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針奪命奇案(民間故事)

2020-09-20 泉湖二月八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7期


■李建

南宋初年,戰禍不斷,北方難民紛紛逃往江南,金人也意圖過江入侵南宋,國家江山岌岌可危,百姓也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偏偏就在這危難之時,江南蘇州府轄地出現了一個飛針奪命之徒,傳言說他已研究出可以致人於死地的奪命穴,被其飛針擊中此穴者前六天病重,第七天死亡,完全無藥可救。正當家人為死者操辦後事時,中針者卻突然迴光返照,活了過來。病症全無不說,還要比未病之前更加生龍活虎。因此搞得民間人心惶惶,談針色變,每家每戶若有人死,都不敢掩埋,生怕死者是中了飛針奪命穴而枉死地下。

蘇州知府接案後,大為驚嘆,若此穴為賊人所用,必將生靈塗炭,便立即吩咐蘇州名醫濟世楷前往常熟查探,協助常熟知縣將飛針奪命之人緝拿歸案。

濟世楷奉命來到常熟,這裡曾是飛針奪命案案發最為猖獗之地,常熟知縣孫營、鄉吏王種、商賈劉德等人都曾被飛針奪命。而當濟世楷一一為其切脈診斷時,卻發現他們脈象極為平和,毫無病象。濟世楷向他們詢問起中針之前有何徵兆,賊人是否盜竊府中財物。孫營等人紛紛搖頭,說家中未曾丟失財物,更無先兆可言,飛針奪命盜來無影去無蹤,他們也未曾見識過他的廬山真面目。

經過幾日調查,案件還是毫無頭緒,濟世楷也是一籌莫展。這賊人飛針奪命目的究竟為何?濟世楷怎麼也想不出答案。

這日,豔陽高照,濟世楷出了常熟縣衙,來到城中茶樓飲茶。其間,茶客們正在議論飛針奪命穴,於是濟世楷也走上前去湊個熱鬧,說不定還能得到些線索。聽茶客們說,常熟一帶最負臭名的綠林大盜洪一刀,不久前也中了飛針,現在正一病不起,眼見就要不省人事。茶客們說:「這種人死掉才好,飛針奪命俠應該一針要了他的狗命!」濟世楷早在蘇州府就聽說過洪一刀罪惡滔天、無惡不作,便在一旁搭訕道:「對,這種人死掉方才妙哉!亦大快人心哉!」

茶客們聽聞濟世楷如此一說,便有人問道:「聽兄臺口音是蘇州人氏?」濟世楷連忙作揖:「在下蘇州濟世楷,來此地正為查探飛針奪命一案,還望各位不吝賜教!」茶客們一聽他是蘇州名醫濟世楷,便都圍了過來,捋起袖子請濟世楷幫他們診脈。濟世楷大笑道:「諸位,這裡是茶樓而非醫館,只要大家能助我破案,我便留在常熟懸壺一年,不知可否?」茶客們頓時熱鬧了起來,紛紛向濟世楷獻計獻策。

茶客中有一位是常熟縣衙的仵作,他對濟世楷說,幾位中針者在中針之後他都前往查驗過,但中針穴位並不一致,他也曾拜訪過本地多位名醫,得知那中針穴位只不過是普通穴位,並非民間所傳說的奪命穴,無半點玄妙之處。

濟世楷聽後大驚,他之前也曾向知縣、鄉吏等人詢問過他們中針的穴位,但因時間過久,傷口早已癒合,他們也說不出具體位置。今天得遇仵作,濟世楷便請他畫出幾人中針的穴位。而當仵作畫出所有的穴位之後,濟世楷不禁眉頭緊鎖,因為這幾個穴位的確平常,或許飛針奪命不在於穴位而在於針。而幾枚飛針濟世楷也早已見過,是民間醫家常用的針灸之針,並無異常之處。

這時,一位茶客說,知縣孫營在中針之前是個貪官,貪汙受賄糊塗判案,具體事例不勝枚舉。另外一位茶客也說,鄉吏王種在中針之前是個酷吏,霸佔農田,強佔民女,收取苛捐雜稅從不眨眼。還有人說商賈劉德中針之前是個奸商,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也是常有之事。可他們幾人中過飛針之後,卻仿佛都變了個人,知縣孫營變得清正廉潔愛民如子,鄉吏王種近來減少租稅不說,還常常捐款救助難民,而商賈劉德則變得誠摯本分,童叟無欺。

