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亮|微型小說《二畝半稻子銅鈿》

2020-08-31 心語文化

作者:黃漢亮 上海市崇明人,早年就讀於崇明大同中學,在職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畢業。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3302部隊服役。長期在家鄉農村工作至退休。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

我,上海某公司一個有頭有臉的白領。18歲那年,通過高考,跳出了「農門」,喝上了黃浦水。

我,出身在祖國的第三大島~崇明島上。從小,就看到島上居民(包括父母親)整天和老土地打交道,「面朝黃土背朝天,彎腰屈背幾千年」。鄉親們艱苦勞動的場景是我發誓離鄉進城的動力之一。

時間一晃,我已經年逾半百了。我的老爸、老媽也成了「奔八」的老人了,他們每年還要種植二畝半水稻,侍弄半畝蔬菜地,每天早晨挑著蔬菜擔去菜市場賣菜。

我看到兩位老人花白的頭髮,漸漸駝起的背,不禁心痛。我多次勸他們,年紀大了,不要下地幹活了。

他們點頭稱是。

但每次回家,總看到他們還在田裡忙,說是「解解厭氣」。

我看到他們「陽奉陰違」,不免有點生氣,我要拿農具家生厾(義丟)脫伊。

可老爸老媽揪牢我的手央求,我們勞動習慣了,不勞動閒的慌,不勞動要生毛病咯。種二畝半水稻,聽起來面積蠻大,實際上耕翻、插秧、噴藥、灌溉、收割全部是機械化了,施施肥、照看照看而已,比在工廠車間裡勞動還要輕鬆。再說,我俚年紀大了,總有生病落痛咯,種花地(義莊稼)換點小銅鈿(義錢)、補貼家用,好減輕一點你的負擔。

聽著兩老的話,我潸然淚下。

上海在發給65歲以上老人綜合津貼之前,是發免費乘車卡的。那個時候,我的老爸突然活躍起來,隔三差五地和同村幾個發小去「一日遊」,不到半年,崇明島的上下八沙都跑到家了。

一日,我接到老爸電話,要和另外三個鄰舍伯伯到上海來孛相(義玩)。我滿口答應。

過去,崇明到上海,乘汽車,乘船,非得用上一天時間。現在,上海和崇明島之間架起了大橋,老人乘車又不要錢,真是天賜良機。

老爸還說,待天涼後,我和你老媽也打算一起到上海呆上十天半個月,一輩子在鄉下,近麼灰堆頭,遠麼坑坑(義茅廁)頭,出來看看花天世界。

老爸老媽的一點願望,我真是求之不得呢,於是爽快地答應了。

那天,我老爸和三位鄰居伯怕穿著整齊,每人背了一隻不知從哪裡找來的軍用挎包,上午十點就找到我家,打過招呼,稍事休息後,我就把他們領到附近賓館,開了房間,安頓下來。從他們驚奇的眼神和讚嘆聲裡,使我感覺到他們是極少來市區的。

中飯安排他們吃了頓餛飩。下午遊覽了南京路和外灘。

晚飯在賓館就餐。考慮到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開了二瓶國產紅酒。他們不時對服務員端來的菜餚的色香味嘖嘖稱讚。當吃到一盤香糟滷毛豆時,李家伯情不自禁地問服務員,這盤毛豆莢多少錢?答曰,二十元。李家伯一數,一共有四十莢毛豆,折合五毛錢一莢。眾人呈吃驚狀。……酒足飯飽,我見老爸翻著挎包,想要付款,我立即制止了他,招呼服務員「賣單」。老爸問,幾鈿?「不貴,一千零八十元」。四位老人幾乎大驚失色。

離開餐廳,我帶老人們去了各自房間。寒喧一陣過後,我回家休息了。

晚上十一點,老爸打我電話,說是明天他們要回去了。問他原因,說是不習慣,出門一裡,不及屋(義家)裡。我挽留不成,只好答應。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來,陪老人們吃了早飯,把預備好的小禮品和零食分發各位。三位伯伯千謝萬咯說(義謝),稱讚我是好小囝。我說,你們是看著我長大的,自小關心我、照顧我,應該的,希望你們再來孛相。

四位老人上了地鐵,換乘了去崇明的大巴,中午前就回到了家裡。

那天晚上,我打電話給老爸,問他們孛相的開心伐?

