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民間奇案:喋血聖龍杯(上部)

2020-11-08 無聊看歷史

(一)龍杯之謎

  在四川岷山腳下,有個依山而建的莊子,莊主人叫胡天成。二十年前,胡天成孤身來到這個地方,買了幾千畝田地,建起了胡家莊。胡天成性格隨和,又善於經營,漸漸地成為了岷山一帶首屈一指的富豪。

  這天傍晚,胡天成卻有些心神不寧,在大廳裡來回踱步。

  原來胡天成有個兒子叫胡至林,年方十八,由於其母去世得早,胡天成自然是十分溺愛。可打上個月他續娶了一房小妾,父子倆的關係驟然緊張起來,他知道兒子胡至林是擔心偌大的家產會輪不到他手裡。今兒一早,胡至林說是去佃戶家收租,一去大半天,到現在都沒有回來。

  胡天成重重咳嗽了一聲,只見外面走進來一個瘦高的中年男子,躬著身說:「老爺。」

  胡天成焦急地問:「趙管家,至林還沒有回來嗎?」

  趙管家搖搖頭說:「沒有。最近欠租的佃戶很多,少爺可能是在哪裡耽擱了。」

  「耽擱?」胡天成眼睛裡冒出火來,「我看他八成又到縣城花天酒地去了,這個不爭氣的東西!」

  剛說到這裡,一個莊丁急急忙忙跑進來,手裡舉著一封信說:「老爺,有人送來一封信,說是要我親手交給老爺。」

  胡天成接過信,問:「人呢?」

  莊丁回答道:「已經走了。」

  胡天成皺起眉頭:「是個什麼樣的人?」

  莊丁想了一會兒說:「是個大漢,樣子挺兇。」

  胡天成拆開信,只看了一行字就大驚失色,信中寫道:胡莊主:令公子目前正在敝山寨作客,在下自會隆重招待,莊主切勿掛懷。只是在下偶聞莊主手中有一隻聖龍杯,乃千古奇珍,在下草莽之人,欲藉此杯觀瞻一番,也算不枉平生。莊主如果應允,可於三日後午時前往短松岡,在下必定攜令公子親候。信末署名獨眼虎。

  看完這封信,胡天成不禁渾身顫慄,他當然明白獨眼虎的意思,兒子胡至林是遭到了綁票。

  這獨眼虎是岷山一夥強盜的頭目,素來心狠手辣,以前和他胡天成倒也井水不犯河水,兩下相安無事,不料這次居然惹到了他的頭上。

  「老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趙管家湊上前問。

  胡天成猶豫了一下,把信遞過去說:「這件事你可有好辦法?」

  趙管家看罷信,尋思了一會說:「這獨眼虎分明是想訛詐。老爺,您還記得警察局新近調來的那位顧探長嗎?」

  胡天成聽得一愣,他與顧探長有過一面之緣,這個人矮矮胖胖的,極其精明。趙管家接著說:「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顧探長不是揚言要親手抓住獨眼虎以儆效尤,我們何不求助於他?」

  胡天成此刻心亂如麻,聞言點著頭說:「好,你快連夜將顧探長請來。」

  當天深夜,胡家莊來了兩位客人,前頭那位像個矮冬瓜,臉上始終掛著微笑,後面的長得白白淨淨,穿著一身筆挺的警服,神情嚴峻。胡天成迎出門外,對「矮冬瓜」抱拳作揖道:「顧探長,別來無恙,這位是……」胡天成一指穿著警服的那位。

  顧探長笑呵呵地說:「我來介紹,他叫林楓,是我的助手,人家可是在日本留過學的。」

  胡天成打了幾個哈哈,連忙將兩人請進內室。

  胡天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細說了一遍,又呈上了獨眼虎的信。

  顧探長沉思著說:「胡莊主,恕我直言,你手裡真有那隻聖龍杯?」

  胡天成嘆口氣說:「實不相瞞,我連聖龍杯都是第一次聽說,不知獨眼虎從哪裡聽到的風言風語,簡直可惱之極!」

  顧探長深深看了胡天成一眼,說:「聖龍杯的事我略有耳聞。相傳聖龍杯乃前清乾隆皇帝命人採集天山之玉打制而成,不管在杯中倒入何種烈酒,飲千杯而不醉,是天下的奇物,價值連城。後來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西逃途中,聖龍杯被一名侍衛盜走,從此不知所蹤。」