濟世楷聽後,仿佛終於找到了這賊人飛針奪命的目的,難道他在飛針上塗抹了可以讓人棄惡從善的藥物?飛針奪命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要取人性命,而是要人放棄邪念、改邪歸正,為民造福?濟世楷向大家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仵作卻搖了搖頭,說飛針奪命的確是為了要人性命,后街妓院的老鴇在中針之後的頭一個月就暴病身亡了。濟世楷又陷入了困惑之中,為什麼有人中針還活著,有人中針卻死了?濟世楷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縣衙後,濟世楷本想詢問孫知縣中針前後為何變化如此之大,但又怕他下不了臺,只好作罷。濟世楷對孫營說,他想去為綠林大盜洪一刀診脈,也只有這樣,他才能查出飛針奪命穴的所在。孫營大驚,說洪一刀歷來殺人不眨眼,這一去恐怕兇多吉少,他勸濟世楷多帶些兵士一同前行,以防萬一。濟世楷說,帶了兵士去反而會引起賊人懷疑,便租了條小船獨自前往。

洪一刀一夥兒賊人聚集在常熟北部湖泊中的一個小島上,向來不與外人交往,除非是去打家劫舍。濟世楷所租小船剛行至湖中時就被賊人攔下。濟世楷連忙自報家門,當賊人聽說他是蘇州名醫濟世楷時,頓時喜出望外,請他到島上為洪一刀診療。上島後,濟世楷在忠義堂內見到了奄奄一息的洪一刀,經過一番診斷後,濟世楷手足無措,因為洪一刀的脈象混亂,無法得知究竟傷在何處。

濟世楷不禁額頭出汗,要知道洪一刀可是匪首,搞不好會讓他人頭落地。而當洪一刀看到濟世楷面色驚慌時,卻說道:「先生勿需煩惱,我洪一刀作惡太多,有此一病實屬天意,先生這就請回吧!」濟世楷見洪一刀已抱必死之心,便向他說出飛針奪命穴一事,看來他們久居小島,對外面的事情並不知曉。洪一刀聽後,面露疑惑:「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事?可那高人如何上得小島?先生又是如何確定我中了奪命穴?」

濟世楷一愣,因為自己的確是道聽途說。洪一刀苦笑道:「先生快請回吧,如果我有個三長兩短,先生恐怕也無法活著回去!」濟世楷在走之前,再三叮嚀洪一刀的兄弟,若洪一刀去世,切不可當即掩埋,以防他真的中了飛針奪命穴而起死回生。

船行至湖中,濟世楷發覺不對,因為洪一刀向來暴虐成性,今天怎麼會變得如此寬容大度,放他離去?濟世楷連忙吩咐船家將船開回,不料還未轉頭之時,就見小島上火光沖天。船家說:「濟先生,不用回去了,洪一刀已經死了?」原來,小島上的賊人一向無土葬之禮,人死之後都以火葬處置。濟世楷暗叫不好,要出大事。

幾日之後,果然不出濟世楷所料,島上的賊人為了幫洪一刀報仇,紛紛潛入常熟城內殺人放火,揚言非要找出飛針奪命之人方肯罷手。原來,洪一刀在被火葬之時,突然從木柴中翻身而起,但為時已晚,他還是喪生在了熊熊烈火之中。

孫知縣見事情突變,便責怪濟世楷辦事不力,如果不是他告訴賊人飛針奪命穴一事,恐怕他們至今還蒙在鼓裡,以為是洪一刀詐屍。濟世楷也沒有爭辯,就在這時,縣衙外的堂鼓突然響了起來,不一會兒,衙役就跑來說衙門外有一人自稱是飛針奪命俠,前來投案自首。

濟世楷和孫知縣面面相覷,不知是真是假,升堂之後,衙役將飛針奪命俠帶上堂來。孫知縣拍了一下驚堂木,厲聲道:「堂下所跪何人?報上名來!」而當那投案之人抬起頭時,孫知縣卻倒吸了一口冷氣,原來此人竟是本地有名的老中醫馮定坤。

