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溺鬼得代,溺死鬼,南雄冤鬼,鬼拔樹

2020-09-07 滄海一粟247791399

溺鬼得代

李崇本年輕時入贅到姓餘的人家,後來因為小舅子性格狹隘不能相容,因此搬出去。夫妻兩個都感到很遺憾。搬出去後,他有個六歲的兒子己酉年七月九日在魚塘中淹死。李崇本的妻子下水去救,沒來得及,天天坐在池塘邊哭泣,不久也因為流產死了。

從此,他的小舅子每次路過魚塘就看到一群小孩戲水,並對他招手說:「來呀!來替我!」小舅子忍不住,就經常下水洗澡。壬子年秋天,他忽然對家人說:「我最近遊泳很厲害了,有一次腳被什麼東西抓住,都解脫出來沒有死。如果死了,那你們可傷心了。」說完,又去池塘遊泳,家裡人也沒在意。不多會兒,被淹死了。那天也是七月九日。

【原文】李崇本從幼贅餘宗人家,後以內弟性褊急 ,不能相容,圖拆去,夫婦胥憾之。比 生一子,甫六齡,極聰慧,以己酉七月九日在宅東魚池中溺死。其母入水救之,不活,鎮日坐水邊哭之,亡何,以墮胎死。自後內弟出入每見門前堤上有小兒一群,連袂嬉遊,以手招之曰:「汝來代我。」內弟技癢不能自禁,時時浴水中為快。壬子秋,忽對家人云:「我近學泅水善矣,頃,幾失腳,脫,果不諱 。其正,爾輩哭泣時耶。」言訖,復出解衣赴水,家人亦無隨之者。不移時,遂溺死。亦七月九日也。



溺死鬼

澤州有個裁縫,某天夜深人靜的時候幹活,聽到有人從河岸上走過來,一邊走一邊高興的說:「明天就有替我的了!」又有個聲音問替代的人是誰。回答說:「一個小卒從真定來,扛著一把傘,還帶著一個書夾。他到這後會下水洗澡,我就解脫了。」裁縫出門觀察,什麼也沒看到,知道說話的是溺死鬼。

第二天,他站在門口等待。吃過早飯的時候,一個送信的小卒把傘和書夾寄放在裁縫家,要下水洗澡。裁縫問他,果然是從真定來的。他就對小卒說:「城裡有浴池,我拿錢,你去浴池洗吧!」小卒打聽原因,他就說了昨晚上聽到的對話。小卒再三表示感謝後離去。

當天晚上,有磚瓦砸到大門上,一個聲音罵到:「我好不容易得到替代,卻被這個賊人破壞,我一定把他拖到水裡。」早晨,看到門口堆著些磚頭瓦塊。接連幾個晚上不斷吵鬧,裁縫就搬了家。

【原文】澤州有針工。一日人定後,方閱針次,聞人沿濠上來,喜笑曰:「明日得替矣!」人問替者為誰?曰:「一走卒自真定肩傘插書夾,來濠中浴,我得替矣。」針工出門望,無所見,知其為鬼。明日立門首待之。早食後,一疾卒留傘與書夾針工家,雲欲往濠中浴。針工問之,則從真定來。因為卒言:城中有浴室,請以揩背錢相助。卒問其故,工具以昨所聞告,辭謝再三而去。其夕二更後,有擲瓦礫於門大罵曰:「我辛苦得替,卻為此賊壞卻,我誓拽汝水中!」明旦,見瓦礫堆。數夕不罷。此人遷居避之。秘水焦符村說



南雄冤鬼

我們城裡的南雄太守,人到中年還沒有兒子,就買了兩個小妾。姓陶的妾很狡猾,嫉妒另外一個姓徐的妾。經常在正妻面前詆毀徐氏和僕人有染。正妻告訴了丈夫,太守把徐姓女子打了一百鞭,限期讓她自盡,後來又趁醉殺死了僕人。兩具棺材都放在一間空屋子裡不加管理。

不久後,陶氏生了一子一女,這兩個孩子經常用徐氏和僕人的語氣說話,太守也精神恍惚,於是辭官回鄉。到家後,卻恍惚看到了徐氏,大驚下,搬家到了別處,把老房子租了出去。而徐氏又跟到了新住宅。家人整日處在驚恐之中,做法事祈禱也不起作用。

不久,冤魂又附在陶氏身上說:「你能躲開嗎?我無辜而死,受到上天的憐憫,要讓你遭受滅門之禍才甘心。」後來,那一子一女都死了。而陶氏生病了,自言自語,說的都是自己誣陷徐氏的事。不久,她又拿刀割自己,太守聽說後趕來,陶生用刀指著他說:「你的命數盡了,看你往哪逃?」說完自刎而死。沒多久,太守也死了。