「交關(義非常)開心」。

「哪你和老媽啥辰光來上海?」

回答很乾脆,「不來了!」

「為什麼?」

「這次來上海,我帶了五百元錢,相當於半畝稻子銅鈿,我以為夠用了,哪曉得一頓夜飯就要一千多,好的我鈔票嘸(義沒有)拿出來,否則,就大出洋相了。」

「鈔票總歸我負責的,你不用擔心!」

「爺勒(義和)兒子一家人,你的銅鈿,就是我的銅鈿。這次我俚用脫(義掉)勒近三千塊銅鈿,我的二畝半稻子銅鈿都用光了。所以,我和你老媽不來上海孛相了!」

我愕然……心語

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均為作者授權發布,任何媒體及個人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授權,並在轉載時標明出處及作者,謝謝合作。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歡迎關注陸安心的私媒體「心語」。(微信號:anxin20141124)也可掃描上面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Copyright © 2014-2020 心語文化

相關焦點

  • 黃漢亮|微型小說《月餅》
    作者:黃漢亮 上海市崇明人,早年就讀於崇明大同中學,在職中央農業廣播學校畢業。曾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3302部隊服役。長期在家鄉農村工作至退休。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
  • 小小說|楊輕抒:二騾子
    開始的時候,我們強行攔住二騾子,把他的勞動成果一分了之,任二騾子坐在村口哭得跟死了爹一樣,但這樣還是阻止不了二騾子。後來,我們把二騾子摁在水溝裡,狠狠地打一頓,打得二騾子哭天搶地嗓門都啞了。然而,二累子依然拖著一條明顯短了一截的腿,每天早上,穿行在晨霧裡,高一腳低一腳地篦著村子裡的狗屎。二騾子篦過的地方,聞不到半絲狗屎味。
  • 亢流渚:伏筆|小小說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小說天地:午後。窗外,新蟬鳴綠蔭,室內,煙霧共繚繞。李立的煙一支接一支地抽。他在為設計一個出乎意料的伏筆而苦思冥想。
  • 原創:微型小說《年味》
    原創:微型小說《年味》年味淡了、親情淡了、歡笑少了。。。(作者原創微型小說《年味》)。
  • 七竅通六竅(微型小說)原創
    一日,阿儂在後臺看到一篇微型小說。於是,忙乎編輯開來,許久,阿儂覺得編輯按語寫得不錯,就把這篇微型小說發了出來。接著又跟了帖……幾天後,阿儂再看這篇文章後面作者跟了帖否。果然,作者跟了帖,帖子是:「七竅通了六竅!」阿儂回到家裡,沾沾自喜地把今天自己編輯了篇微型小說的事跟學文科的愛人說起,呀!作者說我的按語寫得好!
  • 小小說|二孬
    這晚二孬打完牌走時,聽見雞叫聲,他掐住雞脖把七叔唯一依靠這隻下蛋賣錢打鹹鹽的老母雞提回家去。喬七叔第二天早起一看老母雞不見了,四處尋找卻怎麼也找不著,七叔忽然想到了二孬,就找二孬家想去問問。進門見二孬正抓著雞腿啃呢。「你!」七叔背起二孬半袋子糧食走了,當了他的雞錢。
  • 首獎10000元:「武陵杯」微型小說徵文大賽啟事
    微型小說是海內外讀者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體裁,短小精悍,乾淨好讀;為了繁榮這種文體,促進海內外的文化、文學交流,繼續發起2020「武陵杯」世界華語微型小說年度獎徵集評選。凡2020年在海內外正規華文報紙、雜誌上發表的微型小說(含閃小說),都在徵集評選範圍之內。
  • 李立綱:不能不說的故事|小小說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
  • 「現實主義」徐明|責任田
    「多磨二把備用,到了田裡可得中午吃飯時才能回來!」屋內傳出老徐妻子金蓮的聲音。金蓮邊說邊對著「洋鏡」抹了點頭油,梳了一下頭。「曉得了!」老徐聽到話,只管低頭磨著他的鐮刀。「一定要把到手的糧食拿回家,做到顆粒歸倉,爭取賣個好價!」老徐自言自語。太陽露出了笑臉,江南水鄉的河面上氤氳著水汽,似霧如煙。「走!」老徐叫了一聲妻子。