孫知縣連忙將馮定坤請至後堂,問起原由。原來馮定坤真的是飛針奪命盜,他自幼習武,輕功了得,飛刀絕技也最為擅長。馮定坤長大後,曾遍訪名醫研習醫術,起初他學醫是為了養家餬口,但多年行醫之後,馮定坤經歷了很多,看慣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事情。而他,作為一名醫者,卻又無能為力。許多病人因買不起藥在他面前死去,許多人本沒有病,卻因為沒有錢而被活活餓死。馮定坤開始厭惡這個人吃人的世界,但又無法改變。有一次,他突然發現一個病人在經歷了一場大病之後好像是變了一個人,變得比以前寬容、大度、善良,正所謂大病方能使人大悟。

馮定坤心想,如果可以找出一個讓人假死的穴位,讓人經歷過一次生死,會不會對人有所改變呢?於是,他鑽研數年,終於發現了飛針奪命穴。

濟世楷問馮定坤,為什麼每個人所中穴位會有所不同?妓院老鴇在中針之後為什麼會暴病身亡?馮定坤說,當他研究出飛針奪命穴後,害怕被奸人所用,危害百姓,便在施針之時加入內力,飛針在擊中人體其他穴位之後,內力會在人體內繼續運行,直達奪命穴,從表面上看並不能得知奪命穴位之所在。而妓院的老鴇之所以會暴病身亡,是因為她大病初癒之後並未從善,人做壞事時比常人更加容易得意忘形,也因此而常常會血氣逆行,衝破尚未癒合的奪命穴,從而導致她命喪黃泉。

孫知縣聽後暗自慶幸,幸虧自己病癒後及時從善,要不然也早已不在人世了。當濟世楷問起馮定坤飛針奪命穴究竟在人體何處時,馮定坤卻閉口不答。濟世楷笑道:「兄臺還信不過我濟世楷嗎?」馮定坤嘆了口氣道:「不是我信不過你,只是怕會因此給你引來殺身之禍!濟兄還是不要追問為好!」濟世楷想了想,也只好作罷。

幾日之後,孫知縣在通報蘇州知府後找了一個死囚,當做馮定坤的替身,拉到刑場上當眾正法。飛針奪命穴一案就此平息,而馮定坤也被濟世楷帶回蘇州府秘密保護起來。

幾年之後,馮定坤在住處被人殺害,蘇州知府立即派人徹查此案。知縣孫營和名醫濟世楷也因此被抓了起來,因為知道此事的除了蘇州知府就只有他們。就在蘇州知府準備對他二人進行嚴刑拷問時,殺害馮定坤的三個人突然前來自首,他們交代了謀殺馮定坤的經過。原來他們之前曾是常熟縣衙的衙役,當他們偷聽到濟世楷與馮定坤的對話後,便想借飛針奪命穴發筆橫財。後來他們辭去了衙役一職,跟蹤濟世楷來到了蘇州府,經過幾年的暗中打探,終於被他們發現了馮定坤的藏身之地。

而當他們威逼馮定坤說出飛針奪命穴的位置時,馮定坤卻寧死不屈,就是不說。三人無奈,在打鬥中殺死了馮定坤。而馮定坤則在將死之時,向他們擲出了最後三枚飛針,將飛針奪命穴的秘密永遠帶離了人間。而那三人在七天之內,經歷過一番生死之後,終於大徹大悟,從而前來投案自首。

孫營和濟世楷在得知此事後,唏噓不已,幸虧他們當時沒有刨根問底。馮定坤死了,飛針奪命穴事件的真相也終於被公之於眾,民間頓時一片譁然。從那以後,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便遺留下人死七天之後方能安葬的習俗。奪命穴雖然已經失傳,但這個風俗卻一直保持至今,這恐怕是馮定坤至死也沒有想到的結果。