【原文】我邑有官南雄太守者,中年弗子,其妻為置二妾,一陶姓最黠,而妒一徐姓,直痴女子耳。會陶讒徐於其妻,謂蒼頭將曉通也。妻以告太守,太守怒撻之百,給以死限,而又乘醉拽曉殺之,兩棺累累並置邸舍壁間,令風化。

亡何,陶生一子一女,往往憑之作徐言,太守神情恍惚,遂棄官去,行李方抵家,而徐已先入其室矣。太守益惶怖徙去,故宅賃他人,密室居之,徐亦隨其所遷,無不至者,家人驚懼鎮日,祈禳悉弗應。已,憑陶曰:「爾焉能避我哉?我以無辜死,天帝憐我,訴已得行,當令若有滅門之禍矣。」後一日子一女俱坐是死。而陶病革時口喃喃不絕,悉當日邸中事也。已,操刀自砟,血肉淋漓。家人報太守,至輒舉刀向之,罵曰:「無義男兒,爾數且休矣,其將焉往?」遂自刎死。未愈年,太守亦卒,以無嗣終。



鬼拔樹

興定末年,曹州有個農民走在路上,忽然下起大雨。他聽到空中有人說:「敢不敢?」接著又聽到大笑的聲音。這個人向前走了半裡,看見路旁有棵大柳樹連根拔出,扔到十步開外。泥地上有個麥籠那麼大的痕跡,這是神拔樹的時候閃倒坐了個腚墩,所以大笑。

