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差救人
蘇州王府基,相傳是明朝初年張士誠的王宮,現在只剩下了廢墟。前門有一條幹河道,下雨時有水,天晴就乾涸了。某天晚上,一個醉酒的人從這經過,被鬼迷住進入水裡。水很淺,淹不死人。忽然看到南面來了一個打燈籠的人,那人大聲喊:「你被鬼迷住了吧?快跟著我的燈籠走。」醉酒的人就跟在他後面,只見燈籠上有「長洲縣正堂」五個字,猜想這人是官府的衙役。
走到玄妙觀前的小巷,帶燈籠的人從一戶人家的門縫鑽了進去。醉酒的人大吃一驚,酒也醒了,上前敲門,過了好一會兒主人才出來,哭著說:「我兒子死了。」看來,帶燈籠的人是個奉命拘魂的鬼差。
【原文】蘇州王府基,相傳為明初張士誠故宮,今橋道廢址猶在。有旱河一條,天雨積水,天晴則涸。一夕,有醉人從此經過,被鬼迷惑下水,水甚淺,不得死。忽見持燈者從南來,大聲曰:「爾被鬼迷耶?隨吾燈走。」醉人隨之,但見燈上有「長洲縣正堂」五字,意此人是衙門中人也。
行至玄妙觀前宮巷,見持燈者從一家門隙中隱然而入。時醉人方醒,叩之,門閉甚固。少頃,有人開門,哭曰:「吾兒死矣。」乃知持燈者為鬼差耳。《履園叢話》
陣亡鬼
乾隆五十三年,臺灣的反叛被平復。杭州,京口,江南各地抽調的士兵陣亡者,都按慣例把辮子剪下送回原籍,發放撫恤。負責送辮子的是閩縣巡檢韓興祖,一行人經過同安的時候投宿客店,因為狹小,韓巡檢去了另外的客店。
當晚,陣亡的鬼魂們做起怪來。一個膽大的差役大聲說:「我們奉朝廷的命令送你們回鄉,為何這麼吵鬧?」一個鬼回答:「韓老爺不在,我們說說話又有什麼關係?」第二天,韓巡檢知道後,不論到哪,都和這些差役住在一起。鬼魂再沒發出聲音。
【原文】乾隆五十三年,臺灣既平,所有杭州、京口、江南各處駐防兵丁出師陣亡者,例將辮髮解回原籍,照例撫恤。其解官是閩縣五虎門巡檢韓興祖也,行至同安投宿,適客店窄小,巡檢官另住一店。
其夜便有無數鬼物作鬧,有一解差膽甚壯,大呼曰:「吾奉憲牌,解汝等還家,因何吵鬧耶?」有一鬼答曰:「韓老爺不在此,吾等便說說話何妨!」次日,韓知之,不論水陸,總在一處住宿,安靜之至。
《履園叢話》
無常鬼
烏程人江某,翰林出身,任青縣的知縣。發賑災款的時候,他貪汙了七八萬兩銀子。怕事情敗露,告病辭官。剛到家,就看到一個大鬼,幾丈高,青面獠牙,高鼻子紅眼睛,穿著白袍,手拿鐵槍,好像要殺他的樣子。江某非常害怕,急忙呼喊家裡人,大鬼不見了。接著有謠言說朝廷要抄他的家,江某更加害怕,就把貪汙的銀兩都埋起來,沒人知道埋在哪。
不久,他就中了風,說不出話來,兩隻手也痙攣拿不了東西。整天痴痴呆呆躺在床上。從此屋裡的鬼日夜騷擾,模樣猙獰可怖,變化多端。江某死後,家裡窮困不堪,最後只剩下一個孫子,房子也賣給了別人。
【原文】烏程江某,以翰林改官,任直隸青縣知縣。適發賑,從中節省得七八萬金,恐上官督過之,乃告病歸。初至家,即見一巨鬼,長數丈,青面高鼻紅眼,著白衣,手持鐵鎗,若欲殺之者。江大懼,急呼家人,忽不見。既而有謠言抄其家,江愈恐,遂將所有盡埋之,人無知者。
未幾,忽中風疾,不能言語,兩手足皆 拘攣,終日臥榻上,如醉如痴而已。自此室中鬼日益多,厥狀猙獰,五色俱備,作鬧無虛日。江既死,家中亦顛倒,祗剩一孫。由是遷居,屋售他姓。嗚呼,財之作祟固如是邪!《履園叢話》
易家鬼
常州易某,己亥年家裡出現了鬼怪,收藏的乾果經常丟失,空中還傳來聲音說:「我送給某人吃了。」時不時還有大塊的磚頭從空中落下,但從沒打傷過人。他親家曹某來做客,對鬼開玩笑說:「你能把我帽子偷走嗎?」剛說完,帽子飛到空中不見了。一個聲音問:「這下你相信了吧?」曹某說信了,然後要帽子,鬼說在某處的灰堆上。到那去找,果然在。
易某對他家的鬼無可奈何,聽說杭州某道士有法術,就去請來捉鬼。道士說:「鬼物大多附在女人身上,找到後,你捨得拋棄嗎?」易某說除了妻子女兒,別人都捨得。道士觀察後說:「鬼物應該在你家奴婢身上。」隨後寫了一道符燒掉。有個在廚房幹活的婢女飛跑過來,摔倒在地。道士說:「就是這個人。」詢問後,婢女說:「某天來了一個人,夜夜都和我同睡,而且不讓我告訴別人,如果洩露,就給我降禍。所以不敢說。」
易某把這個婢女賣給了某甲,鬼物跟到某甲家作祟。某甲把她送回了自己家,後來不知道怎麼樣了。
【原文】長洲易外郎,己亥年家中怪作,所藏罄核,嘗移置他所罄之,但聞空中云:「我食某人矣。」時有大磚擲下,然終不傷人也。姻家曹某至,戲曰:「若能取我帽乎?」言未既,帽忽去頂空中曰:「汝信乎?」曰信矣。與之索帽,雲在灰堆上,可往取之。果然。
易末如之何?聞杭州某道士有異術,致之求治,道士曰:「是鬼物也,憑陰人為祟,君能棄之否?」易曰:「妻女之外,一如法旨。」道士曰:「定是君家奴輩。」遂書符化之,有婢在廚下,直飛墜其身,曰:即此人也。亟鬲之,斯無患矣。易呼婢問之,雲有一人夜夜來與兒同睡,且戒曰:「吾與若好也,倘洩於人,將不利汝。」兒恐,故弗敢言。易即賣婢與某甲,而怪隨擾其室,乃以婢歸其母家,後不知如何。《說聽》