選自《百花》

相關焦點

  • 乾隆年間的「烏盆記奇案」(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2期《烏盆記》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鬼戲,由於這部戲舞臺形象可怖、唱腔動人,又被多位名人關注或演繹,所以名氣極大。不過下面要講的,卻是發生在乾隆年間的一個奇案,它被清代著名文學家袁枚記錄在《子不語》一書中,這起案件的弔詭之處極多,比如,從一開始就和《烏盆記》扯上了關係。假包公遇上「真鬼魂」乾隆年間的一天,廣東省三水縣的縣衙前人聲鼎沸,萬頭攢動—這天正趕上吉慶的日子,戲班子搭起了舞臺要演整整一天的戲。
  • 鄭板橋奇案奇破(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7期■柯雲1742年春天,鄭板橋到山東範縣赴任知縣,上任第一天就有人擊鼓鳴冤。鄭板橋一面坐案,一面令師爺喚擊鼓人進堂。鄭板橋奇案奇破,震動齊魯。選自《文史月刊》
  • 「雙面人」奇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上 2017年1期■婁尉一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官庫中丟失了玉器比如乾隆年間的這起「冤魂附身奇案」,就是作案人因為殺害了一個無辜的少年,而長期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總懷疑受害者的冤魂圍繞在自己的周圍,因此,一年後,當內務府審訊一樁古玩失竊案時,他誤以為東窗事發,再也撐不住了,用受害者的聲音和舉止講出了自己的罪行。
  • 故事:民間奇案:喋血聖龍杯(上部)
    (一)龍杯之謎  在四川岷山腳下,有個依山而建的莊子,莊主人叫胡天成。二十年前,胡天成孤身來到這個地方,買了幾千畝田地,建起了胡家莊。胡天成性格隨和,又善於經營,漸漸地成為了岷山一帶首屈一指的富豪。  這天傍晚,胡天成卻有些心神不寧,在大廳裡來回踱步。  原來胡天成有個兒子叫胡至林,年方十八,由於其母去世得早,胡天成自然是十分溺愛。
  • 撿只鴿子救公主(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4期■楊航一北宋年間,京城汴梁附近有個趙家村,村裡有個叫趙文生的書生一句「此乃奇毒」讓蔡居不由聯想起日前的公主中毒和陝西奇案,感覺這三者之間,似有聯繫,細思之下,心頭靈光一閃,不禁頻頻點頭,當下收起紙條,開始專心手術。手術前後用了半盞茶的工夫,過程相當順利,鴿子甦醒後果然無甚大礙。
  • 奇案(民間傳奇)
    府臺見狀又命人將此奇案報知武慶的家人,就此結案不再追究。 馮林見王家已經家財蕩盡,於是又贈送他了百兩紋銀,如此夫妻二人生活才有了著落。 王輝對馮林大為感激,以後兩人來往甚密,居然成了好友,終身都為莫逆之交,而這一段奇案也就到此而完。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8)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8) 逢旬休,各知縣也無緊急公文。清晨用過早膳 ,狄仁傑邀喬泰、馬榮、洪亮在堂屋飲茶。狄仁傑坐正中,喬泰、馬榮一左一右坐兩邊,洪亮居左手。 「新來寧州已經十日,諸位也是勞累,今日難得空閒,請大家品茶,嘗嘗武后親賜的上等普洱。」狄仁傑笑著給大家添茶。紅褐色茶湯鮮豔明亮,油麵醇厚,茶蓋一開,滿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濃香。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9)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9) 「縣尉,這是何故?」狄仁傑問道。 「狄刺史,小官糊塗,自那日去訪菜園村後,小官思前想後,深感慚愧,無臉面對寧縣父老鄉親,辜負朝廷隆恩,特來辭官請罪。」 「周縣尉,請起,有話盡可道來。洪亮快快為縣尉備椅。」 洪亮搬來椅子,喬泰扶周衡起身坐下,狄仁傑親自沏了茶。 「謝,刺史大人。」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2)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2) 「想來周衡料定自己將有殺身之禍,又知身邊衙役不足信,故提前將此圖送出府衙,委託一行乞之人,真乃良苦用心。」狄仁傑打開錦囊,取出一張圖,閱後黯然說道。 喬泰、馬榮、洪亮看完手繪的桂花山地形圖後,愈發為周衡一家遇害深感悲痛。 用過午飯,喬泰、馬榮又安排知府幾個親信衙役輪流蹲守於柳樹巷口口留香包子鋪周邊,著便裝隱於鬧市。