  胡天成聽完哈哈一笑:「我要是那名侍衛,早已逃到深山大澤中隱姓埋名,哪敢招搖。」

  林楓的話很少,他拿出一個小本子,認真地記敘著此次談話的內容,這時他插言道:「我想獨眼虎肯定沒有見過真的聖龍杯,我們何不將計就計,用一個贗品先把胡少爺安全地交換回來,然後……」林楓的聲音逐漸低了下來,顧探長和胡天成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突然,窗外傳來一陣很細微的腳步聲,林楓扭頭喝了一聲:「誰?」

  窗外的腳步聲驟然消失,林楓飛快地站起身拉開門,另外兩人也迅速地跑到門邊。

  月朗星稀,周圍靜悄悄的,只有前方不遠處的過道裡,一個老僕人正在打掃灰塵。

  半夜裡掃地?顧探長心存疑惑,輕聲問:「他是誰?」

  胡天成說:「他是個啞巴,已經跟了我多年,夜裡掃地是他的習慣。」

  顧探長低頭暗想:四周沒有任何遮蔽物,偷聽之人不可能溜的這麼快,除了那個啞僕。顧探長轉頭望著胡天成,胡天成的臉色明顯地不自然,他是替啞僕掩飾著什麼嗎?

  後半夜,啞僕拿著掃帚回到了院子中一個簡陋的小木房,他點亮油燈,呆呆地坐在床邊。窗外,一個黑影用手指捅破窗紙,正密切地注視著啞僕的一舉一動,黑影的臉上掛著一絲奸詐的笑容。然而,他卻不知道,一棵大樹後面也有一雙犀利的眼睛在盯著他。

(二)墳場設伏

  三日後,胡天成和趙管家來到了短松岡,趙管家的手裡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盒子。

  短松岡原本是個墳場,附近的窮苦人家死了人,都葬在這裡。胡天成四處張望,周圍長滿了衰草,三兩隻烏鴉盤旋著,墳場裡又多了幾處新的墳頭,此外連鬼影子都看不見一個。

  一陣涼風吹來,趙管家冷不丁打了個寒噤,啞著嗓子問:「老爺,獨眼虎會不會誆我們,怎麼還不來?」

  胡天成從口袋裡掏出懷表看了看,時針指向了十二點。

  就在這時,遠處響起了馬蹄聲,十幾匹馬風馳電掣般往這邊趕來,揚起了漫天的塵土。

  領頭的是一個獨目的彪形大漢,腰裡別著一把短槍。彪形大漢策馬徑直來到胡天成面前,桀桀怪笑道:「胡莊主,你挺準時的嘛!」

  胡天成「哼」了一聲:「獨眼虎,少說廢話,我兒子呢?」

  「放心,令公子一切安好。」獨眼虎手一揮,幾名手下押著一個年輕人走過來,年輕人神情憔悴,衣衫不整。

  看著這個年輕人,胡天成眼一熱,關心地問:「至林,你沒事吧?」

  奇怪的是胡至林鐵青著臉,站在那裡一言不發。

  獨眼虎冷眼旁觀,陰惻惻地說:「胡莊主,人你已經看到了,我要借的東西呢?」

  胡天成一指趙管家手中的盒子,說:「在裡面。」

  「好,我們一手交人,一手交貨,這下我們兩不虧欠了。」獨眼虎得意地大笑起來。

  趙管家走上前把盒子交給了獨眼虎,換回了胡至林。

  獨眼虎接過盒子,那隻獨目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自言自語般的說:「我要看看聖龍杯是件怎樣的絕品。」