【原文】興定末,曹州一農民,一日行道中,忽驟雨。聞空中人語云:「敢否」?俄又聞大笑聲。此人行半裡,見道左大柳樹拔根出,擲之十步外;泥中印大臀髀痕,如麥籠許。蓋神拔樹,偃坐泥中,破笑耳。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溺死鬼找替身
    聲明:本文為原創民間故事,不可與封建迷信掛鈎以前在豫西出差的時候,當地有一句老話叫做:「晌午頭鬼冒油,後晌黑,鬼拉車」。意思是說正中午的時候和夜裡一樣陰氣最盛,陰氣最盛的時候,鬼也最容易出來遊蕩。聽當地一個老人說了一個故事:九十年代的時候,正值農忙季節,那時候大機器還不流行,都是人工割麥的,容易被偷,所以需要人看著莊稼別被人偷了,那次她就是在田地裡看麥子發生的怪事。
  • 一念成魔一念成神,少年溺死為鬼,因仁慈之心感動上天成了神仙
    《聊齋志異》中也有許多描寫友情的故事,《王六郎》就是其中一篇,寫漁人許某與溺死鬼王六郎的交情,從人鬼之交,到人神之交,不因身份的變化而忘記老朋友,蒲松齡說「置身青雲,勿忘貧賤」,這,情節倒也不複雜,講述了一個愛喝酒的漁人許某,每次打漁的時候,都會一邊喝酒,一邊以酒酹地,口中還不斷禱告說:「河中溺鬼得飲」。
  • 早期人鬼相戀的故事,女鬼對待愛情忠誠而執著,男子就比較薄情了
    鬼故事在中國源遠流傳,各種各樣的鬼層出不窮,有好鬼,有壞鬼,有男鬼,自然也有女鬼。如果說有什麼鬼故事能讓人念念不忘的,估計也就是書生和漂亮女鬼之間的故事了。在古代的小說和傳說中,人與鬼相戀的故事很多。一說起人鬼相戀,自然而然會讓大家想到《倩女幽魂》。《倩女幽魂》是選自《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寫的,裡面就有很多人鬼相戀的故事。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這次又帶來《樂樂課堂》與《思泉語文》的《古代寓言》系列視頻,共14集。,所謂志怪小說,就是記錄神仙鬼怪內容的小說。志怪小說《搜神記》搜集了古代神異故事共400多篇,是研究我國古代民間傳說及神話不可多得的寶藏。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許信,鄭灝
    他想,這是鬼戲弄人。又想起小時候聽老人說,船的左面有怪異,就向右邊下網,右邊有怪異,就向左邊撒網。第二晚,果然網到一個鬼。鬼在漁網中說:「我叫吳大,生前是本村人,溺死在河裡。把魚趕跑是我不對,求你饒恕,下次不敢這樣了。」許信不理睬,鬼哭了起來。天亮後,打開漁網,裡面臭不可聞,有一片腐朽的棺材板。架到竹子上焚燒,發出啾啾的聲音,流出鮮血。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精怪傳奇錄:聊聊古典文學中的志怪鬼狐類故事
    在古典文言故事領域,鬼狐精怪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兒。以鬼魅狐妖為描寫對象的作品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呈現出一個奇詭怪異、撲朔迷離的鬼狐世界。其中六朝志怪、唐人傳奇、宋元話本、明清小說中鬼狐故事尤多。人們編撰鬼狐故事,塑造鬼狐形象,營造鬼狐世界,實際上就是在訴說對人世的認識。既然是一種認識,當然就有幼稚和深刻、愚昧和聰穎、錯誤和正確、消極和積極的區別。而用鬼狐故事來闡述對人世的看法,來解釋和認識社會,在今天看來,不能不說是幼稚、愚昧、錯誤和消極的。但從藝術創造上看,又有其深刻、聰穎、正確、積極的因素存在。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中國妖怪故事》:孩子,乖!否則就會被老馬猴吃掉
    於是,老馬猴吃小孩的恐怖故事,便成為了老人們手中的戒尺。 其實,不止童年世界,即使人類文明,也藉助鬼故事的力量,教化萬民,澤披萬世。 當然,我們現在稱老馬猴之類的故事為鬼故事,但是在古代,這些鬼故事,被稱為志怪故事。
  • 古籍志怪:鬼上身的故事也能如此溫情
    前言在一眾民間傳說中,不知道諸位是否有聽過鬼上身的故事?在我小的時候,大約10幾歲的年紀,我不僅聽到過,而且親身經歷過「鬼」上身的事。這種事,恐怕是信者有,不信者無。而我,至今,仍然相信,有些事情是科學無法解釋,或者目前階段無法解釋的。《子不語》中就講了一則「鬼」上身的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四則:第三個故事必須是穿越了啊
    這幾個故事都不是憑空杜撰,要麼出自古籍,要麼見於地方志。不過朋友們看個熱鬧即可,大可不必追根究底。第一個故事有一人姓劉名常,已過四旬,嗜酒如命,常常不管認不認識,便拉人喝酒,如果不喝,必勃然大怒。他一喝酒就喝得天昏地暗,醉生夢死。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二人再次坐下,鬼卒上茶。(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郎中,樂平港鼉,陳州女厲,嬰怪
    她走後,我悄悄把井上蓋的石板挪開,只見裡面有一群奇形怪狀的鬼,順著井壁爬上來。我嚇得驚叫,小女童拿起棍子亂打,鬼又回到了井底,女童把石板再次蓋上。仙女回來後生氣了,帶著女童離開,不再回來。」張家女孩到出嫁年齡正常嫁了出去,後來生了幾個孩子,一生都沒什麼異樣。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焦家橋女鬼,疁塘鎮鬼
    照你說的我是鬼,怎麼能白天進入活人家?」老嫗驚慌的離去,不敢再多嘴。當晚,婦人和某甲告別說:「已經被你鄰居看到,不能久留了。我暫且回去,年末就會和郎君再聚。」二人依依不捨,四更時分離去。接著這個婦人又去了少年某乙家。某乙本來就是個浪蕩子,也是獨居。某天晚上他聽到很急的敲門聲,剛一開門,婦人就側身進來。某乙問:「你家是哪的?半夜來我這幹什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鬼夢,錢大人,鬼老婦
    鬼夢清漳楊汝南年輕時到臨安應試,出了考場住在客店等待發榜。夜裡他夢見有人用油澆他腦袋,一下驚醒。發榜後,他沒中。幾次落榜前都做了同樣的夢,他心裡暗暗奇怪。紹興乙丑年,他再次來到臨安,發榜前夕,他怕再做同樣的夢,就告訴了同住的人。然後買酒買菜,點上蠟燭和客店的人喝酒賭博,等待天亮。夜深後,外面非常安靜,楊汝南有個僕人劉五躺在西面的床上睡著了。
  • 《閱微草堂筆記》之縊鬼與溺鬼
    【縊鬼與溺鬼】裘文達公講過這樣兩則故事—— 他擔任詹事官職的時候,輪到值日,五更天時去圓明園。途中,他看見路旁高高的柳樹下,燈火圍繞,好像有異常情況。到了那裡,只見是一個護軍在樹上上吊,眾人解下救他。過了好久,那護軍甦醒過來,自己說經過這裡暫時歇息,看見路旁小屋中有燈光,一個少婦坐在圓窗裡招引我,我就越窗而入,剛一低頭,頸項已經被掛住了。這是吊死鬼變形求人替代。
  • 中國古代民間志怪故事:王良娶妻
    據說這是一個流傳於山東的民間志怪故事。看下來有一個感覺,古人的邏輯真的不是現代人能夠理解的。不過朋友們姑妄讀之,不必深究。故事開始。從前有個戲子,名叫王良,三十多歲,眉目清秀,非常英俊,長年在外跟班唱戲,難得回家一趟。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鬼差救人,陣亡鬼,無常鬼,易家鬼
    某天晚上,一個醉酒的人從這經過,被鬼迷住進入水裡。水很淺,淹不死人。忽然看到南面來了一個打燈籠的人,那人大聲喊:「你被鬼迷住了吧?快跟著我的燈籠走。」醉酒的人就跟在他後面,只見燈籠上有「長洲縣正堂」五個字,猜想這人是官府的衙役。走到玄妙觀前的小巷,帶燈籠的人從一戶人家的門縫鑽了進去。醉酒的人大吃一驚,酒也醒了,上前敲門,過了好一會兒主人才出來,哭著說:「我兒子死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