  •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石母峪(民間傳說故事) 黎青屏顏萍搜集整理王母娘娘派九女下凡,管理人間,交待:風颳到山裡,雨下到川裡。九女聽成了:風颳到川裡,雨下到山裡。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察看,風颳在川裡,雨下在山裡。擰住九女耳朵,一擰,用勁大了點。一隻耳朵擰掉了。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 公元686年,狄仁傑因遭酷吏來俊臣誣告​被貶為寧州刺史,即刻赴任。中秋前幾日,狄仁傑帶少數家眷長途跋涉,經三日舟車勞頓,到達寧州。 到寧州刺史府衙內,已經太陽西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1)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1) 東方已泛魚肚白,寧州刺史府依然燈光通明,狄仁傑、喬泰、馬榮等徹夜未眠,反覆推演案情,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報,王廷守知縣到!」 一衙役通報。 「狄刺史,喬校尉、馬校尉。」 王廷守進入刺史府邸議事廳,隨即拱手說道。眾人亦是回禮。 「王知縣,昨日之事想必你已知曉,這般早請你過來,想共同商議下一步如何處置。」
  • 陝南民間故事——麻柳灣村奇案(一)
    今天我要講的故事,其毀屍滅跡比其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陝甘川交接處有個村莊,叫麻柳灣村。一條靜靜的河流,河流兩邊杵立著一排排麻柳樹,風景旖旎。此村因此而得名。說起這個村密密麻麻的麻柳樹,還有個典故,大家都看過一部『荒城紀』的電影,一個沒有文化的保長,為了錢財,把禮義廉恥堂聽成李憶蓮祠堂,把一個叫李憶蓮的寡婦迫害之死,故事離奇荒誕。
  • 故事:聊齋中最恐怖的故事:女子屍變殺人,其實是一樁盜屍殺人的奇案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的小說家,他寫的《聊齋志異》是一本奇書,裡面記載了很多非常奇怪的故事。其中有一篇相當經典恐怖,這篇故事就是《屍變》。目前對這個故事人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這是一個山野村夫編製造的故事,不過是一種民間傳說。有人認為,這個故事太過離奇,完全超越了人的常識和極限。試想一個已死之人如何能夠起床吸氣,並且還追著車夫到處跑?從生物學上來說不可能,沒有一點可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5)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5) 狄仁傑、馬榮相視一眼,勒住馬韁繩,迎著追來的妖僧一字擺開。追來眾妖僧也停住馬,在對面排出一列。 「狄仁傑,終於又見面了!哈哈,我刀下又能沾染你們這些無用朝廷狗官之血了。」為首妖僧大笑說道。 「狂妄之人,報上名來,我從不殺無名之將!」狄仁傑喊道。 「告訴你們這些將死之人也無妨,讓你們死的明白!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7)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7) 「狄仁傑,本想敬重你是英雄,居然暗箭傷人,等候受死!」劉全喊道,說罷扶劉忠消失在門樓。狄仁傑、杜佑、馬榮轉身到指揮臺。 「箭!」杜佑一揮手。前排持盾軍士列陣,弓箭手點燃箭頭火焰,並拉滿弓。 「放!」無數火箭划過夜空,刺向聚義山莊城牆內外。數個護城牆上的嘍嘍應聲倒地,山寨內燃起星星點點火苗。 「鼓!」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5)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5) 「何人在窗外?」狄仁傑大喊一聲。 無人應聲,人影依然站立門外,左右晃動。狄仁傑披衣,提起亢龍鐧,闊步向前,打開臥房正門。此時風雨驟停,一輪明月掛在當空,四處如死一般寂靜。(未完待續)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3)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3) 縣衙府內後院已空無一人,守門衙役報王廷守妻女等下午已乘車往城東方向去。馬榮及眾衙役對府衙後院進行徹底搜查,並無所獲。不覺,已是子時三更,狄仁傑安排眾人散去歇息,明日再議。 下午申時,喬泰、馬榮第三次到刺史府後院狄仁傑臥房門外,依然被告知狄仁傑還在安睡,並讓一衙役守門,任何人不得打擾。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6)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16) 狄仁傑等四人回到刺史府已日起三桿,將張富貴交於醫官勘驗,洗漱用膳,換上乾淨官服,一同到後院巡檢。府邸後院,十口大鍋,一字排開,熱氣騰騰,牛肉塊上下翻騰,溢香無比。洪亮及家丁將陀羅花粉投入煮七份熟的肉湯鍋中浸泡,爾後將肉塊撈起晾乾後,逐個密封裝袋,滿滿兩大車。 「狄老爺,這般多牛肉,可有何用?」一家丁問道。
  •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7)
    狄仁傑之柳樹巷奇案(7) 狄仁傑一行車隊出城東約三裡地,路遇九孔石橋。橋頭有一高三尺石墩,刻「菜園村」三字。剛過橋不足百米,遇一上身著深棕色外褂,藍色粗布裙,腰帶兩三個補丁的老嫗。老嫗提一個空竹籃,往石橋方向走,見官府車隊,慌忙閃躲到一旁。 「請問,本村王有財可否知曉,不知現家居何處?」狄仁傑見老嫗,叫停車馬,俯身下車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