  • 《活著》:假如沒輸光田產,福貴也不會像龍二一樣被斃,原因有2
    文|若水餘華的《活著》,無疑是一部史詩小說,它記錄了主人公福貴從解放戰爭到改革開放初期的人生經歷與命運跌宕。家有貢田上百畝,有寵愛自己的爹娘,有知書識禮的妻子。但敗家子福貴荒唐事做盡,一夜豪賭后將家產輸得精光不剩,包括那上百畝貢田。他輸給了奸詐的龍二。因為龍二買通了跑堂,在骰子上做了手腳,沒有心機的福貴稀裡糊塗被騙了。龍二不僅霸佔了福貴家闊氣的磚石大宅院,還有那方圓上百畝的貢米田,過上了逍遙自在的大地主生活。
  • 另類正常人微型小說《百態人》
    另類正常人微型小說《百態人》連載114 -作者/她有著寬廣的胸懷
  • 微型小說 《父母》
    微型小說《父母》 接到女兒打來的電話,說;「媽,我們周六晚上回家吃飯。」 老太太一大早就對老伴說,女兒說她們晚上要回來吃飯,你一會和我一起去菜市場買些菜……… 女兒雖說嫁的不遠,就在本市,但一個城南,一個城北,來回一趟也要兩三個小時。
  • 故事:兒童科幻小說:微型機器人警察
    微型機器人警察平時極小,它們工作時根本不佔據人類活動的空間。在人們不需要的時候,微型機器人警察就會升空,淨化地球的空氣,觀察地球上的情況,從不妨礙人類的正常生活。人類已經離不開這些微型機器人警察了,它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全天候的好朋友。
  • 微型小說:愛情超市
    微型小說愛情超市雷松超最近,城裡繁華的商業步行街上新開張了一家「愛情超市」,一時間,孤男寡女們蜂擁而至,生意極為紅火。「 先生,歡迎您到我們超市選購自己滿意的愛情。」離異男人雷濤一隻腳剛剛跨進自動旋轉的玻璃門內,就迎來了兩位身著紅色旗袍、年輕漂亮禮儀小姐的微笑服務。「這位先生,您想尋找到什麼樣的愛情伴侶?」
  • 首屆「蓮花杯」全球華人微型小說徵文比賽,懷遠作家張建忠奪魁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20周年,世界華文作家協會(澳門)主辦、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協辦的首屆「蓮花杯」全球華人微型小說徵文比賽,從2019年10月開始徵稿,2019年12月截稿,收到世界各國來稿約1500份,由澳門作家、評論家凌雁、劉居上、席地、岸南、譚鍵鍬、餘思亮等組成之初評委篩選出93篇作品,再經複評委審稿,壓縮到36篇,通過初評的作品交於中國凌鼎年、劉海濤、
  • 慈谿民間故事|「亂話三千」的來歷
    據說,從前,有一個縣官,吃了飯實在是太無聊了,他忽發奇想,在全縣各地貼出了這樣一個告示:在本縣管轄之內,凡是身高在七尺(一米=3.6尺)以上的男女青年,下個月陰曆十五,在縣城門口,經本官當場測試丈量後,都可獎勵三千個銅鈿。
  • 李立綱:暗戀|小小說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小說天地:Ⅹ叔叔,您暗戀過我媽媽嗎?她問。
  • 張守金:絕不服輸|小小說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小說天地:十年前,李虎在自己的地盤上栽了一棵樹,如今這樹長得又高又大,枝繁葉茂。大柱不願意了,他家的地和李虎家的地挨邊兒。大柱的老婆說,這樹遮得半截地不長莊稼怎麼行?於是,大柱去找李虎,和李虎說事兒,李虎的老婆也在家。
  • 故事:民間故事|窯中仙
    民間故事|窯中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乾隆年間,四川蓬州有個叫盤龍的小鎮。在一個叫果園壩的村子裡,有個姓李的無賴,他父母還有幾畝田土,本來也可勉強過溫飽日子,但這兒子不爭氣,經常去外面瞎混。此人跟在幾個地主少爺屁股後,做些無良之事,百姓們都對他恨之入骨。這小子太不爭氣,邊父母也拿他沒辦法,許多人都暗裡咒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