐲擼在胳膊最粗的地方,再拿衣服袖子蓋住。生怕在手鐲上面留下劃痕什麼的。
03、
奶奶在村裡和市裡輪換著住,村裡就是紅的三叔家,市裡就是紅的爸媽家。他二叔家還不如左鄰右舍那麼親切。
紅的父母作為老大,已經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老人就願意在他們家住,紅的媽媽性格很好,大大咧咧,老人即使耳背,也從不用喝斥的語氣去說話。老人牙口不好,就願意吃鬆軟黏糊的東西,紅的媽媽也儘量滿足。
老人住在老大家,就像住在自己家裡一樣舒服。但是她還是願意回到村裡頭去,鄰居什麼的都特別熟悉,不像在城裡,好多人都不認識,串門也沒個地方,時間長了就是換換居住的環境,就又回村裡面去了。
04、
奶奶回村裡又有個把月了。紅在休息的時候。跟老父親一起相跟上,回去看奶奶。
看見奶奶神情有點落寞,紅很詫異。
奶奶一輩子樂觀堅強,沒有什麼事情能讓她如此傷心難過,整個神情鬱鬱寡歡。過去在物質那麼匱乏的年代,奶奶也整天是樂樂呵呵的。
紅問奶奶「你怎麼啦?」
奶奶什麼也沒說,只是搖搖頭。
吃飯也比平時少了許多。
吃完飯,和紅也不怎麼說話。紅覺得很奇怪,
因為每次回來奶奶都拉著她的手,有說不完的話,今天是怎麼啦?
臨走的時候,紅又拉住奶奶的手,想問問到底怎麼了?突然感覺到少了點什麼,擼起奶奶的衣袖,看到手鐲沒有了。問奶奶,你的手鐲呢?奶奶一聽,眼淚終於忍不住了,撲簌簌的掉了下來。奶奶小聲啜泣著,用很低的聲音對紅說:「你三嬸兒把我的手鐲摘走了。」
紅簡直快氣炸了。你們什麼都不給奶奶買已經可以了。誰也不會去挑理,可是這是我給奶奶買的,你們還這麼蠻不講理的摘走,簡直太不像話了,轉念一想,可能就是認為我給奶奶買的,才會捨得花錢,那個鐲子才是好的,也覺得奶奶時而清醒,時而糊塗,她可能不知道是誰摘走的。
可是人真的有時候特別奇怪。她心愛什麼東西,就會對這個感覺特別執著,也有著特別清醒的認識。
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紅只能安慰奶奶:「摘走就讓摘走吧,我再給你買一個」。
可是,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還沒來得及給奶奶再買一個手鐲。這已成為紅心中永遠的一個遺憾。
唯願世間再沒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