  剛準備打開,只聽耳邊響起一片嘈雜的槍聲。獨眼虎大吃一驚,舉目一瞧,那些新壘的墳頭上鑽出了不少的警察,自己的手下來不及反應,一個個從馬上栽倒。

  原來這個計策是林楓安排的,他預先在墳場挖了幾個大坑,把人藏在裡面,再蓋上一層木板,鋪點泥土,看起來與墳頭毫無二致。等胡至林脫身之後,藏在坑內的警察蜂擁而出,打了獨眼虎一個猝不及防。

  獨眼虎憤怒地指著胡天成說:「你……」

  一顆流彈擊中了獨眼虎的手腕,盒子「啪」地掉在地上。獨眼虎情急之下,一抖馬鞭,策馬狂奔而逃。

  顧探長見狀,舉起手槍瞄準獨眼虎的後背,林楓攔住道:「探長,你留在這裡主持大局,我去追獨眼虎。」說罷搶過一匹馬,朝獨眼虎逃走的方向追去。

  隔了一陣,林楓空手而回,沮喪地說:「那廝的馬術精熟,讓他跑了。」

  顧探長擺擺手說:「算了,如今他的手下已全部剿除,諒他一個人也難以興風作浪。」

  趙管家撿起掉在地上的盒子,呈交給胡天成,哪知胡天成看也不看,說:「一隻破杯子還要它幹什麼。」他走到顧探長面前,抱拳道:「探長上任不久,就將危害岷山的盜匪一網打盡,實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功績。胡某不才,在山莊小設宴席,以謝探長救了犬子一命。」

  顧探長客套了幾句,吩咐部下處理現場留下的盜匪屍體,他發覺衣角被人輕扯了一下,不禁愕然地轉過頭來,是冷冷站在一旁的胡至林。顧探長剛想開口,胡至林悄悄地把一張紙條塞進顧探長手裡。顧探長展開一看,上面只有兩個字「救命」。這胡至林不是已經從獨眼虎手中脫身了嗎?顧探長暗自奇怪。塞完紙條,胡至林匆匆忙忙地走開了。

  第二天,胡家莊張燈結彩,款待顧探長一行。席間,胡天成新娶的小妾柳花紅也來作陪。

  顧探長看那柳花紅長得十分可人,色藝俱全,一曲琵琶彈得珠落玉盤,難怪胡天成忍了這麼多年會續弦。顧探長掃視了一番,卻沒有看到胡至林,他隨口向胡天成問道:「令公子呢?」

  胡天成嘆了一口氣:「犬子回家之後,因為受到驚嚇,正臥病在床。唉,都是那該死的獨眼虎害的。」

  胡至林病了?不知怎的,顧探長的腦海裡閃現出那張寫著「救命」的紙條。

  這日,顧探長處理完公事走出警署,迎面撞來一個人,神情悲戚,是趙管家。見到顧探長,趙管家哽咽著說:「探長,我家少爺死了。」

  乍聽這個消息,顧探長嚇了一跳,追問道:「他是怎麼死的?」

  趙管家低下頭說:「暴斃而亡,我家老爺特命小人來知會探長一聲。」

  顧探長背著手沉思了起來,極力掩蓋聖龍杯的胡天成,半夜掃地的啞僕,綁票勒索的獨眼虎,行為怪異的胡至林。現在胡至林更是莫名其妙地暴斃而亡,從種種跡象分析,胡家莊一定隱藏著什麼重大的秘密。

(三)夜探靈堂

  顧探長和林楓再次來到胡家莊,氣氛與前兩次大不相同,莊子上下全沉浸在一片悲哀之中。大廳已改作靈堂,停放著一口漆黑的棺材,胡天成一身縞素,大約是悲傷過度,見著顧探長已是泣不成聲。晚年喪子,人生痛苦莫過於此,顧探長心裡喟嘆著,說了幾句節哀的話。

  顧探長被安排在偏廳休息,他把林楓叫過來,兩人談論著胡至林的死因。顧探長懷疑地說:「我總認為胡至林的死太過蹊蹺。」

  林楓驚訝地說:「蹊蹺?怎麼會呢?胡天成不是說他是受了驚嚇暴斃而亡嗎?」

  顧探長搖著頭說:「事情不會那麼簡單。那日墳場設伏,胡至林表現得非常鎮定,他像早已知道什麼隱情,而且通過我暗中觀察,他與胡天成的關係也很微妙。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顧探長掏出一張紙條遞給林楓,「這是他交給我的。」

  林楓看到上面寫著的「救命」兩字,臉色一變:「莫非胡至林預感到莊子裡有人想要他的命?」

  顧探長露出愧疚之色,嘆息道:「可惜當時沒有引起我足夠的重視,辜負了他對我的信任啊!」

  林楓低頭想了一會兒,說:「這麼說來,胡至林有可能是被人害死的?」

  顧探長點點頭說:「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所以今晚我要來個夜探靈堂。」

  林楓的眼睛一亮,小聲說:「探長是想開棺驗屍吧?」

  顧探長沒有說話,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三更過後,顧探長從客房裡走出來,整個莊子靜悄悄的。顧探長潛蹤隱跡,神不知鬼不覺地溜進靈堂。此時靈堂裡點燃了幾支大蜡燭,亮如白晝。顧探長伸手欲推開棺蓋,這時,他聽到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心中一凜,急忙躲到旁邊的一根柱子後面。

  來人手裡提著一把掃帚,步履蹣跚,居然是那個啞僕。

  顧探長暗想道:這麼晚了,啞僕來靈堂幹什麼?啞僕警惕地朝四周張望了一眼,放下掃帚,身手矯健地奔至棺材旁。令人驚奇的是啞僕的神情激動起來,渾濁的眼睛蘊含著淚水,扶著棺材的手也在不停地抖動,顯然是傷心欲絕。顧探長越看越不明白,以啞僕的身份,難道跟胡至林有什麼特殊的關係不成?

  過了一會兒,啞僕才用衣袖擦了擦眼角,狠狠地一咬牙,使勁推開了棺蓋。看到棺材裡的情景,啞僕剎那間怔住了,用手摸索了一陣。他的臉色逐漸變得鐵青,嘴角邊噙著一絲冷笑。啞僕把棺材蓋復原,拿起掃帚又走了出去。

  望著啞僕離去的背影,顧探長閃身出來,他凝視著那副棺材,輕輕地將棺蓋推開。顧探長往裡一瞧,整個人驚呆了,裡面躺著的是一具無頭屍體,儘管穿的是胡至林的衣服,但顧探長還是感覺有些不對。他仔細地察看著屍體,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屍體的手上。顧探長抓起屍體的手,手上的皮膚很粗糙,一看就知道絕對不是像胡至林這等養尊處優貴公子的手。

  屍體既然不是胡至林,那麼死的人又是誰?胡至林的屍體到哪裡去了?還有啞僕為什麼對胡至林存有那樣深的感情?顧探長越發覺得事情撲朔迷離。

  顧探長沒有將夜探靈堂的情景向任何人提起,他只是讓林楓暗中監視胡天成。到了胡至林出殯的那天,林楓來報告說,胡天成這幾天一直呆在書房。

  顧探長猶豫起來,他該不該把胡至林屍體被調包的事告知胡天成?這時一個丫鬟跑過來說:「探長,我家夫人有請。」

  顧探長皺著眉頭說:「有什麼事嗎?」

  丫鬟搖搖頭說:「不清楚,夫人說請探長去她的房間。」

  顧探長不明白柳花紅在這節骨眼上找他幹什麼,但他畢竟是客,主人相邀不好不去。顧探長走入柳花紅的房間,胡家莊在辦喪事,柳花紅卻仍穿著大紅的衣裳,顯得豔光照人。

  柳花紅巧笑倩然地說:「久聞探長清正廉明,肯為民出力,也不知傳聞是否屬實?」

  顧探長正色道:「莫非夫人有冤要伸?」

  柳花紅神情忽地一變,垂下頭啜泣道:「小女子雖是一名歌女,可也是清白之身,胡天成看上了我,要把我買來作妾。我本不願意,無奈胡天成在岷山勢力很大,採取威逼利誘的手段,將我強娶進門。這算不算一段冤屈?」

  柳花紅的臉色說變就變,看來她也不是個簡單人物。顧探長摸不透柳花紅的用意,半躬著身體說:「很抱歉,我的職責是偵緝破案,夫人的事我恐怕無能為力。」

  柳花紅掏出手絹擦了擦眼淚,馬上又破涕為笑:「說來真巧,我倒碰上了一樁奇案。」

  顧探長疑惑地說:「什麼奇案?」

  柳花紅淡淡地說:「你去跟我見一個人就知道了。」

  柳花紅的葫蘆裡究竟在賣什麼藥?說話拐彎抹角的,像是在對他旁敲側擊。顧探長只得跟著柳花紅穿過後院,出了角門,然後柳花紅加快步伐,左彎右繞,在一間破舊的茅屋前停下。

  柳花紅似笑非笑地看著顧探長,朝裡指了指。顧探長心裡一緊,裡面該不會是個險惡的陷阱吧?但自己經過多少大風大浪,既來之則安之。顧探長暗中摸了摸腰際的手槍,從容地走了進去。

  茅屋裡的光線昏暗,一張木板床上躺著一個人,那人艱難地爬起來,點亮了桌上的油燈。儘管顧探長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見著這個人,還是禁不住嚇了一跳,是那個應該死了的胡至林。

  看到顧探長驚恐的表情,胡至林悽涼地一笑:「放心,我是人不是鬼。」

  顧探長平靜下來,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胡至林說:「此事說來話長。還記得墳場那天的事嗎,我偷偷遞給你的紙條。」

  顧探長點點頭說:「你在上面寫了『救命』兩字。」

  胡至林痛苦地說:「你也許不相信,那個一心要致我於死地的人,是我的父親胡天成。」

  顧探長又是一驚,胡至林接著說:「胡天成買通了獨眼虎,讓他將我撕票,可獨眼虎似乎覬覦胡天成手裡的一件東西,想用我來脅迫,於是將真相告訴給我,所以我才在匆忙之中寫了紙條,請你幫助我。回到莊子之後,胡天成藉口我受到驚嚇,把我關在房裡不準見任何人。一天深夜,一個黑衣人闖入我的房中,拿起匕首向我胸膛刺來。幸虧我自幼攜帶的一塊玉佩救了我的性命,那一刀刺中了玉佩,滑過了要害部位。我見情況緊急,只好忍痛裝死。那人以為我死了,摘下了面罩,我清楚地看見是胡天成。胡天成走後,隔了一陣柳花紅進來了,說是偶然聽到我房裡有響動進來看看。我沒想到柳花紅會救我,還把我藏在這裡療傷。等我的傷勢稍好,我再拜託她把你請來。」

  胡天成為什麼費盡心機要殺死自己的兒子?顧探長百思不得其解。「胡天成待你不好嗎?」

  胡至林沉思良久,說:「我也非常奇怪,他一直待我不錯。大概一個月前,他的態度才發生了變化。」

  顧探長託起下巴,思索其中的緣故。

  胡至林像突然間記起了什麼事:「還有一件事,我被獨眼虎綁票的前幾天,莊中的啞僕交給我一個盒子,想我替他代為保管。」

  顧探長的精神一振,拍拍胡至林的肩膀說:「你安心養傷,我會幫你查找出事情的真相。」

(作者:無聊看歷史)

註: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周更新!

相關焦點

  • 故事:民間奇案:喋血聖龍杯(下部)
    (四)白狐現身  從茅屋出來,顧探長的眼睛盯在守侯在外面的柳花紅身上:「夫人,有件事想請教。」  柳花紅笑得花枝亂顫:「請教可不敢當,探長有話直問便是。」  顧探長開門見山地說:「那天夫人去胡至林房裡幹什麼?」  柳花紅回想道:「也是湊巧。我聽說胡公子病了,燉了一碗燕窩粥,想送去給胡公子。
  • 乾隆年間的「烏盆記奇案」(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2期《烏盆記》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鬼戲,由於這部戲舞臺形象可怖、唱腔動人,又被多位名人關注或演繹,所以名氣極大。不過下面要講的,卻是發生在乾隆年間的一個奇案,它被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記錄在《子不語》一書中,這起案件的弔詭之處極多,比如,從一開始就和《烏盆記》扯上了關係。假包公遇上「真鬼魂」乾隆年間的一天,廣東省三水縣的縣衙前人聲鼎沸,萬頭攢動—這天正趕上吉慶的日子,戲班子搭起了舞臺要演整整一天的戲。
  • 鄭板橋奇案奇破(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7期■柯雲1742年春天,鄭板橋到山東範縣赴任知縣,上任第一天就有人擊鼓鳴冤。鄭板橋一面坐案,一面令師爺喚擊鼓人進堂。鄭板橋奇案奇破,震動齊魯。選自《文史月刊》
  • 故事:現代奇案:狼吻驚魂夜(上部)
    (一)狼聲  從部隊退伍後,盛智華進了一家機關。這是個清閒部門,整個科室加上他才四個人。眼看國慶長假快到了,科長老周打算趁此機會組織一次活動,活躍一下枯燥沉悶的工作氛圍。  這天臨下班時,老周把自己的想法一說,立即得到了同事們的贊同。唯一的女科員肖霞更是歡呼雀躍,她眨眨眼睛說:「我知道一個地方,叫作妹郎山。那裡風景獨特,最適合進行登山野營。」
  • 「雙面人」奇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1期■婁尉一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官庫中丟失了玉器比如乾隆年間的這起「冤魂附身奇案」,就是作案人因為殺害了一個無辜的少年,而長期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總懷疑受害者的冤魂圍繞在自己的周圍,因此,一年後,當內務府審訊一樁古玩失竊案時,他誤以為東窗事發,再也撐不住了,用受害者的聲音和舉止講出了自己的罪行。
  • 飛針奪命奇案(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7期■李建南宋初年,戰禍不斷,北方難民紛紛逃往江南因此搞得民間人心惶惶,談針色變,每家每戶若有人死,都不敢掩埋,生怕死者是中了飛針奪命穴而枉死地下。蘇州知府接案後,大為驚嘆,若此穴為賊人所用,必將生靈塗炭,便立即吩咐蘇州名醫濟世楷前往常熟查探,協助常熟知縣將飛針奪命之人緝拿歸案。
  • 故事:現代奇案:鬼剎幽靈(上部)
    卜天龍極度驚懼,一下撲到了門外……(作者:馬強)註:明日更新下部,敬請閱覽!
  • 撿只鴿子救公主(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4期■楊航一北宋年間,京城汴梁附近有個趙家村,村裡有個叫趙文生的書生一句「此乃奇毒」讓蔡居不由聯想起日前的公主中毒和陝西奇案,感覺這三者之間,似有聯繫,細思之下,心頭靈光一閃,不禁頻頻點頭,當下收起紙條,開始專心手術。手術前後用了半盞茶的工夫,過程相當順利,鴿子甦醒後果然無甚大礙。
  • 奇案(民間傳奇)
    府臺見狀又命人將此奇案報知武慶的家人,就此結案不再追究。 馮林見王家已經家財蕩盡,於是又贈送他了百兩紋銀,如此夫妻二人生活才有了著落。 王輝對馮林大為感激,以後兩人來往甚密,居然成了好友,終身都為莫逆之交,而這一段奇案也就到此而完。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8)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8) 逢旬休,各知縣也無緊急公文。清晨用過早膳 ,狄仁傑邀喬泰、馬榮、洪亮在堂屋飲茶。狄仁傑坐正中,喬泰、馬榮一左一右坐兩邊,洪亮居左手。 「新來寧州已經十日,諸位也是勞累,今日難得空閒,請大家品茶,嘗嘗武后親賜的上等普洱。」狄仁傑笑著給大家添茶。紅褐色茶湯鮮豔明亮,油麵醇厚,茶蓋一開,滿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濃香。
  • 熱的故事(四)
    熱的故事(四) 前面我們領略了氣體的對流現象,事實上,不僅僅是氣體,液體的有流動性,液體也是可以對流的。我們平常燒開水,就是靠水的對流把水燒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啊,燒開水的時候,熱源從鍋(壺)的底部開始燒水,靠近熱源的水溫度較高,密度較小,這部分水就開始上升,上部溫度較低的水密度較大,高處的冷水就過來補充,從而形成水的對流,直到全部的水達到100攝氏度,水就被燒開了。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9)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9) 「縣尉,這是何故?」狄仁傑問道。 「狄刺史,小官糊塗,自那日去訪菜園村後,小官思前想後,深感慚愧,無臉面對寧縣父老鄉親,辜負朝廷隆恩,特來辭官請罪。」 「周縣尉,請起,有話盡可道來。洪亮快快為縣尉備椅。」 洪亮搬來椅子,喬泰扶周衡起身坐下,狄仁傑親自沏了茶。 「謝,刺史大人。」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2)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2) 「想來周衡料定自己將有殺身之禍,又知身邊衙役不足信,故提前將此圖送出府衙,委託一行乞之人,真乃良苦用心。」狄仁傑打開錦囊,取出一張圖,閱後黯然說道。 喬泰、馬榮、洪亮看完手繪的桂花山地形圖後,愈發為周衡一家遇害深感悲痛。 用過午飯,喬泰、馬榮又安排知府幾個親信衙役輪流蹲守於柳樹巷口口留香包子鋪周邊,著便裝隱於鬧市。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 公元686年,狄仁傑因遭酷吏來俊臣誣告​被貶為寧州刺史,即刻赴任。中秋前幾日,狄仁傑帶少數家眷長途跋涉,經三日舟車勞頓,到達寧州。 到寧州刺史府衙內,已經太陽西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1)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1) 東方已泛魚肚白,寧州刺史府依然燈光通明,狄仁傑、喬泰、馬榮等徹夜未眠,反覆推演案情,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報,王廷守知縣到!」 一衙役通報。 「狄刺史,喬校尉、馬校尉。」 王廷守進入刺史府邸議事廳,隨即拱手說道。眾人亦是回禮。 「王知縣,昨日之事想必你已知曉,這般早請你過來,想共同商議下一步如何處置。」
  • 陝南民間故事——麻柳灣村奇案(一)
    今天我要講的故事,其毀屍滅跡比其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陝甘川交接處有個村莊,叫麻柳灣村。一條靜靜的河流,河流兩邊杵立著一排排麻柳樹,風景旖旎。此村因此而得名。說起這個村密密麻麻的麻柳樹,還有個典故,大家都看過一部『荒城紀』的電影,一個沒有文化的保長,為了錢財,把禮義廉恥堂聽成李憶蓮祠堂,把一個叫李憶蓮的寡婦迫害之死,故事離奇荒誕。
  • 故事:聊齋中最恐怖的故事:女子屍變殺人,其實是一樁盜屍殺人的奇案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的小說家,他寫的《聊齋志異》是一本奇書,裡面記載了很多非常奇怪的故事。其中有一篇相當經典恐怖,這篇故事就是《屍變》。目前對這個故事人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這是一個山野村夫編製造的故事,不過是一種民間傳說。有人認為,這個故事太過離奇,完全超越了人的常識和極限。試想一個已死之人如何能夠起床吸氣,並且還追著車夫到處跑?從生物學上來說不可能,沒有一點可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5)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5) 狄仁傑、馬榮相視一眼,勒住馬韁繩,迎著追來的妖僧一字擺開。追來眾妖僧也停住馬,在對面排出一列。 「狄仁傑,終於又見面了!哈哈,我刀下又能沾染你們這些無用朝廷狗官之血了。」為首妖僧大笑說道。 「狂妄之人,報上名來,我從不殺無名之將!」狄仁傑喊道。 「告訴你們這些將死之人也無妨,讓你們死的明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7)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7) 「狄仁傑,本想敬重你是英雄,居然暗箭傷人,等候受死!」劉全喊道,說罷扶劉忠消失在門樓。狄仁傑、杜佑、馬榮轉身到指揮臺。 「箭!」杜佑一揮手。前排持盾軍士列陣,弓箭手點燃箭頭火焰,並拉滿弓。 「放!」無數火箭划過夜空,刺向聚義山莊城牆內外。數個護城牆上的嘍嘍應聲倒地,山寨內燃起星星點點火苗。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